❶ 有关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鉴赏知识……
革命现代芭蕾舞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
外文名称 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类别 芭蕾舞剧 演出单位 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剧团(中国舞剧团) 创作者编导 李承祥、王锡贤、蒋祖慧 作曲 吴祖强、杜鸣心、戴洪威、施万春、王燕樵 舞美设计 马运洪(景)、梁宏洲(灯光)、李克瑜(服装) 演出者主要演员 白淑湘、钟润良(饰琼花A、B)、刘庆棠、王国华(饰洪常青A、B),吴静珠(饰娘子军连长),李新盈(饰通讯员小庞),李承祥(饰南霸天),万琪武(饰团丁头目老四),许龙珠(饰南太太) 乐队 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剧团管弦乐队 伴唱 中央歌剧舞剧院歌剧团 指挥 黄飞立、李华德、王若忠、卞祖善 舞剧排练者 丁宁、石圣芳
内容介绍
十年内战时期,海南岛农家姑娘吴清华,由于家中贫穷,被恶霸地主南霸天强抢为奴。她几次想逃出 《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版
地主的樊笼,结果还是被抓了回去投进阴森的水牢。有一天,南霸天家来了一个华侨巨商,清华又被作为礼品转到了那位“巨商”手中。巨商把她带到路途中,把她放了。清华回头看看这位年轻英俊的巨商,感到惊奇和迷惘。她冒着风雨,越过树丛,一路急速奔跑,来到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琼崖独立师里一支完全由劳动妇女组成的战斗连队——红色娘子军。她见到党代表洪常青,这时她才明白,放走她的那位华侨巨商就是党代表洪常青乔装改扮的。清华与地主南霸天有不共戴天之仇,她要复仇。在一次侦察任务中,清华见到南霸天,两眼冒出怒火,她不顾侦察纪律,擅自开枪射击南霸天,结果暴露了目标,使南霸天逃脱。洪常青对她的错误进行了批评教育,使她提高了觉悟。后来,南霸天勾结国民党军队进犯根据地,洪常青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负重伤被俘,英勇就义。不久,红军解放了椰林寨,击毙了南霸天。战斗中,清华因表现英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接任娘子军连党代表职务。
场次介绍
序幕 海南岛,恶霸地主南霸天的土牢内,关押着南府丫头琼花。团丁头目老四奉命要卖掉她,琼花乘老四不备,踢倒老四,在难友的掩护下,夺门而逃。 第一场 黑夜,暴雨倾盆。琼花逃出南府,但又与前来搜捕她的老四相遇,琼花落入魔爪。南霸天怒不可遏,命人狠狠鞭打,琼花昏迷不醒。南霸天认为琼花已死,率奴仆回府。 红军娘子军连党代表洪常青率领通讯员小庞化妆去执行任务,路遇苏醒过来的琼花,遂指引琼花去投奔即将成立的红色娘子军连。 第二场 红军独立师建立了红色娘子军连。琼花赶到会场,受到军民的亲切关怀。琼花看到“打倒南霸天”的标语,愤怒地控诉南霸天对她的迫害,群情激愤。党代表洪常青接受琼花入伍。 第三场 南霸天寿辰,黎族少女在皮鞭下被迫起舞。洪常青化妆为归国探亲的华侨巨商前来祝寿,而真意是约定午夜后与娘子军里应外合,一举消灭南霸天的团丁并生擒南霸天。 入夜,琼花和战友潜入南府与小庞联络,指点南府道路,并待机接应大队。适遇南霸天送客,琼花按捺不住心头怒火,不顾战友阻拦,开枪打伤南霸天,破坏了原定的计划。红军听到枪声,出击南府,南霸天与老四从地洞逃遁。琼花因违犯纪律,打乱了作战部署,懊悔异常。 红军打开了南霸天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群众。 第四场 在红军的营地上,洪常青正给娘子军上政治课。琼花学习后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老乡们送荔枝,斗笠慰问红军。军民联欢。 哨兵报告国民党军大举进犯,红军主力转移,留一小分队阻击敌人。 第五场 黎明前,红军主力部队已插入敌后。洪常青率领小分队阻击敌人,坚守山口。小分队任务完成,全队安全撤退后,洪常青等人边战边撤,不幸身负重伤,洪常青被俘。 过场 红军主力进军南霸天老巢。 第六场 南府庭院混乱不堪。团丁接二连三向南霸天报告红军逼近的消息。南霸天幻想威胁洪常青写信退兵。洪常青大义凛然,断然拒绝,被绑在大榕树上火焚,洪常青英勇就义。 红军解放了椰林寨,群众欢庆解放。琼花与小庞寻找洪常青,得悉洪常青就义,悲痛万分。军民悼念先烈,很多人要求参军。红军队伍壮大、继续向前进。
演出大事记
本剧是六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创作演出的;是我国芭蕾舞按照周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1964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首演时,周总理出席并邀请了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观看。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观看,称赞《红》剧的改革:“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对头的,艺术上也是好的。”此后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观看,并屡屡招待来访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1964年由编导蒋祖慧等赴阿尔巴尼亚为地拉那歌舞剧院排演本剧。周总理在当地观看了演出。日本松山芭蕾舞团也排演了本剧,由松下洋子饰琼花。1986年中央芭蕾舞剧团去英国、苏联和1979年中国艺术团访美时都演出了《红》剧第一场。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 在国内演出《红》剧的艺术单位遍及全国。《红》剧在中央芭蕾舞剧团曾复排多次。先后饰演琼花的有白淑湘、钟润良、赵汝衡、薛菁华、郁蕾娣、张丹丹、冯英、王珊等;饰演洪常青的有刘庆棠、王国华、孙正延、王才军、孙杰等。
❷ 请问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字幕是谁写的多谢!
中芭演出部
❸ 求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下载
迅雷上
搜红色娘子军
❹ 论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艺术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作为新中国芭蕾舞台上的佼佼者,《红色娘子军》将古典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民族气派相融为一体,剧中处处洋溢着一种浓烈的中国风格。芭蕾这门艺术本来是舶来品,其中充斥着公主与王子的浪漫影像。很难想象,用军帽、军鞋、长衣、长裤装扮的芭蕾舞剧所刻画的革命形象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恰恰这种对古典芭蕾的挑战与背叛,展现出了中国芭蕾独有的特色和民族风情。自从1964年公演以来,《红色娘子军》广受各界人士推崇。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赏析《红色娘子军》既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国芭蕾在世界芭蕾舞台的地位和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又能提升学生对芭蕾舞剧这一高雅艺术的赏析能力,丰富学生艺术知识的相关积累,陶冶审美情操,愉悦审美情趣。
❺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历史背景
1931年5月1日创建于乐会县第四区革命根据地。
1931年5月的一天,在海南省琼海市万泉河畔一个椰林环抱的小山村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召开了成立大会。100多位穷苦的农村女孩子,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在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勇敢地拿起了枪。 她们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保卫领导机关,宣传发动群众等项任务,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伏击沙帽岭、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阻击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不幸的是,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海南岛上,这支娘子军部队后来遭到国民党正规军“围剿”,喋血马鞍岭。战斗中,二班的8名姐妹留下断后,直至弹尽粮绝,全部牺牲。不久,海南红军主力作战失利,娘子军被迫解散,散落于民间。 红色娘子军的精神实为妇女解放运动之旗帜,海南人民之光荣,娘子军革命精神永存!
红色娘子军
1994年,琼海市的娘子军还有84人。
2001年减少到23人。
2011年只剩3人。
2014年最后一位娘子军战士离开是我们。
用嘉宾庞启江(阳江镇广电文化站站长)的话说,人一个个减少下去,但她们的精神要想办法保存下来。
❻ 中央芭蕾舞团败诉声明为何引发舆论一片反感
中央芭蕾舞团的败诉声明之所以引发舆论一片方案,可能与其在败诉声明中的措辞不严谨有很大的关系。
2015年,冯远征的岳父,著名剧作家、《红色娘子军》的编剧梁信,起诉中央芭蕾舞团著作权侵权。当年北京市的法院判决中央芭蕾舞团赔偿梁信经济损失人民币12万元,但是着12元的赔款一拖再拖,梁信已经去世,仍然没有等到一个说法。
对此,中央芭蕾舞团今日发表声明表示:北京西城区法院错误地强制执行渎职法官的枉法判决,致使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被迫停演。还称“冯远征夫妻利用媒体颠倒黑白欺骗舆论大演悲情戏”,冯远征看了十分气愤,称“中央芭蕾舞团如此无视中国法律,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
总结:对于这场官司的孰是孰非我们不好妄加揣测,但是对于中央芭蕾舞团这种回应方式,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❼ 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上演给作者付费吗
答:依据著作权法,是必须付费给原作品的相关的人员的。
❽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下载
请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视频: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0%C5%C0%D9%CE%E8%20%BA%EC%C9%AB%C4%EF%D7%D3%BE%FC&fr=ala0❾ 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原标题:红色娘子军为什么诞生在琼海
琼海,地处海南东部沿海。20世纪30年代的海南与全国一样,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专制残余制度和国民党独裁统治压迫,尤其是妇女,没有起名字、分享财产的权利,除了受政权、族权、夫权的压迫外,还得接受丈夫谋生抛妻弃儿“下南洋”的现实,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的琼海妇女,强烈要求参军参战。
红色娘子军称谓的由来
红色娘子军的正式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创造”“红色娘子军”这一称谓的人是刘文韶。刘文韶,1934年生,1950年参加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1956年在海南军区政治部做宣传工作。1957年,刘文韶创作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全文共2.5万余字,真实地反映了大革命时期,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女兵连的英雄事迹。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红色娘子军”的称谓在全国传开,此后出现了由《红色娘子军》改编的电影、歌剧、戏曲、舞蹈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以红色娘子军为原型的经典文艺作品
1961年,由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电影《红色娘子军》上映,一时风靡全国。1962年,在第一届“百花奖”评选中,电影《红色娘子军》一举获得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等重要奖项。
1964年,根据该影片改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登上了舞台,近半个世纪以来久演不衰。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结合,创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在音乐创作上,《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音乐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深入人心。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在琼海有一座红色娘子军纪念园,200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纪念园占地200亩,陈列着3000多幅珍贵的照片,还有娘子军连当年战斗、生活用过的枪炮、服装和用具等珍贵文物。一件件实物,无声地讲述着红色娘子军艰苦的战斗历程,每天都有众多游客到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