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抵押权的担保范围孳息的清偿顺序1收取孳息的费用2主债权的利息3主债权,应该怎么解释,能举例吗,求大神
仅供参考:
比如甲把正在出租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那么正常情况下,这个房子是在甲的手里,房屋的租金也是由甲收取,这里的租金就是孽息。如果甲还不上银行贷款了,那么银行就可以把房子收过来,房屋的租金也就由银行收取了。收取租金可能会产生费用,比如交营业税之类的,这个费用首先从房租中扣除,然后就是贷款的利息,还有剩余就还贷款了。
不是专门干这个的,解释的比较业余。
⑵ 担保中的 孳息处理问题
在抵押 质押 留置中 当在担保期间出现了孳息,在实现担保时,孳息不做为担保物用于担保。实现抵押时小牛不清偿给抵押权人。原因:孽息产生时抵押未实现,物权使用权与收益权未转移,所以孽息归抵押人所有。抵押合同只是约定物权等权力发生权力转移的要件构成约定合同
⑶ 抵押物在抵押期间产生孳息归债权人还是债务人
《物权法》第116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版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权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而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担保法》第47条规定:抵押物于人民法院依法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孳息。
后法优于前法,而且《担保法》设定了必须是法院扣押的前提,所以作为天然孳息的小牛应该属于所有权人甲,但是乙为生产小牛付出的合理费用甲应该予以支付,否则乙有留置权。
⑷ 质物孳息效力与抵押物孳息效力有何不同
一,最主要的区别:
1,质物的孳息一般归属于质权人所有,当事人另人约定的除外,而抵押物的孳息,一般归属于抵押权人;
2,清偿顺序的区别。
二,质物孳息的效力(归属):
1,质权人依法收取孳息时,并不当然取得孳息所有权,而是就孳息取得质权,孳息因此可以成为质权的标的;
2,质权人收取的孳息应当首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质物的孳息是由质物本身带来的,因此,债权的效力及于质物的孳息,质权人有权收取质物所生的孳息;
3,当事人约定质权人无权收取质物孳息,则质权人不能收取质物孳息作为债权的担保;
4,当事人对质权人能否收取质物孳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质权人就有权收取质物所生的孳息。
三,抵押物凝的效力(归属):
1, 关于抵押权的效力与孳息的关系,《担保法》第47条规定: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抵押权人未将扣押物的事实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该孳息;前款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4条规定: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收取的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按照下列顺序清偿:(一)收取孳息的费用;(二)主债权的利息;(三)主债权。
⑸ 抵押权的孳息如何收取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致使抵押财产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财产的孳息,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该抵押财产的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例如,甲将已出租的房屋作为贷款担保抵押给乙,债务履行期间,甲仍有权收取该房屋的租金,但债务履行期满,甲没有履行债务,乙为行使抵押权请求人民法院将该房屋扣押的,此时,收取房租的权利就不再由抵押人甲行使,而应由抵押权人乙行使。
需要说明的是,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财产的孳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是抵押财产被扣押后,抵押权人才能收取其孳息;(二)抵押财产被扣押后,抵押权人已经通知应当给付法定孳息的义务人。因为法定孳息如租金的取得,取决于义务人的给付行为,通常情况下义务人负有向抵押人给付孳息的义务,如果抵押权人未将扣押事实通知义务人,义务人就无法将孳息交付给抵押权人,抵押权的效力也就无法及于该孳息。
由于收取孳息可能要付出一些费用,如收取果实的劳务费,这些费用应当首先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再用于清偿抵押权人的债权。
⑹ 实现抵押权时,清偿顺序是:收取孳息的费用、主债权的利息、主债权。 这要怎么理解呢
这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所有的价款为10万,实现抵押权的费用为2万;主债权的利息为3万;主债权为20万。
(1)如果先清偿费用和利息,则只能清偿5万主债权,剩余的主债权为15万,并按照15万继续计算利息;
(2)如果先清偿主债权的话,则可以清偿10万主债权,剩余的主债权为10万,那么原先的利息和费用都未得到偿还,而新的利息是按照10万继续计算的;
由此可见,如果先清偿主债权,当发生无法全部清偿的情况下,债权人会损失利息收益,因此法律如此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利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惩罚债务人的目的。
⑺ 法律关于抵押物的兹息归属问题有哪些规定呢
孳息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指,依自然规律由抵押物产生的孳息,如专果树结出的果实,牲属畜生出的幼犊等。法定孳息是指,依法律规定由抵押物产生的孳息,如存、贷款的利息、财产出租收取的租金等。
在抵押期间,抵押物由抵押人占有,抵押物分离的孳息由抵押人收取。债务履行期届满,因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法院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债权人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由于法定孳息过去一直由抵押人收取,所以在改为由抵押权人收取时,抵押权人应当将改为抵押权人收取的事实通知应当缴纳法定孳息的义务人,抵押权人没有通知应当缴纳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该法定孳息。也就是说,缴纳法定孳息的义务人仍继续将法定孳息交给抵押人的有效,不得作为抵押担保的财产。
债权人收取的孳息,按以下顺序清偿:
1.收取孳息的费用;
2.主债权的利息;
3.主债权。
⑻ 在抵押期间,由抵押物产生的孳息如何处理
孳息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指,依自然规律由抵押物产生的孳息,如果内树结出的容果实,牲畜生出的幼犊等。法定孳息是指,依法律规定由抵押物产生的孳息,如存、贷款的利息、财产出租收取的租金等。在抵押期间,抵押物由抵押人占有,抵押物分离的孳息由抵押人收取。债务履行期届满,因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法院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债权人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由于法定孳息过去一直由抵押人收取,所以在改为由抵押权人收取时,抵押权人应当将改为抵押权人收取的事实通知应当缴纳法定孳息的义务人,抵押权人没有通知应当缴纳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该法定孳息。也就是说,缴纳法定孳息的义务人仍继续将法定孳息交给抵押人的有效,不得作为抵押担保的财产。债权人收取的孳息,按以下顺序清偿:1.收取孳息的费用;2.主债权的利息;3.主债权。
⑼ 未就所收取的孳息实现担保物权之前是什么意思
担保物权:
为确保债务清偿的目的,在债务人或第三人所有的物或所属的权利内上设定的,以取容得担保作用的定限物权。担保物权以取得担保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为实质内容。担保物权具有确保债务履行以及促进资本和物资融通的功能。
法律特征
担保物权具有价值权性。
担保物权具有法定性
担保物权具有从属性。一般情况下,担保物权从属于债权而存在,担保物权的成立以债权的成立为前提,而且因债权的转移而转,因债权的消灭而消灭。应当注意,担保物权的从属性并不是绝对的,如最高额抵押并不以债权的存在为其发生或存在的前提条件。
担保物权具有不可分性:在所担保的债权未全部清偿前,担保权人可就担保物的全部行使权力
担保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
⑽ 有关抵押权人在法院扣押后的孳息收取权问题
按实际情况,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回押答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抵押权人未将扣押抵押物的事实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该孳息。前款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四十七条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抵押权人未将扣押抵押物的事实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该孳息。
前款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