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商汤知识产权

商汤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1-06-28 12:43:23

⑴ 汤这个姓氏好不好

姓氏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是个代号,不存在好不好。
不过汤姓确是个大姓,历史悠久,名人辈出。
汤姓位列我国百家姓第72位,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中位列第90位,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一、姓氏源流
汤(Tāng 汤)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黄帝后裔夏朝未商汤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南),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又称成汤,尊称帝乙,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而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成汤见其形势,顺从民意,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夏的属国葛,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的三个重要的同盟国韦、顾、昆吾,成为当时强国。随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成汤的子孙中,有的以他的字“汤”为姓氏,就是汤氏。
2、出自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简改为汤氏。据《万姓统谱》载,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去草头成汤姓。
3、出自子姓,为商末宋国君主偃之后,因避祸改为汤氏。据《史记·殷本纪》载,周初,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丘,有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传至未代君主偃,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联合攻灭,子孙大多以国名为氏,姓宋。偃的弟弟昌之子隆,改子姓,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畏祸,又改子姓为汤姓。
4、出自改姓及他族中有汤姓:
① 宋代有汤悦,本姓殷,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汤。
② 另满、侗、蒙、土等族均有汤姓。
二、得姓始祖:商汤。商汤是夏朝末年商部落首领,又称成汤,任夏朝方伯一职,专管征伐之事。时夏朝末代国君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商汤于是有意取而代之。他首先与另一强大部落有莘氏结盟,娶其族女为妻,任用贤人伊尹辅佐自己,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拥护,以致于周围诸多小国家也慕名归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后终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西南),建商朝,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其子孙后代为纪念这位开国君主,遂以其名讳为氏,称为汤姓,商汤由此被奉为汤姓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地当是今河南省境。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都,故商代汤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故在汤姓的发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此期亦有汤姓南迁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史载,汉武帝时,南越归顺,武帝派汤璋于交趾,职刺史。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军阀混战,中原时有烽火,汤姓遂大举南迁,主要向东、南两个方向避乱。唐末五代时,从黄巢起义始,中原汤姓再度南迁,其路线大致由河南到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上述诸多次南迁使得源于北方的汤姓遂成为南方姓氏。宋代以前,汤姓名人零星见于史册,宋代以后,大批汤姓名人涌现,且多出于东南一带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湖南等省境,可见,后世汤姓是称盛于这些地区的。宋代汤姓有宰相汤悦和汤思,出安徽、浙江二地,族人因此显赫,成当地名门望族。明代有开国功臣汤和,出安徽凤阳,死后追封东瓯王。另洪武、永乐年间,汤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地。清康熙年间,广东汤姓陆续有人入居台湾,进而徙东南亚一带。今日汤姓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居多,上述四省汤姓约占全国汉族汤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汤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四、历史名人
汤 王:陕西省始平人,周任亳国国王,为诸羌始祖。汤王在历史上又称为成汤,即成汤拥有天下后之号,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公元前1766年)传位至帝辛时,朝政日衰,终被周武王所灭,至此传十七代三十一王(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在武王灭商时肉袒投诚,周公旦二此克商后,对子启于宋(河南省商丘),治理部分商朝遗民。传至公稽、丁公、乃至公偃,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昌,昌生隆,隆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其祸及,改子姓为汤。
汤 悦:安徽贵池人,文采极佳,由此扬名。初为南唐宰相,独揽李家皇室的书檄教诏。后归宋,赵匡胤封其为光禄卿,颇为重用,撰有《江西录》十卷。
汤 汉:南宋末期著名理学家。字伯纪,号东涧,江西省余江县崇义乡(今画桥)人。淳佑四年(1244年)甲辰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封安仁(余江)开国子,南宋儒学旗手、理学宗师。卒谥号文清,追赠正奉大夫、饶国公。
汤 鹏:清代芜湖人,时为一心灵手巧之铁匠。其邻为画家,鹏深羡,遂闭门构思,以锻铁做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因作品精妙生动,来人争相抢购,世称“铁画”。
汤 厘:江苏省淮安人,元代书画理论家,精于古物及书画鉴赏,主要谈及书画鉴别方法、所见名家画迹,论述名家擅长、画法特点,多从笔墨气韵方面辨别真伪,鉴赏要领甚为精到。曾著《画鉴》一卷。
汤 和:濠州(今安徽省凤阳)人,明代开国功臣,封将军,进信国公。洪武十八年,自请解除兵权,免遭太祖猜疑之祸。后又曾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以御倭寇。
汤 球:字伯玕(1804-1881),安徽省黟县人。自幼勤奋学习,兴趣广泛,博闻强记,“星纬推步,研究其奥”,尤通天文历法之妙。但是他并没有从这方面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把精力转移到治经论史方面。他与同乡俞正燮、汪文台等人,交往频繁,互相切磋。汤球的治学态度严谨。他对前人的说法,一定要依据经典,考核真伪,比较异同因而很少有穿凿附会。他在俞正燮、汪文台的帮助和鼓励下,在考据学上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修订补辑的古书有郑康成逸书九种,刘熙《孟子注》、《孝经、论语注》、刘珍等《东观汉纪》、皇甫谧《帝王世纪》、谯周《古史考》、《傅子》、伏侯《古今注》等。
汤惠休:南朝宋时诗人。字文海,山东省临沂人,齐梁间任余杭令、中散大夫等职。官至扬州刺史,诗学谢灵运,与鲍照并称为“休鲍”。
汤王寿:浏阳(今属湖南省)人,宋代进士,官至大理少卿。曾上书请召朱熹,忤权相意,名声大闻于时。
汤思退: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字进之,号湘水,浙江龙泉(今丽水)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取进士,任龙泉邻县——建州政和县令 ,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任秘书省正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高宗、孝宗时两度为相。
汤正仲:字叔雅,号闲庵,扬补之甥。江西省南昌人,宋代著名画家。善画梅、竹、松、石,清雅如傅粉之色。自来墨梅,类以白黑相形,汤正仲的舅氏遗法,始创新意,为倒晕素质以反之,青出于蓝。其作品别具新意,享誉画坛。
汤克宽: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江苏省邳州(今邳县)人,出身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汤庆,做过防守长江的江防总兵官。汤克宽骁勇善战,原已做到副总兵,驻扎金山卫,嘉靖三十一年,倭寇由台州北上,流窜各地,汤克宽作战失利,被参革职。王忬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保他为浙西参将,受命于危难之际,屡败倭寇,敌甚畏,因功迁广东总兵。
汤宾尹:安徽省宣城人,明代官吏。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迁至左谕德,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睡庵集》等。
汤文琼:池州府石埭(今安徽省石台东北),明代爱国学者,时京师被攻陷,文琼书衣襟“位非文丞相之位,心存文丞相之心”,后投缳绚国,传为美谈。
汤显祖:临川(江西省抚州市)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官历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其创作讲求声律对应,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牡丹亭》为其代表作,另有《紫钗记》、《南柯记》及诗文多种。
汤贻汾:江苏省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笔法雅致秀逸,兼工行草书和诗,与戴熙并称“汤戴”。
汤右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其诗才大而能恢张,帝赐之“诗公”,与秀水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著《怀清堂集》。
汤世树:江苏省武进人,清代诗书画家。书学米芾,题识精美,写生鲜丽,为江南赋色家一大宗,时称“三绝”。
汤金钊:字敦甫,浙江省萧山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三年(1808年),入直上书房。金钊端谨自持,宣宗在潜邸,甚敬礼之。母忧服阕,擢侍讲,督湖南学政,累迁内阁学士。历官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入阁拜副相。
汤化龙:湖北省浠水人,民国开国元勋、清全国各省咨议局联合会主席、创立湖北革命军政府任民政长、民国首任众议院议长。
汤玉麟:辽宁省阜新人,安国军第五方面军第12军军长、热河省省长兼热河军区司令、第五军团总指挥、热河省驻防军总司令、上将。
汤宗舜:1917年9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浙江湖州人。大学学历,职称为研究员,1979年3月—1994年10月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原任中国专利局顾问、国务院参事。著有《专利法教程》、《专利法解说》、《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等著作;合译著作分别为《巴黎公约解说》、《知识产权法教程》;译有《巴黎公约》、《Trips协定》、《欧洲专利公约》等。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国都顾(今河北省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省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年)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宝应元年(762年)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大历四年(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2、堂号
掬星堂:或吞星堂。汤悦,安徽贵池人,梦飞星入盘,文思日进,官至南唐宰相、宋拜其为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封陈县男,食邑300户。因而汤悦的堂号为“掬星堂”、“吞星堂”,
玉茗堂:都是因为明朝汤显祖命名的。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叫玉茗堂。他的书房叫玉茗堂,又被族人做了汤氏的堂号。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皇帝不采纳忠臣的谏议,还往往把提意见的人治罪,于是决定冒死奏本向皇帝提抗议,于是被罢了官。他回到家里,一方面继续奏本抗议,一方面编写剧本,著有《玉茗堂集》。
此外,汤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临川堂”、“义士堂”、“叙睦堂”、“光裕堂”、“双桂堂”、“丹桂堂”等。
六、宗族特征
1、汤姓源于北方,历经迁徙,渐演变为一典型南方姓氏。
2、汤姓名人荟萃,所占行业众多,不乏有诗人、文学家、画家等。如南朝有诗人汤惠休,明代有文学家汤显祖、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清代有画家汤贻汾、史学家汤球等。
3、汤姓字行辈份排列整齐,取字意深。如民国手抄残本《汤氏家谱》中,载江西余江汤姓一支字行为:“开明国钟安,宽济辉根植”。

⑵ 人脸识别技术哪家公司最强

艾力奋:专注会议、展览等场合的闸机租赁。经受12万人的入场考验。

支持:黑、白名单在线对比;核验管家数据管理;云端数据管理;访客管理;本地1万人人识别。

功能:双目活体检测;记录查询报表统计;支持USB及韦根借口;通行数据实时同步

外表:适用于所有场景的外观设计,流畅的机身,光滑的边角,细小的边缝,配以7英寸的屏幕,使闸机更加有科技感。

特点:秒级通行,化繁为简——人脸识别闸机可为12万人次的活动总计节省超过1万分钟。

安全升级——人脸识别技术具有可视化、符合人的思维习惯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比密码、钥匙更便捷和安全可靠。

大规模,多场景——经得起云栖大会12万人次考验,适用于展览会、会议、写字楼旅游景区等多个场景。

艾力奋的智能产品在行业内比较出名,是一家专业于会议、展览等场合的闸机租赁。专业为会议展览提供信息电子化管理服务,为展会活动等提供包含多通道注册报名、签到管理、接待管理、数据分析等在内的智慧会展技术产品,提供全流程数字化会务解决方案。

其核心产品便是人脸识别智能闸机和人脸识别ATM制证机,合作单位有CES亚洲电子消费展、IAAPA亚洲博览会、GMIC科学复兴节、阿里云、菜鸟等等,很值得信赖的一家企业。

⑶ 简述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一个国家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近年来,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推动国家人工智能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京津冀竞争力排名第一。

京津冀竞争力位居榜首

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中国在科技革命已经不再是被动的跟随者,在人工智能领域正在成为积极的引领者。继2017年7月国家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之后,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响应,制定了各自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地方政府的政策不仅在针对国家战略作出响应,还在对当地智能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的作出响应,尤其是以人才聚集地著称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近年来这些地区在政策红利等各种叠加因素的驱动下,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典范。其中,京津冀地区竞争力最强,夺得2019年人工智能评选综合分80.6分;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夺得60.7分和45.6分。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⑷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去安徽宣城市:军天湖怎么坐车

这个东西网络上有.全部给你复制了.自己慢慢看一、姓氏源流汤(Tāng 汤)姓源出有四:1、出自子姓,为黄帝后裔夏朝未商汤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南),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又称成汤,尊称帝乙,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而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成汤见其形势,顺从民意,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夏的属国葛,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的三个重要的同盟国韦、顾、昆吾,成为当时强国。随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成汤的子孙中,有的以他的字“汤 ”为姓氏,就是汤氏。2、出自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简改为汤氏。据《万姓统谱》载,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去草头成汤姓。3、出自子姓,为商末宋国君主偃之后,因避祸改为汤氏。据《史记·殷本纪》载,周初,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丘,有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传至未代君主偃,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联合攻灭,子孙大多以国名为氏,姓宋。偃的弟弟昌之子隆,改子姓,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畏祸,又改子姓为汤姓。4、出自改姓及他族中有汤姓:① 宋代有汤悦,本姓殷,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汤。② 另满、侗、蒙、土等族均有汤姓。得姓始祖:商汤。商汤是夏朝末年商部落首领,又称成汤,任夏朝方伯一职,专管征伐之事。时夏朝末代国君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商汤于是有意取而代之。他首先与另一强大部落有莘氏结盟,娶其族女为妻,任用贤人伊尹辅佐自己,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拥护,以致于周围诸多小国家也慕名归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后终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西南),建商朝,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其子孙后代为纪念这位开国君主,遂以其名讳为氏,称为汤姓,商汤由此被奉为汤姓得姓始祖。二、迁徙分布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地当是今河南省境。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都,故商代汤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故在汤姓的发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此期亦有汤姓南迁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史载,汉武帝时,南越归顺,武帝派汤璋于交趾,职刺史。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军阀混战,中原时有烽火,汤姓遂大举南迁,主要向东、南两个方向避乱。唐末五代时,从黄巢起义始,中原汤姓再度南迁,其路线大致由河南到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上述诸多次南迁使得源于北方的汤姓遂成为南方姓氏。宋代以前,汤姓名人零星见于史册,宋代以后,大批汤姓名人涌现,且多出于东南一带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湖南等省境,可见,后世汤姓是称盛于这些地区的。宋代汤姓有宰相汤悦和汤思,出安徽、浙江二地,族人因此显赫,成当地名门望族。明代有开国功臣汤和,出安徽凤阳,后追封东瓯王。另洪武、永乐年间,汤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地。清康熙年间,广东汤姓陆续有人入居台湾,进而徙东南亚一带。今日汤姓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居多,上述四省汤姓约占全国汉族汤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汤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三、历史名人汤王:陕西省始平人,周任亳国国王,为诸羌始祖。汤王在历史上又称为成汤,即成汤拥有天下后之号,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公元前1766年)传位至帝辛时,朝政日衰,终被周武王所灭,至此传十七代三十一王(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在武王灭商时肉袒投诚,周公旦二此克商后,对子启于宋(河南省商丘),治理部分商朝遗民。传至公稽、丁公、乃至公偃,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昌,昌生隆,隆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其祸及,改子姓为汤。汤 悦:安徽贵池人,文采极佳,由此扬名。初为南唐宰相,独揽李家皇室的书檄教诏。后归宋,赵匡胤封其为光禄卿,颇为重用,撰有《江西录》十卷。汤 汉:南宋末期著名理学家。字伯纪,号东涧,江西省余江县崇义乡(今画桥)人。淳佑四年(1244年)甲辰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封安仁(余江)开国子,南宋儒学旗手、理学宗师。卒谥号文清,追赠正奉大夫、饶国公。汤 鹏:清代芜湖人,时为一心灵手巧之铁匠。其邻为画家,鹏深羡,遂闭门构思,以锻铁做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因作品精妙生动,来人争相抢购,世称“铁画”。汤 厘:江苏省淮安人,元代书画理论家,精于古物及书画鉴赏,主要谈及书画鉴别方法、所见名家画迹,论述名家擅长、画法特点,多从笔墨气韵方面辨别真伪,鉴赏要领甚为精到。曾著《画鉴》一卷。汤 和:濠州(今安徽省凤阳)人,明代开国功臣,封将军,进信国公。洪武十八年,自请解除兵权,免遭太祖猜疑之祸。后又曾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以御倭寇。汤球:字伯\(1804-1881),安徽省黟县人。自幼勤奋学习,兴趣广泛,博闻强记,“星纬推步,研究其奥”,尤通天文历法之妙。但是他并没有从这方面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把精力转移到治经论史方面。他与同乡俞正燮、汪文台等人,交往频繁,互相切磋。汤球的治学态度严谨。他对前人的说法,一定要依据经典,考核真伪,比较异同因而很少有穿凿附会。他在俞正燮、汪文台的帮助和鼓励下,在考据学上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修订补辑的古书有郑康成逸书九种,刘熙《孟子注》、《孝经、论语注》、刘珍等《东观汉纪》、皇甫谧《帝王世纪》、谯周《古史考》、《傅子》、伏侯《古今注》等。汤惠休:南朝宋时诗人。字文海,山东省临沂人,齐梁间任余杭令、中散大夫等职。官至扬州刺史,诗学谢灵运,与鲍照并称为“休鲍”。汤王寿:浏阳(今属湖南省)人,宋代进士,官至大理少卿。曾上书请召朱熹,忤权相意,名声大闻于时。汤思退: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字进之,号湘水,浙江龙泉(今丽水)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取进士,任龙泉邻县——建州政和县令,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任秘书省正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高宗、孝宗时两度为相。汤正仲:字叔雅,号闲庵,扬补之甥。江西省南昌人,宋代著名画家。善画梅、竹、松、石,清雅如傅粉之色。自来墨梅,类以白黑相形,汤正仲的舅氏遗法,始创新意,为倒晕素质以反之,青出于蓝。其作品别具新意,享誉画坛。汤克宽: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江苏省邳州(今邳县)人,出身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汤庆,做过防守长江的江防总兵官。汤克宽骁勇善战,原已做到副总兵,驻扎金山卫,嘉靖三十一年,倭寇由台州北上,流窜各地,汤克宽作战失利,被参革职。王忬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保他为浙西参将,受命于危难之际,屡败倭寇,敌甚畏,因功迁广东总兵。汤宾尹:安徽省宣城人,明代官吏。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迁至左谕德,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睡庵集》等。汤文琼:池州府石埭(今安徽省石台东北),明代爱国学者,时京师被攻陷,文琼书衣襟“位非文丞相之位,心存文丞相之心”,后投缳绚国,传为美谈。汤显祖:临川(江西省抚州市)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官历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其创作讲求声律对应,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牡丹亭》为其代表作,另有《紫钗记》、《南柯记》及诗文多种。汤贻汾:江苏省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笔法雅致秀逸,兼工行草书和诗,与戴熙并称“汤戴”。汤右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其诗才大而能恢张,帝赐之“诗公”,与秀水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著《怀清堂集》。汤世树:江苏省武进人,清代诗书画家。书学米芾,题识精美,写生鲜丽,为江南赋色家一大宗,时称“三绝”。汤金钊:字敦甫,浙江省萧山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三年(1808年),入直上书房。金钊端谨自持,宣宗在潜邸,甚敬礼之。母忧服阕,擢侍讲,督湖南学政,累迁内阁学士。历官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入阁拜副相。汤化龙:湖北省浠水人,民国开国元勋、清全国各省咨议局联合会主席、创立湖北革命军政府任民政长、民国首任众议院议长。汤玉麟:辽宁省阜新人,安国军第五方面军第12军军长、热河省省长兼热河军区司令、第五军团总指挥、热河省驻防军总司令、上将。汤宗舜:1917年9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浙江湖州人。大学学历,职称为研究员,1979年3月—1994年10月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原任中国专利局顾问、国务院参事。著有《专利法教程》、《专利法解说》、《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等著作;合译著作分别为《巴黎公约解说》、《知识产权法教程》;译有《巴黎公约》、《Trips协定》、《欧洲专利公约》等。四、郡望堂号1、郡望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国都顾(今河北省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省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年)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宝应元年(762年)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大历四年(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2、堂号掬星堂:或吞星堂。汤悦,安徽贵池人,梦飞星入盘,文思日进,官至南唐宰相、宋拜其为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封陈县男,食邑300户。因而汤悦的堂号为“掬星堂”、“吞星堂”,玉茗堂:都是因为明朝汤显祖命名的。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叫玉茗堂。他的书房叫玉茗堂,又被族人做了汤氏的堂号。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皇帝不采纳忠臣的谏议,还往往把提意见的人治罪,于是决定冒奏本向皇帝提抗议,于是被罢了官。他回到家里,一方面继续奏本抗议,一方面编写剧本,著有《玉茗堂集》。此外,汤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临川堂”、“义士堂”、“叙睦堂”、“光裕堂”、“双桂堂”、“丹桂堂”等。五、宗族特征1、汤姓源于北方,历经迁徙,渐演变为一典型南方姓氏。2、汤姓名人荟萃,所占行业众多,不乏有诗人、文学家、画家等。如南朝有诗人汤惠休,明代有文学家汤显祖、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清代有画家汤贻汾、史学家汤球等。3、汤姓字行辈份排列整齐,取字意深。如民国手抄残本《汤氏家谱》中,载江西余江汤姓一支字行为:“开明国钟安,宽济辉根植”。============================================================【汤姓宗祠通用对联】〖汤姓宗祠四言通用联〗中山世泽;信国家声。——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出明·汤和为开国功臣,封信国公。“中山”,指今江苏省溧水县东。文庙从祀;孝感动天。——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河南睢州人汤斌,字孔伯,号潜庵,顺治年间进士,官潼关兵备道,后辞官跟从孙奇逢学习,讲《孝经》等书;奏请减轻苏松田赋,救济江北水灾灾民。官至工部尚书。著有《洛学篇》、《睢州志》等,从祀文庙。下联典指元代新建人汤霖,字伯雨,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母亲患热病,想要冰,当时正是热天,他整天在池边号哭,忽听池中有嘎嘎响声,一看是冰,急忙取来送给母亲,母亲的病果然好了。飞星应兆;治圃隐居。——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五代·汤悦尝见飞星坠盘中,掬吞之,遂文思大进。下联典指宋·汤岩辞官归治小圃,隐居自娱。-----------------------------------------------------------------〖汤姓宗祠五言通用联〗瓯王威德远;诗公美名传。——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御史大夫汤和,字鼎臣,濠州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转战苏、浙、闽、蜀、屡有战功。洪武十九年,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抵御倭寇。追封东瓯王。下联典指清代进士、诗人汤右曾,字西厓,仁和人。由编修累官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帝重其文学,御制诗赐之,目为“诗公”。其诗才大而能恢张,与秀水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有《怀清堂集》。临川传四梦;武进誉三绝。——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1550-1617),字义仍,号海若。临咱(今江西省临川)人。少即有文名。以拒绝张居正延揽,至历十一年(1583年)始第进士。历官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后为遂昌知县,以抑豪强触怒权贵,被劾归里。家居二十余年,精研词曲和传奇,专事著述,所著《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世称《临四川梦》。其中《还魂记》最负盛名,对封建礼教和黑暗政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另有诗文集《玉茗堂全集》。下联典指清代诗书画家汤世澍,字润之,武进人。国子监生,写生鲜丽,为近世江南赋色家一大宗。收学米芾,题识精美,时称“三绝”。-----------------------------------------------------------------〖汤姓宗祠六言通用联〗姓字高标鼎甲;文章雄列大家。——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下联典指明代南京国子监祭酒汤宾尹,字嘉宾,宣城人。万历中乡举第一,廷对第二,授编修。有《睡庵集》。-----------------------------------------------------------------〖汤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彭蠡毓浏阳之秀;长沙挹湘水之清。——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江西省临川人,所居处称玉茗堂。早年就有文名,曾拒绝首席大学士(宰相)张居正的招揽。万历年间进士,官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宰相申时行,降为广东省徐闻典史,改浙江省遂昌知县,后因不依附权贵被免官。曾跟从泰州学派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并与僧人达观相友善,晚年有佛教、道教的出世思想。作有传奇《玉茗堂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及《紫箫记》,诗文有《玉茗堂集》等。明清两代有戏曲作家模仿他的文词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下联典指南宋长沙浏阳人汤寿,字君保,淳熙年间进士,官至大理少卿,进直徽猷阁。为人刚直,多次被人中伤,朝廷有“清风峻节”的评语。东坡居士休题杖;南郭先生且滥竽。——汤东谷撰汤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汤姓历史名人汤东谷自题联。(见《分类楹联宝库》)。-----------------------------------------------------------------〖汤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星堕盘中,彩笔生辉光祖泽;圃治山下,窦峰垂训裕孙谋。——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五代时南唐秋浦人汤悦(原名殷崇义,入宋后因避讳改姓名),博学能文章,李璟时官左仆射,朝中许多文件都出自他的手笔,后主时升左仆射、同平章事(宰相),北宋开宝年间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太宗诏令修撰《江南录》,太祖开馆修《太平御览》,他都参与其事。相传曾在梦中见飞星堕入盘内,他掬来吞下,于是文思日进。下联典指宋代贵池人汤岩起,初任营道知县,以廉洁著称,官至徽州通判。后辞官归家治小圃,隐居自乐。著有《论语义》及诗集。星堕掬盘,吞彩笔生辉光祖泽;风流治圃,禾窦峰垂训裕孙谋。——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汤氏宗祠联。============================================================附录:【汤姓典故、趣事】〖汤王沐浴〗汤王是我国古代最有德行的圣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们的尊敬,关于成汤王还有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据说商朝建国不久,亳州连年大旱,滴雨未落,用了各种办法求雨都无济于事。后来巫师卜一一卦,说应当人做为祭品,老天才能下雨。汤王就长叹一声说:“求雨是为造福百姓,怎能让人民作牺牲呢?”过了一会儿,他断然说科:“假如定要如此,那就让我来吧!”于是他选了一吉日,到了那天,汤王经过沐浴,剪掉头发和指甲,身穿一件白色粗布衣裳,跪在神台前祷告:“天呀,我一个有罪,不要连累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个人身上,请上天对我这个罪王进行惩罚吧。”接着由巫师搀扶着登上了一个个高高柴堆,参加求雨,百姓跪在柴堆周围望着贤王的身影,一个个泪如泉涌,点火的时候到了,巫师们用火把,把柴堆点着了,片刻间浓烟滚滚,把汤王围在焰火之中,说来也巧,正在这时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人们在欢呼中把汤王从柴堆上扶下来,送回宫中。成汤王在位13年,后葬于亳州。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传,成汤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赞扬,为了纪念他特在安徽省亳州修建汤王陵公园。--------------------------------------------------------------------------------【族谱信息】汤 10966【江苏常州】汤氏宗谱八卷 (清)汤全编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怀德堂刊本 八册 南开大学注:谱始修於清康熙间,此为四修。 10967【江苏武进】汤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汤贻汾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木活字本 十册美国 10968【江苏武进】东载汤氏宗谱十二卷 (清)汤文杰主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活字本 六册 美国 10969【江苏武进】毗陵汤氏分谱八卷 (清)汤天狗 汤于全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毗陵汤氏怀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图注:谱始修於明洪武五年。 10970【江苏武进】孟河汤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清)汤芝杨等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敦本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10971【江苏武进】毗陵汤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袁复堂等修 民国八年(1919)奕恩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10972【江苏】溧阳城南汤氏宗谱八卷 (清)汤裕汶 汤仰发续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10973【江苏无锡】梁溪汤氏宗谱 (清)汤鹏举等修 清顺治十一年(1654)刊本 四册 美国 10974【江苏江阴】暨阳汤氏宗谱三十六卷附家藏集 选四卷 (清)汤琴青主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1)留馀堂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10975【江苏江阴】暨阳汤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沈恒青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留馀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10976【江苏江阴】暨阳全堂汤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汤献廷主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光裕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10977【江苏宜兴】襄王汤氏宗谱首一卷末四卷 (清)汤载庚等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报本堂木活字本 二十 六册 美国 10978【浙江】萧山孝汤氏家谱不分卷 (清)汤克敬修 毛观龄纂 清雍正间稿本 一册 浙江图 10979【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清)汤金钊等撰 清道光四年(1824)修钞本 四册 北图 美国 10980【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 (清)汤金钊等修清咸丰三年(1853)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10981【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十卷 (民国)汤聘之等修民国十八年(1929)良善堂木活字本 十册 北图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10982【浙江鄞县】四明章溪汤氏宗谱 六卷 (清)俞士磷 汤志合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和堂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10983【浙江鄞县】四明章溪汤氏宗谱四卷 (民国)汤忠圣 汤云泰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和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10984【浙江象山】丹城汤氏宗谱一卷 (民国)史翰章童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钞本浙江象山县文管 10985【浙江】兰溪汤氏宗谱十二卷 刻本 浙江兰溪县赤溪乡上汤村 10986【浙江遂昌】汤氏宗谱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 六册 浙江遂昌县禁源乡下村 10987【安徽桐城】皖寿贲汤氏宗谱存三十二卷 (清)汤敦善等纂修清光绪二年(1876)敦厚堂木活字本 二十八册 美国 10988【安徽桐城】汤氏宗谱十二卷 (清)汤志忠等纂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汤氏掬星堂刻本 十六册 南京大学 10989【安徽桐城】汤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汤仲伊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刻本辽宁大连市图 10990【福建东山】汤氏族谱 民国间纂修本 福建东山县志办 10991【江西】萍乡东桥汤氏三修族谱 (民国)汤增璧纂民国十九年(1930)刻本 六册 上海图 10992【江西临川】酉塘汤氏重修族谱 (清)汤阜珍纂清光绪二年(1876)临川六都西塘汤氏木活字本 一册 四川重庆市图 注:汤云峰清道光十七年初修。 10993【江西临川】西塘汤氏三修族谱(民国)汤诞敷修纂 民国九年(1920)临川六都酉塘汤氏木活字本 一册 四川重庆市图 注:汤云峰清道光十七年初修,清光绪二十九年 重修。 10994【河南】睢州汤氏家谱七卷 (民国)汤善萃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汤氏铅印本 河南图 注:乾隆四年汤沆首次整理。 10995【湖南】三湘汤氏七修族谱□□卷 清光绪五年(1879)紫林双桂堂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存卷2) 注:该族散居宁乡、湘乡、湘潭等地。 10996【湖南】三湘汤氏七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汤期鹃 汤臣簧纂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 二十一册 河北大学 10997【湖南宁乡】麻山汤氏五修族谱 清双桂堂刻本 广东中山图(存一册) 注:记事至清乾隆四十九年。 10998【湖南宁乡】麻山汤氏六修族谱□□卷 清嘉庆二十年(1815)双桂堂刻本 一册 湖南图 10999【湖南宁乡】麻山汤氏六修族谱八卷(清)汤期瑛 汤子云等纂修 清咸丰九年(1859)双桂堂活字本 十六册 历史所 注:明嘉靖二十四年汤茂始修。 11000【湖南宁乡】兜潭汤氏五修族谱 十一卷 清光绪三年(1879)敦本堂活字本 二册 湖南图 11001【湖南】湘潭大山汤氏六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汤昌镇纂修 清同治五年(1866)丹桂堂木刻本 十一册 河北大学 11002【湖南】湘潭大山汤氏七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民国)汤期箓 汤虎臣纂修 民国八年(1919)丹桂堂木刻本 十七册 河北大学 11003【湖南】浏阳汤氏安惠堂志略二卷 (清)汤煊辑 清光绪十年(1885)刻本 陕西图 11004【湖南益阳】汤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二卷末一卷 (清)汤文鬰 汤育才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文华堂活字本 十一册 北图 上海图湖南图 11005【广东】新会汤氏族谱 (清)汤晋等纂 清咸丰四年(1854)写本 一册 美国 11006【四川成都】汤氏族谱不分卷(清)汤葆锟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四川汤氏刻本 二册 南京大学 11007 渴氏族谱一卷 (明)汤敬吾纂修 汤合昌重修 明崇祉间刻本上海图 11008 汤氏家乘十四卷首一卷 (清)汤成烈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活字本 六册 北图 11009 茶坊汤氏宗谱三卷(清)汤利恒 汤穹兴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8)木活字本 二册 四川图 11010 汤氏续修宗谱二十七卷 (清)汤蓉镜等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和堂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11011 汤氏家乘 (清)汤文求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忠义堂重刻本 二十册北图 11012 汤氏家乘 (清)汤文求纂修 民国间忠义堂重刻本 十二册 北图 11013 汤氏续修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汤成基增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活字本 二十二册 北图 11014 中山汤氏宗谱□□卷 民国十二年(1923)重修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存五卷) 11015 汤氏宗谱五卷 (民国)汤养亭等续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日新堂武昌石印本 五册 北图 注:书名页题《家乘全书》。 11016 汤氏家乘 旧钞本 四册 北图

⑸ 刷脸支付哪家好

刷脸支付好比如旷视科技、图谱科技、商汤科技、川大智胜、腾讯优图实验室。

1、旷视科技

旷视的核心技术是计算视觉及传感技术相关的人工智能算法,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人体识别、手势别、文字识别、证件识别、图像识别、物体识别、车牌识别、视频分析、三维重建、智能传感与控制等技术。旷视通过底层AI算法引擎和AIoT操作系统的建设实现技术商业化。

4、川大智胜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Wisesoft Co.,Ltd.)成立于2000年11月,是我国空中和地面智能交通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软件和重大设备供应商。

新型智慧城市的体系研究设计;刷脸支付; 标准规范和标准技术研究;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咨询;软硬件的设计、开发、集成、销售、上门安装与运行维护;数据处理及服务;投资管理;工程监理;城市建设工程;

5、腾讯优图实验室

腾讯优图成立于2012年 ,遵循公司“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理念以及“研究成果落地才能产生价值”的原则,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声音识别三大领域拥有数十项领先技术,具备千亿规模的多媒体大数据计算能力。优图实验室通过智能云服务、行业解决方案等多元化的产品策略,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提升互联网使用体验。

选择如下

一、官方受权,资金平安。刷脸支付公司能否和财付通、支付宝签署正轨的受权合同,买卖资金能否直接和官方结算,这样才干做到资金平安有保证。

二、有技术研发才能。刷脸支付的产品更新迭代会十分快,刷脸支付公司要有本人的技术团队,和产品研发才能才干保证代理商在推行时产品,系统有本人的优势。

三、有成熟的运营效劳团队。和刷脸支付公司协作了,很多协作同伴对产品、市场都会有生疏,需求运营效劳推进停止耐烦地培训与市场指导,让协作同伴理解产品,控制产品,并会地推市场的技巧与方式。

(5)商汤知识产权扩展阅读:

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中,技术进步、创新已然成为公司发展的原动力,不仅能给公司带来商机,还能不断地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在竞争中不断壮大。刷脸智付的设备不仅是支付,还集合了会员营销系统,这些功能都是由技术团队研发维护的,刷脸智付还具备技术团队,和产品研发能力,能保障服务商、代理商在地推时,能转化为自己的实力优势。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支付行业不断变幻的市场环境中,选择好的支付公司尤其重要

⑹ 关于"汤"这一姓,谁有有关的文章.

●相关网站

网络贴吧:汤吧:http://post..com/f?kw=%CC%C0
汤姓QQ群:10148643
本文内容出自:http://bbs.hakkas.net/dispbbs.asp?boardid=93&id=1913

●汤姓排行

汤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9% , 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居第九十位。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汤姓约叶全国汉族汤姓人口的56%。

●姓氏源流

汤(Tāng 汤)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黄帝后裔夏朝未商汤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南),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又称成汤,尊称帝乙,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而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成汤见其形势,顺从民意,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夏的属国葛,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的三个重要的同盟国韦、顾、昆吾,成为当时强国。随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成汤的子孙中,有的以他的字“汤”为姓氏,就是汤氏。
2、出自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简改为汤氏。据《万姓统谱》载,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去草头成汤姓。
3、出自子姓,为商末宋国君主偃之后,因避祸改为汤氏。据《史记·殷本纪》载,周初,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丘,有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传至未代君主偃,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联合攻灭,子孙大多以国名为氏,姓宋。偃的弟弟昌之子隆,改子姓,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畏祸,又改子姓为汤姓。
4、出自改姓及他族中有汤姓:
① 宋代有汤悦,本姓殷,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汤。
② 另满、侗、蒙、土等族均有汤姓。
得姓始祖:商汤。商汤是夏朝末年商部落首领,又称成汤,任夏朝方伯一职,专管征伐之事。时夏朝末代国君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商汤于是有意取而代之。他首先与另一强大部落有莘氏结盟,娶其族女为妻,任用贤人伊尹辅佐自己,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拥护,以致于周围诸多小国家也慕名归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后终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西南),建商朝,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其子孙后代为纪念这位开国君主,遂以其名讳为氏,称为汤姓,商汤由此被奉为汤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地当是今河南省境。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都,故商代汤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故在汤姓的发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此期亦有汤姓南迁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史载,汉武帝时,南越归顺,武帝派汤璋于交趾,职刺史。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军阀混战,中原时有烽火,汤姓遂大举南迁,主要向东、南两个方向避乱。唐末五代时,从黄巢起义始,中原汤姓再度南迁,其路线大致由河南到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上述诸多次南迁使得源于北方的汤姓遂成为南方姓氏。宋代以前,汤姓名人零星见于史册,宋代以后,大批汤姓名人涌现,且多出于东南一带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湖南等省境,可见,后世汤姓是称盛于这些地区的。宋代汤姓有宰相汤悦和汤思,出安徽、浙江二地,族人因此显赫,成当地名门望族。明代有开国功臣汤和,出安徽凤阳,死后追封东瓯王。另洪武、永乐年间,汤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地。清康熙年间,广东汤姓陆续有人入居台湾,进而徙东南亚一带。今日汤姓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居多,上述四省汤姓约占全国汉族汤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汤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历史名人

汤王:陕西省始平人,周任亳国国王,为诸羌始祖。汤王在历史上又称为成汤,即成汤拥有天下后之号,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公元前1766年)传位至帝辛时,朝政日衰,终被周武王所灭,至此传十七代三十一王(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在武王灭商时肉袒投诚,周公旦二此克商后,对子启于宋(河南省商丘),治理部分商朝遗民。传至公稽、丁公、乃至公偃,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昌,昌生隆,隆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其祸及,改子姓为汤。
汤悦:安徽贵池人,文采极佳,由此扬名。初为南唐宰相,独揽李家皇室的书檄教诏。后归宋,赵匡胤封其为光禄卿,颇为重用,撰有《江西录》十卷。
汤汉:南宋末期著名理学家。字伯纪,号东涧,江西省余江县崇义乡(今画桥)人。淳佑四年(1244年)甲辰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封安仁(余江)开国子,南宋儒学旗手、理学宗师。卒谥号文清,追赠正奉大夫、饶国公。
汤鹏:清代芜湖人,时为一心灵手巧之铁匠。其邻为画家,鹏深羡,遂闭门构思,以锻铁做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因作品精妙生动,来人争相抢购,世称“铁画”。
汤厘:江苏省淮安人,元代书画理论家,精于古物及书画鉴赏,主要谈及书画鉴别方法、所见名家画迹,论述名家擅长、画法特点,多从笔墨气韵方面辨别真伪,鉴赏要领甚为精到。曾著《画鉴》一卷。
汤和:濠州(今安徽省凤阳)人,明代开国功臣,封将军,进信国公。洪武十八年,自请解除兵权,免遭太祖猜疑之祸。后又曾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以御倭寇。
汤球:字伯玕(1804-1881),安徽省黟县人。自幼勤奋学习,兴趣广泛,博闻强记,“星纬推步,研究其奥”,尤通天文历法之妙。但是他并没有从这方面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把精力转移到治经论史方面。他与同乡俞正燮、汪文台等人,交往频繁,互相切磋。汤球的治学态度严谨。他对前人的说法,一定要依据经典,考核真伪,比较异同因而很少有穿凿附会。他在俞正燮、汪文台的帮助和鼓励下,在考据学上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修订补辑的古书有郑康成逸书九种,刘熙《孟子注》、《孝经、论语注》、刘珍等《东观汉纪》、皇甫谧《帝王世纪》、谯周《古史考》、《傅子》、伏侯《古今注》等。
汤惠休:南朝宋时诗人。字文海,山东省临沂人,齐梁间任余杭令、中散大夫等职。官至扬州刺史,诗学谢灵运,与鲍照并称为“休鲍”。
汤王寿:浏阳(今属湖南省)人,宋代进士,官至大理少卿。曾上书请召朱熹,忤权相意,名声大闻于时。
汤思退: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字进之,号湘水,浙江龙泉(今丽水)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取进士,任龙泉邻县——建州政和县令 ,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任秘书省正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高宗、孝宗时两度为相。
汤正仲:字叔雅,号闲庵,扬补之甥。江西省南昌人,宋代著名画家。善画梅、竹、松、石,清雅如傅粉之色。自来墨梅,类以白黑相形,汤正仲的舅氏遗法,始创新意,为倒晕素质以反之,青出于蓝。其作品别具新意,享誉画坛。
汤克宽: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江苏省邳州(今邳县)人,出身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汤庆,做过防守长江的江防总兵官。汤克宽骁勇善战,原已做到副总兵,驻扎金山卫,嘉靖三十一年,倭寇由台州北上,流窜各地,汤克宽作战失利,被参革职。王忬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保他为浙西参将,受命于危难之际,屡败倭寇,敌甚畏,因功迁广东总兵。
汤宾尹:安徽省宣城人,明代官吏。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迁至左谕德,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睡庵集》等。
汤文琼:池州府石埭(今安徽省石台东北),明代爱国学者,时京师被攻陷,文琼书衣襟“位非文丞相之位,心存文丞相之心”,后投缳绚国,传为美谈。
汤显祖:临川(江西省抚州市)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官历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其创作讲求声律对应,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牡丹亭》为其代表作,另有《紫钗记》、《南柯记》及诗文多种。
汤贻汾:江苏省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笔法雅致秀逸,兼工行草书和诗,与戴熙并称“汤戴”。
汤右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其诗才大而能恢张,帝赐之“诗公”,与秀水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著《怀清堂集》。
汤世树:江苏省武进人,清代诗书画家。书学米芾,题识精美,写生鲜丽,为江南赋色家一大宗,时称“三绝”。
汤金钊:字敦甫,浙江省萧山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三年(1808年),入直上书房。金钊端谨自持,宣宗在潜邸,甚敬礼之。母忧服阕,擢侍讲,督湖南学政,累迁内阁学士。历官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入阁拜副相。
汤化龙:湖北省浠水人,民国开国元勋、清全国各省咨议局联合会主席、创立湖北革命军政府任民政长、民国首任众议院议长。
汤玉麟:辽宁省阜新人,安国军第五方面军第12军军长、热河省省长兼热河军区司令、第五军团总指挥、热河省驻防军总司令、上将。
汤宗舜:1917年9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浙江湖州人。大学学历,职称为研究员,1979年3月—1994年10月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原任中国专利局顾问、国务院参事。著有《专利法教程》、《专利法解说》、《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等著作;合译著作分别为《巴黎公约解说》、《知识产权法教程》;译有《巴黎公约》、《Trips协定》、《欧洲专利公约》等。

●郡望堂号

1、郡望
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国都顾(今河北省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省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年)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宝应元年(762年)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大历四年(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2、堂号
掬星堂:或吞星堂。汤悦,安徽贵池人,梦飞星入盘,文思日进,官至南唐宰相、宋拜其为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封陈县男,食邑300户。因而汤悦的堂号为“掬星堂”、“吞星堂”,
玉茗堂:都是因为明朝汤显祖命名的。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叫玉茗堂。他的书房叫玉茗堂,又被族人做了汤氏的堂号。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皇帝不采纳忠臣的谏议,还往往把提意见的人治罪,于是决定冒死奏本向皇帝提抗议,于是被罢了官。他回到家里,一方面继续奏本抗议,一方面编写剧本,著有《玉茗堂集》。
此外,汤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临川堂”、“义士堂”、“叙睦堂”、“光裕堂”、“双桂堂”、“丹桂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汤姓源于北方,历经迁徙,渐演变为一典型南方姓氏。
2、汤姓名人荟萃,所占行业众多,不乏有诗人、文学家、画家等。如南朝有诗人汤惠休,明代有文学家汤显祖、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清代有画家汤贻汾、史学家汤球等。
3、汤姓字行辈份排列整齐,取字意深。如民国手抄残本《汤氏家谱》中,载江西余江汤姓一支字行为:“开明国钟安,宽济辉根植”。

●【汤姓宗祠通用对联】

〖汤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中山世泽;
信国家声。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明·汤和为开国功臣,封信国公。“中山”,指今江苏省溧水县东。
文庙从祀;
孝感动天。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河南睢州人汤斌,字孔伯,号潜庵,顺治年间进士,官潼关兵备道,后辞官跟从孙奇逢学习,讲《孝经》等书;奏请减轻苏松田赋,救济江北水灾灾民。官至工部尚书。著有《洛学篇》、《睢州志》等,从祀文庙。下联典指元代新建人汤霖,字伯雨,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母亲患热病,想要冰,当时正是热天,他整天在池边号哭,忽听池中有嘎嘎响声,一看是冰,急忙取来送给母亲,母亲的病果然好了。
飞星应兆;
治圃隐居。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五代·汤悦尝见飞星坠盘中,掬吞之,遂文思大进。下联典指宋·汤岩辞官归治小圃,隐居自娱。

〖汤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瓯王威德远;
诗公美名传。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御史大夫汤和,字鼎臣,濠州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转战苏、浙、闽、蜀、屡有战功。洪武十九年,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抵御倭寇。追封东瓯王。下联典指清代进士、诗人汤右曾,字西厓,仁和人。由编修累官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帝重其文学,御制诗赐之,目为“诗公”。其诗才大而能恢张,与秀水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有《怀清堂集》。
临川传四梦;
武进誉三绝。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汤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姓字高标鼎甲;
文章雄列大家。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下联典指明代南京国子监祭酒汤宾尹,字嘉宾,宣城人。万历中乡举第一,廷对第二,授编修。有《睡庵集》。

〖汤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彭蠡毓浏阳之秀;
长沙挹湘水之清。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东坡居士休题杖;
南郭先生且滥竽。
——汤东谷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汤姓历史名人汤东谷自题联。(见《分类楹联宝库》)。

〖汤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星堕盘中,彩笔生辉光祖泽;
圃治山下,窦峰垂训裕孙谋。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五代时南唐秋浦人汤悦(原名殷崇义,入宋后因避讳改姓名),博学能文章,李璟时官左仆射,朝中许多文件都出自他的手笔,后主时升左仆射、同平章事(宰相),北宋开宝年间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太宗诏令修撰《江南录》,太祖开馆修《太平御览》,他都参与其事。相传曾在梦中见飞星堕入盘内,他掬来吞下,于是文思日进。下联典指宋代贵池人汤岩起,初任营道知县,以廉洁著称,官至徽州通判。后辞官归家治小圃,隐居自乐。著有《论语义》及诗集。
星堕掬盘,吞彩笔生辉光祖泽;
风流治圃,禾窦峰垂训裕孙谋。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汤氏宗祠联。

●汤姓典故、趣事

〖汤王沐浴〗
汤王是我国古代最有德行的圣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们的尊敬,关于成汤王还有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
据说商朝建国不久,亳州连年大旱,滴雨未落,用了各种办法求雨都无济于事。后来巫师卜一一卦,说应当人做为祭品,老天才能下雨。汤王就长叹一声说:“求雨是为造福百姓,怎能让人民作牺牲呢?”过了一会儿,他断然说科:“假如定要如此,那就让我来吧!”于是他选了一吉日,到了那天,汤王经过沐浴,剪掉头发和指甲,身穿一件白色粗布衣裳,跪在神台前祷告:“天呀,我一个有罪,不要连累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个人身上,请上天对我这个罪王进行惩罚吧。”接着由巫师搀扶着登上了一个个高高柴堆,参加求雨,百姓跪在柴堆周围望着贤王的身影,一个个泪如泉涌,点火的时候到了,巫师们用火把,把柴堆点着了,片刻间浓烟滚滚,把汤王围在焰火之中,说来也巧,正在这时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人们在欢呼中把汤王从柴堆上扶下来,送回宫中。
成汤王在位13年,死后葬于亳州。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传,成汤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赞扬,为了纪念他特在安徽省亳州修建汤王陵公园。

⑺ 人脸识别系统的核心是什么

人脸识别特指利用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它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
人脸识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区域特征分析算法,它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
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即人脸特征模板。利用已建成的人脸特征模板与被测者的人的面像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来给出一个相似值。
通过这个值即可确定是否为同一人。
主要的功能模块
人脸捕获与跟踪功能:
人脸捕获是指在一幅图像或视频流的一帧中检测出人像并将人像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自动地将其保存。人像跟踪是指利用人像捕获技术,当指定的人像在摄像头拍摄的范围内移动时自动地对其进行跟踪。
人脸识别比对:
人脸识别分核实式和搜索式二种比对模式。核实式是对指将捕获得到的人像或是指定的人像与数据库中已登记的某一对像作比对核实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搜索式的比对是指,从数据库中已登记的所有人像中搜索查找是否有指定的人像存在。
人脸的建模与检索:
可以将登记入库的人像数据进行建模提取人脸的特征,并将其生成人脸模板(人脸特征文件)保存到数据库中。在进行人脸搜索时(搜索式),将指定的人像进行建模,再将其与数据库中的所有人的模板相比对识别,最终将根据所比对的相似值列出最相似的人员列表。
真人鉴别功能:
系统可以识别得出摄像头前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人还是一幅照片。以此杜绝使用者用照片作假。此项技术需要使用者作脸部表情的配合动作。
图像质量检测:
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识别的效果,图像质量的检测功能能对即将进行比对的照片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值来辅助识别。
人脸识别的优势
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
所谓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例如人脸识别,人类也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区分和确认身份的,
另外具有自然性的识别还有语音识别、体形识别等,而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都不具有自然性,因为人类或者其他生物并不通过此类生物特征区别个体。
不被察觉的特点对于一种识别方法也很重要,这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容易被欺骗。人脸识别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它完
全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而不同于指纹识别或者虹膜识别,需要利用电子压力传感器采集指纹,或者利用红外线采集虹膜图像,这些特殊的采集方式很容易
被人察觉,从而更有可能被伪装欺骗。
人脸识别困难性
人脸识别被认为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甚至人工智能领域最困难的研究课题之一。人脸识别的困难主要是人脸作为生物特征的特点所带来的。
相似性
不同个体之间的区别不大,所有的人脸的结构都相似,甚至人脸器官的结构外形都很相似。这样的特点对于利用人脸进行定位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利用人脸区分人类个体是不利的。
易变性
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人可以通过脸部的变化产生很多表情,而在不同观察角度,人脸的视觉图像也相差很大,另外,人脸识别还受光照条件(例如白天和夜晚,室内和室外等)、人脸的很多遮盖物(例如口罩、墨镜、头发、胡须等)、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⑻ 关于汤氏的家谱

一、姓氏源流
汤(Tāng 汤)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黄帝后裔夏朝未商汤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南),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又称成汤,尊称帝乙,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而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成汤见其形势,顺从民意,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夏的属国葛,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的三个重要的同盟国韦、顾、昆吾,成为当时强国。随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成汤的子孙中,有的以他的字“汤”为姓氏,就是汤氏。
2、出自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简改为汤氏。据《万姓统谱》载,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去草头成汤姓。
3、出自子姓,为商末宋国君主偃之后,因避祸改为汤氏。据《史记·殷本纪》载,周初,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丘,有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传至未代君主偃,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联合攻灭,子孙大多以国名为氏,姓宋。偃的弟弟昌之子隆,改子姓,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畏祸,又改子姓为汤姓。
4、出自改姓及他族中有汤姓:
① 宋代有汤悦,本姓殷,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汤。
② 另满、侗、蒙、土等族均有汤姓。
得姓始祖:商汤。商汤是夏朝末年商部落首领,又称成汤,任夏朝方伯一职,专管征伐之事。时夏朝末代国君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商汤于是有意取而代之。他首先与另一强大部落有莘氏结盟,娶其族女为妻,任用贤人伊尹辅佐自己,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拥护,以致于周围诸多小国家也慕名归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后终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西南),建商朝,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其子孙后代为纪念这位开国君主,遂以其名讳为氏,称为汤姓,商汤由此被奉为汤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地当是今河南省境。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都,故商代汤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故在汤姓的发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此期亦有汤姓南迁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史载,汉武帝时,南越归顺,武帝派汤璋于交趾,职刺史。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军阀混战,中原时有烽火,汤姓遂大举南迁,主要向东、南两个方向避乱。唐末五代时,从黄巢起义始,中原汤姓再度南迁,其路线大致由河南到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上述诸多次南迁使得源于北方的汤姓遂成为南方姓氏。宋代以前,汤姓名人零星见于史册,宋代以后,大批汤姓名人涌现,且多出于东南一带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湖南等省境,可见,后世汤姓是称盛于这些地区的。宋代汤姓有宰相汤悦和汤思,出安徽、浙江二地,族人因此显赫,成当地名门望族。明代有开国功臣汤和,出安徽凤阳,死后追封东瓯王。另洪武、永乐年间,汤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地。清康熙年间,广东汤姓陆续有人入居台湾,进而徙东南亚一带。今日汤姓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居多,上述四省汤姓约占全国汉族汤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汤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三、历史名人
汤 王:陕西省始平人,周任亳国国王,为诸羌始祖。汤王在历史上又称为成汤,即成汤拥有天下后之号,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公元前1766年)传位至帝辛时,朝政日衰,终被周武王所灭,至此传十七代三十一王(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在武王灭商时肉袒投诚,周公旦二此克商后,对子启于宋(河南省商丘),治理部分商朝遗民。传至公稽、丁公、乃至公偃,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昌,昌生隆,隆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其祸及,改子姓为汤。
汤 悦:安徽贵池人,文采极佳,由此扬名。初为南唐宰相,独揽李家皇室的书檄教诏。后归宋,赵匡胤封其为光禄卿,颇为重用,撰有《江西录》十卷。
汤 汉:南宋末期著名理学家。字伯纪,号东涧,江西省余江县崇义乡(今画桥)人。淳佑四年(1244年)甲辰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封安仁(余江)开国子,南宋儒学旗手、理学宗师。卒谥号文清,追赠正奉大夫、饶国公。
汤 鹏:清代芜湖人,时为一心灵手巧之铁匠。其邻为画家,鹏深羡,遂闭门构思,以锻铁做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因作品精妙生动,来人争相抢购,世称“铁画”。
汤 厘:江苏省淮安人,元代书画理论家,精于古物及书画鉴赏,主要谈及书画鉴别方法、所见名家画迹,论述名家擅长、画法特点,多从笔墨气韵方面辨别真伪,鉴赏要领甚为精到。曾著《画鉴》一卷。
汤 和:濠州(今安徽省凤阳)人,明代开国功臣,封将军,进信国公。洪武十八年,自请解除兵权,免遭太祖猜疑之祸。后又曾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以御倭寇。
汤 球:字伯玕(1804-1881),安徽省黟县人。自幼勤奋学习,兴趣广泛,博闻强记,“星纬推步,研究其奥”,尤通天文历法之妙。但是他并没有从这方面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把精力转移到治经论史方面。他与同乡俞正燮、汪文台等人,交往频繁,互相切磋。汤球的治学态度严谨。他对前人的说法,一定要依据经典,考核真伪,比较异同因而很少有穿凿附会。他在俞正燮、汪文台的帮助和鼓励下,在考据学上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修订补辑的古书有郑康成逸书九种,刘熙《孟子注》、《孝经、论语注》、刘珍等《东观汉纪》、皇甫谧《帝王世纪》、谯周《古史考》、《傅子》、伏侯《古今注》等。
汤惠休:南朝宋时诗人。字文海,山东省临沂人,齐梁间任余杭令、中散大夫等职。官至扬州刺史,诗学谢灵运,与鲍照并称为“休鲍”。
汤王寿:浏阳(今属湖南省)人,宋代进士,官至大理少卿。曾上书请召朱熹,忤权相意,名声大闻于时。
汤思退: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字进之,号湘水,浙江龙泉(今丽水)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取进士,任龙泉邻县——建州政和县令 ,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任秘书省正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高宗、孝宗时两度为相。
汤正仲:字叔雅,号闲庵,扬补之甥。江西省南昌人,宋代著名画家。善画梅、竹、松、石,清雅如傅粉之色。自来墨梅,类以白黑相形,汤正仲的舅氏遗法,始创新意,为倒晕素质以反之,青出于蓝。其作品别具新意,享誉画坛。
汤克宽: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江苏省邳州(今邳县)人,出身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汤庆,做过防守长江的江防总兵官。汤克宽骁勇善战,原已做到副总兵,驻扎金山卫,嘉靖三十一年,倭寇由台州北上,流窜各地,汤克宽作战失利,被参革职。王忬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保他为浙西参将,受命于危难之际,屡败倭寇,敌甚畏,因功迁广东总兵。
汤宾尹:安徽省宣城人,明代官吏。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迁至左谕德,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睡庵集》等。
汤文琼:池州府石埭(今安徽省石台东北),明代爱国学者,时京师被攻陷,文琼书衣襟“位非文丞相之位,心存文丞相之心”,后投缳绚国,传为美谈。
汤显祖:临川(江西省抚州市)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官历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其创作讲求声律对应,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牡丹亭》为其代表作,另有《紫钗记》、《南柯记》及诗文多种。
汤贻汾:江苏省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笔法雅致秀逸,兼工行草书和诗,与戴熙并称“汤戴”。
汤右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其诗才大而能恢张,帝赐之“诗公”,与秀水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著《怀清堂集》。
汤世树:江苏省武进人,清代诗书画家。书学米芾,题识精美,写生鲜丽,为江南赋色家一大宗,时称“三绝”。
汤金钊:字敦甫,浙江省萧山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三年(1808年),入直上书房。金钊端谨自持,宣宗在潜邸,甚敬礼之。母忧服阕,擢侍讲,督湖南学政,累迁内阁学士。历官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入阁拜副相。
汤化龙:湖北省浠水人,民国开国元勋、清全国各省咨议局联合会主席、创立湖北革命军政府任民政长、民国首任众议院议长。
汤玉麟:辽宁省阜新人,安国军第五方面军第12军军长、热河省省长兼热河军区司令、第五军团总指挥、热河省驻防军总司令、上将。
汤宗舜:1917年9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浙江湖州人。大学学历,职称为研究员,1979年3月—1994年10月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原任中国专利局顾问、国务院参事。著有《专利法教程》、《专利法解说》、《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等著作;合译著作分别为《巴黎公约解说》、《知识产权法教程》;译有《巴黎公约》、《Trips协定》、《欧洲专利公约》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国都顾(今河北省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省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年)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宝应元年(762年)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大历四年(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2、堂号
掬星堂:或吞星堂。汤悦,安徽贵池人,梦飞星入盘,文思日进,官至南唐宰相、宋拜其为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封陈县男,食邑300户。因而汤悦的堂号为“掬星堂”、“吞星堂”,
玉茗堂:都是因为明朝汤显祖命名的。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叫玉茗堂。他的书房叫玉茗堂,又被族人做了汤氏的堂号。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皇帝不采纳忠臣的谏议,还往往把提意见的人治罪,于是决定冒死奏本向皇帝提抗议,于是被罢了官。他回到家里,一方面继续奏本抗议,一方面编写剧本,著有《玉茗堂集》。
此外,汤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临川堂”、“义士堂”、“叙睦堂”、“光裕堂”、“双桂堂”、“丹桂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汤姓源于北方,历经迁徙,渐演变为一典型南方姓氏。
2、汤姓名人荟萃,所占行业众多,不乏有诗人、文学家、画家等。如南朝有诗人汤惠休,明代有文学家汤显祖、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清代有画家汤贻汾、史学家汤球等。
3、汤姓字行辈份排列整齐,取字意深。如民国手抄残本《汤氏家谱》中,载江西余江汤姓一支字行为:“开明国钟安,宽济辉根植”。
============================================================
【汤姓宗祠通用对联】
〖汤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中山世泽;
信国家声。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明·汤和为开国功臣,封信国公。“中山”,指今江苏省溧水县东。
文庙从祀;
孝感动天。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河南睢州人汤斌,字孔伯,号潜庵,顺治年间进士,官潼关兵备道,后辞官跟从孙奇逢学习,讲《孝经》等书;奏请减轻苏松田赋,救济江北水灾灾民。官至工部尚书。著有《洛学篇》、《睢州志》等,从祀文庙。下联典指元代新建人汤霖,字伯雨,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母亲患热病,想要冰,当时正是热天,他整天在池边号哭,忽听池中有嘎嘎响声,一看是冰,急忙取来送给母亲,母亲的病果然好了。
飞星应兆;
治圃隐居。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五代·汤悦尝见飞星坠盘中,掬吞之,遂文思大进。下联典指宋·汤岩辞官归治小圃,隐居自娱。
-----------------------------------------------------------------
〖汤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瓯王威德远;
诗公美名传。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御史大夫汤和,字鼎臣,濠州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转战苏、浙、闽、蜀、屡有战功。洪武十九年,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抵御倭寇。追封东瓯王。下联典指清代进士、诗人汤右曾,字西厓,仁和人。由编修累官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帝重其文学,御制诗赐之,目为“诗公”。其诗才大而能恢张,与秀水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有《怀清堂集》。
临川传四梦;
武进誉三绝。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1550-1617),字义仍,号海若。临咱(今江西省临川)人。少即有文名。以拒绝张居正延揽,至历十一年(1583年)始第进士。历官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后为遂昌知县,以抑豪强触怒权贵,被劾归里。家居二十余年,精研词曲和传奇,专事著述,所著《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世称《临四川梦》。其中《还魂记》最负盛名,对封建礼教和黑暗政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另有诗文集《玉茗堂全集》。下联典指清代诗书画家汤世澍,字润之,武进人。国子监生,写生鲜丽,为近世江南赋色家一大宗。收学米芾,题识精美,时称“三绝”。
-----------------------------------------------------------------
〖汤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姓字高标鼎甲;
文章雄列大家。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下联典指明代南京国子监祭酒汤宾尹,字嘉宾,宣城人。万历中乡举第一,廷对第二,授编修。有《睡庵集》。
-----------------------------------------------------------------
〖汤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彭蠡毓浏阳之秀;
长沙挹湘水之清。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江西省临川人,所居处称玉茗堂。早年就有文名,曾拒绝首席大学士(宰相)张居正的招揽。万历年间进士,官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宰相申时行,降为广东省徐闻典史,改浙江省遂昌知县,后因不依附权贵被免官。曾跟从泰州学派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并与僧人达观相友善,晚年有佛教、道教的出世思想。作有传奇《玉茗堂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及《紫箫记》,诗文有《玉茗堂集》等。明清两代有戏曲作家模仿他的文词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下联典指南宋长沙浏阳人汤寿,字君保,淳熙年间进士,官至大理少卿,进直徽猷阁。为人刚直,多次被人中伤,朝廷有“清风峻节”的评语。
东坡居士休题杖;
南郭先生且滥竽。
——汤东谷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汤姓历史名人汤东谷自题联。(见《分类楹联宝库》)。
-----------------------------------------------------------------
〖汤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星堕盘中,彩笔生辉光祖泽;
圃治山下,窦峰垂训裕孙谋。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五代时南唐秋浦人汤悦(原名殷崇义,入宋后因避讳改姓名),博学能文章,李璟时官左仆射,朝中许多文件都出自他的手笔,后主时升左仆射、同平章事(宰相),北宋开宝年间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太宗诏令修撰《江南录》,太祖开馆修《太平御览》,他都参与其事。相传曾在梦中见飞星堕入盘内,他掬来吞下,于是文思日进。下联典指宋代贵池人汤岩起,初任营道知县,以廉洁著称,官至徽州通判。后辞官归家治小圃,隐居自乐。著有《论语义》及诗集。
星堕掬盘,吞彩笔生辉光祖泽;
风流治圃,禾窦峰垂训裕孙谋。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汤氏宗祠联。
============================================================
附录:【汤姓典故、趣事】
〖汤王沐浴〗
汤王是我国古代最有德行的圣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们的尊敬,关于成汤王还有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
据说商朝建国不久,亳州连年大旱,滴雨未落,用了各种办法求雨都无济于事。后来巫师卜一一卦,说应当人做为祭品,老天才能下雨。汤王就长叹一声说:“求雨是为造福百姓,怎能让人民作牺牲呢?”过了一会儿,他断然说科:“假如定要如此,那就让我来吧!”于是他选了一吉日,到了那天,汤王经过沐浴,剪掉头发和指甲,身穿一件白色粗布衣裳,跪在神台前祷告:“天呀,我一个有罪,不要连累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个人身上,请上天对我这个罪王进行惩罚吧。”接着由巫师搀扶着登上了一个个高高柴堆,参加求雨,百姓跪在柴堆周围望着贤王的身影,一个个泪如泉涌,点火的时候到了,巫师们用火把,把柴堆点着了,片刻间浓烟滚滚,把汤王围在焰火之中,说来也巧,正在这时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人们在欢呼中把汤王从柴堆上扶下来,送回宫中。
成汤王在位13年,死后葬于亳州。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传,成汤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赞扬,为了纪念他特在安徽省亳州修建汤王陵公园。
--------------------------------------------------------------------------------
【族谱信息】
汤 10966【江苏常州】汤氏宗谱八卷 (清)汤全编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怀德堂刊本 八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间,此为四修。 10967【江苏武进】汤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汤贻汾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木活字本 十册 美国 10968【江苏武进】东载汤氏宗谱十二卷 (清)汤文杰主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活字本 六册 美国 10969【江苏武进】毗陵汤氏分谱八卷 (清)汤天狗 汤于全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毗陵汤氏怀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洪武五年。 10970【江苏武进】孟河汤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清)汤芝杨等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敦本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10971【江苏武进】毗陵汤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袁复堂等修 民国八年(1919)奕恩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10972【江苏】溧阳城南汤氏宗谱八卷 (清)汤裕汶 汤仰发续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10973【江苏无锡】梁溪汤氏宗谱 (清)汤鹏举等修 清顺治十一年(1654)刊本 四册 美国 10974【江苏江阴】暨阳汤氏宗谱三十六卷附家藏集 选四卷 (清)汤琴青主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1)留馀堂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10975【江苏江阴】暨阳汤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沈恒青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留馀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10976【江苏江阴】暨阳全堂汤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汤献廷主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光裕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10977【江苏宜兴】襄王汤氏宗谱首一卷末四卷 (清)汤载庚等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报本堂木活字本 二十 六册 美国 10978【浙江】萧山孝汤氏家谱不分卷 (清)汤克敬修 毛观龄纂 清雍正间稿本 一册 浙江图 10979【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 (清)汤金钊等撰 清道光四年(1824)修钞本 四册 北图 美国 10980【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 (清)汤金钊等修 清咸丰三年(1853)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10981【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十卷 (民国)汤聘之等修 民国十八年(1929)良善堂木活字本 十册 北图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10982【浙江鄞县】四明章溪汤氏宗谱 六卷 (清)俞士磷 汤志合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和堂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10983【浙江鄞县】四明章溪汤氏宗谱四卷 (民国)汤忠圣 汤云泰等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和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10984【浙江象山】丹城汤氏宗谱一卷 (民国)史翰章童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10985【浙江】兰溪汤氏宗谱十二卷 刻本 浙江兰溪县赤溪乡上汤村 10986【浙江遂昌】汤氏宗谱 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 六册 浙江遂昌县禁源乡下村 10987【安徽桐城】皖寿贲汤氏宗谱存三十二卷 (清)汤敦善等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敦厚堂木活字本 二十八册 美国 10988【安徽桐城】汤氏宗谱十二卷 (清)汤志忠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汤氏掬星堂刻本 十六册 南京大学 10989【安徽桐城】汤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汤仲伊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 10990【福建东山】汤氏族谱 民国间纂修本 福建东山县志办 10991【江西】萍乡东桥汤氏三修族谱 (民国)汤增璧纂 民国十九年(1930)刻本 六册 上海图 10992【江西临川】酉塘汤氏重修族谱 (清)汤阜珍纂 清光绪二年(1876)临川六都西塘汤氏木活字本 一册 四川重庆市图 注:汤云峰清道光十七年初修。 10993【江西临川】西塘汤氏三修族谱 (民国)汤诞敷修纂 民国九年(1920)临川六都酉塘汤氏木活字本 一册 四川重庆市图 注:汤云峰清道光十七年初修,清光绪二十九年 重修。 10994【河南】睢州汤氏家谱七卷 (民国)汤善萃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汤氏铅印本 河南图 注:乾隆四年汤沆首次整理。 10995【湖南】三湘汤氏七修族谱□□卷 清光绪五年(1879)紫林双桂堂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存卷2) 注:该族散居宁乡、湘乡、湘潭等地。 10996【湖南】三湘汤氏七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汤期鹃 汤臣簧纂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 二十一册 河北大学 10997【湖南宁乡】麻山汤氏五修族谱 清双桂堂刻本 广东中山图(存一册) 注:记事至清乾隆四十九年。 10998【湖南宁乡】麻山汤氏六修族谱□□卷 清嘉庆二十年(1815)双桂堂刻本 一册 湖南图 10999【湖南宁乡】麻山汤氏六修族谱八卷 (清)汤期瑛 汤子云等纂修 清咸丰九年(1859)双桂堂活字本 十六册 历史所 注:明嘉靖二十四年汤茂始修。 11000【湖南宁乡】兜潭汤氏五修族谱 十一卷 清光绪三年(1879)敦本堂活字本 二册 湖南图 11001【湖南】湘潭大山汤氏六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汤昌镇纂修 清同治五年(1866)丹桂堂木刻本 十一册 河北大学 11002【湖南】湘潭大山汤氏七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民国)汤期箓 汤虎臣纂修 民国八年(1919)丹桂堂木刻本 十七册 河北大学 11003【湖南】浏阳汤氏安惠堂志略二卷 (清)汤煊辑 清光绪十年(1885)刻本 陕西图 11004【湖南益阳】汤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二卷末一卷 (清)汤文鬰 汤育才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文华堂活字本 十一册 北图 上海图 湖南图 11005【广东】新会汤氏族谱 (清)汤晋等纂 清咸丰四年(1854)写本 一册 美国 11006【四川成都】汤氏族谱不分卷 (清)汤葆锟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四川汤氏刻本 二册 南京大学 11007 渴氏族谱一卷 (明)汤敬吾纂修 汤合昌重修 明崇祉间刻本 上海图 11008 汤氏家乘十四卷首一卷 (清)汤成烈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活字本 六册 北图 11009 茶坊汤氏宗谱三卷 (清)汤利恒 汤穹兴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8)木活字本 二册 四川图 11010 汤氏续修宗谱二十七卷 (清)汤蓉镜等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和堂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11011 汤氏家乘 (清)汤文求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忠义堂重刻本 二十册 北图 11012 汤氏家乘 (清)汤文求纂修 民国间忠义堂重刻本 十二册 北图 11013 汤氏续修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汤成基增辑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活字本 二十二册 北图 11014 中山汤氏宗谱□□卷 民国十二年(1923)重修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存五卷) 11015 汤氏宗谱五卷 (民国)汤养亭等续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日新堂武昌石印本 五册 北图 注:书名页题《家乘全书》。 11016 汤氏家乘 旧钞本 四册 北图

⑼ 国内做人脸识别公司排行榜

1、旷视科技

深醒科技

同样专注于计算机人脸识别的研发的深醒科技,其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针对图像或者视频检测其是否存在人脸,采用多视角人脸检测定位,并在人脸存在的区域进行检测,最终将面部各器官的信息与人脸库进行对比,完成识别。6月4日消息,深醒科技对外宣布,已获得由国科嘉和领投,国投资本、凯旋资本跟投的B融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网页链接

⑽ 鼎真汤王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鼎真汤王商标总申请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0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1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鼎真汤王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阅读全文

与商汤知识产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