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成语故事版权费

成语故事版权费

发布时间:2021-06-28 12:07:46

㈠ 隋唐战争的成语故事

隋唐英雄秦琼卖马的故事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膘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二贤庄庄主单雄信听
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
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
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王伯当。
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
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随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唐朝兴
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说唐》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
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走到跟前,头已落地。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报恩祠”,以报
潞州知遇之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㈡ 关于要学会问好的歇后语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3、丰都城里说大书——鬼话连篇
4、粪船上放书柜——臭架子;摆臭架子
5、端午节卖历书——过时货
6、耗子进书房——咬文嚼字
7、错过了客店——无处寻书;无处寻宿
8、一本经书看到老——墨守成规;食古不化
9、孔夫子夸腰刀——文武双全
10、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11、作家的书包——里面大有文章
12、说书的落目——替古人担忧
13、资料室搬家——尽是输(书);尽输(书)
14、地摊上卖书(放书)——没架子
15、瓜地里读书——念秧儿
16、郭呆子看黄历——通书;通输
17、耗子进书箱——蚀(食)本
18、戴木头眼镜看书——视而不见
19、道士念经——照本宣科
20、唱书的掉泪——替古人担忧
21、蒋斡盗书——只顾欢喜,忘了中计
22、讲大鼓书再搭小段子——多说
23、地摊上卖书——没架子
24、扒灰老头儿念经书——说人话不做人事
25、包谷地里说书——说天花;说天话
26、耗子跌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27、独眼龙看书——斜视
28、耗子钻讲古书堆——吃老本
29、大年初一看历书——日子长着哩
30、发了聘书人不来——顾不过来;雇不过来
31、季宝奎说书——交待得明白
32、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33、玉帝的手书落人间——泄露了天机
34、两个秀才当文书——字字推敲
35、做贼的跑到书房里——都是书;都是输;睇睇是书,摸摸也是书
36、最畅销的书——女秘书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谢谢.

开通VIP,免费获得本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分享
收藏
转存
相关推荐
关于学习的歇后语
2.13分1页
关于“心”的歇后语大全
2.13分2页
关于中秋节的歇后语大全
2.9分3页
关于猪八戒的歇后语大全
4.2分18页
2016猴年成语,猴年成语故事,关于猴的歇后语大全
4.54分6页
猴年成语猴年成语故事关于猴的歇后语大全
4.47分14页
学习歇后语
2.13分2页
有关学习的歇后语
2.13分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歇后语学习PPT课件

4.46分11页
“歇后语”的学习导学案
4.36分3页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2.13分1页
常用俗语谚语歇后语 常用经典格言警句大全
4.36分12页
适合小学五年级使用的歇后语大全
4.36分5页
歇后语大全及经典神话故事
4.36分4页
歇后语小学二年级大全
4.36分4页
熟语、歇后语,网络语、流行语言大全
4.54分33页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4.36分13页
歇后语 俗语大全
4.54分21页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1]
4.54分24页
小学名人名言、常用歇后语、谚语、古诗名句、大全书
4.36分12页

㈢ 四面楚歌的主要人物是谁

四面楚歌,指的是遇到了困境,正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状态。这个成语故事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呢,到底是哪个历史人物引出的这则典故呢!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看看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不是大家都听说过呢?又是不是大家熟知的呢?

一、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1、项羽

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主要说的就是项羽。堂堂的西楚霸王,他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大人物。项羽生在乱世之中,家中以前曾是贵族,后来没落了。年少轻狂的他,霸王是自己封的。当然,在那个时期,几乎没有人能够和项羽相抗衡!


2、项羽的性格

项羽是个冲动派,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做了再去想,也就是当时爽,很多时候后悔的人!这样性格的人,是不会承认自己失败过的,当然也不会让自己失败。在不反思自己的情况下,还要一个劲的和别人对打!但项羽也确实是个英雄。

3、为四面楚歌埋下伏笔

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但是项羽却不是这样的人。他比较的傲娇,很有自尊心,也缺少点城府。所以才会相信了刘邦所说的平分天下的决定,这也为后来的四面楚歌的典故埋下了伏笔!最终阴沟里面翻船了!

二、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1、刘邦追击项羽

项羽和刘邦原先说好的,两方以鸿沟为界限,互不侵犯。可是后来刘邦却听信了身边人的规劝,劝他应该趁着这个势头好好的打击一下项羽。于是便开始和韩信等人往东追击项羽的部队。后来也总算是将项羽困在了垓下!

2、唱起楚歌

而这个时候的项羽,弹尽粮绝,已经到了绝境了。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听到了帐篷外传来了楚国的歌谣。项羽心想,难不成刘邦的部队里面全部都是楚人,为什么他们都会唱楚国的歌谣!想着想着,心里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

3、项羽自刎

项羽便开始在帐篷里面喝酒,还叫上了心爱的虞姬一起唱起了歌。唱着唱着心理的防线被彻底击垮,开始大哭起来。身边的士兵们也一个个都非常的难过,感觉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虞姬自杀于项羽的马前,后来项羽也在乌江边选择了自刎。

三、四面楚歌故事后续
1、什么是四面楚歌

后来,人们便用四面楚歌来形容自己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一旦进入到四面楚歌的境地,结局一般都是悲惨的。比如说一个人长期和坏人结伴,可因为游手好闲的连坏人也嫌弃他。于是他便开始转头于别人的怀抱,别人却不接受。这种人面临的,也正是四面楚歌的境地。

2、项羽死是有原因的

项羽被刘邦部队给困在垓下之中,选择了在乌江边自刎。其实也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著名诗人李清照曾经说过,项羽是令人敬佩的,他不是胆小怕事选择的自刎,他心中是有百姓的。他认为对不起江东的父老乡亲们,自己不能苟活

㈣ 成语故事有版权吗如果用来出版书籍或有声读物是否需要相关授权

你好!
这个没有吧!几千年前的事情,版权人到哪去找啊?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㈤ 成语故事有版权么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㈥ 史铁生的哲理名言

史铁生语录整理
1、佛家有一说:杀一生命,等于杀一世界。那么,一个生命的出生也就是一个世界的出生了,任何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
2、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的路。
3、发现他人之丑恶,等于发现了自己之丑恶的可能。
4、千万不要说,倘若二者不可兼得你要哪一个?不要这样说,因为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5、它就像死亡一样躲在未来,我只有闭上眼等待,闭上眼睛,祈祷。闭上眼睛,让又一个生日降临,让一颗简单的心走出少年。
6、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7、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的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的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8、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9、一旦模拟者完美无缺,那么模拟和伪装就都变成真事了。
10、时间的伟大在于它永远能自圆其说。
11、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
12、地狱和天堂都在人间,即残疾与爱情,即原罪与拯救。
13、残缺就是孤独,寻求弥补就是要摆脱孤独。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
14、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15、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6、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

㈦ 成语故事有盗版货吗

当然有盗版的了,中国最不缺盗版。
第一,水货不是盗版货。水货是正版,但属于跨区域窜货。
第二,至于真正的盗版,是一个阶段性的发展问题。如果中国人向西方国家收版权费用,那么四大发明和许多先进技术也是非常值钱的。

㈧ 四字词语大全1000个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怅、黔驴技穷、画龙点睛、鼠目寸光、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盲人摸象、画蛇添足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鸡鸣狗盗、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嚷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兔死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情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 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我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言折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蜷臂挡车、蛛丝马迹、蜷螂捕蝉,黄雀在后 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 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偏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由此及彼 多字格成语 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天时地利人和、习惯成自然、一年之计在于春久早逢甘露、一言以蔽之、解铃还须系铃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急来抱佛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宁为鸡首,无为牛后、三人行必有我师、化干戈为玉帛 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十万火急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嬉皮笑脸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澜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和风细雨 “想”的成语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想得周全(深思熟虑) 想得混乱(胡思乱想)想得厉害(浮想联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想得离奇(异想天开)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 人才多(人才济济)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 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困难多(千辛万苦) 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 花样多(五花八门) 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望而生畏 察言观色 一视同仁 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 坐井观天 举世瞩目 管中窥豹 左顾右盼 带有“龙”字的成语 生龙活虎 龙争虎斗、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龙骥虎步 画龙点睛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㈨ 关于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成语故事和启示

春秋五霸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
战国七雄的故事: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结成联盟,打败了齐、秦、楚等大国,成为较强盛的国家。后来这个联盟破裂,齐国、秦国兴盛。

战国中期,魏国军队攻打赵国,赵国请齐国帮助退兵。魏国内部空虚,大军事家孙膑带领齐国的军队直接去打魏国的首都。魏国军队本已攻破赵国首都,听见自己的国家情况危急,便急忙从赵国撤军去救魏国,刚走到半路,就遇上了埋伏的齐国军队,齐国军队堵住魏国军队,打了个大胜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

两年后魏国进攻韩国,齐国的军队在孙膑的指挥下围魏救韩。齐军假装后退。第一天撤出后营地留下的炉灶足够做10万人的饭;第二天留下的炉灶只够做5万人的饭;第三天留下的炉灶减少到只够做3万人的饭。魏军从炉灶的数量推测,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挑选了精锐的士兵,追赶齐军,一直追到马陵(今天的河南省境内),结果被埋伏在这里的齐军彻底打败。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两次战役后齐国取代了魏国称霸中原。

战国后期,秦国越来越强盛,其他6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抵抗秦国,于是就想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秦国为了打败其余的六国,挑拨六国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都和秦国亲近。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到关键时刻常常不能齐心合力,结果给了秦国机会。秦国先后征服了其他国家,并灭了周王室,统一了中国。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
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
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
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
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
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
谏。
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
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
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
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
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
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
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
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
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
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
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
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
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
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
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
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
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
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
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
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
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
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
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
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
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
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上下其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
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
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
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后来,他们便请伯犁
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
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
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
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
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
下其手”了。

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
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
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三人成虎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㈩ 做事要持之以恒的句子名言

关于做事要持之以恒的名言警句

1、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

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歌德

3、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池田大作

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生

5、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6、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7、坚持对于勇气,正如轮子对于杠杆,那是支点的永恒更新。——雨果

8、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

9、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11、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12、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彦语

13、最难做的事是把容易做的事持之以恒。——佚名

14、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15、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爱迪生

1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17、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20、坚持对于勇气,正如轮子对于杠杆,那是支点的永恒更新。——雨果

21、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

22、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23、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拉蒂默

24、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

25、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白居易

26、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27、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28、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宋帆

29、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30、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就是我的双手。——蒙田

31、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拉蒂默

32、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33、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功

34、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35、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就是我的双手。——蒙田

阅读全文

与成语故事版权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