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土地使用权对买房的影响

土地使用权对买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28 09:33:40

⑴ 买房能同时拥有土地使用权

房屋所有权(即房产权)是永久的,没有期限限制,只要房产没有完全毁损灭回失就能一直享答有;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国家通过土地有期出让方式,授予用地人40年、50年、70年不等的使用权。到期后,如国家需要收回土地,且必须连同地上建筑物一并收回时,这时会出现一个问题,由于房子在开发时有先有后,但土地使用权的终止日期是以土地出让合同上的终止时间为准,即土地使用权到期,而房产还未到报废的年限。这时收回土地使用权则要给予地上建筑物所有人相应补偿;如果不收回,地上建筑物所有权人可以在届满前一年向国家申请续期,并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
两者的区别:两者的权属不同,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房地产的买卖是指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作用权同时转让,也就是说,购房者享有的是完全的房屋所有权;但我国实行的土地全民所有制,即土地只有国家和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因此,土地证上载明的使用终止日期一到,国家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⑵ 土地性质分哪几种,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对买房有什么影响

分2种,土地出让和土地划拨。
简单来讲,
土地出让是个人有土地的使用权;
土地划拨是国家划拨给集体使用的,个人无土地使用权。
正常商品房都是土地出让。
土地划拨的基本是现在所说的小产权房,不建议购买。

⑶ 在购房时,购房者实际拥有的土地使用权问题

商品房需要五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版施工许可证》、《权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这是开放商要拿的手续,和买方没关系
没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就是小产权,没有政策保护

⑷ 商在建楼盘的土地使用权已抵押,对购房者是否有风险

用土地使用权抵押是开发商通常的办法。但在商品房正式预售前,他内必须要去银行撤销容抵押,否则无法办理预售许可证。所以,购买已经办理了预售许可证的楼房,一般是不会有抵押的。而且,就算再办理抵押,只要你已支付50%以上的购房款,这楼房还是不会被查封,你有优先权。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预售人已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营业执照;

(二)按照土地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三)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并已办理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手续;

(四)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使用时间;

(五)七层以下(含本数)的商品房项目,已完成结构工程并封顶;七层以上(不含本数)的商品房预售项目,已完成三分之二结构工程;

(六)已在项目所在地商业银行开设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

(七)预售商品房项目及其土地使用权未设定他项权;

⑸ 买房等于土地使用权

看你买的是什么房,开发商是否合法取得刻宗地的土地使用权,是否缴纳了土地出让金。
如果按居工程或者是经济适用房是肯定是没交出让金的。如果是合法开发的商品房肯定是缴纳了土地出让金。

⑹ 买房子的产权和土地使用权是怎么回事。

房屋产抄权和土地使用权?

1、房屋产权是指住宅用地权属年限为70年,工业用建筑用地和综合类用地为50年,商用建筑用地为40年。

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区别?

1、房屋产权是产权,土地使用权是国家出让的。所谓地产的买卖是指房屋的产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作用权同时转让,也就是说,购房者享有的是完全的房屋产权;但我国实行的土地全民制,即土地只有国家和集体,个人只有使用权。

4、我国实行的土地全民制,即土地只有国家和集体,个人只有使用权。因此,土地证上载明的使用终止日期一到,国家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⑺ 我要买房子土地使用权是国家的以后有什么弊端

1,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回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2,划拔土地在国家征用时,没有土地补偿费用。出让土地上的房屋转让时,土地证直接更名即可,只需交纳0.5元/平方米的手续费,无需交纳土地出让金。另外划拨土地证的房屋在二次交易的时候,如果做个人抵押按揭时需要担保,但出让的土地证就不需要。
3,划拨土地性质的房屋最大的弊端就是在转让时,需要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转让审批手续,补交土地出让金。国有出让性质的房子在转让时就不需要再交纳土地出让金了。

⑻ 土地使用权是70年 现在盖得房子是最后一起 ,使用权只有50年了。买新房有什么影响

新房交房的时候都有一个表 张贴在你屋子里面 上面写的是住宅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这和土地使用年限是两码事,一个是土地的使用权年限,另一个说白了就是你的房子寿命,现在设计的房子很少能住的了50年,所以不必纠结这一点。

⑼ 土地制度是如何影响房价的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需要土地房屋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周天勇

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概括为:扩大土地供应,国有延长年期,赋予近似产权,土地平等入市,征收以税代金,规划调节管理。未来彻底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局面将转变为:形成竞争性的土地供应市场,降低地价;抑制房屋投机需求,平抑房价;形成未来政府永不枯竭和可持续的地方财政,防止地方政府圈地囤地、浪费使用土地,并防止通过土地财政扩张滥用土地;防止现行土地及房屋等财产、财政制度形成的两极分化。

未来推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来自于城市化进程。最近一些学者的改革方案,专注于户籍制度的改革。虽然这非常重要,但是中国城市化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相比,存在两个重要区别:一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城市化进程中,人民群众创业活跃、失业率低,而中国大陆创业不活跃,实际失业率高;二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产权明晰,农民及其进城的农民从土地财产上分享了发展带来的利益,成为其创业资本、购买城市中住房和其他消费的能力,而中国大陆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没有从土地财富的再分配中分享发展带来的利益,形成创业资本缺乏、无法赎买城市住宅和消费能力较低的状况。土地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在于:在土地实物不断再分配过程中,其利益分配的流向,对于经济良性增长的推动和拉动力如何。从目前的土地制度看,土地强制低价征用,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城市化过程相比,从土地再分配过程中形成的相应利益没有留给农民创业和消费;推高房价,又剥夺了一部分城市居民的创业和消费能力;而由于房价上涨形成财富积累的城市房东居民,则是食利阶级,并且其收入的边际消费率很低;行政寡头垄断高价卖地,使巨额的国民收入流入和集中在政府手中,形成腐败丛生、效率低下的投资建设、公务支出,甚至是三公消费。以上情形致使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政府消费和民间消费失衡,增长没有居民创业小微资本的推动,民间消费拉动增长的力量也就很弱。

具体来说,其问题在于:(1)地方政府将属于农民的土地,低价强制不平等征用,高价倒卖,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没有从土地的城市化中获得应有的利益,财富被转移集中到城市,相比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农民富裕起来了的城市化,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最重要原因。(2)越来越高的土地出让金,推高房价,使许多城市居民背上沉重的贷款,成了房奴,或者望房兴叹,只能租房,成为收入40%要由房东盘剥的租客;多套房者由于房价上涨而积累了大量财富,形成新型城市中的房东与租客两个阶级。(3)地方财政越来越依赖于土地倒卖,实际上是从农民和许多刚买房的居民手中积累收入,而大量的具有房产财富的居民却不交税,是典型的向穷人收税,而不向富人征税;从国民收入分配讲,政府通过土地的强制低价征收和高价倒卖集中了大量的收入,使GDP居民分配获得的比例下降,居民创业资本来源和消费能力都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4)由于地方政府收入的80%来自于倒卖土地和办开发区,而不是来自销售(销售税)和居住(房产税),政府热衷于扩城卖地招商,空城越来越多,土地浪费日益严重。土地成为了地方政府的鸦片,一天不卖土地,地方政府一天难以维持。并且,因征地拆迁而引发的地方政府与群众的冲突此起彼伏,甚至发生了许多以生命进行的抗争。可见,土地制度必须进行彻底改革。

那么,怎样改革中国的土地和房屋制度呢?
第一,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水技术、确立农民土地和宅地产权、防止假冒改造的前提和制度安排下,改造盐碱沙漠滩涂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正视人口城市化和村庄衰落的客观趋势,整治村庄用地,跳出18亿红线思维来考虑和解决问题,扩大土地供给来源。

第二,废除政府卖地的格局,取消土地的行政“招拍挂”。所有土地,不管是法人拥有还是自然人拥有的土地使用权,都平等地进入农地、建设用地等各类交易市场,改变土地供应的行政寡头垄断格局,平等入市。我们坚决不能走土地私有化这条路,但要创新土地使用权和财产权,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

第三,为了便于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鉴于农村村委会不是一级经济实体组织,以及农村大量土地实际上是村长所有并进行租卖,包括县乡强制行政收取农村集体土地等问题,应当取消和废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全部农村土地改为国有制,同时延长土地使用权,林地、耕地、改造过的沙漠盐碱滩涂地,其使用权定为1000年;农民宅基地、居民住宅用地为500年;工商金融等企业及社团法人用地为300年,形成近似土地财产权。

第四,对上述土地的长期使用年期进行确权发证,国有土地年期在法律上均视为一种近似财产物权,有继承、交易、抵押、入股、出租等所有财产的物权属性。

第五,废除土地出让金制度,以及取消在土地开发和商品住宅方面的各种费项,合并一些税项,改为征收土地房屋交易增值税和房地产税。对因卖地而一夜暴富的,征收累进的交易税和对个人所得税进行调节。

第六,政府宏观调控和规划管理,对于土地用途仍然要有严格的规划管理,包括国土利用规划,以及村镇建设规划,以及城市和城镇内土地的功能用途规划;对土地供需规模,中央政府用贷款窗口指导、利率和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

总之,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概括为:扩大土地供应,国有延长年期,赋予近似产权,土地平等入市,征收以税代金,规划调节管理。未来彻底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局面将转变为:形成竞争性的土地供应市场,降低地价;抑制房屋投机需求,平抑房价;形成未来政府永不枯竭和可持续的地方财政,防止地方政府圈地囤地、浪费使用土地,并防止通过土地财政扩张滥用土地;防止现行土地及房屋等财产、财政制度形成的两极分化。使农民的土地财产化,能变现为在城市里创业的资本。避免城市居民无家可归,流落街头,防止企业再交出让金而倒闭引起大规模失业,避免社会矛盾激化。并且,由于城乡居民能从土地城市化的再配置过程中获得利益,政府向低收入人群让出利益,使他们的创业资本、购买能力等增强,形成国民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推动和拉动力。

来源: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016/c40531-23224142-2.html

⑽ 土地使用权抵押与买房人购房冲突吗

您好,被抵押的房产不一定不能买。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抵押期间,抵押人(如开发商)在通知或取得抵押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转让抵押物,但应将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告知受让人(购房人)。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开发商将抵押的房产(包括房屋所在的土地使用权被抵押)进行销售的话,在办理预售登记、产权过户时,必须取得抵押权人(一般为银行)的同意,由抵押权人出具同意办理的书面信函。需要说明的是,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办理预售登记或者产权过户并不意味着抵押权人放弃了抵押权。因此,有人认为“办理了预售登记的房屋就不会出现问题”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开发商有义务明确地将房产抵押的有关情况告知购房人,否则会导致合同无效,购房人日后无论因何种原因要求退房的话,都可以以此为由。在通知购房人时,最好是取得购房人的书面确认,以免日后的纠纷
如果你需要购买此类房产的话,可以参考以下办法处理:
1.如果付款方式不是按揭贷款的话,你可以要求将与所购房产抵押部分相应的购房款全部或者部分直接交给抵押权人,由抵押权人解除对于该部分房产的抵押。
2.如果付款方式是按揭贷款,而贷款银行与作为抵押权人的银行不是同一银行的话,可以约定,由贷款银行将款项的全部或者部分直接支付给作为抵押权人的银行,后者在收到该部分款项后,应当解除对所购房产相应部分的抵押。
3.如果付款方式是按揭贷款,而贷款银行与作为抵押权人的银行是同一银行的话,这种情况相对比较简单,银行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会对所贷款项进行适当处理,同时会间接地降低你购房的抵押风险。

阅读全文

与土地使用权对买房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