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种关于物权保护的民事诉讼 确认之诉 形成之诉 请求之诉 是这三种吗
民事诉讼法诉的分类是确认、给付、变更。物权保护也一样
2. 请问物权的保护方法有哪些
比如我们要求无权占有人返还我们丢失的手表时,如果手表被他摔坏或者手表又被他不小心丢失而且再也找寻不到了,那么返还原物的请求权恐怕就不能发挥太大作用了。这时要靠侵权损害赔偿的帮助。也许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还是告侵害人侵权。此外,如果侵权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如盗窃罪、抢劫罪和侵占罪等等,那么为了惩罚他的不法行为,就不仅仅是让他承担民事责任那么简单了,还有更严厉的刑罚等待着他。这些都是物权请求权之外的保护物权的方法,它们与物权请求权一起,扞卫着人们的财产权利。具体来说,这些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恢复原状请求权。根据《物权法》第36条的规定,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这就叫做恢复原状请求权。这种权利的前提是所有人的财产还有可能修复或者有替代的一模一样的产品可供更换。如无权占有人不小心把捡到的手表摔坏了,所有人可以要求他修理以恢复到手表原来的状态;如从商店购买的彩电图像不清晰,可以要求商店换一台新的。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权占有人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付出一定的金钱或劳力,以恢复标的物的原有价值,其实是与金钱损害损害赔偿异曲同工的。虽然说一个物在价值上可以通过修理恢复原状,可修理后的物与原来的物不可能是同一个物,多多少少会有所变化。所以说恢复原状的请求权不是一种物权请求权,而只是侵权请求权的一种。
2.金钱损害赔偿请求权。根据《物权法》第37条的规定,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损害赔偿应该是最常见的一种民事责任方式。如无权占有人不小心把捡到的手表摔坏了,不能修理或者所有人认为修理后对他也没有多大价值了,他就可以请求无权占有人赔偿他一定数量的金钱。金钱损害赔偿请求权既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项请求权,又可以与其他请求权并用,而且并用的情况比较多。比如加害人修复所有人的财产后,仍不能弥补所有人损失的,所有人还可以再要求赔偿损害。恢复原状请求权和金钱损害赔偿请求权都属于侵权请求权,它们与物权请求权的不同之处将在下面一个问题中讲述。
3.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我们知道,物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行使的结果是使侵犯我们财产的人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可有时候只让他承担民事责任还是不够的,不能起到有效的惩罚作用,也不能对社会上其他潜在的不法分子形成足够的威慑。这对候需要国家出面来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苛以一定的刑罚,以更好的保护人民的财产权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专门有一章规定了侵犯财产罪,包括抢劫、盗窃、侵占、诈骗等等,适用于以各种手段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而且情节较为严重的犯罪分子。通过剥夺其自由,或苛之以罚金,或没收其财产,使犯罪分子受到惩罚和教育,也能更有效的保护人们的财产。
可见,通过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的结合,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结合,编织了一个保护人们财产权利的大网,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整个社会也井然有序,《物权法》保护人民财产的最终目的也能得以顺利实现。
3. 民事案件对一审决不服,上诉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一般需要审理的期限是多长,诉讼受理费怎么收
上诉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一般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诉讼受理费由上诉人预交,具体金额取决于案件的实际情况。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参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四)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参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条,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上诉人预交。被告提起反诉,依照本办法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由被告预交。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可以不预交案件受理费。申请费由申请人预交。但是,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六)项规定的申请费不由申请人预交,执行申请费执行后交纳,破产申请费清算后交纳。
(3)民事上诉状物权保护扩展阅读
参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二条,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次日起7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反诉案件由提起反诉的当事人自提起反诉次日起7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
上诉案件的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时预交。双方当事人都提起上诉的,分别预交。上诉人在上诉期内未预交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在7日内预交。申请费由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或者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预交。
当事人逾期不交纳诉讼费用又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或者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仍未交纳诉讼费用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参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发回重审的,应当退还上诉人已交纳的第二审案件受理费。
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应当退还当事人已交纳的案件受理费;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退还当事人已交纳的案件受理费。
4. 物权保护的原则包括哪些
对于物权保护究竟应遵循那些原则,民法学界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仅指“一体承认、平等保护”原则;有的认为应包括平等保护原则和效率原则;还有的认为应包括平等保护原则、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的原则、预防与救济相结合的原则等。物权保护的原则应当包括一体保护原则、平等保护原则和效益原则三项。 一、一体保护原则 一体保护原则,是指对所有的物权,不论其性质和内容如何,都应当给予承认和保护,即不管是所有权还是他物权,在所有权中,不管是公有性质的所有权还是私有性质的所有权;在他物权中,不管是用益物权还是担保物权,只要其是合法的物权,都应当给予承认和保护。一体保护是针对不保护而言的,其重点是所有权。强调一体保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对私人所有权,特别是对私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几乎不予承认,更谈不上对其进行保护。 二、平等保护原则 平等保护原则,是指对任何一种合法取得的物权都应该给予一视同仁的法律保护。平等保护原则是针对物权保护的不平等而言的。在平等保护原则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两项:一是,他物权保护与所有权保护的平等;二是,私有物权保护与公有物权保护的平等。前者主要是针对传统物权法理论和立法上对他物权保护与所有权保护的不平等状况而言的,后者主要是针对我国立法和现实中对私有物权保护与公有物权保护的不平等状况而言的。 确立平等保护原则的依据主要在于:第一,平等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是每一个交换者都必须承认对方和自己一样,是自己商品的平等的、独立的监护人即所有者,否则,商品交换将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只有坚持对不同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的所有权予以平等的法律保护,才能保障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市场经济也是以竞争为动力的经济。竞争的动力就在于市场主体的财富进取心。如果不对市场主体的财富进取心予以保护,市场经济就会失去动力和活力。要保护市场主体的财富进取心,就要保护其合法取得的财产权利,这其中自然包括物权。只有对市场主体的物权予以平等的保护,其才有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才有有效的市场竞争。没有平等的保护,就不会有真正的市场竞争;第二,平等保护是现实经济生活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每一种经济成分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分配方式都是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认可的公民合法取得收入的方式。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现实,必然要求法律作出相应的反映。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财富迅速增加。虽然财富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大多数公民的个人财产都来源于劳动所得。亚当?斯密曾经指出:“劳动所有权是一切其他所有权的主要基础,所以,这种所有权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保护劳动者的财产权也就是保护其劳动;第三,平等保护是法律上权利平等的要求。民事权利都是平等的权利,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物权也是这样,并不存在一种物权比另一种物权优越的问题,因此,也不应当对一种物权给予比另一种物权更优越的保护;第四,平等保护原则也是对我国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物权保护不平等现象的纠正。在我国的物权保护实践中,存在着重视所有权保护、轻视他物权保护,重视公有物权保护、轻视私有物权保护的不良倾向。这种倾向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状况必须予以改变。
5. 民事上诉状怎么写来源物权法案例.房屋买卖合同纠
根据具体案情来写上诉状,具体委托律师代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专
第一百六十五条上诉应属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6. 确认物权请求权民事起诉状范文
起诉状专业性强,来建议咨询自律师后,委托律师代书。
起诉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公民应当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和联系方式,法人写明法人全称、住所地、法人代表人姓名职务、委托代理人姓名、单位职务、地址,律师则写明所在律师事务所即可;
(2)有具体明确的诉讼请求;
(3)有起诉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
(5)当事人签名盖章和签署的日期。
7. 谈谈民法是怎么实现对民事权益的保护
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一个以民法通则为基本法,由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担保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民事单行法构成的民事法律体系。
目前中国的民事权利体系由人格权、身份权、继承权、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组成。人格权是自然人基于人格尊严对自己的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等人格利益所享有的民事权利。民法通则对其有集中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单行法也有相关规定。身份权是基于婚姻家庭关系产生的民事权利,主要规定在婚姻法和收养法中。继承权是继承法规定的取得遗产的权利。物权是直接支配有形财产的权利,具体包括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以及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这些担保物权。目前中国民法对物权的规定分散在民法通则、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担保法等法律中。债权以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权利和违约责任为主。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分别由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具体规定。这些民事权利将宪法对公民人格尊严和合法财产权受保护的规定落实为对平等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保护。
就保护人身权利而言,以人格权为例,规定了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是指自然人对人格平等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的一般人格利益予以支配,并排持他人的权利。具体人格权主要有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隐私权、姓名权及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具体以隐私权为例,法律将隐私上升为一种权利,十足十一种进步,并规定精神受到伤害可申请精神损害赔偿。
就财产权而言,以物权为例。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物权保护的六种方式:确认权利;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损害赔偿。这六种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物权保护的途径可以分为公力救济途径和私力救济途径,所谓公力救济,"谓私权受到侵害者,对于国家有保护请求权我国《物权法》规定,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私力救济又称为自力保护、自力救济,是保护民事权利的基本方式,即权利人运用自己力量来保护权利,物权保护同样也有此种方式。
希望对你有帮助。。。。
8. 起诉案由返还原物,判决时按物权保护纠纷判,法院这样作对吗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民事案由的规定,第五大类是物权保护纠纷,其中第33项是返还原物纠纷,立案庭写的是正确的,应该是返还原物纠纷,主审法官不应该按大类案由认定,不应该写物权保护纠纷。
9. 物权的保护的民事方法有哪些
楼上说得太多了,实际上只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
10. 法院立案后驳回第二回上诉能驳回吗物权保护法院立案后协调没成功马上驳回,给了材定书,第\二次有上诉
1、如果法院已经立案受理的,未经审理无权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2、如果经审理后,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而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第二日起十五日期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