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台湾的专利在内地再次申请能享受优先权吗
根据国家知识来产权局第源58号令做出的《关于台湾同胞专利申请的若干规定》指出,台湾地区申请人在台湾地区专利主管机构第一次提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第一次提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要求享有其台湾地区在先申请的优先权(以下简称台湾地区优先权)。
❷ 怎么检索台湾的专利信息啊急求,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那种方法不可行,有没有可行的,请指教!!!
去台湾智慧财产局查。
如果有PCT可以去欧专局查
❸ 在台湾地区,知识产权被称为什么
智慧财产权
(IP,Intelligence Property)
只是翻译的字不同
意义是一样的
❹ 如何加强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监管
做专利要看代理人,直接和代理人接触,好多机构通过商务抢业务,技术特征难以充分理解,质量难以保证。
❺ 台湾知识产权法的感想
台湾知识产权和我们不一样的一点在于其不是像我国将之划为民商法领域内之内。
就著作权来讲,容台湾著作权法没有规定邻接权的内容,似乎和美国版权法很像,但是其内容规定又和日本较为相似,我国已故知识产权大师郑成思曾经表示,台湾知识产权法不用过度关注。但是台湾的知识产权学术还是比大陆先进超多,有较好的学术传统,师资很多都是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而且很多律师都很厉害,一方面很务实,一方面和发达国家的动向跟的很近,外语一般不成问题。所以台湾的本科水平相当于我们的硕士水平,而硕士则相当于我们的博士水平。
介绍给大家几个人,冯震宇,谢铭洋,曾陈明汝,章忠信,蔡明诚等的书可以看下,律师有赖文智等。
❻ 如何保护台湾农产品的知识产权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17日在博鳌举行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闭幕式上,宣布了大陆方面在保护台湾农产品知识产权,维护农民正当权益方面的新政策措施。大陆将加强市场监管,对假冒台湾产地水果进行销售等行为进行处罚。
陈云林宣布,为了规范台湾水果的市场经营行为,保护台湾水果品牌和形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严格区分"台湾产地水果"和"台湾品种水果"。凡是销售非原产于台湾岛内的台湾品种水果,均需在包装物和价格标签上注明产地。对以非原产于台湾的水果假冒台湾产地水果进行销售的行为予以制止,并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加强对相关广告宣传的监管力度,对违法广告行为将依据《广告法》等法律规定予以处罚。
保护措施还包括,欢迎台湾农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在大陆通过注册普通商标、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等方式,获得《商标法》的保护。对侵犯台湾农产品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按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❼ 台湾产品 会侵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吗
你好,首先你要弄复明白,专利和商标制的保护范围,都是区域性的,中国比较特殊,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三地都是分开保护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在整个中国获得保护,是必须在这四个地方都获得证书才算是有效的保护!
那么以上按照你的情况,首先,你这个台湾公司有在你卖的这个产品上做了相关的专利保护吗?申请的时间是?保护的范围是?
第二,专利的技术保护点有是区分的,关于你最后的问题,我没看到举报人的相关专利,我很难告知你,但是一般情况说来,如果只是其中一点相符,应该是比较难构成侵权事实的!
方案,那么如果是构成了侵权,那么你那家台湾公司的专利是什么时候申请的呢?如果说你们两家的技术点比较相同,那么也就是说你们的专利也是比较相似的!那只要你们的专利是在举报人之前申请的,就有可能可以对他的专利提出无效!因为同一个技术,理论上说,全世界只能拥有一个专利,不能重复申请专利的!
希望能帮到你,欢迎追问,望采纳
❽ 知识产权在台湾地区被称作为什么
知识产来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自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exclusive right)。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❾ 涉台民商事案件一审必须是中院审理吗
您的这个问题主要涉及民事案件一审的级别管辖,按照民诉法规定涉台案件一审管辖法院一般为中院,也有例外情况(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
一、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一,重大涉外案件(包括涉港、澳、台地区的案件)。所谓涉外案件,是指具有外国因素的民事案件,如原告或被告是外国人、涉及的财产在外国等。所谓重大涉外案件,是指争议标的额大、案情复杂,或者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或当事人分属多国国籍的涉外案件。
第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所谓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一般是指在政治上或经济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在政治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主要是指诉讼当事人或诉讼标的及标的物涉及到的人或事在政治上有重大影响,如当事人是党、政、军界要员或人大代表等。在经济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主要是指诉讼标的金额较大、争议的法律关系涉及到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等类案件。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目前这类案件主要有海事和海商案件、专利纠纷案件、商标侵权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只能由海事法院管辖(海事法院与普通中级法院同级),其他法院不能管辖;专利纠纷案件只能由省级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以及青岛、大连和各经济特区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没有管辖权。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第5号2002年2月25日
为正确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依法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现将有关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的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辖:(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二)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三)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四)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五)高级人民法院。上述中级人民法院的区域管辖范围由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确定。
第二条对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其第二审由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下列案件:(一)涉外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二)信用证纠纷案件;(三)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四)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五)申请承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
第四条发生在与外国接壤的边境省份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涉外房地产案件和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不适用本规定。
第五条涉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当事人的民商事纠纷案件的管辖,参照本规定处理。
第六条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实施监督,凡越权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应当通知或者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
第七条本规定于2002年3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前已经受理的案件由原受理人民法院继续审理。本规定人发布前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