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格權不得轉讓或者繼承但是可以放棄嗎
不可以。
共學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二條:人格權不得放棄、轉讓或者繼承。
第九百九十五專條: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屬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1)不得轉讓影響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為確保人格權不受任何不法侵害,民法,刑法,行政法構成了三位一體的法律保護系統。民法上的人格權保護,是通過確認侵害人格權的違法行為為侵權行為的方式,以使侵權人承擔以損害賠償為主要內容的民事責任。
刑法上的人格權保護,是通過確認侵害人格權的違法行為為犯罪行為的方式,以使犯罪人承擔以刑罰及附帶民事賠償為內容的刑事責任。行政法上的人格權保護,是通過確認侵害人格權的行為為行政違法行為的方式,以使行政違法行為人承擔行政處罰以及損害賠償責任。
2. 原則上5年內不得轉讓 什麼意思
在《自住型商品住房預售合同》中,包括提示買受人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之日起,版原則上權5年內不得轉讓;買受人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5年以後轉讓的,如有增值,應當按照屆時同地段商品住房價格和該自住型商品住房購買時價格差價的30%交納土地收益等價款;買受人將自住型商品住房轉讓後,不得再次購買自住型商品住房等都做了特別提示。
3. 法律,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或不可轉讓的財產指哪些
《擔保法》解釋第五條:以禁止流通好限制流通的財產設定擔保的處理。該條對於何為「禁止流通的財產、不可轉讓的財產、限制流通的財產」規范比較籠統,如何從比較籠統的規范中整理出較為詳細的目錄,是下面要解決的。
1、禁止流通的財產
流通物又稱融通物,指法律允許在民事主體之間流轉的物,大部分物為流通物。《信託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不得作為信託財產。這包括全民所有的森林、水流、礦藏等自然資源,軍用武器、彈葯和淫穢物品等。從上開規定可以看出,由於此類財產的所有權歸於國家,或者受到管制,不允許流通(另外還包括土地所有權、毒品)。將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用於擔保既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也不能實現擔保的目的,擔保合同無效。因此,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不能用於擔保。
2、不可轉讓的財產
對法律法規規定已經作出限制的財產權,相關人員不得轉讓。如共有財產;設定抵押、質押財產;司法保全的財產;公司法中對發起人、高管的股權轉讓限制;根據合同性質、合同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權屬尚有爭議的財產;以及土地使用權(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等。
3、限制流通的財產
限制流通的財產是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只能在特定主體間流通或需經依法審批後允許流通的財產,如金、銀、文物、采礦權、我國的外匯和一定級別的文物等。以限制流通的財產設定擔保,擔保合同的效力不受影響,但在設定擔保和實現債權時,應當按照對限制流通物的規定來處理。例如,以采礦權設定擔保,需經有關主管部門審批;以金、銀(不包括金銀飾品)或者文物設定擔保的,在實現債權時,應將金、銀賣給有關銀行,文物賣給文物主管部門。
《民通意見》第113條第2款規定:「以法律限制流通的財產作為抵押物的,在清償債務時,應當由有關部門收購,抵押權人可以從價款中優先受償。」據此,限制流通物也可以作為抵押物。
4. 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有哪些
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的合同債權,按照當事人的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9條規定,以下三類債權不得轉讓:
(1)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的合同債權。包括:基於個人信任關系而發生的債權。如僱傭、委託、租賃等合同所生債權;專為特定債權人利益而存在的債權。例如專向特定人講授外語的合同債權;不作為債權。例如,競業禁止約定;屬於從權利的債權。例如保證債權不得單獨讓與。但從權利可與主權利分離而單獨存在的,可以轉讓。例如已經產生的利息債權可以與本金債權相分離而單獨讓與。
(2)按照當事人的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當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別約定禁止向對方轉讓債權的內容,該約定同其他條款一樣,作為合同的內容,當然具有法律效力,因而此種債權不具有可讓與性。
(3)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合同法沒有明確規定何種債權禁止讓與,所以,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是指合同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中關於債權禁止讓與的規定。
(4)不得轉讓影響擴展閱讀:
債權轉讓案例:
債權的有效存在是債權轉讓的前提。以無效的債權轉讓他人,或者以已經消滅的債權轉讓他人,是轉讓的標的不能。這種限制性規定的意義在於防止受讓人、國家、集體利益受損。在司法實踐中,有人為逃避法律的制裁而轉讓債權。
某甲單位與某乙單位之間違反國家金融法規規定,達成了企業之間的借貸協議,某甲單位借給某乙單位資金20萬元,借期2年,收取高額年息20%。某甲在已經收取了一年的利息後,某乙逾期未償付借款本金和其他利息。某甲如果此時訴至法院,要求某乙償還本息,法院雖然會支持乙之請求,但也會對某甲已經收取的利息和對某乙約定取得的利息予以追繳。某甲如果將這筆債權轉讓給丙,某丙可以受讓人的身份起訴,要求某乙償還轉讓後的債權。這樣轉換後,案件由原來的應處罰的企業之間拆借資金糾紛搖身變為合法的債權追償糾紛。法院不能再對某丙給予處罰,這將極大地損害國家金融秩序。
因此債權轉讓的前提必須是合法的債權,不得違背社會公共利益,否則轉讓無效。
參考資料來源:債權轉讓網路
5. 如果票據上記載了「不得轉讓」的字樣,持票人能否轉讓
但作為例外,出來票人在票據上自記載不得轉讓字樣時,持票人就不得再進行轉讓。 不得轉讓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將票據關系限定在出票人和收款人之間,即出票人在簽發票據時,在票據上明確標明不得轉讓’字樣,這種票據無法流通。還有一種是當票據流通到某一環節,取得票據的持有人,在其背書轉讓時,於票據上明確記載不得轉讓字樣,這是對票據繼續流通加以禁止,由背書人在背書中加以限制。 不得轉讓屬於出票人的權利,如果匯票上記載不得轉讓,該記載具有票據法上的效力,對被背書人具有約束力。不得轉讓並不影響確定的票據權利,背書人並未增加或減少出票人於該匯票上設定的權利,合法持有不得轉讓匯票的被背書人,完全可以依照票據所載金額獲得付款請求權和追償權。 對於票據上明確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被背書人違反背書人的記載,仍然轉讓該票據的,原背書人對後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保證責任,也即原背書人對從直接後手取得票據的持票人,不承擔該匯票的保證承兌或付款的責任,該票據責任由違反規定背書轉讓的一方承擔。
6. 不得轉讓的支票轉讓了,背書轉讓還有效么
背書行為無效。但是支票仍然是有效的票據。
票據行為具有獨立性,單個票據行內為的無效,並不影容響票據本身的效力。另外,禁止轉讓的支票,其後手再轉讓,背書行為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第二十七條 持票人可以將匯票權利轉讓給他人或者將一定的匯票權利授予他人行使。
出票人在匯票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匯票不得轉讓。
持票人行使第一款規定的權利時,應當背書並交付匯票。
背書是指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並簽章的票據行為。
7. 哪些房地產按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您好,根據國家復規定製,下列房地產不能轉讓:
1、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地產時,不符合下列條件不能轉讓:(1)按照出讓合同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的;(2)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25%以上的;(3)屬於成片開發土地的,依照規劃對土地進行開發建設,應完成供排水、供電、道路交通、通信等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達到場地平整,形成工業用地或其他建設用地條件的。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建成的,應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
2、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
3、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4、共有房地產,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的;
5、權屬有爭議的;
6、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轉讓的其他情形。
望採納
8. 支票上有不得轉讓,可以轉讓嗎
票據法上規定得很清楚,註明不得轉讓的票據,不可轉讓。
但是這個不影響註明專之前的轉讓。
比如屬說一張票,A是付款人,B是收款人。
A付給B,B又轉讓給C,C這時在後面寫上不可轉讓,那C就應該是最終的持票人。
而不影響B轉讓給C。
9. 票據背書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後手在背書轉讓,則轉讓無效 這句話對錯啊
要看你問得無效的效是哪方面,盡管標注了不得轉讓,但是不會影響版票據的流通,記權載不得轉讓之後,後手再背書轉讓,不會產生票據法上的效力,也就是說不會產生票據轉讓的效力,產生的是債權讓與的效力。這時候,後手之間的關系是債權債務關系不是票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