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9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上都有哪些研究成果
019年3月1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中指研究院主辦,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中指研究院承辦的2019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六屆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家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發布了2019年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及2019年中國房地產百強優秀企業名單。莫天全、劉洪玉、袁東明、黃瑜等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全國多家房企代表及媒體精英參會。
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由TOP10研究組對中國最好的開發企業進行研究,已經進行了16年。研究成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已經成為評判房地產企業經營實力及行業地位的重要標准。
16年以來,研究成果非常顯著,為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好的貢獻:一是百強企業研究促進政府對百強企業的全面了解;二是幫助企業獲得國內外金融機構的特別支持;三是百強企業研究成果被上市公司廣泛引用;四是國內外媒體全方位報道。
我們看一下「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十六年變遷:16年以前百強的名單18家依然還在這個名單裡面,淘汰率是82%;百強企業總資產的均值16年的變遷非常大,增長了76倍;土地儲備規劃建築面積均值增長了近8倍;營業收入的均值16年增長了48倍,凈利潤均值增長了68倍。
我作為兩會的參與者,跟大家談一談兩會過程中房地產方面的幾個感受和一些體會。總的來說,五個方面,宏觀政策、樓市調控、房地產稅立法、土地政策、城市群建設。
-----菁英客服
『貳』 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有哪些
房地產不應該成為意識斗爭的工具,而應該就事論事進入經濟與金融的軌道中來,進行探討。
目前如果房地產價格失速,對於中國經濟相當不利。形勢正是如此,據最新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038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7%,增速比1-6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5648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6%,降幅比1-6月份擴大1.6個百分點。7月當月,房產銷售面積同比下滑16.3%,環比6月下滑34%,為今年單月下滑幅度的最大值。「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7月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增至65個,4個城市持平,上漲城市僅西寧1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0.1%,最低為下降1.5%。分類型來看,住宅銷售下降明顯,辦公樓銷售小幅下降,商業用房仍保持同比增長。
中國的房地產起到三個方面的作用,既充當了分稅制不公平背景下,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民間資金進入投資領域最重要的管道,更充當了中國急劇分化的貧富差距下財富再分配的重要任務。換句話說,正是因為中高收入階層以購房的方式在國內沉澱了大量資金,中國的財政、金融、民生等工程才得以正常運轉。
中國中高收入家庭財富增值,房地產功莫大焉。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在「2014中國財富管理高峰論壇」的表述,「中國家庭資產的分布非常的不均,最高資產10個百分點的中國家庭擁有63.9%的資產」,中國中高收入階層財富升值,從2011到2013年,中國家庭資產增加19.6%(未經CPI調整),其中,房產增加了26.8%,房產是資產增長的核心。資產排在30%和70%之間的中等資產家庭,由於房地產因素,資產升值。房產在總資產當中比例的排序最高的是北京,北京市民當中總資產83.8%是房子,上海是76.5%。如果向這部分中等收入人群徵收重稅,中國的中等收入人群將遭受巨大打擊。
有人因此指責,房地產加劇中國貧富分化,這樣的指責不盡合理,大部分人並沒有用房地產套現,他們擁有的是只是紙面財富,而這些人進入房地產市場的現金則作為開發資金、稅費等,到了地方政府與開發商手裡,很大一部分體現在新的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中,也即體現在GDP中,也有一部分進入了舊城改造等民生工程。
如果中高收入人群集體看空房地產,大部分人將手中房產同時套現,中國目前的發展模式將瞬間崩潰,目前房價維持穩定甚至略有上升,說明進入市場的人比套現退出市場的人要多,我們應該覺得慶幸,中國經濟、中國房地產還有軟著陸的機會,而不是拍腿大罵,恨不得第二天市場傾覆。
房地產價格只有保持穩定,人均收入超過房地產價格的增幅,泡沫也就被做實了。目前馬上挑破房地產價格,是激進的經濟自殺術。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土地出讓金收入超過3.9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佔地方本級財政收入近六成。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地方政府不靠賣地生存,而靠稅收生存,房產稅與消費稅是其中兩大支柱。房產稅佔地方財政收入的70%左右,美國為75%,世界最窮的國家肯亞也佔到69%,公立學校、醫療等設施運轉依靠房產稅貢獻。上海、重慶兩地的經濟證明,房產稅佔地方財政的比重可以忽略不計,即使未來全國徵收以滬、渝標准徵收,最多不過每年1000億稅收,與將近4萬億的土地出讓收入不可同日而語。我們不得不承認,土地出讓金在中國的地方財政中,起到了國外房產稅的作用,逐漸培養房產稅基,降低土地財政規模,同時建立嚴格的公共財政體系,中國土地財政才可全身而退,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不僅地方財政,房地產是中國信用不彰的金融體系,最重要的抵押品。根據審計署的審計結果,截至2013年6月底,有的地方債務率最高達189%,債務償還過度依賴土地收入,直接承諾用土地來償還地方政府負債的權重為37%,4個省和17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負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中,有55%承諾以土地收入償還,但這些地方2012年需還本付息額已達其可支配土地收入的1.25倍。如果是間接的金融抵押換取銀行貸款信託融資,幾乎90%抵押品與房地產有直接間接關系。
目前,堅硬的房地產抵押品出現了一道可怕信用裂縫,如果房地產市場繼續下行,這道裂縫將越來越寬,最終吞噬中國以房地產為支柱的抵押貸款市場。據《財經國家周刊》報道,2013年8月以來,溫州「棄房」數量呈大幅增長趨勢。據溫州銀監分局調查統計,受商品房價格下跌影響,當前溫州「棄房」數量已達1107套,涉及不良貸款64.04億元,這說明溫州房價下跌使資產成本遠低於收益。
經過壓力測試的銀行審慎樂觀,房地產抵押估值50%的放貸率,理論上可以承受房地產價格下跌50%,因此才有學者表示中國房地產即使大跌50%,風險也不會傳導至銀行。這些人現在應該到溫州等地實地考察,才會明白大跌50%意味著崩盤,此時銀行手中握有大量物業,有報價卻無交易,相當於一文不值。銀行成為房東,擁有賬面資產卻無現金可用,將被逼得走投無路。在A股上市的銀行現在已進入再融資狂潮期,地方商業銀行排隊等待上市,如果銀行成為最重要的房東,中國的A股市場與債券市場將隨房地產市場一起崩盤。
有必要釋放出明確的信號,房地產市場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白銀時代仍然存在。
黃金時代伴隨著廣義貨幣發行量的大幅上升,十年內貨幣發行量擴大5倍,房地產均價大致也上漲了5倍。未來房地產市場進入白銀時代,貨幣大規模發行的可能性不大,但貨幣購買力隱性縮水,依然支撐著房地產的底盤,隨著預期的模糊,以及房產信息聯網等利空消息的出台,房地產市場出現區域性和結構性分化。
雖然溫州、鄂爾多斯、神木等地,由於資源價格下降、傳統製造業轉型艱難、民間高息借貸瘋狂房價下挫,與此同時,鄭州等城市開發商賺的盆滿缽滿。一些城市則受益於高鐵時代航空時代,因地利之便成為高鐵時代的中轉中心、航空樞紐,成為國內重要經濟引擎,鄭州、武漢最為明顯。京滬等大城市周邊的一些小城鎮,則受益城市群概念,與大城市軌交半小時,迅速融入大城市經濟圈,房價得以提升。
目前的政策多空均衡,2014年上半年,繼「兩會」上中央提出「分類調控」後,地方政府紛紛自主出台調整政策,主要包括放鬆限購、購房落戶、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地方救市制度再次開閘;但在在資金層面,穩健的貨幣政策與房貸緊縮,以及隨著不動產登記而來的房產稅預期,卻抵銷了地方救市的努力。取消限購,明確房貸趨勢,推出不動產登記最終改革房產稅,照樣能夠讓市場理智,而且不損害效率、更公平。取消限購如果出現房價上漲,只要掌握房貸利率節奏,房價上漲就是溫和可控的,這是好事。
對中國復雜的房地產市場動手術,牽一發而動全身,保護中產收入階層、逐步擠除泡沫、實現房地產市場軟著陸是關鍵步驟。
中國中產收入家庭,房地產資產增長的速度超過了其他資產,這也是近兩年最高收入階層與中產收入階層財富差距略有縮小的根源,以中產收入家庭可接受的方式推出房產稅,可以防止中產收入家庭因為房產成為「負翁」,重新淪落為社會低收入階層。不要過於讓銀行脫離房地產這架戰車,這是不現實的烏托邦,最好的辦法是地方經濟發展、民眾收入增長,超過房地產增速,房地產價格與收入之間過大的裂縫,被經濟增長填平,地方政府、銀行與居民,才能三方得益。
以意識形態的觀念對待特定市場,以為市場存在原罪,必欲除之而後快,這是不理智的年少輕狂。中國經濟已經成熟,不應再走數據忽上忽下、政策忽左忽右的老路。平穩順利過度,是上上之選。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 中國房地產信息化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叄』 2019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上都會有哪些房地產大佬參加
莫天全: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十六年回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聯席組長、中指研究院院長
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由TOP10研究組對中國最好的開發企業進行研究,已經進行了16年。
劉洪玉:新形勢下中國房地產企業發展策略探討
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聯席組長、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
目前,各地在中央因城施策、分類指導的調控方略指導下,正在研究適合本地情況特點的一城一策。
袁東明:打造世界一流房地產企業
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核心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
要成為世界一流企業,要從過去注重規模、注重快速擴張轉變為注重質量,注重效率。
黃瑜:百強企業穩健謀發展 提質開新篇 2018市場佔有率超50%
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辦公室主任、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百強企業銷售再創佳績,銷售總額已達8.7萬億,行業集中度還在持續提升中。
白彥軍:發布2019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
中指研究院研發中心總經理
2018年從全國房地產市場來看,是大年的過渡周期,經歷了2016年的高歌猛進,2017年的慣性增長,2018年基本上回歸了平穩。
傅林江:大國小鎮,路在何方
藍城房產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小鎮應該如何做,未來才能有希望?根據我們的分析和實踐,未來理想的小鎮,應該是「三鎮」融合的做法。圍繞小鎮開發過程中如何把「三鎮」有機融合,放在大的策劃定位當中,這是未來的方向。
曾景:國內持有型不動產的資產證券化探索
光大安石執行董事
伴隨房地產開發逐步進入下半場,房地產和金融領域融合成為未來地產開發的重要途徑,也是房企占據市場的突破方向。
侯雲春:房地產行業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新角色新使命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房地產行業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其實新形勢、新挑戰也就是新機遇,就看誰能看得准、抓得住、轉得快、做得好。
鄧郁松:房地產市場的新變化與政策取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國內整個房屋的新開工和銷售到了峰值,將要出現一個正常的、自然的回落的過程,整個市場形勢正從以往供不應求轉向供求總體平衡,區域分化。
王晞:新加坡仁恆國際化社區的價值觀和產品觀
仁恆置地集團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在用心造好房的理念下,開發了仁恆的國際化社區的開拓旅程,我們帶來了新加坡的城市居住理念,建造了一批高容積率、低密度的、適宜人居的社區。
劉道明:服務城鄉建設 讓更多人生活更美好
美好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3年進行改革的時候,定位是三句話,第一是服務社會化,第二是產品工廠化,三是投開市場化,也就是把房地產公司的物業公司剝離出去做社區服務。
梁環宇:行穩致遠,產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北京聯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聯東通過打造"招商體系"和"服務體系"構建核心能力。未來,聯東將通過與政府的合作開發和獨立拿地,進行城市的低效僵屍企業的存量盤活。
袁春
鴻坤地產集團總裁
鴻坤作為一個合夥人企業,整體來看發展速度並不是特別快,周轉的急迫性也不是特別強,展現出了"穩"的特點。
甘玫
中南置地副總裁
中南置地近五年進入快周轉的跑道中,其中戰略的文化傳導是關鍵。未來,中南置地將在組織和團隊建設、賦能方面會做得更好、更穩、更快。
張岩
奧山控股副總裁
奧山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商業地產、產業地產和住宅高端地產,目前已經很扎實的做到了湖北省武漢地區的第一,現在布局全國,像成都、重慶、長三角等。
姚科
金科集團品牌中心總經理
結合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金科將堅持「四位一體協同發展」、「四大經營准則」、「五大投資策略」,來確保企業的穩健發展。
李峰
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
近幾年,金茂保持比較快的發展速度,但總體在穩扎穩打地開展各業務,今年金茂將繼續做好城市運營的引領,做好優質城市深耕、打造優質的產品線。
趙照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外貿信託2019年的目標是希望再增加幾個戰略級客戶,在選擇好產品、好區域、好主體的情況下,服務規模到年底再翻一番。
宋麗明
上海建工房產有限公司助理總裁
上海建工房產剛剛走過了20年的周年慶。我們經歷了市場的瘋狂,也度過了最難熬的時間,但是每一次的市場調整最後都給了我們巨大的機會。
劉策:大勢之下的變革與機遇
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經濟研究院院長
佳兆業非常尊重城市群的邏輯。在這樣的邏輯下,我們的基本策略是「深耕灣區大本營+擴張大城市群重點城市」 1+1的模式,繼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
韓飛宇:當代置業綠色科技進化之道
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
2019年,當代置業將以綠色科技建築為制高點,並利用綠色全裝修和全齡景觀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何亞東:探索助力綠色地產升級新趨勢
杭州老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老闆電器與85%的百強房地產企業深度合作。2019年,老闆電器的目標是為超過50%的精裝修市場提供服務。
劉朝暉
金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金僑集團是一個成長了29年的企業,我們怎樣理解提質增效呢?從以下方面:第一,企業價值觀。第二,優化管理。第三,模式轉型。最後,模式創新。
張帆
保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裁
核心能力最關鍵的,無論是大房企還是一般的房企,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講,練好內功,做最好的自己這是最根本的。
楊宇
國壽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對房地產企業提質增效打造核心競爭力:第一,專業專注;第二,要與金融機構開展合作,特別是和保險資金開展股權合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郭國強
福晟集團董事、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
福晟最核心的競爭力體現在人才、資本、土地這三個方面,戰略牽引、以人致勝。其中人才最重要,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
夏添
上坤集團執行副總裁
上坤集團是這次參會的百強企業裡面最年輕的一家公司,從09年在上海成立開始,到今年不過十年的時間,我們用5年的時間在上海做到上海排名前25強。
陳成
黑盛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黑盛控股發源於上海,上海目前排名前三的房地產私募基金,目前已經跟百強房企至少有20家簽過戰略合作,最大合作企業合作金額已經超過百億。
『肆』 2015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什麼時候召開
5月16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三家研究機構共同舉辦的「2015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三屆中國房地產投融資大會」(簡稱:2015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會議發布了最新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報告及最新中國優秀房地產上市公司名單,莫天全、劉洪玉、張永偉、黃瑜、李迅雷等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全國多家房企代表及媒體精英參會。
2014年9月19日-20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三家研究機構共同組成的「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自2004年開展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以來,已持續進行了十一年。十一年來,研究組深入挖掘優秀房地產企業品牌成功要素,積極探索中國房地產品牌可持續發展之路,研究成果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對品牌企業提升品牌形象、沉澱品牌資產、強化行業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5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媒體宣傳
為了記錄和再現「2014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屆中國房地產品牌發展高峰論壇」的盛況,我們收集了近200篇有代表性的電視台、電台、通訊社、報紙、雜志和網路報道,編輯成這本《2014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媒體匯編》。
2015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具體時間目前暫未公布。
望採納,謝謝
『伍』 2013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上有哪些品牌房企領導人發表了講話
中國指數研究院舉辦的2014年品牌價值研討會9月就開始了可以密切關注下,很多大牌開發商領導人都會發表對房產走勢的最新看法
『陸』 2019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上會發布哪些成果
市場份額提升抄至近六成,銷售業績躍上新高度
聚焦熱點區域主流需求,調結構優產品強營銷
加快周轉提升運營效率,降本增效拓展盈利空間
適應大勢調整投資節奏,多渠道融資保穩健發展
高價地去化壓力漸釋放,精準布局降低經營風險
強現金管控努力去杠桿,借勢融資防範財務風險
響應號召投身精準扶貧,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柒』 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上有什麼研究成果
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報告
『捌』 請問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成果是哪些機構發布的
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
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辦公室設於中國指數研究院,由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容研究所所長趙昌文、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莫天全任聯席組長,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任辦公室主任,共同指導管理研究組的工作。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三家研究機構共同組成的"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自2004年以來開展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已連續進行了十年。
『玖』 房地產上市公司成果研究成果發布會
中國指數研究聯合國務院和清華大學一起評選的上市房企top10,堅持以數據為依據版,堅持客觀、公正、准確、全面權的研究原則。 而且有自己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計量模型,數據來源一下幾點:
a) 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對房地產上市公司進行有關數據的填報復核;
b)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CREIS)資料庫;
c) 房地產上市公司對外公布的信息(包括公司年報、公告、公司網站公布的信息和對外派發的資料);
d) 有關政府部門(包括建委、房管局和統計局等)的公開數據;
e) 2011、2012、2013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收集的企業數據資料;
f) 2011、2012、2013、2014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收集的企業數據資料;
g) 2011、2012、2013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收集的企業數據資料。
『拾』 2019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哪個城市舉行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回院主辦,中國房答地產TOP10研究組、中國指數研究院承辦的「2018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五屆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家峰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發布了2018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及中國房地產百強優秀企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