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線等!南通高等師范學校輔導員待遇和前途
還可以
你能進得去才行,什麼都加起來一年3-4W左右
B. 杭州市行知中學好還是青春中學好
青春中學
杭州市青春中學創辦於1968年1月,本部位於王馬巷18號,另在刀茅巷刀167號和東新園小去內設有分部,是杭州集團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的初中。也是杭州公辦初中中的佼佼者。
杭州市行知中學
杭州市行知中學[1]坐落在杭城北部大關小區。學校佔地二十九畝,綠化面積4500平方米。學校環境優雅,設施完備,是目前拱墅區唯一
[杭州市行知中學]
杭州市行知中學
一所浙江省二類標准化學校。
行知中學創建於1996年,現有班級19個,學生782餘人,教職工76人,其中本科學歷的教師63人,占教師人數比例的95.5%,高級教師26人,占教師人數比例的39.5%。有三十多位教師曾獲市、區級優秀教師、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有一百多位學生曾獲省、市、區各類比賽一、二、三等獎。
該校遵循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思想,在「力求人人成才,務使個個成人」 的辦學理念指導下,以培養「能學善動」的行知人為宗旨,以「建精品校園,創一流質量,促多元發展,樹行知品牌」為目標,高舉質量和責任兩面大旗,大力實施 「打底提能」課堂教學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每個學生搭建進步平台,使每個學生得到最佳發展,讓每個學生綻放生命的精彩!
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了「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浙江省衛生先進單位」、「浙江省陶研會實驗學校」、「杭州市文明單位」、「杭州市綠化先進單位」、「杭州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杭州市基層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2007年,學校被確定為「杭州市具有招收外國學生資格的中學」和「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實驗基地學校」;2008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京劇進校園浙江省試點學校。
「行知騰飛,我的責任」,這是全體行知人的共同心聲,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鑄品牌,以創新促發展」的辦學策略,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實實在在地改進不足,為創建一所「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學校而不懈努力!
就個人認為,杭州市行知中學好些!
C. 誰知道 成都行知職中的啊`~~
成都只有 成都市行之職高,這是舊稱,現在早改成版 成都財貿職高了權
http://www.cdcmzz.com/
D. 恩,那個,偶想了解一下關於黃山學校,大家是怎樣看的。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學校創建於1998年,是黃山市第一所以英語教育為特色的十二年一貫制寄宿型市直民辦學校。學校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將行知「文化為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思想具化為「為民辦學、為國育才」的辦學宗旨和「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的校訓。八年來,學校由最初賃屋辦學,發展成為擁有34個教學班,師生員工1500多人的現代化學校,以「教育特色鮮明、教學業績突出、社會信譽優良、硬體設施完善」馳名皖南,享譽安徽。2001年7月,被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授予「全國社會力量辦學先進集體」。2002年12月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命名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實驗學校」。2004年3月被黃山市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2005年4月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評為「全國先進集體」。
「優質教育,德育為先;育人育才,修德為上」。學校德育把「教人求真、學做真人」放在優先地位,充分發揮寄宿型學校的優勢,實踐陶行知關於學校生活組織管理的重要觀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活教育模式,在學生中開展系列的育人活動。學校十分重視調動發揮「小主人」「小先生」的作用,推行「學生自治」方略,讓學生「在實行集體自治上來學習集體自治」,培養學生自覺的紀律、自動的能力,尊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著眼點定位在學生主動成才態度的形成上,使養成教育的過程,成為學生自覺、自主、自強的人格的形成過程。
開放性學校的德育,要求學校從教育理念、教學手段到教育方式,均有利於激發學生潛能:要讓學生走出校門,感受自然,體察社會,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鍛煉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要使他們從狹小的思想認識的圈子中走出來,強化心理承受能力和應變能力,強化團結友愛和互助精神;要充分發揮校本教材在思品教育中的效用,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為此,學校挖掘底蘊深厚的徽州文化,像打造「徽州名人」一樣打造「黃山名人」;學校宣傳雙特生(學習特優、家庭特困)的成長事跡,樹立成材勵志的榜樣。 陶行知先生曾說:優美的環境,應當可以產生最優美的輿論。學校把握「關心學生,關心教職工,關注家長和社會的需要」的校園文化精髓。從文化陣地建設、文化課活動設計,到文化氛圍營造,文化內涵提煉,精心打造體現著「以人為本」的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創設「優美的環境」、產生「最優美的輿論」。濃厚的文化氛圍使學生的特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激發和提升,使得教職工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為學校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父母的希望在這里不是夢想。」這是黃山學校「為民辦學」的鄭重承諾。為了家長的希望,集多年辦學的思考,黃山學校逐漸創造並形成了契合學校實際的辦學理念,明晰地提煉出「優質高中」、「品牌初中」和「精品小學」的教育理念,這一教育教學理念全新定位,創造了豐碩的教學成果,培育出一大批素質優良的學生。教學上,2004年,我校首屆高三在高考中,一炮打響:考生100%上高考提檔線,二本上線率55.2%,重點率達27.6%,兩位學生考取中國科技大學,分數堪與省示範高中的優秀學生比肩……2005年,第二屆高三再創佳績,本科上線率50.8%,分別有學生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然而,這兩屆高三,當年入學優秀學生數僅佔全市的1.9%和1.82%。而我們就是以這樣的生員劣勢,實現了許多學校幾十年也難以實現的跨越。成績表明,黃山學校「讓更多學生更快進步」的「優質高中」,已成功地完成了從「教育理念」到「教育成果」的實質性轉化,創造了黃山市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跡!學校的初中和小學在「品牌初中」和「精品小學」理念的指導下,創造了教育教學豐碩成果:首屆初中畢業生徐傑當上了天安門國旗班副班長;2005屆九年級學生胡穎屢獲黃山市師生主持人才藝獎,並於2005年連獲省級、國家級演講比賽一等獎,被北京某名校附中破格錄取。歷屆初中均取得黃山市中考佳績,升學考試總平均分、提高幅度居黃山市首位、單科成績平均分居市直學校前兩名。小學部「全面加特長」的教育實踐在黃山市首屈一指,各類興趣小組活動開展有序。聲樂組、舞蹈組被黃山市藝術界譽為「黃山市未來音樂家和舞蹈家的搖籃」;少兒棋院和以學校名字命名的圍棋比賽,已成為黃山市少兒圍棋的傳統項目。第五屆校運會開幕式暨塑膠運動場落成剪綵儀式,是黃山學校建校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設備最新的一屆校運會,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次全方位展示,團體操表演中,小學、初中、高中三部的學生在自己設計的校五運會會旗指引下,冒著寒風投入地演出,使人們一時忘記了初冬的寒意。與會的各級領導和兄弟學校的代表,為會徽的巧妙構思,團體操的恢弘氣勢和參演學生的精神風貌所感染,稱贊「辦學校就應該像黃山學校這樣」。——「讓更多學生更快地進步」、「個別輔導、重在突出」和「5+3+1」學制的探索以及「以徽州名人育黃山名人」計劃,黃山學校向社會展開了一幅幅育人的宏偉藍圖。
黃山市是正在興起的國際旅遊城市,未來的「黃山名人」理應是國際化的人才。為順應黃山未來的需要,學校將英語教育作為特色,並在「理念創新,內涵發展」的基礎上,將目光投向教育發達的地區和國家,借「他山之石」攻素質教育之「玉」,自覺接受先進教育理念的潤澤,把握現代教育的脈搏。
二00三年十一月十日,中國陶研會十五課題《教學做合一與英語特色教育實驗研究》在黃山學校開題,是我校教育科研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事。中陶會方明會長親自為學校授牌;國家、省、市陶研機構的其他領導和專家蒞臨現場對黃山學校的陶研工作提出了指導性和建設性的意見。開題儀式上,學校董事會董事長、校長程小江向大會匯報了課題組工作的進展情況;中陶會秘書長管德明同志認為,黃山學校敢為人先,勇於探索,大膽嘗試,闖出一條運用行知教育思想進行英語教學的新路。開題儀式之後,我校緊貼新課改的脈搏,在初中部推行「學科分層教學」 和「優秀生自修制度」等的教學模式,還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教育科研的整合,讓電化教學深入中小學課堂。
上山東下上海走江蘇訪浙江,黃山學校人在教育發達地區留下了求索的足跡;三飛新馬,兩赴澳洲,黃山學校與新加坡國立聖尼各拉女校、澳大利亞西莫頓學院、新加坡花菲衛理中學及日本藤井寺市小學建立了互訪機制,與新加坡的中新教育集團、伊頓國際學校,馬來西亞汝萊學院建立了良好的關系。2005年,學校先後成功接待了日本藤井寺市教育代表團、美國文化教育代表團、澳大利亞教育考察團、新加坡「中華文化浸濡團」等的來訪,五月、七月、八月,學校先後選派教師赴澳大利亞講學考察,選派學生赴新加坡「游學」。這些交流,在學校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實施「溫暖工程」是學校堅持「為民辦學」的又一項切實的舉措。從2002年起,經黃山市教育局和中華職教社批准,學校董事會每年追加投資10萬元,在黃山市招收溫暖工程「雙特生」,以全免、半免教育培養費和寄讀費的形式,資助「經濟特困、品學特優」的學生,讓他們和其他同學一樣享受到一流的教育。首批「雙特生」張娟2003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作為全國「春蕾女童」的唯一代表,參加了《黃山——愛滿天下》的一日捐活動,以題為《感受溫暖》的報告,向全國人大顧秀蓮副委員長及與會代表匯報了她在我校生活成長的歷程。三年來,我校「溫暖工程」的義舉,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受資助的雙特生共95人,其中高中部有雙特生、候選雙特生55人,享受同等待遇的初中部學生也有40人。2005年首批雙特生(三人)畢業,全部考取本科院校,兩人考取全國一流大學。
學校的發展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注和好評,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農工中央主席蔣正華為我校題寫校名;農工民主黨中央副主席宋金升,安徽省原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光宇,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蘇平凡,省政協副主席、農工民主黨省委主委俞祖彭,國家副總督學郭振有,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胡平平、原黃山市市委書記臧世凱及原黃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葉枝光等省市廳局領導均多次來校視察指導工作;國家副總督學郭振有為學校題詞「民校明珠,英才搖籃」。2004年10月24日,中共安徽省委副書記和黃山市人民政府市長蒞臨我校檢查指導工作,視察了我校的主校區、學生宿舍、藝體館、濱江文化長廊、新落成並已投入使用的塑膠籃球場和正在施工的塑膠運動場。在聽取了程小江校長工作匯報,了解到我校辦學實踐的成果、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國際交流情況及學校為了解除教師後顧之憂而採取的養老儲備金制度後,指示:要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拓寬國際交流渠道,確保教育收支平衡;注重學生素質特別是思想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其真正的奠基作用。
面對已取得的成績,黃山學校人感到自豪但並不滿足,堅持「為民辦學、為國育才」的辦學宗旨,努力培育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繼續探索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徑,仍然是「興教辦學」常說常新的課題,「三年省優,六年國優」的目標將激勵黃山學校人不懈地努力,再鑄輝煌!
E. 景德鎮有幾個大學
景德鎮有景德鎮學院和景德鎮陶瓷大學(3個校區)
F. 紹興樹人小學好嗎
紹興市越城區樹人小學地處城南新區朝陽路,包含有兩個分部,一個總部(樹人中校區,樹人南校區,樹人東校區,原有北校區)。本部佔地面積為18000平方米,分部面積為8070平方米,合計28070平方米。學校環境優雅,校園環境布置內涵豐富,富有特色。學校重視校園環境「三園」建設,即美麗的花園;生活的樂園;人才的學園。學校更重視校園建設的和諧與完善。學校辟有一個廣場式的行知園。日月壇中間的草坪上,佇立著陶行知先生的半身銅像,四周排列著一塊塊有先生教育思想的不銹鋼語錄牌。學校還建有一個生活勞動教育的實踐基地——佔地兩畝的生物園,這里是學校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生物,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重要實踐基地,是學生休息娛樂的樂園,更是學生種花、養殖、觀察生物的學園。
學校本部建有南、北教學樓、綜合樓各一座,建有圖書室、閱覽室、語音室、實驗室、多功能廳、合班教室、音樂教室、文學社、書畫室、2個微機房等專用教室及11個多媒體教室,有整潔明亮的藝術餐廳,有200平方米的塑膠風雨操場,還擁有校園廣播系統、校園通訊系統和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路系統等,學校教學設施比較齊全,基本具有適應現代教育需要的先進教育條件。
學校現有班級45個,學生數2261人,教職員工總數96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人,小學高級教師54人。現有1人為省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4人為市名師班人員。市、縣級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優質課教師35人,其中3人為市級教壇新秀。
樹人小學的教科研成績均得到省、市許多專家的肯定。學校的校本總課題「生活教育與人的現代化發展」的研究成果曾被評為紹興市第二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受市人民政府、區人民政府的嘉獎,還被省陶研會評為省教科研成果一等獎。該課題後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批准立項為「十五」規劃課題子課題。2001年到2005年,教師在市級及以上報刊雜志上發表的論文120多篇,市級及以上獲獎的近60人次,區級獲獎的近200人次。近兩年中,教師指導學生發表作品60多篇,獲區級及以上獎項近100人次。
樹人小學是全國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與實踐先進集體;浙江省示範小學;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浙江省體育達標先進集體;浙江省衛生先進單位;紹興市文明學校;紹興市特色學校;紹興市綠色學校;紹興市愛國衛生先進集體;紹興市行為達標規范學校;紹興市紅旗大隊;紹興市教科研基地學校;紹興市群體師德創優學校。
樹人小學為全國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實驗學校,學校始終堅持開展並進一步加強學校的陶研工作,並把陶研實驗的開展作為提升學校辦學品位的大平台、主渠道,創個性化、特色化的辦學新路子。學校以「誠、勤、嚴、實」為校風,以「教科為導,質量為先,特色為重,管理為本」為辦學理念,努力實踐「生活、教育、發展、樹人」的辦學宗旨,實現師生整體素質的和諧發展。
G. 玉祁高中佔地面積多少
學校佔地面積178畝,高中新校區佔地面積110畝,建築面積39900平方米,分東西校區回,有400米塑膠答跑道的標准運動場。學校現有32個高中教學班,學生1687人;初中校區41個班1994人。學校現有教職工344人,高中教師95人,高中本科學歷教師已達96%,並有研究生10人,有各級學科帶頭人、教學新秀、教學能手79人,高級教師32人。近年來,教學實績顯著。2004、2005年高考、中考都取得了大豐收。學校成為中國陶研會中學專委會理事學校,全國和諧教學重點實驗基地,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綠色學校、教育收費規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實驗學校,也是蘇州大學、常熟理工大學、江南大學的教育實習基地,還是加拿大皇家學院友好學校。2005年2月被確認為江蘇省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初中。 校長、黨支部書記:高君偉 地址:無錫市惠山區玉祁鎮 電話:3880805 388 郵編:214183
H. 樹人小學的來歷和發展
紹興市越城區樹人小學地處城南新區朝陽路,包含有兩個分部,一個總部(樹人中校區,樹人南校區,樹人東校區)。本部佔地面積為18000平方米,分部面積為8070平方米,合計28070平方米。學校環境優雅,校園環境布置內涵豐富,富有特色。學校重視校園環境「三園」建設,即美麗的花園;生活的樂園;人才的學園。學校更重視校園建設的和諧與完善。學校辟有一個廣場式的行知園。日月壇中間的草坪上,佇立著陶行知先生的半身銅像,四周排列著一塊塊有先生教育思想的不銹鋼語錄牌。學校還建有一個生活勞動教育的實踐基地——佔地兩畝的生物園,這里是學校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生物,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重要實踐基地,是學生休息娛樂的樂園,更是學生種花、養殖、觀察生物的學園。
學校本部建有南、北教學樓、綜合樓各一座,建有圖書室、閱覽室、語音室、實驗室、多功能廳、合班教室、音樂教室、文學社、書畫室、2個微機房等專用教室及11個多媒體教室,有整潔明亮的藝術餐廳,有200平方米的塑膠風雨操場,還擁有校園廣播系統、校園通訊系統和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路系統等,學校教學設施比較齊全,基本具有適應現代教育需要的先進教育條件。
學校現有班級45個,學生數2261人,教職員工總數96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人,小學高級教師54人。現有1人為省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4人為市名師班人員。市、縣級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優質課教師35人,其中3人為市級教壇新秀。
樹人小學的教科研成績均得到省、市許多專家的肯定。學校的校本總課題「生活教育與人的現代化發展」的研究成果曾被評為紹興市第二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受市人民政府、區人民政府的嘉獎,還被省陶研會評為省教科研成果一等獎。該課題後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批准立項為「十五」規劃課題子課題。2001年到2005年,教師在市級及以上報刊雜志上發表的論文120多篇,市級及以上獲獎的近60人次,區級獲獎的近200人次。近兩年中,教師指導學生發表作品60多篇,獲區級及以上獎項近100人次。
樹人小學是浙江省首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實驗學校,學校始終堅持開展並進一步加強學校的陶研工作,並把陶研實驗的開展作為提升學校辦學品位的大平台、主渠道,創個性化、特色化的辦學新路子。學校以「誠、勤、嚴、實」為校風,以「教科為導,質量為先,特色為重,管理為本」為辦學理念,努力實踐「生活、教育、發展、樹人」的辦學宗旨,實現師生整體素質的和諧發展。
樹人小學是全國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與實踐先進集體;浙江省示範小學;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浙江省體育達標先進集體;浙江省衛生先進單位;紹興市文明學校;紹興市特色學校;紹興市綠色學校;紹興市愛國衛生先進集體;紹興市行為達標規范學校;紹興市紅旗大隊;紹興市教科研基地學校;紹興市群體師德創優學校。
http://ke..com/view/2015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