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要發射第二個月球探測器,你認為它有這個實力嗎
2013年11月5日下午,印度在東海岸的斯里赫里戈達島航天發射場發射了曼加里安號火版星探測器。2014年9月24日,權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繞火星運行的軌道,印度成為第一個完成火星探測的亞洲國家。
連火星都可以探測,發射一個月球探測器不在話下!當然,作為高風險的航天事業,誰也不敢打包票說一定成功,只能說前仆後繼!
❷ 為什麼印度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有美國等6國參與
印度阿三現在主要依靠美國來發展自己的國力。要不是美國給撐腰,阿三敢和中回國叫板嗎!!!阿三現在的答航天水平還不足以自己探測其他天體。
阿三也是美國用來制約中國的一個棋子,阿三的人氣也是美國給提供的。對於這些,中國是不需要的。中國完全有能力自己發展,不靠美國這樣的霸權主義國家。
❸ 關於印度最近發射的月船2號你都了解到了哪些內容
據BBC報道,當地時間7月22日下午2時43分,印度無人登月探測器「月船2號」在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發射升空。探測器攜帶有著陸器和月球車,預計於9月6日或7日在月球表面進行軟著陸。如果任務成功,印度將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月船2號」是印度實施的第二次月球探索任務。2008年10月,印度第一個繞月飛行器「月船1號」發射,於11月進入距離月球表面100千米的工作軌道,並對月面實施了撞擊。「月船1號」運行1年後失去無線電聯系,探月任務中止。
❹ 人類探索月球成果有哪些
人類探月史
第一件到達月球的人造物體是前蘇聯的無人登陸器「月球2號」,它於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2號」在同年10月7日拍攝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號」則是第一艘在月球軟著陸的登陸器,它於1966年2月3日傳回由月面上拍攝的照片.「月球10號」於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軌,成為月球第一顆人造衛星.
在冷戰期間,美國和前蘇聯一直希望在太空科技領先對方.這場太空競賽在1969年7月19日第一名人類登陸月球時進入高潮.美利堅合眾國「阿波羅11號」的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留下了一塊9英寸乘7英寸的不銹鋼牌匾在月球表面,以紀念這次登陸及為有可能發現它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些資料.尤金·塞爾南則是最後一個站立在月球上的人,他是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任務的成員.6次的阿波羅號任務及3次無人月球號任務(月球16、20、24號)把月球上的岩石及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在2004年2月,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提出於2020年前派人重新登月.歐洲航天局及中國亦有計劃發射探測器前往月球.歐洲的「Smart
1」探測器於2003年9月27日升空,並於2004年11月15日進入繞月軌道.它將會勘察月球環境及製作月面X射線地圖.中華人民共和國亦積極開展探月計劃,並尋求開采月球資源的可行性,尤其是氦同位素氦-3這種有望成為未來地球能源的元素.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探月計劃,見嫦娥工程條目.
日本及印度亦不甘人後.日本已初步訂出未來探月的任務.日本的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甚至已著手計劃的有人的月球基地.印度則會先發射無人繞月探測器「Chandrayan」.歐洲希望在月球上建立一個「諾亞方舟」,將地球物種的基因存儲起來,當地球遭遇核戰爭危機或小行星撞擊時,人類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續.據悉,歐航局將在2020年前分4個階段進行月球探測,計劃在2012年將宇航員送上月球,2025年完成永久性月球基地建設.計劃耗資:約890億元人民幣.
❺ 印度發射月船2號,對他們本國而言有什麼重大的意義呢
我認為這一次印度的成功發射月船2號,月亮探測儀對他們本國而言的意義是十分的巨大的。
印度本來十分的自信,認為他們國家的各方面經濟發展以及高科技產業都比我們中國先進,而且認為中國起碼要再過30年才能超過印度,但是從現在目前的情況發展來看,中國已經將印度甩在了後面,但不得不說印度此次成功的發射悅城2號也是他們國家實力的一種體現。他們國家也有可能把此次計劃作為一個超越中國的契機或者轉折點吧。
❻ 印度宣布即將發射第二個月球探測器,為什麼很多人都拿印度和我國做對比
1、中國和印度都是有上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
2、人口數量差不多,10億人口以上
3、國土面積相差不大
4、都屬於發展中國家
❼ 目前為止,一共有幾個國家實現過月球探測
目前為止,一共有6個國家實現過月球探測,分別是: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中國,印度專
二十世紀五屬十年代末至今,前蘇聯/俄羅斯、美國、日本、歐洲航天局、中國和印度先後進行了月球探測.
【中國是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美國最先發射月球探測器,但沒有成功;
蘇聯第一個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俄語:Луних-1)綽號「夢想」,是蘇聯、也是人類發射成功的第一個星際探測器,是蘇聯的第一個月球探測計劃「月球計劃」的第4顆無人月球探測器,它是一系列以「月球號」命名的探測器中的第一個成員.;
格林尼治時間2003年9月27日23時17分(北京時間28日7時17分),歐洲航天局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SMART-1號」由阿麗亞娜-5型火箭搭載從法屬蓋亞那的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升空.
日本的月亮女神比北京時間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發射升空的我國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提前了40天.
印度月船1號(Chandrayaan-1)「月船1號」於當地時間2008年10月22日上午由印度國產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C11發射升空,發射地點位於距離印度南部城市欽奈90公里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
❽ 印度馬上要發射月球探測器了 ~·跪求~專家~解答疑問~『
因為技術水平其實差很遠.....
中國的嫦娥號在軌重量2.35噸,帶6套24件探測儀器,印度的探測器重523公斤,帶11件儀器。嫦娥號帶的設備和燃料都要多幾倍,技術也要先進的多。中國的嫦娥號對地面的通信傳輸速度達到每秒3兆比特。由於印度不僅沒有類似中國的50米,40米天線,甚至是25米天線列陣都沒有,加上沒有全球測控網,他們也不可能進行全天候數據傳送。因此其實我們根本都不需要考慮探測器的技術水平,我們單說他們的地面站的水平就不可能達到中國的數據傳輸能力,其傳輸能力充其量幾十K。我們的嫦娥號一個月向地球傳回的數據就可以超過它兩年的數據總量。他們可以吹噓他們的儀器技術水平如何之高,但是那都是扯淡,帶寬就是那麼大,能傳回來的數據就是那麼多,照相機再好,也只能拍的粗略點,爭取把整個月球拍完。偶爾來幾張效果特別好的,做個門面,僅此而已。這就好比家裡用的網線是24k的電話撥號,卻偏偏要花一萬塊攢了一台頂級配置的電腦,那就太浪費了。用個奔II就已經太對得起那條網線了。更何況家裡也沒那麼多錢攢那麼高檔的電腦。(印度的技術水平造不出那麼先進的探測器,他們的火箭也沒有能力把那麼重的探測器打上去)不要說印度,日本的很多技術比中國先進,但是面對中國的超大數據傳輸能力和全球測控能力也只有流口水的份。
它能夠工作兩年,原因不太好說,但是可以肯定認為它的軌道定位不可能達到嫦娥號的精度。因為印度沒有足夠強大的地面測控能力。因此不可能對衛星進行精確控制,所以不需要對它進行控制,燃料消耗自然就很少。壽命自然就長。但是軌道的不精確,對月面目標的標定和測量的精度就自然下降。
我們可以認為,正因為印度的深空測控能力不足,探測器效率低下,因此不需要太重,因為裝太多的設備沒用,數據根本傳不回來,燃料帶多了也沒用,因為無法控制。 正因為效率太低,才需要兩年的工作時間。嫦娥號實際上到今年5月12日就已經把月面南北緯70度之間的全部地區掃描完了,這是世界上到目前為止最大最完整的月面地圖,比日本的月亮女神號更早完成任務。剩下的時間主要是利用激光測高計測繪兩極地區。印度人用兩年時間都未必能夠拍完整個月球呢。
設計時間短的問題非常簡單,因為探測器上面的11台儀器有6台是外國製造的。
順便補充一下。14億是嫦娥工程的全部投資,而8300萬美元則是月船一號的造價,連那枚火箭的價錢都沒有包括在內。
❾ 印度的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為什麼比「月船2號」運行時間還長
因為第1次發射航天器是因為採用了繞月飛行的方式,這種飛行方式的操作技術並沒有多大難度。然而第2次發射航天器是採用了背部登月的方式,這種方式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才掌握,然而印度並不在其中。所以印度它的核心技術還不是太成熟,或者說根本沒有核心技術,因為這次航天器的研製主要是由於美國和俄羅斯的支持才能研製成功的。
當然這也給到了中國一個警示的作用,就是印度在不斷拚命地追趕中國的最新航天科技,雖然可能會經歷過失敗,但是這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所以我們也一定要腳踏實地,認真做好科學技術的研發,使得中國航天技術邁向更高的台階。
❿ 印度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以前也發射過月球探測器,中國到現在也沒有,是中國的航天科技不如印度嗎
中國探測火星受制於測控,而不是火箭。印度在月球探測時使用的都是俄羅斯的地面站(英文好的請搜索印度太空署網站)。但中國沒有這種國際合作的條件,只能依靠自己,而中國的深空探測網按計劃需要2016年才建成,所以火星探測計劃定到了2018年。
美國發射的機遇號,勇氣號火星探測器都是用德爾塔2-7000型火箭進行發射的,而德爾塔2-7000型運載火箭的GTO運載能力僅2200公斤。中國的長征3號甲的GTO是2600公斤,而且是1994年就首飛了。
印度運載能力最強的GSLV火箭,GTO能力也僅2200公斤,而且到現在還不可用。此次發射探測器的火箭是PSLV。但PSLV的GTO能力僅1000公斤,不到德爾塔2的一半,長征3號甲的40%。中國的長征3號GTO達到了1500公斤,是1984年首飛的。
也就是說,中國大約在20年前就有能力發射比勇氣號這種重量的火星探測器,30年前就能有能力發射比印度重一半以上的火星探測器。
實際上探測器也是現成的。中國今年底要發射嫦娥3號月球探測器,使用的火箭是長征3號乙,能夠將5500公斤重的衛星送入GTO軌道,相當於印度PSLV的5倍,GLSV的2.5倍。能夠將3500公斤的衛星送入環太陽軌道,能夠將2000公斤的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也就是說,直接用嫦娥2號稍微改一改就能直接打到火星上去,當火星探測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