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國外有關會計信息質量研究的主要成果

國外有關會計信息質量研究的主要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25 17:04:05

1. 國內外關於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的研究現狀

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指的是會計詹息具有的性質, 從信
息提供者與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角度來看, 所認定的會計信
息的標准可能會有所區別。對於會計信息質量曾有過許多
爭論, 各國會計准則對質量特徵的規定也不盡相同。
一、會計信息信息特徵的內含
會計信息質量是企業為了實現會計目標而應在會計
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中具備的質的規定。它包括會計信息
生成質量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而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是
會計信息所應當達到或滿足的基本質量要求,是使財務
報表提供的會計信息對使用者有用的那些屬性,是選擇
或評價可供取捨會計准則、 程序和方法的標准, 是對財務
報告目標的具體化。
二、 國外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研究
1 . 美國早期研究
美國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研究較早,美國注冊會
計師協會( A I C P A ) 下屬的會計研究所於 1 9 6 1年和 1 9 6 2
分別發表了《 會計研究論文集第 1 號》 和《 會計研究論文
集第 3號》 , 其中涉及到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探討。
美國會計學會( A A A ) 在其 1 9 6 6年發表的《 基本會計
理論說明書》 ( A S t a t e m e n t o f B a s i c A c c o u n t i n g T h e o r y )中提
出四項評價會計信息的標准: 相關性、 可驗證性、 超然性
和可定量性。這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會計信息質量標准
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 A P B ) 於 1 9 7 0年發布的{ A P B
S t at e m e n t N o . 4 》 提出七項財務會計的目標( A P B將會計信
息質量特徵視為會計目標的內容加以研究) : 相關性、 可理
解性、 可驗證性、 不偏不倚性 、 及時性、 可比性和完整性 。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A I C P A ) 資助的特魯布羅德委員
會於 1 9 7 3年 1 0月發表了題為《 財務報表的目的》 的研究
報告,提出了七項作為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概念:相關
性、 重要性、 可靠性、 不偏不倚、 可比性、 一貫性和可理解
性。這個報告對後來的會計信息質量研究產生了極為深
遠的影響。
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 F A S B ) 於 1 9 8 0年5月發布
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 2號( S F AC N o . 2 卜一 《 會計信息質
量的特徵( 標准) 》 中提出了以「 決策有用性」 為核心的會計
信息質量分級體系,認為會計信息的最高質量是決策有
用性, 而相關性和可靠性是主要的質量特徵, 相對次要的
質量特徵是可比性, 針對用戶的質量特徵是可理解性。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A I C P A ) 財務報告特別委員會於
1 9 9 4年發表了題為 《 改進企業報告——面向用戶》的報
告, 在評估財務信息質量標准方面強調相關性、 可靠性和
可 比性。
2 .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的研究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 ( 1 AS C )於 1 9 8 9年7月發布的
《 關於編制和提供財務報表的框架》 中認為, 高質量的會
計信息必須符合四個方面的質量特徵, 即可理解性、 相關
性、 可靠性和可比性。並認為相關性包括預測作用、 證實
作用和重要性, 可靠性包括如實表述、 實質重於形式、 中
立性、 謹慎性和完整性等。在這四項主要質量之外, 還提
出兩項有關可靠和相關信息的約束條件:及時性和效益
大於成本。
3 . 英國早期研究
英國會計准則委員會於2 0世紀9 O年代陸續發布的
概念結構——原則公告, 將信息質量分為三大部分: f 1 ) 與
內容有關的質量。主要是相關性和可靠性。 相關性包括預
測價值和證實價值, 可靠性包括如實表述、 實質性、 中立
性、 謹慎性和完整性等; ( 2 ) 與報表表述有關的質量。分為
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其中, 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和披露, 可
理解性包括匯總與分類和使用者能力要求; ( 3 )對信息質
量的約束。具體內容包括質量標准權衡、 及時性、 效益大
於成本等。除此之外, 還有作為先決質量的重要性, 以及
英國對財務報表信息的傳統要求——真實與公允。
三、 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研究
我國對於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研究還是相當充分 的, 如我國在 1 9 9 2年發布的《 企業會計准則》 、 2 0 0 0年發
布的《 企業會計制度》 中規定了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 其
中涉及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主要包括:真實性或如實反
映、 相關性、 一致性、 可比性、 及時性、 明晰性、 謹慎性、 完
整性和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等。
我國財政部2 0 0 6年 2月 1 5 E t 頒布的 《 企業會計准
則一 一 基本准則》 第二章明確提出了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包括: 可靠性原則( 如實反映、 真實可靠和內容完整) 、 相關
性原則、 可理解性原則、 可比性原則、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重要性原則、 謹慎性原則和及時性原則。
近年來, 理論界紛紛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進行研究,
特別是關於真實性、 相關性和可靠性的研究, 不少學者就
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進行了大量研究。 吳聯生認為, 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由約束條件( 收
益>成本) 、 基礎質量特徵、 總體質量特徵、 關鍵質量特徵
( 可靠性、 充分性、 相關性和可比性) 及其次要質量特徵等
部分組成。
余海榮在將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與 F A S B 、 I —
A S C 、 A S B提出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進行比較與分析後,
認為應當建立我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將會計信息質量
特徵納入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中,同時應當更加明確會計
目標, 建立多層次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
萬曉文在《 中外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比較》 中提出:
建立我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 使之取代《 企業會計准則》 ;
同時建立一個有內在聯系的多層次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
體系。在這個體系中, 主要質量特徵包括可理解性、 可靠
性、 相關性、 可比性等, 次要特徵有及時性、 完整性等, 而
把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謹慎性、 重要性等列為普遍性的限 制因素( 或約束條件) 。
同時重新對這些會計信息特徵進行 定義, 並明確它們之間的層次性與內在關系。
四、 啟示與展望
現今, 一系列會計造假案件發生後, 美國財務會計准
則委員會( F A S B ) 和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 i a s c ) 對會計信
息質量特徵的要求逐漸增強,建立了具有層次性的會計
信息質量特徵邏輯框架。我國學者對這方面的研究也 日
益增多,研究的模式是通過對西方國家的研究成果加以
借鑒並提出自己的觀點。筆者認為, 我國對於會計信息質
量特徵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l 強化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可操作性
在我國,盡管會計信息質量特徵與會計方法的選擇
有關, 但是, 由於缺乏會計程序和方法選擇的具體標准,
使其可操作性差,所以當前應盡快出台關於會計程序和
方法標準的制定政策,以滿足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具有可
2 . 完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
我國應從宏觀層面即在財務會計「 概念框架」 上建立
完善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明確各層次的相關性和
重要性, 有利於幫助使用者理解財務報告, 並據以做出恰
當的分析判斷和正確的經濟決策。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應
當成為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組成要素,明確其在財務會
計概念框架中的地位、與財務報告目標和財務報表要素
之間的關系。
3 . 建立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的邏輯結構
我國諸多質量特徵之間缺乏明確的主次邏輯關系,
具體分析後可以認為客觀性、 相關性、 可比性、 一致性、 明
晰陛、 實質重於形式等構成了對會計信息的要求。這些要
求就其內容看雖然全面, 但由於內部邏輯關系的混亂。 一
系列的條款平行羅列,各部分間沒有相互聯系,彼此孤
立, 未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構架。因而應當考慮建立一
個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確定的會計信息的最高質量特徵,
其他相關因素作為次要質量特徵或內涵限定和約束條件
應適應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化趨勢。

2. 會計信息真實性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中外幾種有代表性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綜述

(一)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的研究成果
IASC提出了可理解性、相關性、重要性、可靠性、真實反映、實質重於形式、中立性、審慎、完整性、可比性、效益和成本等質量特徵。而把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作為四個主要質量特徵,把及時性、效益和成本、公允表述等作為限制因素。

(二)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的研究成果
FASB認為,相關性和可靠性是會計信息應具備的首要質量特徵,相關性由預測值、反饋值和及時性構成,可靠性由可核性、中立性和反應真實性構成。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質量特徵是可比性和一致性。提供會計信息還受到普遍性約束條件——「效益>成本」以及承認質量的起端——「重要性」的約束。

(三)英國會計實務准則公報(SSAPS)的研究成果
SSAPS將會計信息質量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首要特徵是重要性;二是主要特徵是相關性和可靠性,實質性、完整性、客觀性和穩健性從屬於可靠性;三是次要特徵主要是指可比性(含一貫性)、可理解性、成本效益原則等。

(四)我國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國官方文件並未規范「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定義。只在2007年施行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二章第十二條到第十九條規定,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即真實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等八項特徵。理論界也未形成適應性強、公認度高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

二、關於中外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相關視角的比較

(一)會計環境上比較
「會計理論是意識的一種表現形態,所以會計環境是認識的基礎,是會計理論的基礎,會計環境決定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和變化(於玉林、田昆儒著:《會計基礎理論概論》,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版,第4頁)。」可見,會計環境影響或制約會計理論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資本市場比較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關心企業的經營活動,因此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決策價值就顯得十分重要。比如,IASC和FASB把有用性置於會計信息質量的首要位置。筆者認為在我國這種生產要素不發達的會計環境下,應注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二)會計目標上比較
在西方國家,會計目標決策有用觀占上風,因此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都重視相關性和決策價值。而我國大多數學者認為,基於我國的會計環境,對會計目標的定位不能單純地對受託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二者選擇其一,要制定適應我國會計環境的會計目標。但遺憾的是對會計目標的准確定位並沒有達成一致。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也因此而模糊,對其只是一個簡單地歸類,甚至有些學者不顧我國會計環境和會計目標等諸多方面而對國外的研究成果盲目借鑒。

(三)邏輯形式上比較
國外將諸多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構建成一個多層次的框架體系,而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是由一系列平行條款組成。他們相互之間缺乏主次關系,未能體現出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我國學術界雖做過一些劃分,但大都將各主要的質量特徵堆列在一起,找不到一個總領性的邏輯原則,同時未真正明確會計目標在整個體系中的邏輯導向作用。比如對於可靠性和相關性這兩個信息質量特徵沒有提出具體衡量標准,也沒有體現出二者之間的邏輯層次。

3. 國內外研究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現狀

1、國內研究現狀:財務分析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有百年歷史,在我國,財務分析思想出現較早,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財務分析一直是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的一部分,並沒有獨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隨著改革進程不斷深入,企業自主權日益擴大,現代財務分析領域得以擴展,其方法論體系也逐漸得以確立和完善。

2、國外研究現狀:由於認識到財務報表以及分析的重要性,財務報表分析理論和技術進步很快,已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運用科學。世界投資大師巴菲特就曾經說過對一家企業進行投資,主要看這家企業的財務報表,這是巴菲特站在投資者的立場闡明解讀財務報表的重要性。

在經濟發展的快速推動下,以財務報告為基礎的財務管理的評價體系還是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進步,21世紀財務管理的評價體系創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拓展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二是對知識資本等無形資產的財務評價比重增加。

(3)國外有關會計信息質量研究的主要成果擴展閱讀:

會計信息的安全管理注意事項:

1、單位的財務信息除法律規定和單位領導人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

2、會計檔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閱或復印件,並辦理登記手續。

3、查閱或者復制會計檔案的人員,嚴禁在會計檔案上塗畫、拆封和抽換。

4、出納室、會計室室內嚴禁吸煙,確保憑證、檔案安全,存儲在計算機硬碟中的會計數據應由備份,存放在不同的數據存儲設備中,注意防磁、防潮、防火,並健全必要的防治計算機病毒的措施。

6、會計核算軟體由專人管理維護,明確規定工作人員對會計軟體的操作工作內容和許可權,對操作密碼嚴格管理,杜絕未經授權人員操作會計軟體,未經批准,非指定人員不得擅自開啟專用伺服器,以切實保障財務數據的安全和完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信息可靠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信息質量

4. 會計信息的現狀有哪些

會計信息真實性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外幾種有代表性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綜述
(一)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的研究成果
IASC提出了可理解性、相關性、重要性、可靠性、真實反映、實質重於形式、中立性、審慎、完整性、可比性、效益和成本等質量特徵。而把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作為四個主要質量特徵,把及時性、效益和成本、公允表述等作為限制因素。
(二)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的研究成果
FASB認為,相關性和可靠性是會計信息應具備的首要質量特徵,相關性由預測值、反饋值和及時性構成,可靠性由可核性、中立性和反應真實性構成。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質量特徵是可比性和一致性。提供會計信息還受到普遍性約束條件——「效益>成本」以及承認質量的起端——「重要性」的約束。
(三)英國會計實務准則公報(SSAPS)的研究成果
SSAPS將會計信息質量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首要特徵是重要性;二是主要特徵是相關性和可靠性,實質性、完整性、客觀性和穩健性從屬於可靠性;三是次要特徵主要是指可比性(含一貫性)、可理解性、成本效益原則等。
(四)我國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國官方文件並未規范「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定義。只在2007年施行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二章第十二條到第十九條規定,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即真實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等八項特徵。理論界也未形成適應性強、公認度高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

5. 有關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題目

歷史成本原則是指企業的各項財產應當按照實際成本計量。其後各項財產如發生內減值應當按照規定計提相容應的減值准備。除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另有規定者外,企業一律不得自行調整賬面價值。[1]
亦稱原始成本或實際成本原則,指對會計要素的記錄,應以經濟業務發生時的取得成本為標准進行計量計價。按照會計要素的這一計量要求,資產的取得、耗費和轉換都應按照取得資產時的實際支出進行計量計價和記錄;負債的取得和償還都按取得負債的實際支出進行計量計價和記錄。資產減負債訴所有者權益自然也是歷史成本計價的,有別於報表日的重置價值、變現價值和市價。

6. 國內外研究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現狀

會計信息真實性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中外幾種有代表性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綜述 (一)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的研究成果 IASC提出了可理解性、相關性、重要性、可靠性、真實反映、實質重於形式、中立性、審慎、完整性、可比性、效益和成本等質量特徵。而把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作為四個主要質量特徵,把及時性、效益和成本、公允表述等作為限制因素。 (二)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的研究成果 FASB認為,相關性和可靠性是會計信息應具備的首要質量特徵,相關性由預測值、反饋值和及時性構成,可靠性由可核性、中立性和反應真實性構成。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質量特徵是可比性和一致性。提供會計信息還受到普遍性約束條件——「效益>成本」以及承認質量的起端——「重要性」的約束。 (三)英國會計實務准則公報(SSAPS)的研究成果 SSAPS將會計信息質量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首要特徵是重要性;二是主要特徵是相關性和可靠性,實質性、完整性、客觀性和穩健性從屬於可靠性;三是次要特徵主要是指可比性(含一貫性)、可理解性、成本效益原則等。 (四)我國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國官方文件並未規范「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定義。只在2007年施行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二章第十二條到第十九條規定,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即真實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等八項特徵。理論界也未形成適應性強、公認度高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 二、關於中外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相關視角的比較 (一)會計環境上比較 「會計理論是意識的一種表現形態,所以會計環境是認識的基礎,是會計理論的基礎,會計環境決定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和變化(於玉林、田昆儒著:《會計基礎理論概論》,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版,第4頁)。」可見,會計環境影響或制約會計理論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資本市場比較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關心企業的經營活動,因此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決策價值就顯得十分重要。比如,IASC和FASB把有用性置於會計信息質量的首要位置。筆者認為在我國這種生產要素不發達的會計環境下,應注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二)會計目標上比較 在西方國家,會計目標決策有用觀占上風,因此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都重視相關性和決策價值。而我國大多數學者認為,基於我國的會計環境,對會計目標的定位不能單純地對受託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二者選擇其一,要制定適應我國會計環境的會計目標。但遺憾的是對會計目標的准確定位並沒有達成一致。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也因此而模糊,對其只是一個簡單地歸類,甚至有些學者不顧我國會計環境和會計目標等諸多方面而對國外的研究成果盲目借鑒。 (三)邏輯形式上比較 國外將諸多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構建成一個多層次的框架體系,而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是由一系列平行條款組成。他們相互之間缺乏主次關系,未能體現出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我國學術界雖做過一些劃分,但大都將各主要的質量特徵堆列在一起,找不到一個總領性的邏輯原則,同時未真正明確會計目標在整個體系中的邏輯導向作用。比如對於可靠性和相關性這兩個信息質量特徵沒有提出具體衡量標准,也沒有體現出二者之間的邏輯層次。

7. 會計信息真實性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中外幾種有代表性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綜述 (一)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的研究成果 IASC提出了可理解性、相關性、重要性、可靠性、真實反映、實質重於形式、中立性、審慎、完整性、可比性、效益和成本等質量特徵。而把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作為四個主要質量特徵,把及時性、效益和成本、公允表述等作為限制因素。 (二)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的研究成果 FASB認為,相關性和可靠性是會計信息應具備的首要質量特徵,相關性由預測值、反饋值和及時性構成,可靠性由可核性、中立性和反應真實性構成。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質量特徵是可比性和一致性。提供會計信息還受到普遍性約束條件——「效益>成本」以及承認質量的起端——「重要性」的約束。 (三)英國會計實務准則公報(SSAPS)的研究成果 SSAPS將會計信息質量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首要特徵是重要性;二是主要特徵是相關性和可靠性,實質性、完整性、客觀性和穩健性從屬於可靠性;三是次要特徵主要是指可比性(含一貫性)、可理解性、成本效益原則等。 (四)我國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國官方文件並未規范「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定義。只在2007年施行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二章第十二條到第十九條規定,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即真實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等八項特徵。理論界也未形成適應性強、公認度高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 二、關於中外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相關視角的比較 (一)會計環境上比較 「會計理論是意識的一種表現形態,所以會計環境是認識的基礎,是會計理論的基礎,會計環境決定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和變化(於玉林、田昆儒著:《會計基礎理論概論》,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版,第4頁)。」可見,會計環境影響或制約會計理論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資本市場比較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關心企業的經營活動,因此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決策價值就顯得十分重要。比如,IASC和FASB把有用性置於會計信息質量的首要位置。筆者認為在我國這種生產要素不發達的會計環境下,應注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二)會計目標上比較 在西方國家,會計目標決策有用觀占上風,因此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都重視相關性和決策價值。而我國大多數學者認為,基於我國的會計環境,對會計目標的定位不能單純地對受託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二者選擇其一,要制定適應我國會計環境的會計目標。但遺憾的是對會計目標的准確定位並沒有達成一致。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也因此而模糊,對其只是一個簡單地歸類,甚至有些學者不顧我國會計環境和會計目標等諸多方面而對國外的研究成果盲目借鑒。 (三)邏輯形式上比較 國外將諸多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構建成一個多層次的框架體系,而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是由一系列平行條款組成。他們相互之間缺乏主次關系,未能體現出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我國學術界雖做過一些劃分,但大都將各主要的質量特徵堆列在一起,找不到一個總領性的邏輯原則,同時未真正明確會計目標在整個體系中的邏輯導向作用。比如對於可靠性和相關性這兩個信息質量特徵沒有提出具體衡量標准,也沒有體現出二者之間的邏輯層次。

8. 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影響因素分析的事例

摘要: 會計 信息為了滿足使用者的需要而有著多種質量特徵,其中最為主要的是相關性和可靠性。深入 分析 其相關性和可靠性特徵並充分認識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對於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至關重要。在 影響 會計信息質量高低的因素中,諸如貨幣價值變動、會計模糊性等固有性因素是無法消除的,只有充分認識並盡力降低其影響才是正確和客觀的選擇。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影響因素;會計准則中國論文聯盟 http://www.lwlm.com Abstrac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satisfy the user to need to have many kinds of quality characters, what is most main is the relevance and the reliability. Analyzes its relevance and the reliable characteristic thoroughly and understood fully it relations regarding improv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to be very important. In affects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height in the factor, such as monetary value change, accountant fuzziness and so on property the factors are unable to eliminate, only then understands and reces its influence is with every effort fully correct and the objective choice. key wor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haracter; Influencing factor; Accounting standards 引 言 會計信息是用於體現特定會計主體價值狀態及其 經濟 活動中價值運動和增值過程狀況的經濟信息,具體而言,它反映其服務的會計主體在一定時點上的財務狀況和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 內容 。正是由於會計信息能夠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所以會計信息在加強其主體內部經營管理,滿足國家宏觀調控,優化 社會 資源配置,服務於相關利害主體進行規劃決策等方面有著重大的作用。由此,我們應該重視對會計信息質量 問題 的 研究 。 老兄,在這裡面輸不到好多字,聯系QQ!

9. 對會計信息質量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計信息質量要求是對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是版使財務報告中權所提供會計信息對投資者等使用者決策有用應具備的基本特徵、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閱讀全文

與國外有關會計信息質量研究的主要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