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麽是 一國兩制 例舉我國實施一國兩制 取得的重大成果 。 謝謝
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按照鄧小平的論述,「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我國實施一國兩製取得的重大成果包括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等。1980年代初,在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方針指導下,中國政府就解決香港問題開始與英國政府展開談判。自1982年10月始,中英兩國政府就香港問題舉行了22輪正式談判,最終於1984年9月18日達成協議。
12月19日中國總理與英國首相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1985年5月27日,兩國政府在北京互換批准書,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香港進入了中國恢復行使主權前歷時12年的過渡期。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澳門政權交接儀式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隆重舉行。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開啟了歷史發展的新紀元。回歸後,澳門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實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走上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情況,與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
(1)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果擴展閱讀:
「一國兩制」的歷史意義
按照「一國兩制」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完成統一中國大業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香港和澳門問題的解決,不僅使中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而且也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範例。
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懷抱,中國人民洗血了香港被侵佔的百年國恥。澳門的回歸,標志著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佔領。這是舊中國的政府不能也不敢解決的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性貢獻。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按照「一國兩制」方針,中國政府通過與英國政府的外交談判成功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願望。
Ⅱ 談談「一國兩制」的實踐經驗
基本內容:
1.一國兩制的基礎是一個中國.
2.實行兩種制度3.保障台港澳高度自治繁榮版穩定.4.實行一國權兩制長期不變.5.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武力.
重要意義: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創造性的把和平共處原則用之於解決一個國家的統一問題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創造性的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體現了既堅持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堅定性,也體現了照顧歷史實際和現實可能的策略靈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統一會造成的不良後果.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有利於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所需要的和平的國際環境與國內環境.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為解決國際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Ⅲ 我國是如何實踐"一國兩制"的
中央對港澳特區直接行使的管治權,除了設立港澳特別行政區、制定、修改和解釋《基本法》之外,還體現在任命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決定修改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支持指導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負責管理與特區有關的外交事務、負責管理防務、監督特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等。
港澳特區根據「一國兩制」方針政策,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並依法保護私有財產權,保持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地位,保持財政獨立,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自行制定經濟、文化和社會政策等等,依法充分行使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中國政府先後恢復對香港與澳門行使主權,香港與澳門兩個特區正式成立,由此,「一國兩制」從構想成為了實踐。
(3)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果擴展閱讀:
「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與派生於「一國」,並統一於「一國」之內。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不可改變,港澳根據國家方針政策,保持本身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在這里,「一國兩制」得以成功實踐的重點在於彼此尊重對方實施的制度,並互相借鑒成功的經驗,堅決維護《憲法》、《基本法》的權威,堅決維護中央依法對港澳特區行使的監督權,堅持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使國家的根本利益和港澳的整體、長遠利益得到切實的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國史講堂:「一國兩制」在港澳的成功實踐
Ⅳ 關於推進 一國兩制 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感想
需要寫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他的影響。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日益豐富。「一國兩制」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生命力。按照「一國兩制」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面臨的重大課題。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
嚴格按照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著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鼓勵香港、澳門各界人士在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旗幟下和衷共濟,促進社會和睦;加強內地與香港、澳門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積極支持香港、澳門開展對外交往,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澳門事務。
注意事項:
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相關內容:
1、十三億大陸同胞和兩千三百萬台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凡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
2、我們理解、信賴、關心台灣同胞,將繼續實施和充實惠及廣大台灣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護台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
3、兩岸同胞要加強交往,加強經濟文化交流,繼續拓展領域、提高層次,推動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努力。
Ⅳ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哪些新成就
1、堅持復貫徹落實「一國制兩制」方針,建設更加繁榮穩定和諧的澳門。
2、加強遵紀守法意識,建設更加廉潔清明公正的澳門。
3、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建設一個更加「多彩」的澳門。
4、發揮歷史文化優勢,建設更加融通中西薪火相傳的澳門。
(5)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果擴展閱讀
基於中華文化,充分發揮澳門中葡雙語環境與文化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促進與葡語國家雙向培養中華文化與語言的愛好者、傳播者和研究者,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交流中心,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的雙向文化交流,更加融通中西薪火相傳的澳門勢必會引起世界的矚目。
心懷大局,登高望遠。在新的征程中,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澳門,只要堅持全面准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堅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堅持包容共濟、促進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廣泛團結,「一國兩制」實踐就能沿著正確方向走穩、走實、走遠,澳門就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Ⅵ 一國兩制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1、香港回歸
一年來,新一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團結奮斗、開拓進取,香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呈現新氣象,社會形勢開始出現令人鼓舞的積極變化,今天的香港風更清、氣更正、人心更齊了。
2、澳門回歸
「開創了澳門歷史上最好的發展局面,譜寫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華彩篇章」。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全面總結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重要經驗。
深情表達對澳門各項建設事業躍上新台階的殷切希望,為澳門在新時代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擘畫出新的宏偉藍圖,為澳門繼續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6)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果擴展閱讀
香港「一國兩制」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功,有力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
回歸以來,回到祖國懷抱的香港已經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其自身特色和優勢得以保持,中西合璧的風采浪漫依然,活力之都的魅力更勝往昔。
在國家支持下,香港成功應對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等一系列風險和挑戰,本地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4萬億港元增加到2017年的2.7萬億港元,年均增長3.4%;男女平均壽命分別達81.3歲和87.3歲,雙雙躍居世界第一;連續24年被國際權威機構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所有這些都雄辯地證明,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要成果的「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生命力,完全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Ⅶ 「一國兩制」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麼
按照「一國兩制」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完成統一中國大業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香港和澳門問題的解決,不僅使中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而且也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範例。
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懷抱,中國人民洗血了香港被侵佔的百年國恥。澳門的回歸,標志著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佔領。這是舊中國的政府不能也不敢解決的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性貢獻。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按照「一國兩制」方針,中國政府通過與英國政府的外交談判成功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
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願望。香港從此擺脫殖民統治,回到祖國懷抱,走上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
香港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現實。中央政府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辦事,認真履行憲制責任,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7)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果擴展閱讀:
「一國兩制」實踐成果:香港回歸
歷史意義可從國內和國際兩方面來看:
1、對國內的意義:
有利於推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有利於促進香港地區的繁榮穩定與發展。香港回歸十餘年,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下,香港發展走向日益繁榮;
香港回歸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通過香港回歸的實踐證明鄧小平提出這一政策是英明正確的,同時為澳門問題的解決以及澳門的回歸提供了實踐的範本,最終也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2、對國外的意義:
香港的順利回歸不僅是給西方大國以有力的回擊,而且香港回歸的成功實踐也為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實例,對世界政治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Ⅷ 一國兩制在我國有什麼成功的實踐範例
香港、澳門的來回歸正是源「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1997年香港的成功回歸,1999年澳門的成功回歸。
「一國兩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任領導人鄧小平為了實現中國統一的目標而創造的方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主要方針,也是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所採用的制度。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台灣問題都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望。
(8)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果擴展閱讀
共產黨為解決祖國大陸和台灣和平統一的問題以及在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中國主權的問題而提出的基本國策。
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整個國家的主體,同時允許台灣、香港、澳門保留資本主義制度。鄧小平同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構想的創造者。
Ⅸ 什麼是一國兩制 一國兩制實踐成果
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版的基本國策。權按照鄧小平的論述,「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