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會計完成成果

會計完成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24 07:12:31

A. 會計核算的最終成果是什麼

是會計報抄表。

會計報表是會計核算襲工作的最終產品。會計報表是綜合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及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變動的書面文件。

現代會計的核算職能不僅僅是對經濟活動進行事後反映,還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後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進行預測,參與計劃,參加決策;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干預經濟活動;事後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記賬、報賬、算賬。

(1)會計完成成果擴展閱讀

會計報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

1、按照會計報表的服務對象(報送對象),可以分為對外公開報表和內部使用報表。

2、按照會計報表反映財務活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靜態會計報表和動態會計報表。

3、按照會計報表編制的范圍不同,可以分為個別會計報表和合並會計報表。

B. 財務會計報告可以提供企業( )信息 A.財務狀況 B.經營成果 C.勞動生產率 D.

財務報告的目標:1、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版關的會計信息。權2、反映受託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

1、財務報告的含義:是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報告文件。 2、財務報告的種類:

財務報告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報告。

年度、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內容包括三方面:(1)會計報表(2)會計報表附註(3)財務情況說明書。

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通常僅指會計報表。

3、財務報告的作用: (1)為對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提供會計消息 (2)為對主管部門提供會計消息 (3)為對財政、稅收、銀行和審計部門提供會計消息 (4)為對投資人、債權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提供會計消息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C. 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有哪些

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包括收入、費用、利潤三項。

1、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內售商品、提供勞容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2、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3、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收入、費用、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

收入減去費用,並經過調整後,等於利潤。在不考慮調整因素(比如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補貼收入、投資收益等)的情況下,收入減去費用等於利潤,即,收入-費用=利潤。它是編制利潤表的基礎。

(3)會計完成成果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將會計要素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和利潤六個會計要素。

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會計要素側重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構成資產負債表要素;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側重於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構成利潤表要素,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是會計基本理論研究的基石,更是會計准則建設的核心。

D. 財務專業人士最新的努力成果是什麼_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經過三年半的專業學習後,在掌握了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為了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本人於XX年3月5日至4月15日在天津絲印器材供銷公司財務部進行了為期六周的專業實習,以下是此次實習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通過實習,熟悉並掌握會計流程的各個步驟及其具體操作--包括了解賬戶的內容和基本結構,了解借貸賬戶法的記賬規則,掌握開設和登記賬戶以及編制會計分錄的操作、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的操作以及根據原始憑證判填制記賬憑證的方法。使我對會計有更深的理性認識並掌握會計基本操作技能。

我將來步入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本次實習的目的!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扎實較強,正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葫蘆畫瓢准沒錯,經過這次實習,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書本上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真的是無從下手。這次實習,我是做會計,剛開始還真不習慣,才做了兩天,就感覺人都快散架了,心情自然就變得煩躁了,而會計最大的忌諱就是心煩氣燥,所以剛開始做的幾天,那真是錯誤百出啊!!幸好有老會計楊姐的指導和教誨才是我逐步進入狀態。

幾天過後我在速度和准確度上都提高了不少,對於各個會計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並且對於我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的結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呢。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了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系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虛心求教,使得兩周的實習更加有意義。此次的實習為我們深入社會,體驗生活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在實際的社會活動中感受生活,了解在社會中生存所應該具備的各種能力。

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我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財務人員請教,認真學習會計理論,學習會計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會計技能,從而意識到我以後還應該多學些什麼,加劇了緊迫感,為真正跨入社會施展我們的才華,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基礎!

E. 表明會計主體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之間相互關系的會計等式是什麼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版。

會計報表:企業權會計報表按其反應的內容不同,分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其中,相關附表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補充報表,主要包括利潤分配表以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附表。

會計報表附註,會計報表附註是為便於會計報表使用者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面對會計報表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等所作的解釋。

財務情況說明書包括:

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

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

資金增減和周轉情況;

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重大影響的其他事項。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F. 關於財務成果核算的會計分錄

一、進行期末損益類結轉

借:主營業務收入1500000

其他業務收入 150000

營業外收入100000

投資收益 60000紅字

因為是虧損

貸:本年利潤 1690000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650000

其他業務收入 90000

營業稅金及附加 30000

營業外支出 80000

管理費用40000

銷售費用30000

財務費用15000

兩個本年利潤相減下差額,然後減去所得稅就是凈利潤。

利潤總額=本年利潤的貸方-本年利潤的借方=1750000-1095000=655000

二、「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用於核算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本賬戶期末應無余額。

(6)會計完成成果擴展閱讀:

企業未按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收,主要指企業未遵循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對應計的銷售收入採取拖後或記入往來賬戶不及時轉銷售收入。我們進行征稅籌劃時,應注意:

⑴審查企業的銷售是否合理,通過確認企業的銷售方式進行稽查。對一般銷售業務,如交款提貨、委託收款、托收承付等結算方式,其銷售成立的標志有兩個,

一是商品、產品已經發出;

二是貨款已經收到,或者已取得收取價款的憑證。對其他銷售方式,按財務慣例規定,分別確定收入的實現時間。

⑵審查企業的銷售發票、運費結算等原始憑證,結合「產成品」、「自製半成品」、「庫存商品」、「生產成本」等貸方明細賬和企業「產品(商品)出庫單」,查明企業銷售發票是否已經開出,商品產品是否已經發生。

G. 近代會計的成果

近 代 會 計

一般認為近代會計始於復式簿記形成前後。 1494年,數學家盧卡-帕喬利在《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中專門闡述了復式計帳的基本原理。——這是會計發展史上第一個里程碑。

%人們稱我為「會計之父」,但是我並不是復式簿記的發明人,這是許多人的智慧結晶。我只是在理論上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闡述而已。

——盧卡-帕喬利<-- #EndEditable -->

#復式簿記首先出現在義大利的,隨後傳播至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又傳入德國、英國、法國等

工業化革命後,會計理論和方法出現了明顯的發展,從而完成了由簿記到會計的轉化。

1.折舊的思想

在工業革命出現以前,耐用的長期資產往往比較少,商人們一般都是將耐用財產在報廢時一次性沖銷,或者將耐用財產當作存貨(未銷售的商品),繼而在年終通過盤存估價增減業主權益。但是隨著長期資產的日益增多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重要性,人們逐漸意識到傳統的做法已經無法正確地確定盈虧,因此長期資產應該在其經濟壽命期內採取一定的方式進行分攤,「折舊」概念便應運而生了。

2.劃分資本與收益

企業規模日益擴大,投資者與經營者日益分離並更加關心投入資本的報酬。因此,必須將業主的投資與投資報酬收益進行嚴格的區分,使得會計人員必須嚴格區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同時也要求進行收入與成本費用的恰當配比,更使收益表成為對外披露的重要報表之一。

3.成本會計

重工業的發展與生產規模的擴大使企業的製造費用激增,成為產品成本一個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同時,伴隨著企業生產的日益復雜化,製造程序與費用的歸集與分配也相應復雜。這些變化都對成本會計制度的出現提供了契機。最終,以存貨的計價作為突破口,形成了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成本會計核算方法。

4.財務報表審計制度

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分離日益明顯。作為不參加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所有者,必然關心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因此要求管理當局定期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但是又由於管理當局與所有者之間微妙的利益對立關系,同時也由於兩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得所有者(可能並不具備會計專業知識)對管理當局提供的財務報表不可能完全信任,所以希望能夠由客觀、中立的會計師進行驗證,以增加財務報表的可信程度。這就形成了財務報表審計制度。
1854年,蘇格蘭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許會計師協會,這被譽為是繼復式簿記後會計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現 代 會 計

「公認會計准則」(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會計研究公報」(ARB)的出現為起點。這一會計發展階段,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都取得驚人的發展,標志著會計的發展進入成熟時期。

#公認會計准則

1929至1933年的經濟危機起到了催產的作用。經濟危機過後,人們認為鬆散、不規范的會計實務是經濟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挽救會計職業,會計界認為必須著手制定會計准則。1934年,第一批會計准則得到紐約證券交易所和會計師協會的共同認可,這批准則共包括6項內容,即
(1)利潤必須實現:
(2)資本盈餘不得用以調劑任何一年的當年收益:
(3)子公司並購前存在的盈餘不得算做母公司的己賺取盈餘:
(4)公司職員的應收票據與應收賬款單獨列示:
(5)庫藏股股利不得作為收益:
(6)捐贈資本不作為盈餘。
1937年,證券交易委員會開始公布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關的法規《會計系列公告》(Accounting Series Releases,ASR),並在ASR No.4中將制定會計准則的權利賦予會計職業界,而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則保留有監督權與最終的否決權。以後,會計准則制定團體先後經歷了「會計程序委員會」(CAP)、「會計原則委員會」(APB)以及現在的「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其中,FASB自成立以來,迄今已經公布了133份財務會計准則公告(SFAC or FAS)。

%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都取得驚人的發展

除了公認會計准則的出台外,新的會計分支——管理會計逐步形成與發展。早期的管理會計主要體現為執行性管理會計,側重於標准成本、預算控制和差異分析。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管理會計逐漸由單純的執行性管理會計階段,過渡到以「決策與計劃會計」和「執行會計」為主體、把決策會計放到主要位置的現代管理會計階段。管理會計從傳統的、單一的會計系統中分離出去,是會計發展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另一個重大的發展是會計研究方法上的拓展:

70年代以前,規范性會計研究法佔據主導地位,從20世紀70年代後,實證會計研究開始出現並逐漸取得了與傳統的會計研究方法共領風騷的地位。
兩種方法的有機結合逐步實現了「實踐—理論—再實踐」,這樣一種不斷循環往復的科學研究思路,從而既保證了會計理論體系的邏輯一致性,也能使會計理論在實踐中經受檢驗,避免了「空中樓閣」式的尷尬!

H. 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是( )。

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是利潤表。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既可能表現為盈利,也可能表現為虧損,因此,利潤表也被稱為損益表。

它全面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實現的各種收入、發生的各種費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業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情況。

(8)會計完成成果擴展閱讀:

利潤表的作用:

1、可據以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獲利能力

經營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潤表反映,而獲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潤表外,還要藉助於其他會計報表和注釋附表才能得到。

2、可據以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償債能力

債權人和管理部門通過分析和比較收益表的有關信息,可以間接地解釋、評價和預測企業的償債能力,尤其是長期償債能力,並揭示償債能力的變化趨勢,進而作出各種信貸決策和改進企業管理工作的決策,如維持、擴大或收縮現有信貸規模,應提出何種信貸條件等。

3、企業管理人員可據以作出經營決策

比較和分析收益表中各種構成要素,可知悉各項收入、成本、費用與收益之間的消長趨勢,發現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揭露缺點,找出差距,改善經營管理,努力增收節支,杜絕損失的發生,作出合理的經營決策。

4、可據以評價和考核管理人員的績效

比較前後期利潤表上各項收入、費用、成本及收益的增減變動情況,並查考其增減變動的原因,可以較為客觀地評價各職能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的績效。

以及這些部門和人員的績效與整個企業經營成果的關系,以便評判各部門管理人員的功過得失,及時作出采購、生產銷售、籌資和人事等方面的調整,使各項活動趨於合理。

I. 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包括()

六大會計要素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反應企業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利潤反應企業經營成果。贊同4|
評論

閱讀全文

與會計完成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