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人一生需辦多少個證件
下面將列舉每個階段要辦理的證件:
出生階段:婚檢證、初婚初育證、妊娠診斷證、准生證、出生證、預防接種證、計劃生育證;
上學階段:戶口本、學籍、學生證、畢業證、學位證,英語四、六級證;
就業階段:健康證、上崗證、職業資格證、從業資格證、執業資格證、教師資格證、 社保證、報到證、工作證、下崗證、失業證、離職證明、公務員證、駕駛證;
結婚階段:身份證、未婚證、新婚培訓證、婚育培訓合格證、計劃生育保健服務證、 結婚證、節育證、離婚證;
退休階段:生存證、社保證、養老保險證、離休證、退休證、老人證;
死亡階段:死亡證、火化證、安葬證、墓穴證、骨灰存放證。
如果你需要辦齊這103個證,不僅要經過 18 個部、委、局、 辦,39 個處、室、中心、支隊和所,要蓋 100 多個章,交 28 種辦證費。由於各部門沒有信息共享,所以我們還要重復遞交材料。
(1)中國人證書擴展閱讀:
找工作、結婚、買房子、落戶、車險理賠,無論辦哪項事情都離不開各類證件,需要的文檔證明材料則更多。有證走遍天下,哪怕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都可能辦事遇阻、寸步難行。所以從錢包到抽屜,總是塞滿各類證、照、卡,「一個都不能少」。
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一窗受理、一站服務」「最多跑一次」等便民舉措,大大便利了企業和辦事群眾。
尤其「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使營業執照成為企業唯一「身份證」,大大優化了營商環境。有鑒於此,在進一步壓減繁瑣證明的基礎上,能否把諸如醫保卡、養老金卡、公積金卡等,也做統一整合、甚至「一卡通」呢?
最近,中國鐵路總公司宣布,明年將在全國推廣電子客票,乘客「刷手機」進站乘車將逐步實現。技術上說,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前沿科技足以證明「我就是我」,一部手機在身就可以暢行無阻。技術進步一日千里,管理服務也可以快馬加鞭。打通部門間的「信息孤島」,減證便民就能有更大突破。
⑵ 中國人考tefl 證書 用處大嗎考試好過嗎
TEFL全稱為「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其意為「對外英語教學」,也就是說在非英語國家,教授回非英語為母語的學生,答TEFL國際英語教師證書在歐洲,英聯邦以及亞洲等100多個國家的學校和語言機構是被普遍認可的。
國內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也很高,尤其是少兒英語的學習,因此崗位需求量越來越大, 越來越多大中小學校和語培機構也把TEFL證書作為英語中教必備執教資格證書。如果考取了TEFL證書,這些都是可以選擇的崗位。
⑶ 中國證件的介紹
關於中國證件,對於中國人來講,是最熟悉不過的了。有網民發帖《中國人一生需要多少個證書?》,分門別類列舉出中國人一生需要辦80個證件。在帖子中,所有證件被分為家庭婚姻類、身份類、學習工作類、遷徙旅行類、財產相關類以及其他。帖子說,正是因為需要辦的證件多,才催生了龐大的靠辦假證謀生的群體。
⑷ 中國人一生要領多少個證
有統計說中國人的一生需要辦理80個證件:
家庭婚姻類
1.「准生證」。當人還在娘胎里沒成型的時候,父母就要開始為他們准備「准生證」。(中國人在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指引下,人的出生權利都被嚴重限制。沒有一紙證明,你降臨到這個世上就是非法。沒有戶口,找不到組織,上不了學。)
2.「初婚初育證」。與准生證栓在一起的是夫妻雙方的初婚初育證。
3.「婚檢證」。法律明文規定,結婚之前要進行婚檢。於是就有了「婚檢證」,證明已經過婚檢,並合格。
4.「妊娠診斷證」。每一對新人在即將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刻都非常興奮,興奮之餘別忘了去醫院進行妊娠診斷,更別忘了辦理「妊娠診斷證」。
5.「出生證」。孩子在醫院出生之後,「准生證」就更換為「出生醫學證明」(簡稱「出生證」)。(別看就是一張醫院,還不是政府機構,開出的醫學證明,但對於你以後的發展非常關鍵。如你出國的時候就需要出生證明)
6.「計劃生育證」。孩子出生之前,父母還得辦理「計劃生育證」。這一紙證明就是政府給了一個計劃生育體制內的生孩子的指標。
7.「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證」。如果父母不是在戶口所在地生育孩子,很不幸,還要辦理一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證」。
8.「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假如你的孩子是獨生子女,那麼恭喜你們了,你們可以去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9.「預防接種證」。我們生活在一個極度危險的世界裡頭,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有限,所得得接受智慧的結晶----疫苗注射。從出生開始注射的疫苗需要辦理「預防接種證」。有了「預防接種證」之後,才可以注射各式各樣的疫苗。
10.「健康證」。當你參加工作之時,根據參加不同行業的要求,需要辦理「健康證」。「健康證」一般由地方的防疫機構辦理,而且不能異地流通。「健康證」一般表示身體無重大傳染病之類的,但不包括心理疾病。
11.「結婚證」。長大成家了,找個伴侶結婚。這就需要辦理「結婚證」。如今辦理「結婚證」相對簡單了,只需要兩個人的身份證和戶口本,不需要單位開具「未婚證明」等。結婚證9元,全國統一價!
12.「涉外婚姻證明」。若你的配偶是外籍友好人士,那你們結婚之後還需要辦理「涉外婚姻證明」以示你的配偶不是本土的。
13.「新婚培訓證」。新婚夫婦應攜帶有關的證件到有關部門去參加新婚培訓,並且辦理「新婚培訓證」。
14.「婚育培訓合格證」。參加新婚培訓之後,經過象徵性的考試,辦理「婚育培訓合格證」、
15.「計劃生育保健服務證」。憑這個證可以享受孕前優生檢測和孕期跟蹤服務----這是官方的說法。
16.「節育證」,又稱「上環證」。這是計劃生育體制內的避孕節育證明,有時候也是為了二胎孩子間隔的需要。
17.「離婚證」。人與人相處比較艱難,所以有結婚的人,同時也有離婚的人。你自己聲明離婚不算,要去民政機構辦理「離婚證」才行。辦理離婚證的成本遠高於結婚證,一般是22元~幾百不等。
18.「單身證明」。某些部門為了有些遏制重婚現象,就想出這招。你想結婚?得先辦理「單身證明」!
19.「領養證」。汶川大地震留下很多孤兒。社會上很多熱心的人想領養。在領養之前你要看看法條看是否符合條件,並且要辦理「領養證」。
20.「未婚證」。去外地務工的人,你聲明自己未婚不算,要政府開出的證明才行。於是就要到公安機關辦理「未婚證」。同等效力的還有「婚育證明」。
21.「生存證明」。政府為了對付某些惡意片區養老金的人要老人辦理「生存證明」,有了這個證明,你才是活著。
22.「火化證」和「安葬證」。現在推廣火化,要「火化證」和「安葬證」。
23.「死亡證」。在中國遊走了一周,覺得累了,也不耐煩了。人老了,壽終正寢。即使這樣,*還不消停。人死了,要辦「死亡證」。
24.「養老保險證」退休之後,不用參加工作了。在繳納了足夠的社保金之後你可以領取養老金。但前提是你辦理了「養老保險證」。身份類
25.「戶口本」。在經歷過出生一大堆證件的折騰下,終於可以確認孩子的出生沒有危害到國家。現在就應該去公安局辦理「戶籍證明」。(這是人一生第一張最具分量的證明,是後面所有證件的基礎。沒有它,你在中國寸步難行。)
26.「身份證」。當滿16周歲時,就需要辦理「身份證」了。「身份證」是公民證明,也是人一生第二章最具分量的證明。在很多情況下,身份證可以替代戶籍證明單獨使用。
27.「三僑生證明」。如果你是「三僑生」,那恭喜你,你可以在高考中加15分。前提是你必須辦理「三僑生證明」。三僑生是指歸僑青年、歸僑子女、華僑在國內的子女。
28.「軍人證」、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保家衛國。光榮入伍後,要辦理「軍人證」。
29.「團員證」。從初中開始,共青團就開始選撥優秀的學生作為發展對象。加入共青團之後就有了「團員證」,直到28周歲自動退團。
30.「黨員證」、為了在考公務員和進事業單位、國企等單位的時候有優勢,很多人熱衷於入黨。入黨就要辦理「黨員證」。
31.「公務員證」。這個東西好像不能辦理,只能核發。有了這證,你就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公務員了。
32.「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光嘴巴上說你是海歸,沒人信,你得出示「留學回國人員證明」。這個證明一般是由我國駐外使館出具,首先肯定了你是留學人員,其次在外國的正規大學完成學業並獲得正式的學位。
33.「老人證」。當人老了(滿60周歲),為了享受各種優惠措施,最好辦理一個「老人優待證」。有了老人優待證,在廣州坐公車渡輪免費、地鐵半價。當然,一般情況要廣州本地戶口才能辦理,外來人口不能辦。
34.「殘疾證」。上帝並不公平;人有旦夕禍福。先天或後天造成了身體的殘疾,得辦理「殘疾證」。有了「殘疾證」可以享受到一些優惠措施。「殘疾證」一般情況下全國通用。
35.「無犯罪證明」假如一天想到廣交會去擴展業務,進去之前你還得去公安機關辦理「無犯罪證明」,美其名曰是為了反恐需要。
36.「離休證」和「退休證」。終於都熬到退休年齡了,退出工作崗位要辦理「退休證」。如果你還是離休人員,就要辦理「離休證」。
學習、工作類
37.「學生證」。幼兒教育結束後就接受9年義務教育。一踏進校門之後,要辦理「學生證」。「學生證」代表著你還是學生身份,最長的莫過於從小學到博士階段都在脖子上掛著一張學生證。有「學生證」一般能享受到優惠政策,比如看電影、逛公園等票價打折等,但只限於23周歲的學生。
38.「畢業證」。每完成一個階段的學業,都要辦理一張「畢業證」。小學、初中、中專、高中、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39.「學位證」。從本科開始又有了學位授予制度,本科、碩士、博士畢業後,一般情況你都可以授予「學位證」,包括學士、碩士、博士等學位。
40.「報到證」。又稱「派遣證」,由省級就業指導機構簽發給大學畢業生,用人單位接轉畢業生人事檔案、戶口的有效憑證。你不是大學生,你沒有「報到證」。
41.「在讀證明」。這是證明還是學生身份,主要出具單位是學校,用途可能是為了享受國家優惠政策或者其他。
42.「貸款證明」。家境不太寬松的家庭在供子女讀大學都會盡量申請助學貸款。完成學業之偶畢業證和學位證就被押在學校,但找工作得用。於是就必須辦理「貸款證明」,證明未償還貸款,畢業證見被抵押。
43.「借書證」。去圖書館或在圖書館借書,還得辦理「借書證」(或稱「圖書證」)。
44.「英語四六級證」。在有些高校,如果你的英語過不了四級、六級就不能拿到畢業證、學位證。所以學生又開始拚命學外語考級。通過了就有「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
45.「上崗證」。從學校光榮畢業後,拿了一大堆證參加工作。參加工作得辦理「上崗證」。
46.「職業資格證」。參加工作之前你要找工作,即使你是大學生國家也不給分配了。應聘工作時單位要看你的「職業資格證」、「職稱職級證」等。
47.「工作證」。有了「上崗證」之後,還得辦理「工作證」,代表你是工作一族,不再是學生。
48.「從業資格證」。如果你謀到一份在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差事,就需要辦「銀行從業資格證」、「保險從業資格證」、「證券從業資格證」。
49.「執業資格證」。或者你對某些行業感興趣,比如想從事律師、會計、精算、醫生等,那還得考「律師資格證」、「會計證」、「精算師」、「醫生執業證」證書等。
50.「教師資格證」。如果你想當老師,不是拿根粉筆在黑板上指點江山就可以,還得去考個「教師資格證」。
51.「社保證」。參加工作後,被強制納入國家的保障系統,這就要辦理「社保證」。
52.「下崗證」。國企改革了,人員分流了,可能就下崗了。下崗後還要辦理「下崗證」。
53.「失業證」可能你沒有那麼幸運熬到退休,中途就失業了。為了領取失業保險金,你還得辦理「失業證」。
54.「離職證明」。可能是為了社保局退社保費或另謀新職等需辦理「離職證明」。
55.「汽車駕駛證」。房子可能在郊區,地鐵不通,上個班要倒幾次車,只能買車。買車之前要辦理「汽車駕駛證」,就是你有資格駕駛某種車了,夠技術條件了。
遷徙、旅行類
56.「護照」。很多人想出國見見世面,或者去留學。去之前得辦「護照」簽證。這是代表國家允許你可以走出國門了。
57.「邊境證」。出國就會越過邊境。越過邊境就需要辦理「邊境證」。表示你可以越過邊境了。
58.「港澳通行證」。去一下香港、澳門等已經回歸祖國懷抱的地區吧,手續卻一點都不比去國外簡單。去之前你要辦理「港澳通行證」,並且還要「簽證」。
59.「赴台同意書」、「在職證明」。去台灣比去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復雜、麻煩,要辦理「護照」的同時,還要出示身份證、學歷證、駕駛證、戶口本、港澳通行證等諸多證件,同時還需要單位開具的「赴台同意書」和「在職單位證明」。
60.「居住證」和「暫住證」。有時候出國可能比走出自己的城市要容易一些。現在去國內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就要辦「居住證」,以前管叫「暫住證」。這代表著在國家不允許遷徙自由之後,你到另外一個城市只能「暫住」,不能「長住」。
61.「特區邊防證」。改革開放就有了經濟特區;特區經濟好,很多人希望過去工作。去之前你要辦理「特區邊防證」,不然不給你進去。
62.「外出務工證」。出外務工不是你背著行李搭上火車,找到企業起早摸黑上班就夠了。至少兜里得揣著「外出務工證」,不然會被遣返。
財產相關
63.「房產證」和「土地證」。家庭開始龐大起來,再也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情形了。成員多了,必然就要更大面積的房子。買房子,就需要辦理「房產證」、「土地證」。
64.「房屋他項權證」。在用房子抵押向銀行貸款時,由房管部門核發,銀行持有的權利證明。
65.「國有土地使用證」。你在城市買了房,就必須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因此城市建設用地屬於國有土地。
66.「土地使用證」和「契稅證」。房子買好了還要辦理幾張證「土地使用證、契稅證」。
67.「行駛證」。車買好後,你要給車辦理「行駛證」。沒有這個證,你的車還不給上路。
68.「養路費證」。在*沒實行前,對機動車還是需要繳納養路費的。繳納養路費就是辦理「養路費證」的過程。辦理了此證,你才可以使用國家公路。
69.「營運證」。除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生活自用貨車和非營運性小轎車外,從事道路客貨運輸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辦理「營運證」。
70.「營業執照」。終於有一天,你不想朝九晚五打卡上班,想自己做老闆了。做老闆前你要去工商管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
71.「經營許可證」。有了營業執照還不夠,你還得辦理所屬行業的「經營許可證」。
72.「稅務登記證」。有了政府許可你營業後,得做光榮的納稅人。就得辦理「稅務登記證」。
73.「衛生許可證」。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衛生部門尤其懂得這個道理。你一個人干凈不叫干凈,一群人干凈才叫干凈。所以你得辦理「衛生許可證」。
74.「消防許可證」。企業的經營場合關系著不特定人和財產的安全,所以必須得到消防部門的批准和驗收,這就需要辦理「消防許可證」。
75.「收入證明」。辦理信用卡的時候,先開具「收入證明」,以證明你有償款能力。
76.「貧困證明」。在大學要申請助學貸款、助學金或者其他用途,就得先去征政府機構辦理「貧困證明&rdquo
⑸ 為什麼中國人都喜歡考證書
中國式應試教育的產物,成績過關取得證書就代表實力,所以也是無可奈何的,就像現在國家提倡唯能力論,但是還是很看重學歷,依然是學歷論,各種部門應聘之類的考察你的能力一般只能看成績或者證書,就造成了大家都愛考證的風氣,。這也是無可奈何的,短期是無法轉變的。
⑹ 人生五大證件
五大證書:畢業證、駕駛證、結婚證、不動產權證、職業資格證書。
1、畢業證
畢業開始就是職業生涯的起點,雖說畢業證書不能代表能力的高低。由於不少公司在招聘的時候存在這樣一個門檻,一般是大專及以上學歷,有些是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導致低學歷者喪失了很多工作的機會。在工廠的打工仔,想要脫離工廠,像一些白領一樣出入寫字樓工作就比較困難了。
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嚴格來說這是個嚴肅的哲學問題,沒有數學題一樣的權威答案。孩童貪玩,開心就是全部的意義;及至年齡稍長,懂得了一些世間的法則,對世界的好奇銳減,便試著從與他人的對比中尋找人生的意義,以獲得自我肯定。
再後來上了大學或者參加工作,閱歷增加,學會獨立思考,對比似乎已不再能成為人生意義的答案,都知道人生只有一次,都想活的明白,都不完全認為上學、工作、娶妻、撫養孩子、孝順父母就是人生全部的意義。
⑺ 中國人都有些什麼證書
這個很多啦,主要是學歷證(學位證書、畢業證書等),技能證書(包括八大員、各類職業的專業證書、安監局發的),一些生活證書(結婚證、房產證、駕駛證等等,)太多了
⑻ 中國人可以考hsk嗎
HSK考試只針對外國人和中國的少數名族,是一種漢語水平等級的證明。這個證書漢族是絕對不需要的,也是不能才加考試的。這個常識外國人都知道,不會有哪個公司要求漢族人參加工作用這個證加分的。我覺得在國內,普通話證書倒是需要。
還有一種可能是有一些從事語言培訓的公司或學院,可能會要求職員有對外漢語資格證。
如果你是漢族,絕對不能參加HSK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