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包括教師課件製作獎嗎
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的范圍包括基礎教育各階段、各領域取得的教學成版果。凡按國家有權關規定批准設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學術團體、研究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教師及其他個人,均可申報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
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要反映我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的重大成果,其內容包括課程、教學、評價、資源建設等方面,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側重。中小學教材目前暫不列入獎勵范圍。
❷ 河南教育有希望崛起么
中原崛起,西部大開發,口號都喊好多年了,「河南教育就要崛起了」,這句也是口號
❸ 河南教育學院怎麼樣,要詳細的
河南教育學院前身是成立於1955年的河南省教育行政幹部學校,1978年正式設立為河南教育學院。學院坐落在「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鄭州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信息便捷,環境氛圍優雅,是青年學子讀書學習的理想場所。長期以來,學院堅持立足基礎教育,服務基層,走內涵發展和特色辦學道路,逐步形成學歷和非學歷教育並重,普通和成人教育並舉,職前和職後教育一體的辦學格局。 據有關資料顯示,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辦學積累,學院擁有緯五路和龍子湖兩個校區,共佔地1014畝,全日制在校生6023人,建築面積20.6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450萬元,館藏圖書63萬冊。建有高標準的教學大樓、行政管理中心、學生餐廳等;建有標准田徑運動場1個,籃(排)球場25個,網球場6個;投入1000多萬元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大大提高了學院教學、科研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河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河南省教育幹部培訓中心、河南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河南總站等機構均設在該院。學院以此為依託,共培養培訓出具有良好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中小學教師、教育行政幹部及其他專業人才22萬餘人。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學院學科、專業建設成績突出。共開設有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學、管理學四大學科,全日製成人該專科專業38個,普通本專科專業37個。有18個教學機構、1所二級學院和15個科研機構。學院承擔省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1項。擁有省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精品課程2門。
為順應教師教育培養培訓一體化的辦學趨勢,學院從1993年開始舉辦普通專科教育,先後開設有語文教育、數學教育等25個專業。2004年開始舉辦普通本科教育,先後開設漢語言文學、英語教育等12個專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普通本科教育教學經驗,提高了學院的辦學層次。 學院人才培養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歡迎,生源質量連年提高,就業形勢逐年看好,2006年以來平均就業率為92.6%,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❹ 關於河南省第四屆基礎教育信息資源應用優秀教學成果中取得觀摩課晉升高級職稱評委能認可為優質課、觀摩課
焦作市教育局
關於組織參加河南省第四屆基礎教育信息資源應用優秀教學成果評選活動的通知
各縣(市)區教育局,高新社會事業局,市直各學校: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於舉辦第四屆基礎教育信息資源應用優秀教學成果評選活動的通知》(教電教『2013』60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推動基礎教育信息資源教學應用工作在我市廣泛深入地開展,提高我市中小學教師對基礎教育信息資源的應用水平,市教育局決定組織參加河南省第四屆基礎教育信息資源應用優秀教學成果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評對象及條件
(一)參評對象:焦作市中小學校(含社會力量辦學)的教師及其他教學相關工作人員。
(二)參評基本條件:參評者應是河南省基礎教育資源網(www.hner.cn,以下簡稱「省資源網」)的注冊用戶,且通過實名認證(參評者姓名、單位,以此實名信息為准)。
(三)參評者除享有參評作品的署名權外,需同意其參評作品經編輯、審定後在省資源網上公開發布,以供全省中小學教師及本網指定用戶免費瀏覽、下載使用,並許可活動主辦者擇優結集出版。
二、評選項目及內容要求
本屆評選設「教學博客、教學設計、網路公開課、觀摩課、專題視頻」五個項目。
(一)教學博客。即參評者獨自撰寫的、在省資源網「教研備課」平台——「教學博客」欄目發表的主題博客文章。本屆主題是:數字資源在**學段**學科教學中的應用。1篇或系列均可。1篇字數不少於3000字;系列不少於3篇,每篇不少於1000字。數字資源包括國家、省資源網上的及其它來源的教學資源。學段包括高中、初中、小學(含教學點)。學科不限,但必須是參評者本人任教的學科、年級,最好與教材版本對應。文章要求真實、具體,有針對性、指導性和示範性,避免假大空。
(二)教學設計。即參評者在省資源網「教研備課」平台發起的集體備課活動中所形成的教學設計文案(共案和每個人的個案,且共案有每個參與人的修訂痕跡)及相關資源(課件、圖片、音視頻、文章等)、討論等(缺項者不能參評)。該項目不限學科、不限教材版本,但必須是教師任教的學科、教材。每個參評作品的作者限主備教師1名、其他參與教師不少於2名,可以跨市、跨縣、跨校組合。市區學校教師和農村學校、教學點教師的組合將優先評獎。參評作品如獲獎,證書署名只取前三名。
(三)網路公開課。是以輔導學生課前預習、課後復習鞏固知識為目的,並以「三分屏」形式錄制,發布在省資源網「同步輔導」欄目的網路同步輔導課程。同步輔導與課堂教學實錄不同。同步輔導錄制時不帶學生,但講授時應做到「眼前無學生,胸中有學生,網路終端有學生」。上傳作品標題需顯示對應教材版本、年級,要確保能夠正常播放,具有清晰、具體的內容索引,並同時將使用的PPT課件、同步練習題等按要求上傳至省資源網。該項目不限學科、不限教材版本,但須是主講教師任教的學科,並須註明作品適合的學科、年級和教材版本。要求錄制系列輔導課程,每系列課程至少涵蓋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且輔導課節數不低於5節。若一個單元錄制輔導課節數少於5節,應錄制連續的多個單元的課程。每節輔導課突出解決一個問題,錄制時間小學、初中以每節6-10分鍾為宜,高中10-20分鍾為宜。每個參評作品主講教師限1人,課程指導限1人,錄制人員限1人。
(四)觀摩課。是教師在信息化環境下,應用優質數字資源創新設計並開展有效教學實踐而形成的優秀教學案例,包含課件、教學設計、說課、課堂實錄(視頻)等內容。課堂實錄應是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實錄,可以在錄播教室錄制、也可以至少由雙機位攝像機錄制。格式為純視頻MPEG-2格式,幅面要求達到720*576或以上,視頻碼流為5Mbit/s。為便於作品在網上交流共享,課堂實錄的視頻還另需轉換成一種FLV格式的文件,視頻編碼格式為H.264/AVC,幅面要求480×368,碼流:300Kb/s,幀速率:25幀;音頻:音頻編碼器:AAC,采樣率:44100HZ,比特率:16000HZ。每個參評作品主講教師限1人,課程指導限1人,錄制人員署名限3人。
(五)專題視頻。即以「純視頻」格式錄制的優秀專題視頻講座。類別分為「名師講壇」和「校長論壇」。「名師講壇」是由各地電教部門組織選拔推薦當地名師主講並錄制的專題講座,主要內容包括中考、高考輔導,課程改革、通識培訓等。「校長論壇」是由各地選拔推薦本地優秀校長(或其他校領導)主講並錄制的專題講座,內容要圍繞數字校園建設、教育改革等方面展開。講座可分集錄製成系列,每集講座時間以20-30分鍾為宜。視頻格式要求同(四)。每個參評作品主講教師限1人,錄制人員署名限3人。
上述各個項目參評作品均應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引用資料須註明出處和原作者。如有抄襲等作弊行為,將取消其參評資格。
三、獎項設置
(一)省教育廳評選:「教學博客、教學設計、網路公開課、觀摩課、專題視頻」五個評選項目分別設特等獎1-2個,一等獎60個,二等獎100個,三等獎120個。另設組織獎若干個。獲獎者由省教育廳頒發證書。為鼓勵廣大教師踴躍參與活動,廣泛應用資源,積極提供優質資源,本屆評選還將給予獲獎者一定的物質獎勵。其中,特等獎獎勵價值5000元的獎品或獎金;其他獲獎者分別獎勵適當的省資源網充值卡。特等獎及部分一等獎獲得者,將被省資源網聘為兼職編輯,優先參加省資源網組織的相關活動。
(二)市教育局評選:在省教育廳評選結果的基礎上,「教學博客、教學設計、網路公開課、觀摩課、專題視頻」五個評選項目分別設一等獎20個,二等獎40個。另設組織獎若干個。獲獎者由市教育局頒發證書。
四、參評程序和辦法
(一)非資源網注冊用戶,應首先到省資源網首頁進行用戶注冊,填寫實名信息,申請並通過實名認證。
(二)登錄省資源網、國家資源網等網站相應平台和欄目,檢索、瀏覽或下載相應資源。參評內容如涉及到「教學大師」、「電子期刊」等內容,請用「電教教材網路資源使用卡」(如何取得該卡,請與當地電教部門聯系)進行充值並激活使用。
(三)利用資源進行備課並在課堂教學中使用。
(四)研究、確定自己參評作品選題,盡量不要與其他人及前幾屆已獲獎的作品選題重復。總結應用成果,撰寫、發表博客;或在教研備課平台發起或參與集體備課;或錄制網路公開課(同步輔導)、觀摩課、專題視頻,並上傳作品到省資源網上(具體要求請登錄省資源網查詢)。
五、評選程序和辦法
(一)初評。由市教育局電教中心負責組織,由學科教師和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依據評審標准(另行公布)對本地參評作品進行初評,並按比例(另行公布)評出進入復評的作品。
(二)復評。由省教育廳電教部門負責組織,由學科教師和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按評審標准(另行公布)對進入復評的作品進行評審,評選出各獎項擬獲獎作品,並在省資源網上公示。公示結束後由省教育廳公布最終獲獎名單。
http://www.jz23.jze.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613
❺ 為什麼河南只有一個211院校 為什麼河南省不發展教育事業 為什麼國家不重視河南的教育
國家教育資源分配不公
❻ 河南省教育廳省社科聯的成果算不算職稱評定的條件
教育廳的不算,我就是因為這個沒通過
❼ 河南有哪些知名的教育機構
引領右腦潛能開發中心就很不錯
❽ 河南省有哪些值得信賴的教育機構
通過調查分析,大多數顧客都比較喜歡清大教育,因為清大教育是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將在2022年,直沖IOP。謝謝你對我們的支持,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作用,歡迎追問,再次表示感謝!
❾ 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什麼級別
ma of more days and months and years t
❿ 河南省教育廳的各機構的職責
負責廳機關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負責重要會議的組織安排和督辦查辦工作;負責文秘、保密、信息、宣傳、信訪、檔案、保衛等工作;負責協調學校治安的綜合治理。
政法處 負責全省教育改革與發展戰略的研究並就重大問題進行政策調研;規劃並起草教育法規等規范性文件草案;負責教育系統綜合法規宣傳教育和執法及監督工作;負責機關的行政復議和對外應訴工作 。
人事處 負責廳機關及直屬單位的黨務、人事和機構編制管理工作;負責教育系統表彰獎勵;負責教師資格認定;規劃並指導教育行政幹部及中等以下學校校長(含幼兒園園長)隊伍建設;配合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各級各類學校的編制標准;指導各級各學校內部人事與分配製度改革。
組干處 負責全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管理省委授權范圍內的高等學校幹部;擬定高等學校處級幹部培訓規劃。
社政處 規劃全省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的建設;負責指導高等學校學生與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穩定工作;負責指導高等學校宣傳、統戰工作,規劃並指導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指導教育系統社團工作。
發規處 擬定全省教育事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負責高等學校體制改革和布局、結構調整;會同有關部門承辦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的設置、撤銷和更名;擬定高等學校和省管中專招生計劃;管理省級基本建設項目及教育基建投資;負責全省教育事業基本信息統計、分析工作。
財務處 參與擬定教育撥款、教育基建投資和籌措教育經費的有關政策;統籌管理教育經費;負責直屬單位的財務監管工作;編制省屬高等學校和廳直屬單位教育事業費預、決算,管理國有資產;管理國內外教育貸款、學生貸款和贈、援款;指導和推進學校總務後勤工作和後勤改革;負責有關工商稅務、財務檢查等方面的協調工作 。
基教處 宏觀指導全省基礎教育工作和重點推動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擬定中小學課程方案,編制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組織審定省編教材;指導中小學電化教育、圖書和教學儀器設備配備工作;管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導幼兒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負責高中會考和學籍管理;指導社會力量舉辦的基礎教育機構的工作。
職成教處 統籌管理全省普通及成人中等職業學歷教育、成人文化技術教育,指導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德育工作;負責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和師資培訓;指導社會力量舉辦的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的工作。
高教處 統籌管理全省各類高等教育,規劃並指導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評估;負責高等學校專業規劃、設置和審批;負責高等學校教材建設和師資培訓;擬定教學儀器和實驗設備基本配備標准;負責高等學校除國家、省重點以外的實驗室建設和重點學科建設;管理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學校;管理現代遠程教育工作。
師范處 指導全省師范教育;擬定中等師范教育工作的政策及指導性教學文件;指導中小學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工作。
科外處 擬定全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劃,協調並指導高等學校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及高新技術應用與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負責教育系統信息化建設;負責全省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管理出國留學和來豫留學工作;指導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負責同國外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指導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工作。
學生處 負責統籌協調各類高等學歷教育招生政策;指導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組織研究並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負責高等學校學生學籍管理和畢業生資格審查。
體衛藝處 宏觀指導學校體育、衛生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工作;擬定體育、衛生、藝術教育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協調學校組團參加重大體育競賽和藝術活動;指導學生的軍訓和國防教育工作。
督導室 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的主要職責是:研究制定我省教育督導與評估的政策措施、指標體系和規章制度,統籌規劃、組織實施全省的教育督導工作。教育督導的對象是本級人民政府的有關職能部門、下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職能部門、中等以下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辦公室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的辦事機構,承辦教育督導團的日常工作。
語委辦 負責語言文字標准化、規范化工作。 離退休幹部處 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服務、協調等工作。
學位辦 負責全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黨建、精神文明建設、團組織建設、工會等工作。
紀檢監察室 負責對教育系統行政監察、紀律檢查工作。
婦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