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可轉讓定期存單
可轉讓定期存單:
可轉讓定期存單 (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 ),簡稱定期存單(CD),指銀行發行對持版有人償付具有權可轉讓性質的定期存款憑證;
憑證上載有發行的金額及利率,還有償還日期和方法;
如果存單期限超過1 年,則可在期中支付利息。
Ⅱ 我在中國銀行存大額存款,存期三年,存單上是可轉讓存單,請問這是理財產品嗎😊
這個應該不是理財產品,就是定期存單。但銀行的存單一般都是不可轉讓的。你還是去銀行問一下是不是辦理出錯了?
Ⅲ 大額可轉讓存單的特點是什麼
大額可轉讓存單(簡稱NCDs主要特點是流通性和投資性。
具體表現在:NCDs具有自由流通的能力,可以自由轉讓流通,有活躍的二級市場;NCDs存款面額固定且一般金額較大;存單不記名,便於流通;存款期限為3~12個月不等,以3個月居多,最短的14天。
1961年, 花旗銀行在美國創建了第一份大型可轉讓存單。
目的是穩定存款和擴大資金來源。由於當時市場利率上升, 活期存款不盈利, 利率極低, 目前的定期儲蓄存款也受聯邦法規的約束, 利率上限有限, 存款從銀行流入高收益的金融工具。大型可轉讓存單的高利率可以在兩級市場轉移, 對吸收存款有很大的好處, 這種新的金融工具誕生了。
大型可轉讓定期存款證除了在銀行發揮穩定存款的作用外, 被動更換銀行存款, 等待客戶主動簽發存單, 以吸收資金, 更加積極主動的債務管理和資產管理, 存單買家也可以根據資金狀況買賣, 調整自己的資金組合。
(3)可轉讓存擴展閱讀:
大額可轉讓存單存在的問題
大型可轉讓存單吸引了大量具有期限多、利率高、可轉讓等優點的儲戶。這對豐富銀行的資金來源具有一定的意義。然而, 目前正在開發的大型可轉讓存款證存在幾個問題:
1、存單難以轉讓。
我國二級證券市場尚未完全形成, 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已開始從事證券交易業務, 但也由於各種原因而萎縮, 經濟落後地區和縣鄉兩級是根本不可能開始證券交易業務。此外, 人們對二級證券市場沒有強烈的投資意識, 在證券交易所購買證券的廖廖少很少。
因此, 大型可轉讓存單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流動性弱和可轉讓性強, 造成了 "轉讓" 存款單難以轉讓的情況。
2、誘導非法投資行為。
由於存單難以轉讓, 不能提前提取, 有的人在特殊情況下利用持有人的特殊需要, 以低價飛行購買, 有的甚至執行購買活動。
3、掛失手續不完備。
根據存單, 注冊的大型可轉讓存單可能會丟失, 新的存單可以在 1 0天後重新簽發。注冊存單的轉讓, 經買賣雙方和證券交易機構背書後生效, 與原開證行沒有關系。這就將存單的轉移與報告的損失分開, 容易給存單到期帶來麻煩, 甚至損失銀行資金。
銀行很難核實持有人是否在存款單到期前 1 0天將存款證轉賬, 並立即將存款銀行通過丟失報告的方式騙取現金。
4、發行存單並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有的銀行有大量個人儲蓄和公共存款輕的想法, 存單只發給個人, 而忽視了存單在吸收企業間歇性、閑置資金方面的作用。
5、我國關於法律制度的法律規范, 特別是大型可轉讓存單的法律規范不夠完善。
我國關於大型可轉讓存單的法律法規只有兩項, 一項是票據法, 二是大型可轉讓存單的管理辦法。雖然這兩項法律法規的頒布彌補了我國票據市場的法律空白, 但這兩項法律法規僅從宏觀指導上對大型存單的簽發、具體細節進行了介紹。交易沒有作出相關規定。
6、缺乏創新。
我國的大型可轉讓存單業務基本上是從國外學到的, 基本上差別不大, 這使得我國的大型存款單業務可以避免走彎路, 但同時也盲目地阻礙了我們的發展 "復制影響了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禁止鞏固我們的思想。
Ⅳ 我國銀行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最低額度是多少
第九條
對城鄉居民個人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面額為1萬元、2萬元、5萬元;對企業、內事業單位發行的大額可容轉讓定期存單,面額為50萬元、100萬元、500萬元。
第十條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期限為3個月、6個月、12個月(1年)。
Ⅳ 怎麼找公眾持有的可轉讓定期存款
郵政銀行存的定期兩年沒到期是可以取出部分本金的。
有關於定期存款回的事項:
到期的定期儲答蓄存款,儲戶提前支取的必須持存單和存款人的身份證明辦理;
代儲戶支取的,代支取人還必須持有其身份證明,其利率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取款人還需在支付的憑單上簽具支取人姓名;
未到期的定期儲蓄存款,儲戶可以根據需要辦理部分提前支取,驗證手續不變,其利率提前支取部分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結付,留存部分按原存日期、原訂利率到期支取時結付;
整存整取定期儲蓄每張存單只有一次可實行部分提前支取,已辦理部分提前支取的,儲蓄機構在已支付的存款單及留存部分新開的存款單上均註明」部分提前支取「字樣。(2011年3月1日後,在銀行的整存整取存款,不管是之前存的還是之後存的,可以無限次部分提取,不再限定一次)。
Ⅵ 大額存單可轉讓怎麼操作
大額存單是一種由銀行發行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是一種一般性存款。
如果你手裡專有一張大額存屬單想要轉讓,並且正好找到了合適的人想要接手這張大額存單的話,就可以在協商好價格之後到銀行辦理轉讓手續。不過轉讓時的具體規則,還是要以大額存單發行銀行的公告為准。
Ⅶ 大額可轉讓存單和票據的區別
流動性:大額存單可隨時在市場出售變現,銀行承兌匯票變現更靈活
大額存單屬於可轉讓版存單,在流權動性方面頗具優勢,持有大額存單的客戶,可以隨時將存單在市場上出售變現,通過以「實際上的短期存款」取得
「按長期存款利率計算的利率收入」。目前銀行承兌匯票通常以標的形式供投資者購買,通過債權轉讓方式增加流通性,且轉讓方式形式多樣,資金靈活周轉。
收益性:大額存單對投資者意義不大,收益不如銀行承兌匯票理財
Ⅷ 可轉讓存款單是什麼意思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在我國CMA管理會計中可轉讓存款單指的是內面額很大的存款單,通容常為100萬美元或更高。一般為無記名形式,被認為風險低,流動性高。(又稱大額存款單)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Ⅸ 中國的大額可轉讓存單業務最初由哪些銀行發行
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大額可轉讓存單業務發展比較晚。
我國第一張大額內可轉讓存單的面世於1986年,容最初由交通銀行和中央銀行發行,1989年經中央銀行審批,其他的專業銀行也陸續開辦了此項業務,大額存單的發行者僅限於各類專業銀行,不允許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
存單的主要投資者主要是個人,企業為數不多。
但當時的市場體系還很不完善,大額存單業務出現了各種問題,如發行的可轉讓存單沒有像預期中那樣形成較大的二級市場,相反被人們收藏起來等待到期兌付,盜竊和偽造銀行存單進行詐騙等犯罪活動猖獗。
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發行。
近幾年,隨著我國市場機制的進一步完善發展,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一度曾停止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又開始發行。
Ⅹ 可轉讓存款
短期融資券大量發行可能沖擊了CD的問世。但短期融資券的大量發行更動搖了貸款利率下限。若下半年短期融資券繼續大規模發行,優質企業貸款行為還會大大降低,銀行為爭搶優質客戶將貸款利率降至基準利率以下的幾率也更低,取消貸款利率下限的時機正在來臨
興業銀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發行方案上報央行和銀監會已逾兩月。能否在年內獲批,興業銀行總行同業業務部楊志勇不太樂觀。楊志勇向《財經時報》表示,興業銀行主要是想推動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進程,即便未獲批准,對興業銀行的業務也無甚影響。
據一家國有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處人士介紹,除興業銀行外,其他一些商業銀行也上報了CD發行方案。這位人士確定地說,CD年內開閘無望。
《財經時報》就此詢問銀監會二部產品審批處,被告知目前還不能確定年內是否放行,銀監會將根據審查進展情況而定。
今年3月,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曾公開表示,要加快推進商業銀行發行CD。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沈炳熙透露,他們正在研究CD,但CD發行工作還未進入操作階段。
大小銀行態度不一
楊志勇認為,今年5月以來短期融資券的大量發行可能沖擊了CD的問世。另外,楊認為管理部門動作遲緩的原因還在於,擔心CD市場建設及對其他存款的沖擊。通常,CD的利率一般高於存款基準利率。
可能的CD市場形態包括場外交易、公開市場、銀行間市場、交易所等。楊志勇認為,設立單獨CD市場的可能性較小。在國外,CD很少進交易所,以櫃台交易居多,但流動性一點也不差,這是因為國外大銀行客戶很多。
CD的客戶范圍能否拓開?企業和個人能否成為發行對象?這是興業銀行關注的焦點。如果企業和個人能購買CD,將極大增強CD流動性。
對於發行CD,農業銀行遠沒有興業銀行積極。該行產品部至今仍未開始研究CD發行方面的工作,也未接到有關通知。
農業銀行總行產品部江雯直言大銀行與小銀行不一樣,大銀行不缺資金。據了解,農行也在研究CD,但CD一般是存款需求量大的銀行主動負債之舉,目前,農行正在整合其資產負債結構。
短期融資券的沖擊 短期融資券的大量發行不僅沖擊了CD的問世,更逐步使貸款利率下限失去意義。
目前,一年期短期融資券收益率為2.92%,即發行企業只需付給投資人2.92%的年收益
率就可,這比一年期
銀行貸款利率5.58%低了許多,企業融資成本大大降低。
對於投資短期融資券的機構投資者而言,2.92%的收益率遠高於央行一年期票據利率,因此,目前已經發行的近300億元短期融資券已被機構投資者搶購一空。
短期融資券的發行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渠道,相應也就減少了企業對銀行貸款的需求。一般來說,獲准發行短期融資券的企業都是優質企業,他們都是銀行爭奪的對象。多年來,銀行為了爭奪優質客戶,往往不惜降低貸款利率,甚至不惜以便通方式突破貸款利率下限。如今,優質企業對貸款需求降低,也就減少了銀行間的惡性競爭,使貸款利率下限漸漸失去意義。
央行的數據印證了這一判斷。央行對全國金融機構今年二季度貸款利率浮動情況統計顯示,二季度金融機構發放的全部貸款中,實行下浮利率的貸款佔比18.72%,比上季下降3.18%;實行基準利率的貸款佔比21.96%,比上季下降4.94%;實行上浮利率的貸款佔比59.32%,比上季上升8.12%。金融機構人民幣1年期固定利率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46%,達到基準利率的1.34倍,比上季提高0.48個百分點。
除短期融資券外,票據結算、企業集團內部融資、其他企業直接債務工具、境內外股票發行、境外借款、出口退稅、民間融資等也形成了對貸款的替代。
若下半年短期融資券繼續大規模發行,優質企業貸款行為還會大大降低,銀行為爭搶優質客戶價格戰將進一步減弱,而當貸款利率下限完全失去意義之時,取消貸款利率下限的時機即來臨。
小檔案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CD是一種固定面額、固定期限、可轉讓的大額存款憑證。發行單位為各商業銀行,發行對象為城鄉居民個人和企業、事業單位。CD的期限為3個月、6個月、12個月(1年),其利率由人民銀行制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轉讓,採取自營買賣和代理買賣兩種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