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權轉讓協議約定不支付對價不是股東,如果不支付,協議有效嗎
協議是有效的,合同的約定只要不違反法律規定就是有效的。
⑵ 股權轉讓協議可以不支付對價而是客戶資源嗎
可以的。公司法與合同法對股權轉讓的對價類型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貨幣,也可以是雙方協商回一答致的其他對價。因此,如果股權轉讓協議的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約定股權受讓方支付對價的方式不是貨幣類型的轉讓價款,而是客戶資源。那麼法律會尊重股權轉讓雙方意思自治的結果,認定該等約定是有效的約定。
以上法律意見供你參考。
⑶ 請教:股權轉讓,工商已經變更。但是實際沒有發生對價交易。如何定性。
股權轉讓合同是否生效要看合同中是怎麼約定的,如果約定必須支付股權轉讓款、工商變更登記等條款,那麼約定條件沒有全部滿足的情況下合同沒有生效。
可以要求對方完成約定條件,比如要求對方支付股權轉讓款,但一般情況下對方還沒支付股權轉讓款的情況下是不會配合完成股權過戶的。
《民法通則》第128條規定,公民之間贈與關系的成立,以贈與物的交付為准。
按照《合同法》第186條規定,贈與合同是附撤銷權的諾成合同,在財產權利轉移之前,可以任意撤銷。贈與人行使法律賦予的撤銷權,不承擔民事責任。當然,公益義務、道德義務的贈與和經過公證的贈與,不能任意撤銷。
《公司法》第71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
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3)協議轉讓對價擴展閱讀:
《公司法》第72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三個法定條件:
1、過半數(股東人數)同意條件。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
2、通知其他股東。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
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即不同意轉讓就必須購買,如不購買則視為同意轉讓,排除其他情況存在。
3、優先購買權行使。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出資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股東將股權轉讓給其它現有的股東,即公司內部的股權轉讓;二是股東將其股權轉讓給現有股東以外的其它投資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權轉讓。兩者所依據的法律程序以及產生的法律後果是有差別的,尤其是無償轉讓股權。
對內無償轉讓股權是公司股東對內部其他股東無償轉讓股權,對外無償轉讓股權是對公司外的投資者無償轉讓股權。有限責任公司是人和公司,所以對內轉讓股份和對外轉讓股份所受到的法律限制是不相同的。
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自由地在將股權轉移給公司內部其他任何股東,《公司法》對其沒有限制。但是,對於對外轉讓股權,必須按照《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的三個法定條件。
從實踐來看,有限責任公司無償轉讓股權的行為多發生在公司內部,而股權對外無償轉讓股權而成功的情形比較少見。
無償對外轉讓股權很容易受到內部股東的阻撓和干預,況且在同等條件下,內部股東應該更優先地獲取無償轉讓的股權。沒有經過內部股東同意的對外無償轉讓股權的行為很容易被內部其他股東申請撤銷。
⑷ 股權轉讓對價,及協議如何寫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的對價在於收購方對於公司本身價值的考慮,也就是說,公司未來的前景、有無上市的計劃,對股權的價值都是有影響的,而不單單從公司的凈資產考慮,另外一個就是收購股權的意圖是什麼,歸根結底,股權對價,是雙方協商的結果,是資本市場對該公司股權價值的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