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巡警巡邏成果

巡警巡邏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22 23:05:24

1.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更好還是中國人民警察學院更好。那個更容易進入省或市公安廳工作呢哪個更容易考入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較好。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更容易進入省或市公安廳工作,但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較難考,其屬於重點建設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相關優勢介紹如下:

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師資力量較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有專任教師600餘人,其中正高職300餘人,聘任客座教授80餘人,教官300餘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項目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

享受公安部部級津貼專家9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北京市教學名師9人,公安部教學名師3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1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

2、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學成果較好:中國人民公安大學4項成果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其中有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2018年,3項成果獲全國公安高等教育部級教學成果獎。

(1)巡警巡邏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有關介紹: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設有11個學院、13個本科專業及22個專業方向;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5個;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警察教育培訓機構進行著交流,與美國紐約城市大學、英國警務學院、俄羅斯聯邦內政部莫斯科大學、烏茲別克內務部警察學院、韓國警察大學等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2. 農民,教師,交通警察,醫生,郵遞員,消防員,清潔工,售貨員,演員,司機,的勞動成果以及意義

農民--食物--生之根本來,教師自--知識--進化必備,交通警察--公共秩序--制約道德,醫生--健康--生活質量,郵遞員--信息傳遞--隔千里而知親容,消防員--救民於水火--擋風遮雨,清潔工--環境安逸--活得輕松 ,售貨員--物資交流--豐富身心,演員--文化娛樂--精神愉悅,司機--當代筋斗雲--遨遊天涯。

3. 我國警察公共關系建設有什麼成果

試論我國警察公共關系建設的實踐與發展思路

摘要:警察公共關系在新時期警務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我國警方的高度重視。全國各級公安機關以公共關系理念為指導,結合實際開展了很多成功的警察公共關系實踐活動。我國警察公共關系的發展思路,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警察公關意識、提高警務人員素質、建設警察公關機制、創新警察公共關系思路等。
關鍵詞:警察公共關系;實踐;發展思路;隊伍建設

近年來,隨著公共關系理論在內地的逐步成熟,警察公共關系的理念也逐漸滲入我國警務活動的各個方面。

所謂警察公共關系建設是指警察組織及其個體通過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實際工作,獲取社會公眾的信任與支持,從而優化執法環境,實現其組織目標的一種動態的管理活動[1] 。警察公共關系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對內,警察公共關系可以促進隊伍內部信息的溝通,了解掌握民警的情感、需求,化解矛盾,增強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促進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對外,警察公共關系可以促進警察與社會各階層群眾的雙向溝通,實現警民關系的良性互動,樹立民警的良好形象,為警方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在利益主體多元化、社會關系復雜化的新時期,警察公共關系理論的引入,無疑為警察組織如何樹立良好形象,建立與社會各界的和諧關系進而搞好社會治安工作提供了一條新思路。事實上,從警察組織產生的那天起,出於樹立良好形象與預防犯罪的目的,警察組織及其個體即或多或少的從事著公共關系的實踐。近年來,隨著社會治安形勢的發展和執法為民觀念的不斷提升,我國警方各警種、各部門特別是公安宣傳部門在工作當中,逐步樹立警察公共關系的理念並積極進行了廣泛的探索與實踐。例如,貴州省遵義市公安局、廣東省梅州市公安局等地公安機關成立了公共關系科[2] ,廣東省在番禺市公安局、雲南省在沾益縣公安局、海南省在海口市公安局分別建立了「警察公共關系實踐基地」 [3]。這些專門的公共關系機構的建立,就是我國警察公共關系建設不斷加強的一個標志。

一 、我國警察公共關系建設的主要實踐
(一) 規范警務,奠定基礎。進入新世紀以來,公安部在全國公安機關逐步推行了警務公開制度,按照「依法、便民、廉潔、高效」的要求,要求凡是能公開的辦事制度、辦事程序、辦事結果一律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在此基礎上,又在全國大力推行警務規范化建設,逐步規范民警的崗位職責、工作程序、職業操守和內務管理,形成權力分解、互相監督的有效監督機制。警務規范化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公正文明執法工作,改進了警務運作機制,提高了警隊的戰鬥力,也為警察公共關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二)從嚴治警,提高素質。其一是加強教育培訓,比如在全體民警中開展了「三項教育」和保持共產黨黨員先進性教育;開展了執法專題大討論和執法資格培訓,對於教育不合格者實行離崗培訓,對培訓不合格者一律停止執行職務或調離公安機關。其二嚴明紀律,對於民警的違法違紀行為,中國公安部一直採取非常重視的態度。在公安部的網站上粗略查看,僅從1990年至今,公安部下發的用於約束民警行為的文件就達到40多份,對公務用槍、警車使用、民警著裝以及行為操守等做出了嚴格規定。2003年1月實施的五條禁令更是體現了從嚴治警的決心。其三強化監督,近幾年來,我國各級公安機關陸續建立了警務廉政監督員制度,開通了110警務投訴電話,設立了投訴窗口等。2005年5月到9月,按照公安部的統一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實行「開門大接訪」,既集中處理了大量群眾的信訪問題,也把全體公安民警置於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其四嚴格招警,從2000年起,廣東在全國首先實行了全省統一招警制度,從而保證每個從警人員的基本素質符合規范、嚴格的招警標准。

(三)以人為本,服務公眾。公安工作面向整個社會,聯系千家萬戶,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只有取得人民群眾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完成打擊敵人、保護人民、懲治犯罪、服務四化的重任。近年來,我國各級公安機關除了一如繼往地在偵破罪案、維護治安方面銳意進取之外,在出入境、治安、交通、消防、邊防、戶政管理等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中,不斷增強為公眾服務的公關意識,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先後推出了一系列服務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方便群眾的新規定、新舉措。比如交警部門對輕微交通事故實行簡易程序處理;派出所、刑警隊、治安科、巡警隊、車管所、出入境、110等窗口基層單位和民警,在與群眾交往中要求做到警容嚴整,語言文明,態度熱情,行為規范,並且普遍實行了警民聯系卡、報警指示牌、留言板等制度,制定了接待群眾、辦理證件、接警處警、調處糾紛等一系列措施;社區警務室民警主動深入社區,深入家庭,了解民意,解決困難,密切與群眾的聯系。這些以人為本的行政管理加上人性化的服務,使公安機關和民警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 廣泛宣傳,樹立形象。其一,通過宣傳推進警方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如近年來對全國各級公安機關先後開展的嚴打整治行動、禁毒工作、警務規范化建設、執法「大輪訓」、「五條禁令」等公安工作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報道,擴大了公安工作的影響,增進了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了解、信任和支持。其二,通過宣傳民警中的先進典型,樹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先後涌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從嚴治警身先正、真心英雄更多情」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任長霞[4]、「心繫百姓二十載、一腔真情鑄豐碑」的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新港派出所所長趙振金[5]、被譽為「雷鋒式的消防戰士、新時期的青年楷模」的金春明[6]等等。涌現了象濟南交警、漳州110等模範單位。這些英雄和模範是先進警察精神和價值觀念的化身,正是以他們的人格魅力和集體形象展示了當代人民警察的精神風貌和文明的行為方式,樹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其三,通過警察文化建設,展示警察精神世界。通過成立警察藝術團、警察俱樂部,開展警察文化藝術節等形式,把開展豐富多彩、品位高雅、健康向上的警營文化活動作為促進公安工作、加強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有效載體,向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展示了新時期公安民警的良好素質、戰斗風采和較高的文化藝術素質,弘揚了新時期公安精神,塑造了新型警民公共關系。

(五)藉助傳媒,引導輿論。要塑造警察形象,更要將良好的警察形象傳播給人民群眾。警察公共關系要進行有效的信息傳播,就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的需要,靈活地運用傳播方式,開展不同層次的警察公共關系活動。其一,與大眾傳媒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大眾傳媒在信息時代對於公眾的影響具有其它傳播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藉助大眾傳媒開展公關活動無疑事半功倍。一方面,經常主動邀請新聞媒體深入公安機關就警務工作和警營文化進行采訪報道。另一方面,與報紙、電視台等大眾媒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經常有計劃地、及時地向社會各界發布信息或拍攝有關公安工作的影視專題片,把公安機關自身的隊伍建設情況、工作目標和成就等信息傳遞給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了解警察,了解公安機關。其二,完善警方新聞發布制度,主動與公眾溝通。為切實推行警務公開,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主動自覺地接受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2004年初,公安部決定,在全國公安機關實行定期新聞發布制度,及時主動地向媒體和公眾發布重要信息,將當前的社會治安狀況和公安機關的重要信息及時告知公眾。其三,建設警方自己的宣傳陣地。比如舉辦公安機關的雜志、和電視台合作開辦警務工作欄目,並適時拓展網路媒體,建立各級公安機關的網站。網路平台的服務性與互動性使警察與公眾的溝通更為有效。

(六)專題公關,良性互動。為了擴大與公眾的交流,全國各級公安機關近年來策劃和組織了「警察開放日」、「警察文化節」、「一日義務警察」、「警民心連心」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專題公關活動。如早在2001年,廣州警方就首次舉辦了以「讓市民了解警察,讓民警服務市民」為主題的「警察開放日」活動,市民第一次零距離接觸警用裝備,與警察面對面交流。目前,這一做法已經在全國各級公安機關得到廣泛推廣。2002年10月6日北京市以「警民攜手,共保十六大安全」、「共建安全穩定之都」為主題的「警察開放日」活動,更是我國警方全方位實踐警察公共關系理念的一個成功範例。2002年北京市推出了精心設計的「北京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卡通化,極大地提高了人民警察形象的親和力,使人民警察對警察改變了以前可能持有的冷漠或消極態度,對公安機關抱有積極認同的態度。通過不同形式的公共關系專題活動,形成了公安機關與它的社會公眾之間的一種良性互動關系,極大地改善了警民關系。

以上實踐,一方面從組織內部的建設入手,側重於內部公關建設,另一方面從與組織外部的溝通入手,側重於外部公關建設,兩者互相結合,協調發展。盡管這些探索和實踐有許多成功之處,但由於其大多隻是基於組織自身發展的需要,所以與系統理論指導下的自覺的警察公共關系實踐相比,還只是警察公共關系建設的一般性工作。那麼,如何充分運用公共關系理論,廣泛借鑒政府公共關系、企業公共關系以及西方警察公共關系建設的經驗和成果,推動中國特色警察公共關系健康發展,筆者認為,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二、我國警察公共關系建設的發展思路
(一)充分認識警察公共關系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逐步培養警察組織及其個體的警察公共關系意識。由於建立和協調良好的警察公共關系是整個警隊共同的使命,需要每個警察的參與,所以必須首先從思想認識上培養警察個體特別是各級領導者的警察公共關系觀念和意識。其一,強化理論研究。圍繞長遠的戰略目標廣泛開展和大力推進警察公共關系理論的探討與研究,用正確的理論引導全體民警認真做好警察公共關系工作。其二,加強教育培訓。一方面可以將公共關系理論以及有關知識納入民警在職培訓的教學大綱和警察院校學生的必修課程,普及警察公共關系的教育;另一方面還可以採取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培訓班、研討會等方式,重點加強對直接從事警察公共關系工作人員的培訓。

(二)通過改進警察組織內部工作和提高警務人員素質,奠定警察公共關系建設的基礎。任何性質的公共關系,都是先從內部做起的。其一,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不斷改進警察組織的管理方法,使其更加符合最大多數公眾的利益。警察組織在偵破罪案、維護治安、服務公眾方面的工作,對於公眾的需要具有更為本質的意義。警察組織工作質量的提高和工作方式的改進,無疑能夠增進公眾對公安工作的理解,從而獲得公眾的支持。其二,不斷提高警務人員的素質。警務人員是警察組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公關活動實施的主體。警務人員思想修養、文化水平、警務技能、紀律作風、身體狀況等方面的良好素質,是開展公關活動的必備條件,同時,亦具體生動地反映了警隊的精神狀態和警察組織的形象。因此,必須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不斷提高警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其三,爭取組織內部全體成員的真誠合作,這既是內部公關的目標,也是外部公關的條件。

(三)統籌規劃,逐步建立科學、系統、有效的警察公共關系建設機制。其一,建立警察公共關系建設的戰略目標機制。如何樹立為公眾所接受的良好形象是一種具有全局性和長遠性的系統構想,在做好短期和日常公關工作的同時,必須通過戰略目標機制對警察組織中遠期的公共關系目標做出規劃,使各項公關活動具有連續性[7]。其二,建立公眾評價機制。警察形象的本質是公眾對警察組織的整體評價,而使組織的行為得到公眾的認可並在與公眾的良好關系中求得組織的發展是警察公共關系建設的目標[8]。因此,必須建立公眾評價機制,由接受警察服務的公眾對警察組織及其行為做出評價,並通過公眾評價所反聵的信息調整警察組織的行為,進而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公關活動。其三,建立社區警務運作機制。社區是警察組織與公眾溝通最基層和最直接的場所,民警在社區開展預防犯罪、宣傳法制、提供公眾服務、構築治安防控體系等方面的工作,既能增加警務工作的透明度,又能促進警民關系,並贏得公眾對警務工作的支持。警察公共關系建設必須把社區作為工作重點,通過完善的社區警務運作機制加以實現。其四,建立行之有效的日常工作機制。在設立警察公共關系機構和人員的基礎上,通過明確管理目標和職責分工,建立起日常性的工作運行機制,比如考核機制、激勵機制、

4. 農民、教師、交通警察、醫生、郵遞員、消防員、清潔工、售貨員、演員的勞動成果是什麼意義是什麼

有的是為了社會服務,有的為了生活

5. 警察的職業晉升和發展路徑

作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理論和實踐成果,職業生涯規劃就是這種需求的產物。與其回他所有職答業一樣,警察的職業生命周期會經歷很多階段。這包括新警適應期、鍛煉提高期、職業成熟期以及職業生涯後期四個階段。新警適應期在於選擇、入門、碰撞和調整;而鍛煉期是入警後五至十年的階段,在於方向選擇,艱苦磨練以及職業塑造;職業成熟期主要指入警10年後至50~55歲左右這一時期,面對各種壓力,此階段警察重要需求就是度過生活、工作中的危機;最後作為退休前的職業生涯後期,警察性格已處於成熟而穩定的階段,但又身體與心理上的負擔,需多多注意!認清各階段特點和需求既有助於制定適合個體的發展計劃,也有助於警察組織真正了解其需求,更有效引導和管理,是開展警察職業生涯規劃的邏輯起點。

6. 農民、教師、交通警察、醫生、郵遞員、消防員、清潔工、售貨員、演員的勞動成果是什麼意義是什麼

農民: 果實 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
教師:百萬學子以及每一堂課...... 培養下一代
交通警察:維內護道路交通安全容 保證我們的出行安全
醫生:康復後的患者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救死扶傷
郵遞員:送達的信件 准時送到,保持通信
消防員:滅火搶險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清潔工:干凈的環境 讓我們能快樂的生活在干凈的環境
售貨員:銷售出的商品 方便人民購物
演員:演出、電影電視 給我們帶來歡樂

閱讀全文

與巡警巡邏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