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學派的思想
材料一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至於神,我既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也不知道他們像什麼東西,有許多東西是我們認識不了的;問題是晦澀的,人生是短促的.」
材料三 「你,我的朋友,偉大、強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個公民,像你這樣只注意金錢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進你的心靈,你不覺得羞恥嗎?
材料四 美德即知識.
(1)材料一體現了古希臘哪一學派的思想?這一思想出現的背景是什麼?
(2)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一些?請簡要概括他們的思想主張.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他們的主張在當時起到了什麼樣的影響?
(3)材料三、四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主要思想是什麼?其在古希臘歷史的地位是什麼?
答案
(1)材料一體現了智者學派的思想.(2分)背景:古希臘奴隸制經濟的繁榮,公元前5世紀中葉後,古希臘城邦奴隸制民主發展到頂峰,雅典成為希臘的政治文化中心,隨著城邦民主政治的發展,參與政治生活成為每個公民生活的重要內容.人的地位得以提高(3分)
(2)主要代表人物普羅塔哥拉.(2分)思想主張有「人是萬物的尺度「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認為正義,善德,真理等價值標准跟人的興趣有關,是由人制定的.(4分)影響:他們的思想對於雅典民眾的思想啟蒙和解放起了積極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2分)
(3)是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的思想.(2分)主要思想:認識你自己,注重對人的探討,強調知識的作用,無知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把道德和知識合二為一.(4分)蘇格拉底是古希臘是偉大的思想家之一.(2分)
B. 材料一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張,對於
你好,很高興為抄你解答:
材料一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張?
答:
(1)「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分)鞏固國家政治統一,加強中央集權。 (2分) (2)把理和儒家傳統道德結合起來(或把儒家傳統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2分)
望採納~~~~~~~~~~
C. 材料一所陳述的史實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在思想學術領域出現了怎樣的局面
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D.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麼思想這個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是怎樣體現這種思想的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麼思想?這個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是怎樣體現這種思想的,請舉一例說明。
答:經濟發展緩慢
農奴制影響了經濟發展需要的勞動力和市場;克里米亞戰爭失敗的教訓。
E. 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
1、有教無類2.因材施教:3.三人行,必有吾師焉4.勤於思考5.溫故而知新6.不恥下問7.知之為知之,不知不為不知
你挑一個吧。
F. 材料一反映的是誰的思想主張
(1)材料一、二體現了古希臘哪一學派的思想?這一思想出現的背景是什麼?回
(2)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是答誰?結合所學知識,這一學派的主張有何局限性?
(3)材料三、四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4)在當時思想家的眼中,優秀的個人具備的必要素質有哪些?
答案:
(1)智者學派。背景:公元前5世紀,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成為希臘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們越來越多地參與政治生活,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普羅泰格拉。局限: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對人行為的約束力,不利於建立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社會公德。
(3)蘇格拉底。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識,善是人的內在靈魂。
(4)心地善良,知識淵博,富於教養,崇尚理性等。
G. 材料一反映了當時什麼樣的思想潮流
答案:【擺脫神學束縛,關注現實,反映了人文主義思潮.】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古代史書多以紀傳體編撰而成.「蓋紀者,編年也;傳者,列事也.編年者,歷帝王之歲月……;列事者,錄人臣之行狀.」
——據(唐)劉知幾《史通》
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國民全部之經歷及其相互之關系」;史學者,「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
——據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材料二:布魯尼(1369——1444)的《佛羅倫薩史》,不再從上帝創世而是從佛羅倫薩的建城寫起;不再記述有關佛羅倫薩建城的神怪傳說和奇跡,而是更多地描寫佛羅倫薩當時的政治生活.
——據《西方的歷史觀念》
材料三: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對世界近現代史的分期先後出現兩種主要做法:①近代史開始於1640年,現代史開始於1917年;②近代史開始於1500年前後,現代史開始於1900年前後.
(1)據材料一,古代紀傳體史書記載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梁啟超的史學觀受到哪些思想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材料二,分析布魯尼的歷史撰述反映了當時什麼樣的思想潮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選材料三中的一種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實依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學者認為,歷史不僅是指過去的事實本身,也是指人們對往事的記錄.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型:材料題難度:偏難來源:廣東省高考真題
答案
(1)統治者的活動.西方民主平等思想、進化論思想、救亡圖存思想.
(2)擺脫神學束縛,關注現實,反映了人文主義思潮.
(3)以下兩種答案任選其一:
①1640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啟了資本主義的新時代.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
②1500年前後,新航路開辟,世界從分散孤立走向統一整體.1900年前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
(4)「略」(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H.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歷史時期的思想成果其核心思想是什麼
(1)法家。(1分)觀點:主張法治。(1分) (2)觀點:「大一統」,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分) 原因:適應漢武帝鞏固國家統一、加強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2分) 影響:使儒學取得了獨尊的地位,成為封建正統思想。(1分) (3)態度:猛烈批判君主專制統治。(1分)區別:韓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為封建君主專制服務的,黃宗羲的思想則體現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2分)區別原因:主要是由於前者處於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時期,後者處於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2分) 試題分析:(1)注意材料的出處、作者是韓非子,韓非子是戰國時期我國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他從法、術、勢三個方面論述了加強君主權力的重要性,並主張實現中央集權,從而得到秦始皇的重視。所以可得出結論為法家學派。 (2)觀點依據材料的中心內容來分析,注意材料中的「大一統」等字樣,並且材料中說「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可知作者意在強調「大一統」。原因是因為漢統一後經過黃老之學的休整後,漢代社會的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恢復,政治上的統一要求思想的統一為之服務。 (3)黃宗羲是抨擊君主專制最為猛烈的一個進步思想家,材料內容正好反映了他的「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的觀點,所以可以得出其態度是「猛烈批判君主專制統治」。韓非子與黃宗羲的觀點明顯的是對立的,所以可得出正確的答案。
I. 材料一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哪一思想理論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該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專西方軍事裝備屬、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封建統治的「自強」、「求富」運動.這場運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卻為中國近代化的起步開辟了道路,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洋務運動,又稱晚清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其分類思想就是「師夷制夷」 、「中體西用」 八個字。前四個字「師夷制夷」 表明洋務運動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的關系,即學習西方的長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J. 材料一反映了我國戰國時期在思想領域出現了什麼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戰國時期在思想領域出現了什麼局面?(1分)
(2)材料二內中講述的孔子生活容在什麼時期?(1分)其核心思想是什麼?(1分)寫出孔子對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大貢獻。(2分)孔子有很多關於學習的名言名句,請舉一列。(2分)
(3)材料三中韓非子的思想主張對秦朝的影響。(2分)
(4)我們應當怎樣正確對待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傳統文化?(2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戰國時期在思想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
(2)材料二中講述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其核心思想是仁的學說,孔子對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大貢獻:創辦私學,廣收門徒;注意因材施教,要謙虛好學,要時常復習,以便「溫故知新」。 孔子有很多關於學習的名言名句,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吾師焉。
(3)材料三中韓非子的思想主張對秦朝的影響:韓非思想成為秦朝統治的理論基礎,但嚴刑峻法也導致了秦朝的覆亡。
(4)我們應當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正確對待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