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林業科技成果庫

林業科技成果庫

發布時間:2021-10-14 06:01:16

A. 萬方資料庫論文查詢李秀娥吉林省林業科技成果獎1996,斑克松害蟲防治技

)論文——參考義獻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內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容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B. 宋叢文的主要研究領域及成果

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林業部重點課題1項,國家九五攻關課題1項,國家948計劃科研項目1項及多項省級重點科研項目。
其中:
林業部九五重點課題子課題「湖北省馬尾松、杉木種子產量預測方法研究」 1999年獲湖北省林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九五攻關專題(95-014-03-01)的子專題 「重要針闊葉樹種種質資源庫建立與保存技術研究」 1999年獲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湖北省馬尾松地理種源試驗成果推廣應用」 2000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推廣二等獎;
國家948項目「日本優良果梅品種的引進」於2002年通過了國家林業局組織的驗收,且列入了國家林業局2003年重點科技成果推廣指南;
湖北省科委科技攻關課題「瀕危樹種禿杉種質資源保存及利用」 2004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全國自然科學類核心期刊《林業科學》、《華中農業大學學報》、《湖北林業科技》等公開發表各類科技論文30篇。代表作有《垂枝杉種質資源RAPD鑒定及遺傳多樣性研究》、《天然珙桐群體的RAPD標記遺傳多樣性研究》、《湖北省林木遺傳資源保存策略的研究》、《利用PCR—RAPD法和同工酶分析法對日本柳杉無性系識別方法的研究》、《禿杉種質資源保存及區域性試驗研究》等10餘篇。撰寫各類可行性報告、總體規劃、調查報告等近20卷50餘萬字。

C. 張康健的著作成果

1.《中國神樹-杜仲》,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總182頁;ISBN:7-80118-388-6/8.50元
2.《葯用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學(全國高等林業院校試用教材)》,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總217頁。定價:¥21.00;
3.《葯用植物次生代謝物》,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ISBN號:7-5604-1596-2 / Q945.1 【原書定價】 10.00 ;
4.《中國杜仲研究》,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出版;
5.《中國杜仲次生代謝物》,科學出版社,2002;
6.《風靡全球的杜仲健康新理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ISBN:781092400;
7.《Du-zhong,Agobally Fashionable Healthcare Concept》(2008);
8.《杜仲次生代謝物與人類健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總158頁。 1、《基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2年2月1日
2、《基於偏離-份額分析法的鄭州市工業競爭力評價》,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9月1日
3、《杜仲葉次生代謝物生長積累動態的研究》,林業科學,1999年2月1日
4、《杜仲葉次生代謝物生態學研究初報》,林業科學,1999年6月1日
5、《杜仲葉次生代謝物與個體生長發育特性的研究》,林業科學,2001年6月1日
6、《杜仲次生代謝物部位差異性的研究》,林業科學,2002年6月1日
7、《杜仲研究進展及存在問題》,西北林學院學報,1994年4月1日
8、《杜仲幼樹短截效應和防護效益的研究》,西北林學院學報,1996年2月1日
9、《杜仲葉與皮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較研究》,西北林學院學報,1996年2月1日
10、《杜仲綜合開發的進展與前景》,西北林學院學報,1996年2月1日
11、《杜仲綜合開發的進展與前景》,經濟林研究,1996/S2
12、《杜仲快速育苗技術的研究》,林業科技通訊,1992年3月1日
13、《油松穴底植苗好》,陝西林業科技,1981年4月1日
14、《「多杯」育苗盤》,陝西林業科技,1982年1月1日
15、《淳化縣造林立地條件類型劃分及適生樹種選擇的調查研究》,陝西林業科技,1983年4月1日
16、《渭北黃土高原油松數量化立地質量得分表的編制及其應用》,西北林學院學報,1984/00
17、《渭北黃土高原油松數量化立地質量得分表的編制及應用》,林業科技通訊,1984年5月1日
18、《介紹幾種適於黃土高原地區的造林混交類型和造林方式》,陝西林業科技,1984年1月1日
19、《Fuzzy聚類分析在造林立地分類中的應用》,林業科技通訊,1985年12月1日
20、《淳化縣農田防護林營造技術的調查研究》,陝西林業科技,1985年1月1日
21、《林木種子活力測定方法的研究》,陝西林業科技,1985年3月1日
22、《油松造林立地質量預測方程基準變數的選擇》,陝西林業科技,1986年3月1日
23、《渭北黃土高原油松適生立地選擇及方法的研究》,西北林學院學報,1987年1月1日
24、《陝南杜仲的經營現狀及前景》,陝西林業科技,1987年2月1日
25、《黃土高原造林立地評價新方法——土壤水分數量化方法》,陝西林業科技,1987年4月1日
26、《陝西擴大栽培杜仲適宜氣候生態區域的探討》,西北林學院學報,1988年2月1日
27、《乾旱陽坡植苗造林新方法》,林業科技通訊,1988年10月1日
28、《杜仲優化播種育苗方式的試驗》,陝西林業科技,1988年3月1日
29、《植物生理極性不顯現象及其應用》,林業科技通訊,1989年10月1日
30、《杜仲優樹返幼及快速繁殖方法的研究》,西北植物學報,1989年2月1日
31、《毛白楊、河北楊多代循環繁殖方法的研究》,林業科學,1990年2月1日
32、《杜仲》,中國林副特產,1991年3月1日
33、《杜仲優樹根萌苗返幼特性的研究》,林業科學,1991年5月1日
34、《森林立地定量評價與分類的研究現狀》,陝西林業科技,1991年2月1日
35、《油松種子活力測定方法的試驗》,種子世界,1985年10月1日

D.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的科研成果

機電工程學院擁有一支從事林業工程(工科)及木工加工機械、農林機械、食品包裝機械、動力機械和流體機械等機械類產品研究40多年的教學科研隊伍。先後取得了科研成果420多項,其中獲國家、省、部、市級獎勵135項,獲國家專利51項。
動力機械和流體機械研究方面
歷年來完成科研項目120多項,其中有55多項獲得各種獎勵;完成科研項目20項,發表學術論文300篇。
動力機械方面
自主研究開發的傾斜式、立式、輕型等系列小型內燃機,如175F-1、175F-2、L175F、TY165F、X160F、X165F、XX160F、XX165F等系列,4次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其中TY165F型柴油機為國家級新產品,175F-1型柴油機累計產量達200多萬台,產值近20億元,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1年研究開發的2V80F柴油機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流體機械方面
完成科研項目100多項,獲得各種獎勵30多項。其中「噴灌泵系列更新改進」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IQ型單級單吸離心泵及水力模型」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水泵輔助設計及資料庫軟體」和「多相流泵設計方法及水力模型研究」「KDY400-100×6稠油輸送泵」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另外,獲省科技進步四等獎2項,獲廳局級一等獎1項,獲廳局級二等獎3項,獲廳局級三等獎3項,獲廳局級四等獎2項。
食品包裝機械方面
擁有以下兩個研究室:
食品加工機械研究室(長沙三益糧食機械有限公司),湖南省重點難題招標攻關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的項目《MCHJ50型高檔優質精米加工成套設備》;主要性能指標居國內領先水平並獲國家專利的項目《JXT60型系列大米窩眼滾筒精選機》。長沙三益糧食機械有限公司主要是對研究室的科研成果進行生產推廣,同時是 我院的 科研和新產品中試基地以及實驗教學基地。
乾燥機理與設備研究室(長沙大川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乾燥設備研究開發,其科研成果有十多項,尤其是QC600型組合式氣流乾燥機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這些科技成果都已經小批量生產。長沙大川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主要是對研究室的科研成果進行生產和推廣,同時是我院的科研和新產品中試基地以及實驗教學基地。

E.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的科技成果

多年來,我院形成了以「導師制」為依託開展「林業之星」科技創新活動的人才培養模式。我院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01年我院大學生榮獲第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2004年我院大學生在「中國園林滕頭杯」青年風景園林設計大賽中一舉奪得金獎1名、銀獎1名、佳作獎3名和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2005年我院大學生在第九屆「挑戰杯」飛利浦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二等獎。2006年由我院研究生參與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Self-fertilization Strategy In An orchid》在國際頂級刊物《Nature》上公開發表,引起國內外科技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2007年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參加「2007金斧中國傢具設計大賽」榮獲院校組兩枚銀獎。2009年旅遊管理本科生榮獲「2009廣東旅遊明星導游大賽冠軍」。2009年在第二屆大學生生態科普創意大賽中,我院本科生獲得全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兩個。2011年旅遊管理本科生在廣東省首屆高校旅遊專業導游大賽中奪冠,2012年、2013年旅遊管理本科生連續兩年在廣東省大學生旅遊形象大使大賽中獲一等獎,2008級園林專業本科生榮獲2012屆全國林科十佳畢業生稱號。
為鼓勵大學生立志成才,我院積極爭取社會的廣泛支持與援助,目前有中山四海傢具製造有限公司、廣東棕櫚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三亞大興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大自然家居(中國)有限公司以及嶺南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知名企業在學院設立專業獎學金或資助專業技能競賽。

F. 萬方資料庫論文查詢李秀娥吉林省林業科技成果獎1996

技巧—:依據學術方向進行選題。論文寫作的價值,關鍵在於能夠解決特定行業的特定問題,特別是在學術方面的論文更是如此。因此,論文選擇和提煉標題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據學術價值進行選擇提煉。
技巧二:依據興趣愛好進行選題。論文選擇和提煉標題的技巧之二,就是從作者的愛好和興趣出發,只有選題符合作者興趣和愛好,作者平日所積累的資料才能得以發揮效用,語言應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
技巧三:依據掌握的文獻資料進行選題。文獻資料是支撐、充實論文的基礎,同時更能體現論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觀點,因而,作者從現有文獻資料出發,進行選題和提煉標題,即成為第三大技巧。
技巧四:從小從專進行選題。所謂從小從專,即是指軟文撰稿者在進行選則和提煉標題時,要從專業出發,從小處入手進行突破,切記全而不專,大而空洞。

G. 申請省級林業科研成果獎掛名怎麼搞

自己選課題是錯誤的做法,應該找研究相關方面的老師,看他們有沒有正在做的內科研項目,跟著老師一起做容就行了,一般老師都會答應的,並且這樣省去了選課題的煩惱和找老師的麻煩,因為假如老師沒有在做自己的科研項目,特意去幫你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直接去找老師就行了,直接問他們有沒有在做科研項目,做什麼樣的項目,加上你一起做就行了

H. 孔凡斌的科研成果

1. 廖文梅、孔凡斌,農戶參與林業合作組織意願的影響因素分析--以江西為例,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71-78。
2.孔凡斌、廖文梅,集體林分權條件下的林地細碎化程度及與農戶投入產出的關系--基於江西省8縣602戶農戶調查數據的分析,林業科學,2012年第4期:119-126。
3. 廖文梅、孔凡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績效評價研究述評與展望,林業經濟,2012年第7期:18-24。
4.孔凡斌、廖文梅,基於收入結構差異化的農戶林地流轉行為分析--以江西為例,中國農村經濟,2011年第8期:89-96。 5. 孔凡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濱湖地區農村貧困特徵及扶貧資金需求供給分析,經濟地理,2011年第9期:1545-1550。
6. 孔凡斌、廖文梅、鄭雲青,集體林權流轉理論和政策研究評述與展望,農業經濟問題,2011年第11期:100-105。 7. 廖文梅、孔凡斌 等,農戶參與林地抵押貸款決策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以江西為例,林業經濟,2011年第10期:26-30。 8. 孔凡斌,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國林業市場化水平評價--基於中國15省(區)2002-2006年相關統計數據,中國農村經濟,2010年第10期:43-56。
9. 孔凡斌、杜麗,中國林業市場化進程評價理論及15個省(區)的實證研究,林業科學,2010年第10期:135-143。
10. 孔凡斌,建立和完善我國生態環境財政補償機制研究,經濟地理,2010年第8期:1360-1366。人大資料中心復印資料:《生態環境與保護》專題,2011年02期全文轉載。
11. 孔凡斌,林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研究進展及我國政策機制研究方向,農業經濟問題,2010年第7期:105-109。
12. 孔凡斌,江河源頭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機制研究-以江西東江源區為例,經濟地理,2010年第2期:299-305。
13.孔凡斌,生態補償機制國際研究進展及中國政策選擇,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1-5。
14.孔凡斌,建立我國礦產資源生態補償機制研究,當代財經,2010年第2期:22-28。人大資料中心復印資料:《國民經濟管理》專題,2011年06期全文轉載。
15.孔凡斌、張利國等,我國生態補償政策法律制度的特徵、體系與評價研究,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41-47。
16. 孔凡斌、鄭雲青、雷瑤,中、東歐國家林權私有化改革進程、問題及政策趨勢,林業經濟,2010年第10期:14-20。
17.杜麗、孔凡斌,國際市場化進程評價研究與林業借鑒,林業經濟,2010年第9期:77-83。
18. 雷瑤、孔凡斌,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研究進展,世界林業研究,2010年第5期:69-72。
19. 孔凡斌,生態經濟區建設理論與生態產業體系構建分析--以江西省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例,農業經濟問題,2009年第4期:101-104。
20.孔凡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林區縣鄉財政性收入影響評價-基於江西省贛州市的調查,林業科學,2009年第9期:121-129。
21.孔凡斌、杜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程與綜合績效評價-基於江西、福建、浙江和遼寧4省的改革實踐,農業技術經濟,2009年第6期:96-104。
22.孔凡斌、陳建成,完善我國重點公益林生態補償政策研究,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32-39。 23.孔凡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績效評價理論與實證研究--基於江西省2484戶林農收入增長的視角,林業科學,2008年第10期:132-141。
24.孔凡斌,我國林業投資的機制轉變與規模結構分析,農業經濟問題,2008年第9期:91-96。
25.Hualin Xie, Fanbin Kong. Spatial Behavior of Land Use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and GIS in Dongjiang Riverhead Area, JiangxiProvince. vol. 1, pp.178-181. 2008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Shanghai, China,2008. (EI收錄)
26.孔凡斌,退耕還林工程林權政策有效性分析,農業技術經濟,2008年第2期:46-52。人大資料中心復印資料:《農業經濟導刊》專題,2008年02期全文轉載。
27.孔凡斌、杜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的林地流轉及規范問題研究,林業經濟問題,2008年第5期:377-384。人大資料中心復印資料:《體制改革》專題,2009年02期全文轉載。
28.何尤剛、孔凡斌,天然林保護工程績效評價:現狀、問題與研究展望,生態經濟,2008年第2期:147-150。
29.孔凡斌,完善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理論、實踐與研究展望,農業經濟問題,2007年第10期:50-53+111。
30.孔凡斌,退耕還林(草)工程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林業科學,2007年第1期:95-101 。
31.孔凡斌、何尤剛等,退耕還林工程成本補助:性質、結構及有效分擔,林業經濟問題,2007年第4期:97-101+111。
32.孔凡斌、何尤剛等,退耕還林工程風險管理機制研究,林業經濟問題,2007年第1期:12-15。
33.孔凡斌,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10。
34.孔凡斌,基於Porter理論的中國林業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林業科學,2006年第9期:106-113。
35.孔凡斌,西部退耕還林工程社會影響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50-52+86。
36.孔凡斌、王晶,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規劃研究現狀與展望,世界林業研究,2006年第5期:77-80。
37.孔凡斌,中國紙漿造紙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與發展對策研究,林業經濟問題,2006年第5期:388-391。 38.孫曉梅、張守攻、孔凡斌等,日本落葉松家系對樹高生長模型參數的影響,林業科學,2005年第1期:79-84。
39. 孔凡斌,西部地區非公有制生態林業與系統補償研究,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05年第2期:196-200。
40.孔凡斌、宋誠英,振興江西林業產業研究,林業經濟問題,2005年第6期:330-333。
41.孔凡斌、宋誠英,中、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森林私有化概況與發展趨勢,世界林業研究,2005, 年第5期:73-75。
42. 孔凡斌、樓折輝,美國的城市林業概念與管理,江西林業科技,2005年第5期:62-65。
43.孔凡斌,退耕還林(草)工程政策問題分析與優化建議,林業科學,2004年第5期:62-70。
44.支玲、孔凡斌等(第4作者),西部退耕還林經濟補償機制研究,林業科學,2004年第2期:1-8。
45.孔凡斌,商品林市場化經營與政府管理職能改革,世界林業研究,2004年第2期:54-58。
46.孔凡斌、魏華,森林生態保護與利益補償法律機制研究,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04年第5期:112-118。
47.孔凡斌,江西及南方集體林區森林資源比較研究,福建林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118-121。
48.孔凡斌,論南方集體林區森林生態保護與森林資源產權管理模式,林業資源管理,2004年第2期:12-16。
49.孔凡斌、何尤剛,基於樹體性狀法的馬尾松林分結實等級劃分與應用,林業科技,2004年第2期:8-10。
50.孔凡斌,區域林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研究-以江西為對象,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15-18。
51.蔡體久、孔凡斌等,我國森林分類經營現狀及存在問題,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3 年第3 期。
52.孔凡斌,可持續發展條件下中國林業法制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3 年第2 期:41-45。
53.方華、孔凡斌,火炬松林生物量與葉面積指數模型研究,福建林學院學報,2003 年第3 期:280-283。
54.方華、孔凡斌,不同密度火炬松生物量及其分配,福建林學院學報,2003 年第2 期:182-185 。
55.孔凡斌,試論森林生態補償制度的政策理論、對象、原則和實現途徑,西北林學院學報,2003 年第1 期:101-104。
56.孔凡斌等(第3作者),我國荒漠化防治學科發展研究,世界林業研究,2003 年第2 期:42-47。
57.江惟舒、孔凡斌,鄱陽湖流域水土流失及森林生態環境控制對策,林業資源管理,2003年第6期:36-40。
58.孔凡斌、鄧華峰,論市場經濟條件下南方農村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制度創新,南方農村,2003 年第2 期:23-27。
59.孔凡斌,論南方農村稅費負擔的形成機制與制度創新,南方農村,2003 年第1 期,27-33 。
60.孔凡斌、方華,不同密度年齡火炬松生物量對比研究,林業科技,2003年第3期:6-9。
61.孔凡斌等(第2作者),蘇南丘陵火炬松幼林生物生產力研究,林業實用技術,2003年第6期,6-8。
62.孔凡斌、張萬明,試論平原林業可持續發展社會制約因素,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 年第1 期:9-11 。
63.孔凡斌、何尤剛,區域林業可持續發展經濟政策的影響要素分析,江西林業科技,2003年第3期:10-20+31。
64.孔凡斌,江西省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評價指標體系與發展模式的研究,《中國社會林業工程區域評價指標體系與類型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年1 月。
65.孔凡斌、宋菲,我國現代林業行政立法問題的思考,林業科技管理,2003年專刊。
66.孔凡斌,馬尾松開花結實特徵及種子產量預測,林業科學研究,2002年第2期:150-154。
67.孫曉梅、孔凡斌,中國林業稅費制度的法律原則探析,世界林業研究,2002 年第5 期:61-68 。
68.孔凡斌,現代中國外商企業林業政策與法律環境優化對策研究,林業經濟問題,2002年第4期:195-198。 1. 孔凡斌、杜麗 著,中國林業市場化進程評價:理論、方法與實證(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成果),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年9月。
2. 孔凡斌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環境保護與生態扶貧問題研究(世界銀行中國經濟改革實施技術援助項目成果),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年1月。
3. 孔凡斌著,中國生態補償機制:理論、實踐與政策設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年7月。
4. 孔凡斌著,集體林業產權制度:變遷、績效與改革探索(首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成果),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5.孔凡斌著,中國退耕還林工程政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6.孔凡斌、何尤剛著,森林、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6月。
7.孔凡斌著,中國社會林業政策法律體系研究(國家科技部公益項目成果,博士學位論文),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年6月。

I. 建國以來我國最重要的林業科技成果及現階段我國林業工作的主要任務

支持你

J. 中國發布林業科技成果有何亮點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5日發布了5項林業科技成果。其中一項關於森林對PM2.5調控作用的研究顯示,針葉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沉滯效果更顯著。

近年來中國頻繁遭遇大范圍的霧霾污染,有效調控和消除PM2.5等顆粒物是急需解決的重大環境問題。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在防霾治污方面有其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釐清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調控作用,原國家林業局於2013年1月啟動了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重大科研專項「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調控功能與技術研究」。

此外,不同樹種滯留PM2.5等顆粒物有能力差異,多數針葉樹種的滯塵量高於闊葉樹種。滯塵能力較強的前十種為雪松、白皮鬆、油松、圓柏、側柏、紅松、欒樹、丁香、山桃、刺槐。

研究還顯示,森林能夠有效調控PM2.5等顆粒物的最佳半徑是3000m,森林對PM2.5等細顆粒物下午的阻滯效率高於早上,建議人們在城市森林晨練變成下午鍛煉。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全文

與林業科技成果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
馬鞍山市浩宇機械公司 瀏覽:139
馬鞍山寶龍華庭地基 瀏覽:324
著作權歸什麼部門管 瀏覽:84
上帝創造世界聖經故事 瀏覽:170
呼市工商局到萬達廣場坐幾路車 瀏覽:58
馬鞍山朝暉花園 瀏覽:55
創造者錦綸廣東 瀏覽:268
馬鞍山紋綉 瀏覽:399
蕪湖合並馬鞍山是 瀏覽:485
嗨氏畫師版權問題 瀏覽:982
馬鞍山一銅陵動車 瀏覽:550
商標相似是不是侵權 瀏覽:676
借款糾紛二審答辯狀 瀏覽:990
馬鞍山甜醅 瀏覽:441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
伊成果之子 瀏覽:791
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總經理李程 瀏覽:952
馬鞍山精密鑄造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