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家校合作的成果

家校合作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22 14:23:33

Ⅰ 小學生實行家校合作的有哪些方式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二期課改的全面實施,同時由於社會的變遷、生活方式觀念的變化、網路技術的發展,學生接受教育的環境由過去單一的學校擴展到社會家庭的方方面面。學生的教育僅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是難於完成的,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不得不關注的問題。一些國家在家校合作各方面較早地開展了研究與實踐,並取得了大量可供借鑒的成果。而我國在九十年代才開始關注這一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遠遠落後於這些國家。 教育領域的許多調查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合作不僅有利於學生的教育,而且能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些調查研究同時也顯示,雖然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雖日漸受到重視,但在實踐中,家校合作現狀仍不盡如人意,有少數學生家長和學校基本不聯系,除了學習成績,對孩子在校的表現不聞不問。影響家校合作的因素存在於各方面,本論文主要就家校合作障礙中影響家長參與合作的因素展開研究。 本文通過研究與分析現有的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了解家校合作理論研究及實踐的現狀。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上海YH學校656位家長的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不同狀況的家長參與家校合作活動所存在的差異,研究分析影響家校合作的家長因素。得出以下結論:家長的教育背景、家長的經濟狀況、家長的工作性質、家長的親子關系、家長的家庭結構、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態度及家長的性格特點等因素影響著家長對家校合作的價值認識、參與家校合作活動的目的與內容、途徑與方式、態度與頻率、層面與效果等方面。 在以上研究與分析的基礎上,從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出發,著眼於學校和家長兩方面,分別提出了優化家長因素的建議。學校方面的建議包括:樹立理解意識,營造家校合作的氛圍;加強教師的培訓,實現全員育人;滿足家長不同的需求,增強活動的合理性;針對家長教育水平差異,加強家庭教育的指導;根據家長工作性質不同,提供多樣化的參與方式;重視家長委員會的建設,為家長提供交流及合作的平台。家長方面的建議包括: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教育能力;注重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處理好家庭與孩子教育的關系;揚長避短,多途徑的參與家校合作;密切與家長委員會的聯系。

Ⅱ 求問家校合作,學校和教師應該怎麼做

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中學朱彩紅
撫育子女是父母甜蜜的責任,教育學生是學校神聖的使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就像自行車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無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復雜的任務。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樸素的語言告誡我們,學校要搞好教育,離不開家長的密切合作。為了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並行、協作、補充並形成合力,學校和教師到底應該怎麼做?
1.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主動與家長溝通有關孩子的信息。我們要抓住家訪這個好機會,與家長溝通、交流,傾聽家長的心聲,開展面對面的家長咨詢活動;每月發放《家校聯系冊》、資料、測試題,由學生和家長共同學習完成,幫助家長解決在教育子女過程中出現的困惑,對學生進行齊抓共管。
2.成功地策劃家庭與學校的合作,做到防患於未然。不要出了事才請,不出事就不請。如果孩子取得了進步,就大張旗鼓地請家長(尤其是「雙差生」的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表揚他,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而且可以調動家長教育子女的積極性。如果在學生犯錯經老師教育有所好轉之後,再請家長,可以起到鞏固成效的作用,這種熱問題冷處理的辦法,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教師不能端出「教育權威」的架子,居高臨下地訓斥孩子。如果當著家長的面數落孩子的不對,不正隱含了指責家庭教育不成功的意思嗎?其實,孩子有什麼樣的毛病家長心裡都清楚,誰的孩子上課愛說話,誰的孩子不愛完成作業,誰的孩子有撒謊的惡習,誰的孩子粗心大意,誰的孩子愛玩網路游戲……家長們都知道,而且希望老師幫助孩子糾正讓他「傷透了心」的壞毛病!
5.動輒請家長,教師實際上等於在行動上宣布了自己的無能。時下,有些教師為了省事,只要學生犯了錯誤,就把學生家長請來,借家長來懲罰學生。殊不知,家庭教育並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延伸。懲罰只是暫時的威懾,愛才是教育的真諦。學生在學校里犯了錯,老師是第一責任人,應盡力對學生進行教育,使之改正。動輒請家長,是否有違為師之道?
教師必須成功地策劃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方案,使家長真正成為學校最親密最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共同譜寫育人新篇章,這才是家校合作的最高境界。親愛的老師,請積極參與,亮出您的觀點,

Ⅲ 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中家校合作知識點在哪裡具體屬於哪部分

簡述家校聯系的基本方式: 1、家訪。由學校的教師和幹部到學生家庭進行訪問,一專般是與家長溝通情屬況,交流感 情,密切關系,商討共同教育兒童、青少年的方式。 2、班級家長會。主要目的是使家長與班主任及學科教師直接面對面的集中溝通,交流 意見或建議,增進互相理解與支持,共同為學生進一步發展協調配合。 3、家長學校。指家長在專業教師的引領指導下,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知識,以及 教育子女的方法。 4、家長沙龍。以家長為主體,以學生學習成長為中心,以教師及專家學者為咨詢指導, 旨在提高家長教育素養, 提升教育理念, 轉變傳統教學教育觀念, 實現以家庭教育為突破口, 最終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種方式。 5、家長委員會。由關心學校、關心教育事業,具有教育子女經驗的家長代表組成,其 主要職責是參與學校和班級的教育與管理,協助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Ⅳ 以成長寫一篇作文要突出家校合作.

就這樣慢慢長大
時光飛逝,如曇花一現;日月如梭,似彈指之間.而我剛從人生起跑線上出發的小小女孩,在這短暫的時光中卻也經歷了不少風雨,也收獲了相應的人生感悟,我這感悟視作一筆珍貴的「財富」.在這風雨陽光中,我就這樣長大.
成長離不開親情的呵護.我呱呱落地的同時,親情也隨之降臨,父母成了我最堅強的後盾.無論何時,父母都不離不棄地守在身邊.這呵護,總少不了媽媽的噓寒問暖,免不了爸爸的嚴厲斥責.失敗了,有媽媽在一旁鼓勵:不要氣餒,跌倒了總可以爬起來.成功了,有爸爸在身邊提醒:勝利雖好事,但驕兵必敗.小時候與父母去公園遊玩和一群小孩玩在了一起,不小心在瘋瘋打打中跌倒,哭著趴在地上,等待爸媽扶起,爸媽聞聲尋來,但並未將我立刻扶起,反而說,一點小傷痛而已,不會礙著什麼,不能那麼嬌氣、懦弱.說完喝令我自己站起來.從此,我便很少哭泣.但也是這件事讓我養成了一個改不掉的壞習慣,萬事逞強,即使不能做也為了點面子硬撐下去,最後很可能落個一場空.不過,這也是我成長的一筆小小的「財富」,因為時不時的受挫,會提醒自己還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挫折,很可能就是成熟和成功的起點.
成長離不開友情的支柱.不知何時,身旁會多出一個親密的身影;不知何時,身旁會多出幾番鼓勵;不知何時,心裡會多了幾份念想.這便是朋友帶來的.朋友讓你不再孤獨,在你悲傷時做個鬼臉讓你開心,在你開心時打上幾拳讓你清醒.每一次遇到困難,朋友與你同行,清除旅途中的障礙.每一次開心,朋友和你同在,分享成功的喜悅.一次,筆袋不見了,好朋友得知,在放學後與我找了許久,終未發現.無賴,只好互相告別回家.卻驚奇發現,筆袋好端端的在書桌上,不是不見,而是我疏忽忘帶了.我這兒沒什麼損失,可朋友因為回家遲了,被父母「審」了很久,零花錢也減半.當我道出原委後,同學不僅沒生氣,反而開開玩笑:「找到了就好,我沒什麼關系,大不了勒緊褲腰帶過下半個月唄,沒錢買文具,你可得借我啊!」我不禁啞然失笑.這就是朋友.就這樣,我與朋友一起度過在校園里愉快的歲月,與朋友一起快樂長大.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遇到過陡峭的山崖,也見到過美麗的彩虹.但在我困難的時候,親人和朋友卻顯得那麼可貴.也因為有了他們的鼓勵,我才能走過這些山崖,才能不被虛幻的景象迷惑.收拾好記憶的行囊,繼續與他們一同前行,繼續走過風雨,遇見彩虹.

Ⅳ 家校合作共同成長200隻作文

在校園中,我逐漸長大,我驕傲我與我的學校共同成長。幾個月前,學校讀書節拉開序幕,朗朗的讀書聲總是縈繞在我的耳畔。記得在讀書節開幕式上,學校領導提到同學們將會看到學校的新變化——在教學樓的四層和五層專門配備了新的桌椅和各類書籍,以方便同學們閱讀。第二天,我跟夥伴們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四樓,果然眼前一亮:一排排黃色的桌子,配上藍色的椅子,書架上整齊地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書,給四樓大廳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里人來人往,同學們讀書的熱情高漲起來,人多但並不喧鬧。每個人都津津有味地沉浸在書的內容中,貪婪地吸收書中的精華。整個學校都彌漫著書的香氣。在讀書節活動開展後不久,體育節也開始了。當我和其他主持人一起宣布體育節開幕,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我知道,我們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為了這次比賽,我們班同學鼓足了力氣,積極找時間和場地來鍛煉和准備。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我們班亮出了集體優勢——長跑:五年一班第一名;短跑:五年一班第一名……數不清的第一名的喜訊一個接著一個地傳來!我們都異常興奮。各項角逐結束後,體育老師公布比賽成績:「五年級組獲獎名單,第一名五年一班,總分156分……」沒等老師說完,我們班已經炸開了鍋:「我就知道我們會得第一名。」「咱們准備得這么充分,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體委領取了獎狀,喜不自勝,趕緊把這份榮譽粘到了黑板上,可真是耀眼!體育節和讀書節結束後,我們發覺自己長大了,人人帶有書香氣,人人變得堅強有力。我們體會到我們的校園也在變,她變得更豐富、更博大。我願意與我的學校共同成長!

Ⅵ 永登八中家校合作聯系活動反饋表怎麼填

用筆填...............

Ⅶ 如何促進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之間要建立良性聯動機制,有效的溝通是關鍵。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是一門藝術,除了要講求真誠以外,還必須講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事半功倍,最終贏得家長的支持與認同密切配合,有利於消除兩者之的認識誤區,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認識,有利於促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進一步的合作互動。老師要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及對待父母的態度等,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生的思想工作。家長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並且還想知道學校是怎樣開展工作的。因此,我們老師可以把學校的教育計劃、教育目標、教育方法和日常活動告訴家長,讓家長對學校教育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經濟、生活情況告訴老師,以便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雙方在互動中獲益,交流中發展。

第一,不打無准備之仗

每次與家長交流,無論是電話還是面談,都應該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備。事前的准備工作做得越細,談話所達到的效果就越明顯。准備工作應該分三步走:

首先,應該明確本次談話所要實現的最終目標。其次,應該摸清學生的家庭背景,例如,可從學生的言行來揣摩家長的性格,從以往的交談記錄來分析家長的態度,從平時與學生交談中了解其家庭成員情況、父母職業、健康等情況。最後,針對家長的實際情況,分清主次、有步驟地制定談話策略,在談話過程中要顧及家長的感受,切忌刺痛個別家長的「死穴」,如:單親家庭、離異、疾病等。 第二,先求同,再求異。
想要贏得家長的認同,在孩子的教育上與家長取得共識,首先,溝通雙方必須打開一個話題,雙方都能夠在此話題上敞開心扉地交流。如果家長每提出一個觀點,都被馬上駁斥,那麼必然會導致家長在整個談話過程中一言不發,最終變成無話可聊,這樣的交流過程肯定是失敗的。所以,在談話過程中,老師不能夠急於表達反對聲音,應該先肯定家長所提出的正確觀點,盡量與家長取得共識,然後記住家長的一些錯誤觀點,最後慢慢逐一辨析。總之,不能讓家長從一開始就覺得,老師是站在他的對立面上。 第三,多肯定,多鼓勵,少告狀。
沒有鼓勵和肯定,任何人都會失去自信。家長也是,假如老師每次與老師的交談,都是以告狀為主,那麼,再配合的家長也會因此而失去耐心。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多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去加以放大,並且要把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告知家長。適當的鼓勵,是一種投資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資。 第四,重新樹立信心,呼喚責任感。
不少家長,是帶著遺憾讓子女報讀中職學校的,他們深受應試教育的打擊,加之對中職教育模式的不理解,常常會對子女的教育失去信心。面對此類家長,班主任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讓他們恢復信心上,呼喚起家長對子女教育的責任感。

Ⅷ 家校合作對孩子的好處

在教育中,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的聯系愈加緊密。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加強家庭與學校的合作,統一整合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才能保證良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方面,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了解掌握孩子情況,主動了解學校教育,積極學習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學校方面,要做好與家庭方面的聯系,促進家校溝通,辦好家長學校,搞好家長資料中心,發揮家長的作用。只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對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家校合作有利於真正了解學生的道德品質,個性特點。通過家校合作,充分了解學生的道德品質、個性特點等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正確促進引導學生健康的成長。學校與家庭是學生成長中最關鍵的兩個場合,學校與家庭之間的通力教育,將教育功能最大化,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家庭和學校的關懷,能夠進一步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之才。家校合作最終的目的就是在於使學生成長成才。

家校合作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這不單單是老師的工作,家長有著不可或缺的責任。學生為什麼對游戲感興趣,而且不會厭煩呢?因為他們感到快樂。我們怎麼把這個快樂與學習橋接起來呢?我想這應該是我們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關鍵。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很多家長對老師說:孩子就交給您了,孩子就聽老師的話,我們的話就不聽。孩子為什麼不聽家長的話?有兩條,失信和逆愛。從這一點出發,要做到家校有機結合。要建立長效的家校聯系機制,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一個孩子一生接受教育的渠道有三條:家庭,學校和社會。在孩子未走入社會之前,他所接受教育的就主要來自於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學校是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它對孩子進行德,智,體三方面的培養和教育,這三方面的教育是並駕齊驅的。因此只有家庭和學校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家校合作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現在的學生從小嬌生慣養,在家庭、社會卻耳聞目睹了許多光怪陸離、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對父母立的家規也並不十分遵守,因此家庭教育的效果並不明顯。這樣,學生一旦走向社會,面對多彩多姿的社會時,思想信念、道德情操顯得單薄,脆弱。而家校合作就有了學校的介入,學校教育側重於正面教育,灌輸的是真、善、美的東西,教育的雙向性使教育力度增加,達到更好的效果。學生包括道德品質等在內的綜合素有質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家校合作有利於提高教育水平。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家長對待子女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態度,往往因此而對子女過分寵愛,違背了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家校合作可以促使家長到學校去學習先進的教育方法,通過與其他家長溝通、交流,借鑒好的教育經驗,從而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提高教育素養。對於家長來說,家校合作使他們有機會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參與到孩子每天的學習生活中來,能夠深刻地體會到孩子學習的不容易,從而更加關注孩子,不僅關注他們的衣食住行,更關心其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與小夥伴的交往情況,等等。家長還能通過學校舉辦的活動與孩子進行深入的溝通,加強對孩子各個方面的重視程度。而對於學生來說,通過家校合作,他們看到了父母的關心,也看到了父母的不容易,進而能體諒父母、理解父母。和諧的家校合作關系增進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有利於親子交流。在家校合作中,家長對於學校的辦學起到了一定的監督的作用。通過家校合作,家長對學校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會提出改善學校教育的要求,使得學校的教育的水平不斷提高,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

Ⅸ 如何促進家校合作 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之間要建立良性聯動機制,有效的溝通是關鍵。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是一門藝術,除了要講求真誠以外,還必須講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事半功倍,最終贏得家長的支持與認同。老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不打沒准備的仗。
每次與家長交流,無論是電話還是面談,都應該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備。事前的准備工作做得越細,談話所達到的效果就越明顯。准備工作應該分三步走:
首先,應該明確本次談話所要實現的最終目標。其次,應該摸清學生的家庭背景,例如,可從學生的言行來揣摩家長的性格,從以往的交談記錄來分析家長的態度,從平時與學生交談中了解其家庭成員情況、父母職業、健康等情況。最後,針對家長的實際情況,分清主次、有步驟地制定談話策略,在談話過程中要顧及家長的感受,切忌刺痛個別家長的「死穴」,如:單親家庭、離異、疾病等。 第二,先求同,再求異。
想要贏得家長的認同,在孩子的教育上與家長取得共識,首先,溝通雙方必須打開一個話題,雙方都能夠在此話題上敞開心扉地交流。如果家長每提出一個觀點,都被馬上駁斥,那麼必然會導致家長在整個談話過程中一言不發,最終變成無話可聊,這樣的交流過程肯定是失敗的。所以,在談話過程中,老師不能夠急於表達反對聲音,應該先肯定家長所提出的正確觀點,盡量與家長取得共識,然後記住家長的一些錯誤觀點,最後慢慢逐一辨析。總之,不能讓家長從一開始就覺得,老師是站在他的對立面上。 第三,多肯定,多鼓勵,少告狀。
沒有鼓勵和肯定,任何人都會失去自信。家長也是,假如老師每次與老師的交談,都是以告狀為主,那麼,再配合的家長也會因此而失去耐心。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多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去加以放大,並且要把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告知家長。適當的鼓勵,是一種投資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資。 第四,重新樹立信心,呼喚責任感。
不少家長,是帶著遺憾讓子女報讀中職學校的,他們深受應試教育的打擊,加之對中職教育模式的不理解,常常會對子女的教育失去信心。面對此類家長,班主任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讓他們恢復信心上,呼喚起家長對子女教育的責任感。
在溝通過程中,一方面,可讓家長多了解子女的專業發展方向,增強他們對子女未來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多舉例子,比如,匯報班上幾個資質不如其子女的學生如今所取得的進步,激發家長期望。又舉例,放任和不重視,而誘發其他不良後果。 第五,放低姿態。
在家校溝通的過程中,老師與家長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雖然家長可能不懂太多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但他們無疑是學生最親近的人,在教育其子女方面,或許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虛心聽取家長的聲音,有助於激發老師的靈感。因此,約談家長的時候,老師不應該是下命令、布置任務,而是交流和分享,老師應該保持謙虛的態度,多擺事實,講道理,用道理來說服家長,而不是用老師的身份去壓家長。 第六,明苦心,定立場,求理解。
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應該是一次情感上的交流,必須讓家長知道老師對其孩子的重視,深深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用心良苦,盡量做到以情動人。同時,老師應該向家長表明自身的立場,不能因為個別家長的胡攪蠻纏而開綠燈。班主任要讓家長理解自己的難處,體諒老師所面對的是整個班的學生,需要一視同仁。 第七,耐性傾聽,尋找突破口。
耐心傾聽是對人的一種尊重,更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技巧。任何人的講話都很難做到滴水不漏,家長也是。因此在家長講話的時候,班主任必須要耐心傾聽,從中尋找到說服家長的突破點,然後把話說到問題的關鍵點上,做到以理服人。
我班的一個L學生家長,在一次談話過程中,他把學生犯錯的責任歸結到班主任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上,並對我進行了連番指責,在仔細聽完家長的話後,我問了他一句:「L先生,上次家長會好像你缺席了,而且事後也沒有給我打過電話,我的名片你有保存著嗎?」「哦,你的名片我弄掉了」一句話,形勢馬上出現逆轉,家長再也蠻橫不起了。
第八,先揚後抑。
苦口良葯的概念已經有點過時了,用糖衣包裹葯品,不會影響葯效,反而讓苦葯更容易入口,被吸收。假如每次老師都第一時間匯報不足,提缺點,這容易使家長對老師產生誤解,認為老師只會挑毛病,家長甚至會懷疑老師是不是在針對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必然會對老師失去耐心。
因此,在和家長聊子女最近表現時,不妨採取先揚後抑的策略,如先匯報近期進步情況,肯定家長的作用,再點評一下其子女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建議家長在哪些方面加以協助。這樣的話,所收到的效果會更明顯。

閱讀全文

與家校合作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