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於敏為何能做出貢獻
於敏能做出貢獻,是因為她有自己的做貢獻的熱心,第二個有自己的本能,每個人只要想做貢獻都是可以的。
『貳』 獲得國家最高科技成就獎,於敏是憑借什麼成就得到這一獎項的
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人獲得國家最高科技成就獎,那他對國家的貢獻是非常重大的,於敏是我國的科學家,他在研究中國氫彈方面解決了特別多的問題,特別是一些非常基礎的問題,這些基礎的問題才能構建起中國核彈的建設。同時於敏先生也是兩彈一星功勛的獲得者。
對於敏先生的去世非常的可惜,但是沒辦法,人總是會去世的,對於這么一個中國科研方面的人才,我們只能感謝於敏先生對中國的貢獻,獲得人物終身成就獎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對於敏先生的認可,以及他對原子核彈無私的奉獻。
『叄』 於敏生前采訪中反復說死而後已,他有哪些成就
於敏生前采訪中反復說死而後已,他有哪些成就?提起於敏,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作為我們國家的氫彈之父,在核能研究方面有著非常卓越的貢獻。正是因為有他的存在,我們國家的核武才有當前這樣的光景。於敏作為我國的核物理研究專家,頭銜眾多但卻絲毫沒有誇大,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其的偉大。
提起於敏的成就,就不得不說其在核能方面的貢獻了。於敏在大學畢業之後迅速被錢三強拉進了中國近代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開始了其長達幾十年的核能研究工作。我們都知道在新中國早期我們國家的核武一直是一個短板,在當時主要是依靠著蘇聯方面的支持,但在蘇聯撤資之後,我們的核武就陷入了一個短板,因為核心技術沒有掌握,因此當時被很多國家都詬病,但就是在這個時候於敏這群人站了出來。
錢三強在談到於敏時也說:“ 於敏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留學英國、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的彭桓武則認為:“原子核理論是於敏自己在國內搞的,他是開創性的,是出類拔萃的人,是國際一流的科學家。 ”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在當時我們國家在核能建設上一直不被人看好,但正是因為有於敏這群人的存在,他們在最艱苦的地方紮根研究,為我們國家的核能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那段崢嶸的歲月之中,於敏的存在一直不被大眾知道,包括其親人也不知道他的工作,但他無怨無悔,值得我們尊敬。
『肆』 除了氫彈之外,於敏光輝燦爛的一生還有什麼科研成果
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的於敏,除了在氫彈原理中解決突破了熱核武器物理等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型的基本完整設想,之後長期參加領導核武器的理論研究,並解決了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
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於敏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在我國核武器領域,他被稱為氫彈之父。他從1961年開始投身於國防建設,半個多世紀來一直刻苦鑽研。他說,國家需要我,我一直全力以赴,所以就在武器研究領域裡面,一直工作下來。
於敏這一生獲得了無數榮耀,有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傑出科學家獎、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等等。他那為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貢獻的精神 ,那寬大的胸襟和堅持不懈的毅力都值得我們學習。
『伍』 獲最高科技成果獎科學家於敏是哪個地方的人
法國,布朗德克
『陸』 中國的科學家: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於敏分別在什麼領域做出巨大貢獻
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在兩彈一星領域、於敏在氫彈領域。
1、錢學森:
於敏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柒』 93歲「中國氫彈之父」於敏去世,你知道於老的哪些成就
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於敏,於2019年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於敏被譽為「氫彈之父」。
氫彈的Teller-Ulam構型和爆炸原理
據稱,目前全世界只有兩種氫彈構型,美國的Teller-Ulam構型和中國的於敏構型。Teller-Ulam構型解密的資料相對較多,是利用初級小型原子彈爆炸產生的X射線對次級核聚變材料進行加熱和壓縮,觸發更猛烈的核聚變反應。據傳於敏構型比Teller-Ulam構型更加輕巧,但這方面的公開資料不多。
於敏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1961年起,於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捌』 於敏生前采訪中反復說死而後已,他生前為中華做了哪些貢獻
於敏為我國做出了什麼貢獻呢?我們來看一看。
於敏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他生於1926年,是天津人,學習能力很強,1944年考上了北京大學工學電機系,1946年轉到了理學院物理系,開始研究理論物理。1949年,他以全系第一的成績剛來北大林學院的研究生。
所以他和他領導的相關任務小組沒日沒夜地進行計算。
在這段時間內,他總算解決了氫彈的各種重要技術問題。65年提出了於敏構型,全世界只有兩種氫彈構型,一種是美國的T-U型和中國的於敏構型。而於敏構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更為安全,具有更長的有效期。
之後,於敏又馬上參與領導了第二代戰略核武器的研發當中。1986年的時候,於敏分析了世界核武器發展的趨勢,認為美國和武器的發展已經接近極限,那麼他為了使自己能夠在該項目中獨占鱉頭,必定會加快談判,不讓其他國家做核試驗。
他的這一份報告為中國贏得了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年當中,我國掌握了中子彈技術,成為了在核技術上擁有相當話語權的國家。
於敏為我國氫彈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埋名長達三十多年,但他的豐功偉績會永遠留在共和國的發展史上。
『玖』 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的於敏一生中有哪些突出成就
主要成就: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熱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後長期領導並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於敏把原子核理論分為三個層次,即實驗現象和規律、唯象理論和理論基礎。在平均場獨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