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廣州教學成果獎

廣州教學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9-29 08:14:37

⑴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實驗教學成果

(1)實驗教學改革與研究
①重視實驗技術研究,為學生能力的鍛煉提供優質環境
為了加強課程內容的實用性,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中心重視並加強實驗的教學,幾乎都有開設有實驗課時。軟體類課程採用大型實驗環境,並配備多個老師和研究生進行實驗指導。專業類骨幹課程由專職教師共同指導。
②不斷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建立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相適應的實驗教學模式
根據不同的實驗教學內容,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採取啟發式的實驗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 注重能力發展的協調性、系統性和科學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之前,教師講解與本實驗有關的理論及實驗知識和實驗設計方案,讓學生充分明確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要做什麼、怎麼做和應注意些什麼,避免學生在實驗中的照方抓葯現象,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在實驗進程中或完成之後,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開拓他們的思路,引導他們思考,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我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總結的理論(教師講解)--實踐(學生獨立實驗)--再理論(教師、學生共同討論,得到提高)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到的是系統而全面的實驗技能與知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增強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心。這種教學模式充分地將打好技能基礎與培養創新能力有機地結合,開創了實驗教學的新局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實驗教學模式。
採用精講多練,重在實驗指導的教學策略。精講是前提,多練是基礎。教師要抓住重點,講授基本要求,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學生通過上機練習解決怎樣做的問題,讓學生在計算機上學計算機,教師通過實驗指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按照知識綜合、技能綜合與思維綜合的原則,結合現代科技的發展,選擇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實際課題,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並實踐,對他們進行綜合訓練。教師提出任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點評與討論中完成實驗設計方案,並在教師引導下,利用本實驗室的各種條件完成自行設計實驗的實施。通過這樣的實踐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引進先進的實驗教學手段,將復雜的理論直觀化、簡單化,將簡單的知識深入化,擴大認識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理解能力。如購買網路協議模擬教學系統。
由有經驗的老師,利用本中心提供的平台,組織學生參加國際國內的各類計算機技術比賽,培養高精尖的人才。指導實施學生研究計劃,百步梯攀登計劃,促進了對學生知識綜合、技能綜合與思維綜合和培養創新能力的培養。
③改革實驗教學考核方法
為了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將實驗成績納入課程的總成績中。考核學生的平時成績,包括實驗預習情況、實驗操作技能、實驗結果好壞、實驗報告是否規范整潔、實驗室常識、實驗態度及紀律衛生、實驗素質等方面。
考核學生的獨立實驗設計和實踐過程。注重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及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
注意實驗過程的考查:學生要預習,做出實驗或設計方案。提交的實驗報告要有現象或問題分析,結果要傳到網路伺服器上,提交老師檢查。
一些課程考試全部在計算機上完成,取消筆試。對於綜合性題目,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方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重視結果的考核。
學院還將課程與技能培訓緊密結合,學生在完成課程之後,還可以參加企業的培訓,獲得IT 企業頒發的技術認證證書,如Cisco 的CCNP、IBM 的WebSphere 和SUN 的Java 等專業技術認證。
(2)自製設備情況
計算機網路設備價值高,但學生進行實驗時需要使用電纜經常對設備進行拔插,結果導致設備容易損外,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自己設計了一個線纜引出面板,這樣不僅降低了設備維護費用,而且更方便了學生完成其實驗過程。
(3)學生和教師獲獎情況
2004~2006年,承擔國家級項目21項,經費 587萬元,省部級項目46 項,經費 556.4萬元,市級項目13項,經費 546.5萬元,橫向項目60項,經費1428.2萬元。
獲得省部級獎勵9項,其中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3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5項,2005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
申請發明專利9項,授權2項,申請軟體著作權38項,授權38項,出版專著9部,發表三大索引論文217篇,其中EI索引141 篇,SCIE 索引35篇,ISTP索引 41篇
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獲得各種獎勵情況如表4-2所示。 獎勵類型 負責人 獲獎項目 省部委獎三等獎 王知衍 飛機票數字影像管理系統 省部級三等獎 閔華清 基於WEB的公路養路費徵收管理與分析決策系統河北省交通2003重點項目(編號J-030121) 廣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王知衍 飛機票數字影像管理系統 學校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梅登華 華南理工大學2003-2004年度教學優秀三等獎 省部委獎一等獎 周靄如 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體系建設 省部級三等獎 周靄如 2004年南粵優秀教師 省部級三等獎 周靄如 2005年南粵建功立業女能手 省部級二等獎 董守斌 Matrix智能郵件處理系統 表4-2 2004年 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獎情況 競賽名稱 獲獎情況 參與學生 第五屆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 模擬11:11(mls)第一名(一等獎) 馮帆、何華創、朱明德、陳曉洪、郭曉文、黃光略 第五屆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 模擬5:5(mls)三等獎 覃爭鳴、鄭喜景、陳亞鵬 2004中國足球機器人大賽 Fira 模擬組11:11一等獎、二等獎 馮帆、何華創、朱明德、陳曉洪、郭曉文、黃光略 2004中國足球機器人大賽 Fira 模擬組5:5 一等獎、二等獎 覃爭鳴、鄭喜景、陳亞鵬、劉偉 2004中國足球機器人大賽 Robocup 中型組1:1 三等獎 章奕貴、惠佳星、孫廣成、梁立平 2004中國足球機器人大賽 Robocup 中型組2:2 三等獎 章奕貴、惠佳星、孫廣成、梁立平 2004年第六屆中國智能機器人學術研討會足球機器人表演賽 模擬組5:5 第一名 范耀軍、覃爭鳴、鄭喜景、陳亞鵬 FIRA robo world cup 2004 Korea SimuroSot 11:11第三名 馮帆、何華創、朱明德、陳曉洪、郭曉文、黃光略、覃爭鳴 2004廣東省高校杯軟體設計大賽 一等獎 梁成、張嘉華、陳利強 2004廣東省高校杯軟體設計大賽 一等獎 陳戈、羅學成、張棟浩 2004 全國高校IBM Linux隨需應變應用設計大賽 一等獎 程媛媛、伍子軒、張芳松、江煒斌 第二屆「趨勢科技百萬程序競賽」決賽 第五名(五等獎)¥50,000 方天、鄧宇翔、黃建輝、何超林 第二屆「趨勢科技百萬程序競賽」決賽 最佳造型獎 ¥30,000 劉伯豪、羅志敏、黃賢俊、黃偉、葉健峰 第二屆「趨勢科技百萬程序競賽」決賽 最佳變革管理獎 ¥30,000 林古宏、湯思 、鄧維、黃海倫、王征宇 「高教社杯」200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模型競賽 省一等獎、全國一等獎 楊勁鋒(成員之一) 「高教社杯」200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模型競賽 省三等獎 郭勝基 表2-2 2005年 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獎情況 競賽名稱 獲獎情況 參與學生 第三屆全國搜索引擎和網上信息挖掘學術研討會(SEWM)中文網頁分類測評(CCT) 木棉中文網頁分類系統,第一名 曹鴻 第三屆全國搜索引擎和網上信息挖掘學術研討會中文WEB信息檢索 木棉中文信息檢索系統。第一名 陳曉志 第三屆全國搜索引擎和網上信息挖掘學術研討會中文WEB信息檢索 主題提取任務,第一名 歐健文、蔡斌、郭立山 第三屆全國搜索引擎和網上信息挖掘學術研討會中文WEB信息檢索 文本分類,第一名 朱旭圻、劉鵬飛 2005年度「微軟創新杯軟體開發大賽」 Butterfly旅遊自助系統,第二名 鄧宇翔 2005年度「微軟創新杯軟體開發大賽」 Butterfly旅遊自助系統,第二名 黃建輝 2005年度「微軟創新杯軟體開發大賽」 中國區優秀成果獎 周維 2005年度「微軟創新杯軟體開發大賽」 中國區優勝獎 張佳祺 2005年度「微軟創新杯軟體開發大賽」 中國區優勝獎 黃斌 2005年度「微軟創新杯軟體開發大賽」 中國區優勝獎 周維 首屆全國大學生思科網路設計大賽 三等獎 李鍵偉 第二屆IBM全國「Linux隨需應變」電子商務軟體設計大賽 優勝獎 黃斌 美國國家半導體2004-2005中國音頻設計大賽 PC-Centered Audio System,優秀獎 魏彬彬 第二屆「波導杯」手機軟體設計大賽 交通查詢,三等獎 魏彬彬 Java Cup全國大學生信息技術大獎賽 VDisk,全國二等獎 陳建、羅家峰、李靜鍇 許耿聰 Java Cup全國大學生信息技術大獎賽 VDisk,優勝獎 奚建飛、郭懿心、梁軼濤、王新忠 微軟Imagine Cup軟體開發大賽 全國第二名 何超林,方天 微軟Imagine Cup軟體開發大賽 優勝獎 黃偉、符偉安 第八屆廣東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作品競賽 基於多維感知的智能教學機器人,三等獎 葉榮華、余剛 第八屆廣東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作品競賽 關於大規模地形場景組織和渲染的策略的研究,一等獎 張嘉華、梁成、陳春華、陳利強 第九屆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作品競賽 關於大規模地形場景組織和渲染的策略的研究,二等獎 張嘉華、梁成、陳春華、陳利強 第六屆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 FIRA模擬 11:11,亞軍 馮帆、陳煥、陳墩金 第六屆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 類人組,亞軍 章奕貴、孫廣成、陳墩金、柳雄、陳健 第六屆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 FIRA 模擬 5:5,二等獎 鄭喜景、陳亞鵬、覃爭鳴 2005中國機器人大賽 FIRA 模擬 11:11,二等獎 馮帆、陳煥、陳墩金、陳經特、陳健榮、蔡潔鋒、覃姜維 2005中國機器人大賽 RoboCup中型組4:4,季軍 惠佳星、章奕貴、孫廣成、梁立平、張斌 2005中國機器人大賽 FIRA 模擬 11:11,一等獎 陳墩金、馮帆、陳煥、陳經特、陳健榮、蔡潔鋒、覃姜維 2005中國機器人大賽 FIRA 模擬 5:5,一等獎 陳亞鵬、覃爭鳴、鄭喜景、陸露、劉雪紅、張智明、施東煒、吳偉文 2005中國機器人大賽 RoboCup中型組2:2,二等獎 章奕貴、惠佳星、孫廣成、梁立平、張斌、陳春華、何文裕、嚴世廣 2005中國機器人大賽 RoboCup中型組 2:2,三等獎 孫廣成、章奕貴、惠佳星、梁立平、張斌、陳春華、何文裕、嚴世廣 2005中國機器人大賽 RoboCup中型組 4:4,三等獎 章奕貴、孫廣成、惠佳星、梁立平、張斌、陳春華、何文裕、嚴世廣 2005中國機器人大賽 類人組,技術進步獎 柳雄、孫廣成、陳墩金、楊育奇、范耀軍 第十屆FIRA足球機器人世界盃 FIRA HuroSot ,第三名 范耀軍、覃爭鳴、陳墩金、馮帆、章奕貴、鄭喜景、陳亞鵬、陳健 ACM程序設計大賽 廣東省第二名 ACM程序設計大賽 亞洲賽成都賽區,銀獎 廣東省高校杯軟體設計大賽 Et防火牆,二等獎 張智卓、朱志強 廣東省高校杯軟體設計大賽 基於P2P的IPTV軟體系統,二等獎 陳新新、陳業偉、連賓雄 「數模」大賽 美國賽,三等獎 陳炎 表2-3 2006年 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獎情況 競賽名稱 獲獎情況 參與學生 2006中國機器人大賽 類人組,冠軍 柳雄、孫廣成、陳墩金、楊育奇、范耀軍 2006微軟中國軟體設計大賽 第三名 黃福鵬、孫鎮濤、柴陽陽、王艷波

⑵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特色專業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原名番禺理工學院、番禺職業技術學院)1993年籌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備案,是全國首批、廣州市屬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2003年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市屬高等職業教育龍頭院校,2005年4月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首批28所立項建設院校之一。學院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廣州市番禺區,佔地2061畝,校舍建築面積26.7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700餘萬元,圖書館面積2.9萬平方米,藏書(含電子圖書)160萬冊,中外期刊1500多種,建有99個校內專業實訓室和314個校外實訓基地,現有全日制在校生9320餘人。校園峰巒起伏,碧波粼粼,繁花似錦,綠草如茵,是廣州市花園式單位,被譽為國內最美麗的大學之一。

學院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主,設有信息工程學院、珠寶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工商管理系、財經系、旅遊管理系、應用外語系、機械與電子系、建築工程系、思教部、基礎課部等三院六系兩部,開設42個緊貼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其中,玩具設計與製造、計算機網路技術、金融管理與實務、裝潢藝術設計、酒店管理、珠寶首飾工藝及鑒定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重點建設專業,另有2個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和4個廣東省高職高專教育示範專業、5個省級示範性建設專業、6個市級示範性專業。目前,學院擁有1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7門省級精品課程、27門市級精品課程。

學院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優秀教師,擁有一支人員精幹、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者佔35%以上,青年教師中50%以上具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比例高達71.5%。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國家級高校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3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6人。近幾年學院教師主編、參編公開出版各類教材著作270部,20部教材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

學院堅持走質量、規模、效益協調發展的內涵式發展之路,強化質量意識,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職業能力為目標,積極探索教學改革,2003年以來,共有22項成果獲得國家、省、市教學成果獎,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廣州市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8項。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是國家計算機應用與軟體技術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中國玩具行業人才培訓基地,廣東省首批省級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學校,廣州市模具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訓基地,已成立了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可以開展42個工種的職業資格鑒定。

學院圍繞培養「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標,實行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施「雙證書」制度,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畢業生以其適應性強、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而受到用人單位普遍歡迎。自2001年廣東省首次公布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以來,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居全省高校前列,2004年、2005年連續兩年位居全省所有本專科院校第一位,2008年更是以99.88%的高就業率再次位居全省本專科院校首位。

番禺籍的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澳門特首何厚鏵、全國政協委員陳瑞球以及何添、何善衡等港澳同胞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對學院的建設給予極大的關注和有力的資助,捐資興建了霍英東學術交流中心、何厚鏵大樓等一批教學、實訓用房和學生宿舍,極大地促進了學院的發展。

目前,學院全體師生正秉承辦讓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的宗旨,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爭取早日把學院建設成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相關數據截止到2009年5月)

應用外語系招生專業

應用外語系開設商務英語、商務日語和應用英語三個專業。為滿足商務英語領域不同崗位的需求,商務英語專業設有國際貿易方向,該專業2000年被確定為學院重點建設專業,2006年被評為廣州市示範性專業,2008年獲省級示範性專業建設項目立項;商務日語專業的開設符合了本地區對應用型日語人才的需求,近年來專業發展勢頭強勁;應用英語專業 2009年推出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期培養更多的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應用型外語人才。同時,應用外語系承擔全院公共英語教學任務,教學改革成績斐然,多項綜合性改革措施引領了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新潮流。
應用外語系現有在校全日制學生1046人。憑借珠三角的地理優勢,應用外語系的優質教學資源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國有志學子踴躍報考,招生、就業形勢喜人。應用外語系實行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有聲有色,成效顯著,保證了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連續多年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多次被評為學院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受到學生、家長、社會的高度認可。
應用外語系現有教職員工68人,其中專任教師62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4人,具有中級職稱的教師29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員27人,「雙師型」教師39人。師資隊伍年齡、職稱結構合理,教學科研實力雄厚。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教學團隊實力,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應用外語系重點引進和培養外語教學功底好、有豐富企業工作經驗的「雙師型」骨幹教師。
應用外語系全體教職員工懷著滿腔熱忱,本著積極投入、嚴謹治學的精神為學生創造專業、友好、個性化的學習環境,並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為培養基礎扎實而又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素質外語人才作出更多貢獻。

商務英語專業按專業類進行招生,入學後再根據學生意願劃分專業方向。

商務英語 學制三年 學費:6000元/年

主要就業方向和前景: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既懂英語又有商務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涉外商務人才,就業和發展前景好。主要就業崗位:各類大、中、小型企事業單位、駐華機構,從事商務管理、商務操作類工作,如英語翻譯、英文跟單員、進出口業務員、國際營銷人員、涉外行政文員、涉外客戶服務等工作。
主幹課程和實踐環節:基礎英語、英語視聽說、英語寫作、劍橋商務英語、商務英語翻譯、商務英語寫作、國際市場營銷、商務實踐、進出口業務模擬談判、會展實用英語、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聽說、網上外貿實務、進出口單證製作、電子商務操作、商業項目設計與策劃、頂崗實習等。

商務英語(國際貿易方向) 學制三年 學費:6000元/年
主要就業方向和前景:商務英語專業(國際貿易方向)培養具備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和獨立的外貿業務處理能力的復合型高素質應用人才,就業和發展前景好。主要就業崗位:各類大、中、小型外向型企業、駐華商社、船運公司、報關公司,從事外貿業務、外貿跟單、進出口貨物報關、貨運代理、船務代理、單證員、文員等工作。
主幹課程和實踐環節:基礎英語、英語視聽說、英語寫作、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學)、進出口業務函電(英語教學)、進出口業務洽談(英語教學)、進出口業務綜合技能、外貿單證製作、外貿跟單實務、國際市場營銷、會展實用英語、網上外貿實務、職業資格考證、頂崗實習等。

應用英語 學制三年 學費:6000元/年
主要就業方向和前景:應用英語專業培養既懂英語又掌握基本的國際商務知識和技能,了解本地區主要行業及主導產業概況的高素質、應用型英語人才,就業和發展前景好。主要就業崗位:各類大、中、小型企事業單位、外資機構,從事外事服務與管理、英語翻譯、營銷、涉外文員、客戶服務等相關工作。
主幹課程和實踐環節:基礎英語、英語視聽說、英語語法與寫作、應用英語翻譯(口、筆譯)、國際貿易實務、會展英語、進出口業務單證製作、行業產品與貿易、行業英語、涉外禮儀、綜合實訓、商務辦公實訓、頂崗實習等。

商務日語 學制三年 學費:6000元/年
主要就業方向和前景:商務日語專業培養既懂日語又具有商務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就業和發展前景好。主要就業崗位:各類大、中、小型企事業單位、中日合資企業、日本獨資企業、駐華日商機構,從事商務管理、商務操作類工作,如文員、業務員、日文翻譯、市場、銷售及客戶服務等。
主幹課程和實踐環節:日語、日語視聽說、日本概況、商務日語函電與談判、商務日語閱讀、商務日語翻譯、電子商務、商務英語、日語聽說強化訓練、日本文字處理實訓、國際日語能力考試實訓、職業資格考證、電子商務操作、頂崗實習等。

⑶ 廣州的41中學好嗎請詳細介紹

學校簡介

【創辦歷程】學校創辦於1958年,建立初期是一所初級中學。1969年經過上級批准開辦高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經過全體師生幾十年的共同奮斗,學校從1999年至2003年實現了從普通中學躍升市一級學校再躍升為省一級學校的跨越式發展。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按照海珠區教育局有關調整學校布局的方案,2003年9月與沙園中學合並,學校已形成以兩個校區為核心的規模。

【基本情況】學校隸屬於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現代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校園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目前全校初、高中共有58個教學班,學生3016人,教職工220人。校園環境優美,寫意深刻的校園雕塑、流水潺潺的生態小景,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氛圍。
【設施情況】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先進完善,全校有3個多媒體專業室,4個電腦室,1個電子閱覽室,1個語音室,建有供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進行實驗或教學活動的實驗室、專用室共30個。每個教室均配備了由電腦、網路接入設備、液晶投影儀等組成的多媒體平台,並於2001年建成了硬體先進、軟體資源豐富的校園網。有潔凈通風、採光性強的獨立圖書館大樓(市一級中學圖書館)、技術先進的科普天文台;還有室內運動館、游泳池、PU200米環形跑道、人造草地足球場、塑膠地面的籃球場和排球場,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和運動空間。
【師資隊伍】學校現有220名教職工中,已畢業及在讀的教育碩士方向研究生有14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有18人,本科、大專的學歷達標率100%;被評為省、市、區優秀教師有60人;一批教學骨幹常年活躍在市、區的各學科的專業學術團體及其科研活動中。
【辦學特色】學校辦學目標明確,以現代教育觀念為指導,基於「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辦學理念,確立了「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爭創名優學校」的辦學思想;制定了「認真、嚴謹、勤奮、刻苦」的校風和「愛生、律己、嚴教、精業」的教風。1998年起學校開展了以「自主教育」為主旨的教育改革,2005年9月,我校「自主教育模式」科研課題獲廣州市第五屆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6年6月我校承擔的國家級「十五」課題「基礎教育信息化資源開發應用的有效性研究」的子課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自主發展」教學模式研究》獲省的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被評為「海珠區科研先進單位」。

《教師專業化的校本培訓研究》等多個課題研究。自1979年以來,學校堅持在師生中開展學雷鋒活動,堅持把「學雷鋒,樹新風,創三好」作為素質教育的載體。「雷鋒精神與時俱進」已成為學校的德育特色。學校被共青團廣州市委命名為「廣州市青少年學雷鋒活動教育基地」。現在學校正逐步邁向一條「德育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之路。
【學校成果】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連續六年獲廣州市高三畢業班工作一等獎,其中2004年本科上線率超過61%,上線率100%;2003學年~2005學年連續三年獲海珠區初中畢業班一等獎。2003年3月學校代表隊參加廣東省頭腦奧林匹克競賽初中、高中組均獲得一等獎。在2006年獲得廣東省第二十屆青少年創新大賽兩項二等獎。

【未來展望】我校將繼續深化教育改革,繼承和發揚我校的優良傳統,與時俱進,不斷地發展和超越,建成一所環境優美、設施先進、師資精良、質量領先、特色鮮明的名優學校。

校長:何樹聲 黨委書記:曾杏華
副書記:黃桂貞
副校長:陳兆興、黃桂貞

地址:廣州市工業大道北101號 郵編:510250
電話:020-34016194(總機)34017319(校長室)
網址:http://www.gz41z.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本文來自:16禁討論區-廣州本土論壇

⑷ 廣州大學值得報考嗎

廣州大學值得報考。

廣州大學師資力量相當不錯,學校堅持人才強校,通過培育與引進並舉,基本形成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學術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在崗教職工3206人,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2018人,專職教學科研人員中被聘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1343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1438人。現有全職兩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4人、雙聘院士6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名、歐亞科學院院士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青年長江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2人;其他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項目入選者12人;

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2人;國家級「特殊計劃」領軍人才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6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6人;「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團隊1個,「珠江人才計劃」領軍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

珠江學者特聘教授7人、講座教授3人、青年珠江學者10人;「廣東特支計劃」領軍人才5人、青年拔尖人才和文化英才2人、教學名師4人;廣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5人;廣州市各類高層次人才178人。

在教育質量上,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本科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備、家國情懷、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展性強」為人才培養目標,設立「文體藝語」四個公共素質教育中心,致力於培養具有廣大底色的創新型人才。

學校現有1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1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開放課程、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1個省級教學團隊;獲4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廣大「金課」體系建設成效顯著,現有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省級系列精品課程66門,校級系列精品課程171門,與世界高水平大學課程互聯和學分互認的課程200門。實施拔尖人才培養新模式,組建33個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

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業率為90.9%,用人單位總體滿意度達98.7%。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三創營」眾創空間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創青春」等國家創新創業競賽成績位居廣東高校乃至全國同類高校前列。

⑸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怎麼樣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好,廣東省眾創空間試點單位。但學校的教學設備還不是很完善,在同類院校當中算是一個中等院校,下面是對該校各方面的詳細介紹:

1、學校簡介:學校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設有海珠、花都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535畝。設有教育學院等19個教學院系和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等15個研究機構,開設39個本科專業,分布在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和經濟學等9個學科門類。

2、師資力量:有教職工854人,其中專任教師503人。專任教師中有高級職稱174人,占教師總數34.59%;有博士學位教師203人,占教師總數40.36%。

3、教學特色:以學前教育和小學師資培養為核心,培養造就教育情懷深、專業基礎實、實踐技能強、信息素養高、發展潛力足的教師教育人才。

4、科研成就:獲省級以上重點科研平台5項,學校主持各級各類縱向和橫向項目338項,其中國家級24項,省部級198項;自然科學類項目148項,人文社科類項目192項。

5、對外交流:與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英國桑德蘭大學、英國紐曼大學、柬埔寨東南亞大學、台灣屏東大學等10多所國外高校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或合作辦學協議,同時開展了「3+1」和「3+1+1」學分互認模式的聯合辦學項目,拓展了具有國際視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⑹ 請問廣州41中學如何

廣州第四十一中學學校創辦於1958年,建立初期是一所初級中學。1969年經過上級批准開辦高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經過全體師生幾十年的共同奮斗,學校從1999年至2003年實現了從普通中學躍升市一級學校再躍升為省一級學校的跨越式發展。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按照海珠區教育局有關調整學校布局的方案,2003年9月與沙園中學合並,學校已形成以兩個校區為核心的規模。【基本情況】學校隸屬於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現代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校園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目前全校初、高中共有58個教學班,學生3016人,教職工220人。校園環境優美,寫意深刻的校園雕塑、流水潺潺的生態小景,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氛圍。【設施情況】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先進完善,全校有3個多媒體專業室,4個電腦室,1個電子閱覽室,1個語音室,建有供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進行實驗或教學活動的實驗室、專用室共30個。每個教室均配備了由電腦、網路接入設備、液晶投影儀等組成的多媒體平台,並於2001年建成了硬體先進、軟體資源豐富的校園網。有潔凈通風、採光性強的獨立圖書館大樓(市一級中學圖書館)、技術先進的科普天文台;還有室內運動館、游泳池、PU200米環形跑道、人造草地足球場、塑膠地面的籃球場和排球場,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和運動空間。【師資隊伍】學校現有220名教職工中,已畢業及在讀的教育碩士方向研究生有14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有18人,本科、大專的學歷達標率100%;被評為省、市、區優秀教師有60人;一批教學骨幹常年活躍在市、區的各學科的專業學術團體及其科研活動中。【辦學特色】學校辦學目標明確,以現代教育觀念為指導,基於「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辦學理念,確立了「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爭創名優學校」的辦學思想;制定了「認真、嚴謹、勤奮、刻苦」的校風和「愛生、律己、嚴教、精業」的教風。1998年起學校開展了以「自主教育」為主旨的教育改革,2005年9月,我校「自主教育模式」科研課題獲廣州市第五屆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6年6月我校承擔的國家級「十五」課題「基礎教育信息化資源開發應用的有效性研究」的子課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自主發展」教學模式研究》獲省的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被評為「海珠區科研先進單位」。《教師專業化的校本培訓研究》等多個課題研究。自1979年以來,學校堅持在師生中開展學雷鋒活動,堅持把「學雷鋒,樹新風,創三好」作為素質教育的載體。「雷鋒精神與時俱進」已成為學校的德育特色。學校被共青團廣州市委命名為「廣州市青少年學雷鋒活動教育基地」。現在學校正逐步邁向一條「德育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之路。【學校成果】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連續六年獲廣州市高三畢業班工作一等獎,其中2004年本科上線率超過61%,上線率100%;2003學年~2005學年連續三年獲海珠區初中畢業班一等獎。2003年3月學校代表隊參加廣東省頭腦奧林匹克競賽初中、高中組均獲得一等獎。在2006年獲得廣東省第二十屆青少年創新大賽兩項二等獎。【未來展望】我校將繼續深化教育改革,繼承和發揚我校的優良傳統,與時俱進,不斷地發展和超越,建成一所環境優美、設施先進、師資精良、質量領先、特色鮮明的名優學校。

⑺ 詹成的主要科研立項/教學成果

1)數字化口譯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2007年9月立項 參加
2)國家級精品課程「英語口譯(課程系列)」 教育部2007年11月 主講教師
3)口譯研究方法論 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008年1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三)
4)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2008年6月 參加(排名第三)
5)立體化英語教學平台(Computerized English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latform)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與廣州藍鴿科技公司橫向科研項目 2009年3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三)
6)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0年2月 參加(排名第三)
7)國家級教學團隊「英語口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教育部、財政部2010年7月 核心成員
8)口譯規范描寫及其在口譯教學與評估中的應用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010年12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二)
9)翻譯專業雙學位/雙專業培養模式改革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級教學研究課題重點項目 2011年3月立項 主持
10)高層次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1年度國家人文社科項目 2011年6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三)
11)政治會談口譯中的譯員角色 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學研究中心基地招標項目 2012年12月立項 主持
12)強化實踐教學體系,造就高水平翻譯人才 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2013年1月 參加(排名第二)
13)翻譯專業碩士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2013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 2013年12月立項 主持
14)強化實踐教學體系,造就高水平翻譯人才 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4年2月 參加(排名第二)

⑻ 盧小根的獲獎情況

2011年獲廣州市第八屆屆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1年獲廣州大學第四屆教學名師
2010年獲廣州大學第四屆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0年獲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廣州市競賽先進個人獎
2010年獲廣州大學教學管理獎
2009年被評為第一屆廣州大學最受歡迎的老師
2007年獲廣州市、廣州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2006年獲廣州大學第二屆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00年被評為廣州大學1998-2000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2000—2004學年度多次被評為廣州大學教學優秀獎

⑼ 廣州商學院的教學成果

學院自辦學以來,學生積極參加全國「挑戰杯」系列大賽、國際機器人競賽、全國電子設計大賽等活動,獲得全國、省部級獎項120項,各類獎勵獲獎近1000人次。
十五年辦學,學院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20000多人,學院歷屆畢業生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就業率95%以上。2011年以優異成績通過廣東省學位委員會評審,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學院社會聲譽不斷提高,先後榮獲「全國先進獨立學院」、 中國條碼推進工程「示範高校」、廣東省民辦高校「就業競爭力十強」等榮譽稱號。

⑽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條件

學院以「教學.教輔單位」、「黨群.行政單位」為主體。教學與行政分開的組織結構機構模式。
教學.教輔單位下設置:財經學院、管理學院、機電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圖書館、思政部......15個教學.教輔單位。
黨群.行政單位下設置:黨委辦公室、紀委辦公室、學校辦公室、教務處、學生處、財務處........16個黨群.行政單位 。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下設9個二級院系,共有33個專科專業。
學校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主,設有財經學院、管理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外語外貿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珠寶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等九院一部,開設47個緊貼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
至今為止,學校擁有玩具設計與製造、計算機網路技術、金融管理與實務、裝潢藝術設計、酒店管理、珠寶首飾工藝及鑒定等6個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9個省級示範性專業和6個市級示範性專業
專業設置 學院 專業名稱 學制 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應用技術 3 計算機網路技術 3 軟體技術 3 信息安全技術 3 嵌入式技術與應用(物聯網技術與應用) 3 珠寶學院 珠寶首飾工藝及鑒定 3 珠寶鑒定與營銷 3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類 3 財經學院 會計電算化 3 審計實務(注冊會計師) 3 財政金融類 3 人文社科學院 文秘 3 社會工作 3 外語外貿學院 商務英語 3 商務日語 3 應用英語(國際會展) 3 國際商務 3 建築工程學院 土建施工類 3 建築設計技術 3 機電工程學院 數控技術 3 玩具設計與製造(玩具質量檢驗與管理) 3 模具設計與製造 3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3 應用電子技術 3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3 電氣自動化技術 3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3 藝術設計學院裝潢藝術設計3藝術設計(時尚飾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3產品造型設計3人物形象設計3影視動畫3皮具設計3 學校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優秀教師,擁有一支人員精幹、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810餘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者佔28.61%,青年教師中58%以上具有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專任教師中大部分具有「雙師」素質和相關專業資格證書。現有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個、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高校教學名師2人、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7人、廣州市高校教學名師6人。2000年以來,我校教師以學校為第一署名出版的著作共290部,其中「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21部。特殊津貼專家:張來源 、吳翰聲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教學名師:渠川鈺
國家級教學名師:關俊良、張來源
省級教學名師:關俊良、渠川鈺、闞雅玲、王昶、張來源、賀平、曹干
廣州市高校教學名師:盧飛躍、袁軍平 、楊則文、餘明輝、曹干、賀平
國家級教學團隊:玩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教學團隊(渠川鈺) 、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張來源) 質量工程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個、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1個、6個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9個省級示範性專業和6個市級示範性專業;1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1門省級精品課程和40門市級精品課程;1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個國家級校內實訓基地 、2個省級校內實訓基地和2個省級校外實訓基地。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珠寶學院
國家級校內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基地
省級校內實訓基地:玩具設計與製造實訓基地、珠寶鑒定及加工實訓基地
省級校外實訓基地:創業產業園實訓基地、玩具專業實訓基地、汽車專業實訓基地
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玩具設計與製造、計算機網路技術、金融管理與實務、裝潢藝術設計、酒店管理、珠寶首飾工藝及鑒定
省級示範性專業:金融管理與實務、會計電算化、玩具設計與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酒店管理、計算機網路技術、商務英語、裝潢藝術設計 、珠寶首飾工藝及鑒定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包裝設計》、《保險實務》、《餐飲管理》、《電腦平面設計》、《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首飾製作工藝》、《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工商模擬市場實訓》、《綜合布線技術與工程》、《軟體測試》、《室內設計策劃》、《玩具機構設計與製作》、《設計色彩》和《稅法》。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玩具制圖與Auto CAD、電腦平面設計。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包裝設計》、《首飾製作工藝》。
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課程負責人所屬教學單位國家級省級市級15門21門40門1玩具制圖與AutoCAD何友義機械與電子系2004年度2003年度第二批2電腦平面設計關俊良藝術設計學院2004年度2004年度第二批3綜合布線技術與工程餘明輝軟體學院2005年度2005年度第二批4色彩徐飛藝術設計學院2005年度2005年度第二批5首飾製作工藝袁軍平珠寶學院2007年度2007年度第二批6玩具機構分析與應用渠川鈺機械與電子系2007年度2006年度第一批7包裝設計陳希藝術設計學院2007年度2005年度第二批8軟體測試賀平軟體學院2007年度2007年度第二批9工商模擬市場實訓闞雅玲工商管理系2008年度2006年度第二批10稅法楊則文財經系2008年度2008年度第二批11餐飲管理饒雪梅旅遊系2008年度2008年度第一批12保險實務鄧華麗財經系2009年度2009年度13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肖傳亮旅遊管理系2009年度2008年度第二批14室內設計策劃曹干藝術設計學院2010年度2009年度第二批15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闞雅玲工商管理系2010年度第二批16電腦效果圖關俊良藝術設計學院2006年度第一批17建築施工技術葉雯建築工程系2007年度第二批18玩具安全標准與檢測吳勁梅機械與電子系2007年度第二批19調酒與酒吧管理王明景旅遊管理系2008年度第二批20通用管理吳強工商管理系2008年度第二批21會計張蓮苓財經系2009年度第二批22珠寶玉石鑒定申柯婭珠寶學院2009年度第二批23數控機床竇凱機械與電子系第一批24商業銀行會計賈芳琳財經系第一批25導游業務穰艷玲旅遊管理系第二批2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孫永安基礎課部第二批27CAD/CAM技術應用林新貴機械與電子系第二批28進出口業務函電劉剛應用外語系第二批29推銷實務張曉青工商管理系第三批30計算機組網技術與工程餘明輝信息工程學院第三批31建築工程計量與計價張強建築工程系第三批32商業銀行綜合櫃台業務陳瓊財經系第三批33商務秘書實務肖傳亮旅遊管理系第三批34國際貿易實務(雙語)嚴美姬應用外語系第三批35中國旅遊資源賞析與線路設計郭盛暉旅遊管理系第四批36進出口業務談判宋梅梅應用外語系第四批37市場營銷張曉青工商管理系第四批38ERP沙盤模擬實訓郭立國工商管理系第四批39國際結算張宏博財經系第四批40教學企業項目(客戶理財)張蓮苓財經系第四批41網路安全蔣亞軍信息工程學院第四批教學成果 效益協調發展的內涵式發展之路,強化質量意識,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職業能力為目標,積極探索教學改革,2001年以來,共有57項教學成果獲得國家、省、市教學成果獎,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7項,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9項、二等獎13項,廣州市教學成果特等獎4項、一等獎12項 。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基於職業發展的高職素質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 、《商科學生「實戰型、體驗式、網路化」技能與素質並進的課程創新與實踐》、《皮具行業創新型設計人才「三方融通,三品遞進」培養模式的實踐》、《基於能力核心和項目課程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改革與實踐》、《基於實務教育與創新教育並舉的「玩具機構設計與製作」課程改革與實踐》、《系統改革高職金融專業的探索與實踐》 、《基於職業發展的高職素質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 。
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玩具機構設計與製作」課程改革與實施》、《以課程研發與建設為抓手打造高質量工商管理專業群的創新與實踐》、《以「三步實踐教學」為核心提升高職財經類專業建設水平的探索與創新》 、《基於崗位職業能力的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基於工作過程導向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構》、《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專業-基礎-專業」項目課程體系的創立與實踐》、《以「高素質、強技能」為本位的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特色課程建設》 。
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設計策劃」項目課程開發與實踐》、《構建珠寶首飾類專業「六位一體」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探索與實踐》、《基於崗位勝任力的高職網路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高職院校服務珠三角經濟轉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實踐探索》、《高職經管類專業跨專業項目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基於工作過程導向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構》、《基於多元利益主體需求的高職教學質量管理機制創新》、《高職旅遊管理專業「六雙三真一體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廣州市教學成果特等獎:《軟體測試課程的創新研究與實踐》、《藝術設計網路教學平台研究與教學實踐》、《基於網路經濟下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性教學的整體優化研究》 、《國家示範高職院校服務珠三角經濟轉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校本探索》
廣州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基於就業質量提升的職業核心能力課程與教學研究》、《高職旅遊管理專業「六雙三真一體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商科學生「實戰型、體驗式、網路化」技能與素質並進的課程創新與實踐》、《皮具行業創新型設計人才「三方融通,三品遞進」培養模式的實踐》、《基於能力核心和項目課程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改革與實踐》、《基於實務教育與創新教育並舉的「玩具機構設計與製作」課程改革與實踐》、《系統改革高職金融專業的探索與實踐》、《首飾製作工藝》、《系統改革高職金融專業的探索與實踐》、《基於能力核心和項目課程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改革與實踐》、《珠寶結合——天壇祈年殿》、《多角度高效摘果器》。
截止到2015年2月,廣東番禺技術學院教師以學校為第一署名出版的著作共290部,其中「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21部。
學校廣泛開展國際國內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與海內外知名大學、同類職業技術學院及培訓機構的聯系,一方面邀請國(境)內外友好或合作院校前來訪問指導,積極探索合作辦學新模式,引進優質職教資源;另一方面多次派出業務骨幹赴國(境)內外考察培訓,主要學習先進職教理念,科學借鑒成功經驗。學校現已與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比利時、德國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還在我校建立了南洋理工學院學生研習基地(廣州) 。 學校圍繞培養「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標,實行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施「雙證書」制度,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畢業生以其適應性強、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而受到用人單位普遍歡迎。自2001年廣東省首次公布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以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居全省高校前列,2004年、2005年和2008年三年位居全省所有本專科院校第一位。
2010年「五一」勞動節前,學校2001屆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畢業生黃德智喜獲「全國勞動模範」崇高榮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隆重表彰。2010年底被省教育廳授予「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3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9.39% 。

閱讀全文

與廣州教學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