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有哪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一)1956年4月,毛澤東作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講話
講話提出了正確處理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以及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的基本原則;提出了改革過於集中的計劃體制的初步構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權和擴大企業自主權。鑒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同年9月召開的黨的八大,強調要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
1957年2月,毛澤東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剛剛建立,還沒有完全建成,還不完全鞏固的思想;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兩類矛盾的學說,提出了從全體人民出發,「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提出了發展工業必須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的工業化方針。
同年8月,毛澤東又提出要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以利於較快地建設我國的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的思想。
1958年,他又提出要把對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到技術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上來。這些都是對黨的八大路線的繼續發展。
(二)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曲折發展
20世紀50
年代末60年代初,毛澤東在總結「大躍進」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主要包括:
在領導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時提出了不能剝奪農民,不能超越階段;提出了社會主義可以區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兩個階段;提出了社會主義條件下要反對平均主義,重視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和價值規律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經濟占優勢的條件下「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毛澤東還從哲學的高度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有它自身的規律,必須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逐步克服盲目性,認識客觀規律,才能實現認識上的飛躍;提出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社會主義建設具有艱難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沒有100多年的時間,是不行的,要准備著由於盲目性而遭受到許多的失敗和挫折;提出了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就無法提高;
在中國的具體國情下,應當以農輕重為序安排國民經濟計劃;同時,從世界范圍內兩種社會制度的根本對立與斗爭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對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保證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先進性和永不變質的思想;等等。
劉少奇提出,我們應該學會自己走路,應該根據中國的特點,採取適合中國情況的方法來進行建設,要按經濟辦法管理經濟。
周恩來提出了我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已經是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科學技術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關鍵性作用等觀點。
陳雲提出了「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鄧小平提出了關於整頓工業企業,改善和加強企業管理,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等觀點。
朱德提出了要注意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他還強調黨執政後紀律檢查工作的基本任務是保護生產、鞏固和純潔黨的組織、鞏固黨同群眾的聯系、保證黨的集中統一。
鄧子恢等提出了農業中要實行生產責任制的觀點。所有這些,都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② 黨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論成果
黨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的重要的理論成果如下:
1、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
1956年4月和5月,毛澤東先後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最高國務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講話,提出了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是想,即第一個重要的理論成果。
2、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
1957年2月,毛澤東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系統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理論,提出了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這就是第二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論成果。
3、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
提出了從全體人民出發,"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提出了發展工業必須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的工業化方針,即第三個理論成果。
提出了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濃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的方針,以及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重工業和輕工業同時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同時並舉,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同時並舉等。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論成果
關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思想,關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和步驟,關於經濟建設方針,關於所有制結構的調整,關於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關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關於科學教育,關於知識分子工作。
(2)社會主義建設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ppt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初步探索的當代價值
1、為當代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寶貴的理論和實踐借鑒。
2、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留下深刻的啟示。
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一)提出探復索馬克思制主義同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任務。
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候,毛澤東就向全黨提出,要探索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走出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二)《論十大關系》的講話
1956年4月,在經過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毛澤東作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講話,圍繞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基本方針,深刻論述了正確處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關系。
(三)《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
1957年2月,毛澤東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剛剛建立,還沒有完全建成,還不完全鞏固的思想;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兩類矛盾的學說,強調了要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特別是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提出了從全體人民出發,"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提出了發展工業必須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的工業化方針。
④ 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論成果包括:
1、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版服務的思想 ;
2、走中權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
3、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
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後,我們黨提出工作重心由以往的革命轉移到經濟建設和技術革命上來。
(4)社會主義建設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ppt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經驗教訓有以下幾點:
1、不能迷信蘇聯模式,要開拓自己的道路,要打破對蘇聯模式的迷信,按照中國的實際情況尋找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2、領導者要有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態度;黨和國家領導人充分吸取了斯大林所犯錯誤的教訓,最突出的是反對個人崇拜,維護集體領導原則,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等。避免執政黨犯嚴重錯誤,從局部、暫時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使之不致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和長期性的錯誤。
3、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後,仍然存在大量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