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文地理考研有沒有側重的方向啊能告訴我你的QQ嗎
1、地理學geographe研究對象是地理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
2、人文地理學以人文現象為研究主體,側重於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研究對象是人文環境、人文現象和文化景觀。其內核是注重區域和空間,注重人地關系
3、人地關系內涵:人指社會屬性的人,具體說是指在一定區域空間和一定生產方式下從各種社會活動和生產活動的具有群體行為的人;地指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人文環境,具體指與人類活動有密切聯系的空間上存在地域差異的自然、人文、經濟復合體系。
4、人文地理的學科特徵:社會性、區域性、綜合性。
5、近代人文地理學:(德國)洪堡:使地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李特爾:近代人文地理學的開山大師,致力於探究自然環境對人類歷史的因果關系。 拉采爾:地理環境決定論。 赫特納:區域學派的代表。 施呂特爾:景觀學派的代表。 (法國)白蘭士、白呂納:人地相關論。 (英國)麥金德:大陸腹地說。 羅士培:適應論。 (美國)森普爾:環境決定論。 蘇爾:文化景觀學派。 (俄國)巴朗斯基、薩烏什金:區域學派, 費根、康斯坦丁:經濟學派。
6、現代人文地理學:美國謝佛使作數學統計培養計量地學者, 蘇聯自然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相分離的二元論觀點。總體特徵:(1)科學理論與方法論的建立:人地關系協調論和可持續發展觀;(2)新的研究方法:計量方法、數學模型、心理學的分析方法、技術分析法;(3)新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在人地關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態觀點,同時社會化和人文化的傾向得到強化,面向解決實際問題。
7、中國:近代張相文、竺可楨,、胡煥庸、張其昀。現代李旭旦、吳傳鈞、鮑覺民。
8、方法論:(1)經驗主義:觀察是其重點,強調綜合和歸納的作用;(2)實證主義:對任何事物合乎科學的理解必須有意義並且同實際相符,演繹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義:以人為主體,重視人類行為的豐富意義和社會價值觀念體系中的非經濟成分;(4)結構主義:可觀察的事物,只有當把它用一個潛在結構或秩序聯系在一起時,才有意義。(5)多學習、善思考、深入實際,新自作調查研究。
9、文化:廣義上是指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指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是一種社會現象以物質為基礎。具有歷史連續性、階級性和民族特徵。
10、文化結構:(1)物質文化:滿足人類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的文化,物質性、基礎性、時代性;(2)制度文化:反映個人與他人、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強制性、權威性、緩慢變遷性、相對獨立性。(3)精神文化:人類在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長期育化出來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審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類文化心態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書面文化、行為文化、藝術文化、心理文化。
11、文化對環境的適應性:(1)生物適應性:人類在其發展中,為適應環境而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在體質方面發生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具有遺傳特性。(2)文化適應性:利用工具、製造工具、技術發展、群體組織與分工以有效獲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條件,以適應環境。(3)關系:A、相同之處:二者在其發展過程中,既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穩定性;在演化中,都是通過對新的性狀和新的文化的產生而實現其變化以增強適應性;在新的取代舊的過程中,都是通過競爭與選擇而實現;在競爭和選擇中,環境起著關鍵作用。 B、不同之處:人的生物特性與文化的傳遞與繼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的遺傳是縱向的,而文化的繼承是橫向的;新的生物特性取代舊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種取代舊物種實現的,而新的文化取代舊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體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實現;生物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和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是不同的。
12、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區位論、行為論、文化景觀論、人地關系論等。
區位論: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某種經濟活動區位的選擇、形成和發展的科學,分析區位形成的原因與條件,預測其發展,它的出現,預示著人類將有計劃地選擇最優活動場所。
13、文化區:某種文化特徵或具有文化特徵的人的群體在空間上的分布。(1)形式文化區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種文化現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聯系的文化現象,在空間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區與模糊的邊界的文化區。(2)功能文化區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該文化特徵受政治、經濟或社會某種功能影響,其內部彼此之間有一種相互聯系從而確定其分布區范圍的文化區。(3)鄉土文化區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居住於某一地區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種共同的區域自我意識。
14、文化的特點:民族性、時代性、變遷性、穩定性、積累性、多層次性、滯後性。
15、文化的擴散(文化的時間現象):(1)擴展擴散expansion diffusion:某種文化現象出現後,通過其居民,從該地向四周,不斷地傳遞,其所佔據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大,特點是空間上的相對聯系性,速度的差異性;A、接觸擴散contagious diffusion:某種文化現象易於為接觸者所接受,幾乎接觸該文化現象的人,如同接觸到易於傳染的病菌一樣,就自然地接受了這種文化現象,從而實現了其擴散。B、等級擴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該文化現象的傳播,或接受該文化現象的人,在空間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種等級現象。C、刺激擴散stimulus diffusion:某種文化現象受某種原因而無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將原文化現象做某種程度改變,使其得以在當地存在,得到傳播。(2)遷移擴散relocation diffusion:某種文化現象與擁有這種文化現象的人或集團緊密聯系,往往由於擁有這種文化的人、群體遷移到新的地方,遂將該文化傳播到該地。特點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間上不連續。
16、文化生態學——文化與環境的關系:研究人類、植物、動物和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對文化發展的影響的科學。(1)環境決定論environmental dederminism:自然環境決定人類生理和心理特徵,並由此決定人類社會的發展。德國的拉采爾和美國的森普爾。(2)可能論possibilism和或然論:強調人類對環境有自由選擇,利用能力的一種理論,與環境決定論對稱。法國的白蘭士、白呂納。(3)適應論adjustment theory:生物通過文化的發展而對自然環境和環境變化的長期適應。英國的羅克斯比。(4)生態論human ecology:借生物學的生態學一些觀點來分析人地關系的特點,研究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反應。美國的巴羅斯。(5)環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由環境影響而產生的印象,為該環境中共同文化集團內所有成員所共有,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較明顯。(6)文化決定論cultural determinism:人地關系中人是通過文化在起作用。(7)和諧論harmony:如何處理和諧環境和人類文化生活關系,已成為國際地理學界所面臨的主要研究任務。
17、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各特質之間的協調:在一個文化系統內,各文化層次、各層次的文化特質在功能上形成協調。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與精神文化要相應變化協調進行,形成整合,才能順利地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
18、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人文景觀):居住於該地的某文化集團為滿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上自己所創造的文化產品。文化景觀是文化的一面鏡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團的差異與特徵。美國的索爾。
19、挑戰與應戰學說(英國的湯因比):(1)挑戰與應戰:環境向人類挑戰,人類起而應戰,經過長期艱苦的勞動,創造人類文明(埃及文明)(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並不是由於生活環境條件特別好,而是相反。五類逆境:困難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擊的刺激、壓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3)中庸之道:逆境與挑戰的對應關系是有限度的,超過其限度,其結果反而走向相反。冰島成功、格陵蘭失敗。
20、德國韋伯的宗教思想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新教加爾派的訓誡是必須在絕對的信仰中得到安慰。其基本理論是命定論:一個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預定,而不可更改。要求致力於你的職業,不停息地的勞作中形成職業責任感,把致富、貿易和利潤看作職業成功的證據與個人德行的證實;把個人嚴謹有序的生活方式看做達到長期目標和經濟成功途徑。新教中的資本主義精神包括天職觀、成就觀、節儉觀、禁慾觀。
31、人口遷移的遷移趨勢(英國拉文斯坦):(1)大多為短距離的遷移;(2)具有階段性;(3)兩地間的凈遷移量在總遷移量中所佔比重不大;(4)鄉村居民更富遷移性;(5)短距離以女性居多,在較富冒險性且距離遙遠的以男性居多;(6)大部分為年輕人;(7)主要方向從農業區遷移至工商業中心。遷移發生率與源地、目的地之間的距離成反比。
32、人口遷移的時間形式:(1)居住歷史分析:A、生活史;B、遷移類型:移入、居住、通勤、移出、返回;C、遷移者和逗留者;D、居住的持續時間:累積居住將產生慣性。(2)隨機方法:在特定的隨機概率框架內,整個區域內的遷移流隨時間的變化。
33、人口遷移原因:經濟、政治、國際戰爭、國內戰爭、社會秩序的變革和文化因素、生態環境的變化、希望接受良好的教育、逃避種族歧視、結婚或離婚、退休、避寒、避暑、療養等。
34、流動人口趨勢和特點:(1)流動規模越來越大;(2)流動半徑越來越大;(3)流動高峰提前,外出時間延長;(4)外出民工以勞動力為主,主要從事第二、三產業;(5)流動方式以連鎖方式為主。原因分析:(1)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推行;(2)傳統思想觀念的轉變和農民對改變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層次的社會心理因素;(3)國內新的經濟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轉移是客觀因素;(4)耕地減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勞動剩餘是流動人口產生的內在因素;(5)農村基層組織的失控及城鄉收入差距的拉長是直接原因。
35、農業革命前人口發展特徵:(1)極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分布上為大分散、小集中。
36、農業革命人口增長特徵:嬰兒存活率低、階段性的飢荒和低營養,對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呈大幅度波動狀態,出生率也相應變化,平均壽命低。
37、人口轉變:由傳統人口再生產類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向現代人口再生產類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過渡。與社會經濟條件密切相關。
38、蘭迪的「三個序列」理論:(1)原始階段:高高低;(2)過渡階段:高高(較原始階段為低)低;(3)現代階段: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變、人口增長加速。諾特斯坦命名了「人口轉變」僅針對第三序列:人口增長加速、減速、緩慢。
39、布萊克的五階段模式:(1)高位靜止階段:出生和死亡率都很高;(2)早期擴張:死亡率先於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長加速;(3)後期擴張:死亡率與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長減速;(4)低位靜止:死亡和出生率都低,(5)減退階段:出生率繼續下降並開始低於死亡率,人口呈負增長狀態。寇爾的人口轉變模式:原始靜止時期、前現代時期、轉變時期、現代時期、現代靜止時期。
40、促使人口轉變的因素:(1)經濟的發展及其引發的生活方式、生育觀念和婦女地位等的進步和提高;(2)政府對節育的態度和相關的人口政策。西歐模式包括歐洲發達國家、北美國家,是自發的演化過程;而日本模式包括新興的工業化國家,除了一定的自發性外,同政府鼓勵節育是分不開的。
41、中國人口轉變模式:(1)加速增長accelerated growing1949—1959;(2)負增長negative growing1959—1961;(3)高速增長high growing1961—1971;(4)減速增長decelerated growing1971—1980;(5)波動增長fluctuated growing1980—1992;(6)持續增長sustainable growing1992至今。
42、自然環境對人口增長的影響: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物質基礎,人類是自然環境長期發展變化的結果。對人口增長的影響集中在自然上:土地、淡水、森林、礦產等
43、人口構成(人口結構):人口系統內部不同屬性之間的比例關系。(1)自然構成:A、性別構成通常用100個女性所對應的男性人口數來表示;B、年齡構成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總人口數中不同年齡的比例關系;(2)社會構成:職業構成、文化教育構成、婚姻家庭構成、階級構成、民族構成和種族構成等。
44、人口政策:以調節人口數量和質量為任務的一種社會政策,它是為達到特定目標,在國家的領導下,對人口過程進行調節和干預。
45、人口因素的兩重性:既作為生產者又作為社會物質財富的消費者。
46、適度人口: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礎上,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它實際是一種理想人口數量。意義:(1)區域適度人口的確定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制定、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的修編,區域未來人口預測以及各專項事業的評價等都有重大意義;(2)是制定國家人口戰略的基礎和出發點;(3)對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轉變有著重要意義。
47、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載量:是指地球及其各個部分在一定時期、 一定條件下所可能容納和撫養的最多人口數量。
48、人口年齡金字塔:山型、瓮壇型、鍾型。
49、人口老齡化: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逐漸驅於老年型的過程。
50、中國人口老齡化特點:(1)絕對數量大;(2)發展速度快;(3)人口老化速度大於經濟增長速度;(4)耦合性。原因:生育率下降,生育率是年齡構成的定盤星,人口壽命的延長。對策:(1)突出老年人的精神價值;(2)發展老年產業;(3)加強積累,奠定基礎;細化老齡程度,抓住發展機遇;(4)完善構成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障體系(自養、家庭養老、社會養老);(5)加強技術投入,加快產業調整,以技術發展緩解人口老齡化壓力,(6)培養專門老年護理人才;(7)延長退休年齡;(8)關注老齡婦女。
51、農業起源:(1)博塞洛普的人口壓力說;(2)海登的宴享說;(3)多因素耦合說:自然基礎、社會基礎、古文明基礎、特定歷史時期的現實壓力與追求、偶然性因素觸發與催化。
52、農業起源的地點:(1)美國索爾:植物馴化最初中心是東南亞;(2)考古學證明西亞兩河流域的肥沃新月地區被認為是動、植物的一個馴化地。
53、農業發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1)農業活動需要定居;(2)單位群體人數少;(3)農業活動群體大,並聚居於一處。
54、人類文明:(1)埃及:公元前3000年,(2)巴比倫:公元前3000年;(3)印度:公元前2500年;(4)中國:夏(公元前2100--1600年)。(5)墨西哥:墨西哥首都附近;(6)瑪雅: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一帶;(7)印加:南美厄瓜多和秘魯。埃及、巴比倫與印度是灌溉的小麥文明,中國是旱作的黍粟文明,墨西哥、瑪雅、印加是玉米文明。
55、原始農業—遷移農業:在原始的自然條件下,採用簡陋的石器、棍棒等生產工具,從事簡單農事活動的農業。目前存在於亞馬孫地區、剛果地區、新幾內亞島、東南亞一些雨林地區。
56、傳統農業: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採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鐵器等為主的手工勞動方式,靠世代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以自給自足經濟居主導地位的農業。(1)中國:火耕水耨(用火燒去田中的雜草,用水淹死雜草);(2)歐洲中世紀:敞田制(庄園中的農戶在各耕區獲得耕種長條狀份地,在作物收獲後,各戶均須將自己耕作地段的籬柵或溝渠廢除,敞開供庄園內農戶共同放牧;三圃制(冬小麥和黑麥、春小麥和燕麥、農閑做牧場以發展養殖業)(3)美國的殖民農業:灌叢—休閑農業(地多人少)。
57、傳統農業類型:(1)旱作農業:溫帶大陸的東岸以及副熱帶乾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麥占重要地位。(2)水稻農業:熱帶和副熱帶地區,喜高溫潮濕。中國的南方、東南亞、南亞、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奈及利亞、古巴、委內瑞拉、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下游。(3)地中海農業:分布於地中海周圍、美國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與澳大利亞南部沿海。種植小麥、大麥、葡萄、油橄欖、果品業、花卉業與旅遊業;(4)游牧業:一種在乾旱地區以放養食草動物一種自給自足的農業類型,分布於副熱帶和溫帶極其乾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區。
58、現代農業:又稱商品農業,產品是作為進入市場以獲得利潤為目的。主要分布於工業發達的國家與地區,如美國、加拿大和歐洲一些國家與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俄羅斯、馬西等。
59、現代農業特點:(1)產品是提供給非農業人品所消費的;(2)多依靠機械和現代科技成果;(3)使用機械、化肥、高產種子,單位面積產量高;(4)農場規模大;(5)與其他農業企業形成聯合體。
60、現代農業類型:(1)種植園:靠大量勞力,實行集約式生產,專門生產某一種經濟作物。如加那利群島、加勒比海諸島、美國東南部、南美東北部、中美、非洲和亞洲的一些沿海地區。(2)穀物農業:生產小麥、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和歐洲等。皮包農場suitcase farm(農場主只需帶個提包就可以進行其經營活動)、農業企業agribusiness(大型的、高度機械化的商業農場);(3)牲畜育肥農業:種植業與飼養業相結合的農業,主要分布在美國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羅的海沿岸、巴西東南部;(4)乳品業:適應城市居民對乳製品的需求,專門生產流質牛奶及一些乳加工製品的農業。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區、瑞士、法國等地大城市郊區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5)市場園藝業:為市場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產品的農業。(6)大牧場:規模大、僱用牧工、產品投向市場。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乾旱地區。
61、工業的擴散:英國、比利時、法國、德國、義大利、瑞典、俄國、美國、東歐、日本、加拿大、紐西蘭、亞非拉等第三世界國家。
62、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台灣、香港。
63、工業類型:(1)第一產業:伐木業、捕撈業、采礦業;(2)第二產業:製造業(北美、歐洲、俄羅斯與烏克蘭、日本等)(3)第三產業:交通運輸業、電訊業、公用事業;(4)第四產業:為生產者服務的商業、保險業、法律服務、銀行、廣告、批發、零售、房地產等;(5)第五產業:向消費者或家庭提供服務的教育、行政管理、旅遊娛樂、醫療衛生等。
64、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1)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水文;(2)資源:(3)能源:水力、蒸汽機、電力;(4)市場;(5)勞動力;(6)工業發展的環境條件。
65、工業分布的新變化:(1)紡織業與成衣業:發達國家日趨衰弱,發展中國家急速上升,從美國、西歐、日本向東南亞與東歐要區轉移;(2)汽車製造業:在發達國家之間變動(西歐、日本、美國);(3)微電子工業:半導本、集成電路、微處理器的生產由日本、美國、西歐、東南亞四地控制,家用電器迅速向發展中國家轉移;(4)英美產業:由傳統工業轉向新技術和新的服務業。
66、當前全球經濟形勢:(1)需求不旺;(2)生產力過剩;(3)發達國家科技先進、資金充足、管理經驗豐富、生產能力強大,但市場有限、遇到市場的激烈競爭;(4)發展中國家:優勢在於資源和勞力,而短於機器、資金、技術、基礎設施與管理。
67、種族:自然體質特徵上具有某些共同遺傳特徵(如膚色、眼色、發色、發型、身長、面型、血型等)的人群,屬於人的生物學方面的屬性。
68、種族多源論(魏敦瑞):(1)我國周口店的北京猿人發展到現代的黃種人;(2)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猿人而到澳大利亞發展為棕種人;(3)尚比亞的布羅肯山人發展為黑種人;(4)西亞猿人發展為白種人。
69、種族一源論:人類種族本源於一個地方(可能是西南亞、北非或東非)。
70、種族與環境:(1)膚色:人體膚色的變化取決於人體內部色素量的變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強烈程度有關;(2)人體結構:生長於寒冷氣候區的人比生長於炎熱氣候區的人其身體較肥大,而後者身體趨於細長;(3)鼻子、眼形、頭發組織:熱帶人鼻孔一般是寬闊的,寒冷人較長而突出,可以將吸進的寒冷空氣加以暖化而後進入肺部;黃種人由於氣候乾燥寒冷皮膚緊縮形成直發,黑種人由於氣候炎熱而潮濕皮膚鬆弛形成卷發隔熱防曬。(4)體重與長四肢是適應環境的結果:黑人體重輕而長肢體善於投擲長矛,汗腺多,散熱快,嘴巴大,厚唇,寬鼻便於氣流通暢,手掌和腳掌的汗腺多而且大,手細血管較豐富,對體溫調節較完善;因紐特人體重重,脂肪厚,散熱少;白種人高鼻樑狹鼻對冷空氣有預熱作用。
71、種族劃分的標志:(1)毛發:亞洲人直發、歐洲人波狀、非洲人卷發;(2)膚色:白膚色的色素細胞約為1000個/MM以下,黑膚色在14000個/MM以上;(3)身高:與營養和遺傳因素有關;(4)頭頗形狀:頭骨指數=頭寬/頭長*100;(5)鼻形:白種人狹鼻、黃種人中鼻、黑種人寬鼻;(6)指紋:亞洲人多斗型、黑種人多弓形、歐洲人多箕形。
72、世界種族劃分:(1)白色種族群:皮膚呈白色、淺棕色,波狀金發或棕發,鼻高目藍。世界分布最廣,歐亞大陸西部、北非、西亞、南亞;北歐種族、南歐種族、印第種族(2)黃色種族群:皮膚黃色,毛發黑而直,眼褐色,蒙古族、印第安種族、愛斯基摩人;(3)黑色種族群:皮膚呈黑棕色,頭發黑且成羊毛卷狀,唇厚,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美洲,尼格羅種族、布須曼種族;(4)棕色種族群:膚色深,毛發捲曲,鼻樑高而不扁、唇厚而不外翻主要分布在大洋洲三大群島上。有澳大利亞種族和三大群島種族。
73、地理人種:把地理條件對體質、血型、免疫系統和遺傳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稱為地理人種。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印第安、印度、澳大利亞地理人種。
74、種族主義:是一種以種差異決定人類社會歷史和文化發展的反科學理論。種族歧視是指壓迫種族的統治階級敵視、迫害和不平等地對待種族的行為。種族壓迫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其他種族實行掠奪和奴役的行為。
75、民族: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群共同體,是一種文化現象,是個歷史范疇,在一定的社會物質生產條件下產生,也會在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下趨於消亡。
76、民族地理學:研究民族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空間分布規律、特徵,探討民族發展演變的學科。
77、世界民族的分布:共有3000個左右,漢族人數最多,超過12億,其次有印度斯坦人、美利堅人、孟加拉人、俄羅斯人、巴西人、日本人。(1)形式分布區:一個集中的、並相連成片;(2)機能分布區: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體制。
78、中國民族分布:漢族佔92%,分布以漢族為主體,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分布的特點。
79、民族的遷移:(1)印第安由亞洲向美洲的遷移;(2)非洲黑人的被迫遷移:加勒比地區、巴西、美國;(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美遷移。
80、民族的集聚:(1)英國人和法國人在北美洲的集聚;(2)美國城鄉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區。
81、民族的變化與整合:(1)北美印度安的文化變化:傳統玉米種植地位下降,玉米主食讓位於麵包,大家庭解體,核心家庭出現,磚房替代土坯房,電器代替傳統用器,汽車替代馬車,英語普及;(2)西班牙人在拉美與印第安人的整合:鬥牛傳到墨西哥(3)歐洲多個民族在美國的整合:美國英語、信新教的占優勢,形成新民族—美利堅民族。
82、民族地理學研究的意義:(1)促進民族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發展;(2)對我國的外交政策能發揮應有的作用;(3)為制定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繁榮民族經濟作貢獻;(4)促進民族團結,開展民族教育。
Ⅱ 為什麼有的法官在法庭上要戴那個 像羊毛卷得東西呢
您是指在香港等一些地方的法官吧,這是沿襲英國的傳統習慣的。
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在一些受英國司法制度影響深遠的前英國殖民地地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具有不列顛特色的文化烙印,比如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國的法官和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呢,許多研究歷史的人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但都很難說服所有的人。
有人說,在中世紀時,過度的勞累和疾病使得司法人員們過早地掉光了頭發,為了在公眾面前掩飾自己的「聰明絕頂」,假發遂流行,約定俗成成為英國法庭的一景。
有人說,法官戴假發是表示自己的德高望重,而律師戴假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掩飾和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辯護結果不能得到被告人及其家人的認可。但這與其說是合理的解釋,不如說是與律師有過節的人編出來詆毀他們的笑話。因為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表明:有57%的律師對戴假發表示不滿,恨不得把它摘掉,原因是這些由馬鬃編成的假發套造價非常昂貴卻很不衛生,一般一頂假發就要用一輩子,有一個律師世家有一頂發齡達94年的老古董,傳了四代人,堪稱傳家之寶。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行家指出,司法界所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有區別的。在英格蘭,司法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這是否代表著一種很微妙的隱喻意義不得而知。但蘇格蘭人卻老愛和英格蘭人鬧別扭,因為在蘇格蘭,情況剛好顛倒過來,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司法人員只有兩個捲曲。
假發的製作成本昂貴在於人工而不是材料,因為馬鬃的取得並不難,而假發的製作可是個精細活,而且沒辦法通過機器或生產流水線進行批量生產。
生產一個假發需要一位熟練的工匠花大約44個工時的勞動,包括編織和打卷。成品一般有四個顏色:白色、金黃色、淺灰色和灰色,在一些英國的老殖民地,如西非和加勒比海地區,白色非常流行,而在英國本土,金黃色和灰色最為流行。
一般一個法官的假發要超過1500英磅(摺合人民幣約18,000元,哇噻,不便宜哦),而最普通的假發,也不低於300英磅。
一般人寧願忍受生虱子,也不會像女士們更換帽子一樣經常換假發,其原因並不在於捨不得買多頂假發。而是基於一種說法:假發戴得越久,越老越臟,顏色越深,說明你吃法律飯入行的時間越長,而在司法界,資歷和年齡可是個寶,如同醫院老醫生最吃香一樣。從某個意義上,頭齡越老的假發也就成為律師們招攬生意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了,而法官的老古董假發則是富有審判經驗的招牌。
一位法學院學生在取得律師資格之後,家人或朋友給他的最好的禮物就是由某位名家製作的假發。許多從事假發製作的匠人都是子承父業,甚至是世家,其製作假發的歷史,比某些英國貴族的家族譜系還長。
定製假發也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的過程,因為許多名匠的預約期已經是在幾年之後,即使能馬上定製,在製作過程中,你的腦殼需要至少被尺子量過十二次,這並不是匠人們故意折騰你,而是精緻工藝的要求。
當然你也可以買一個現成的,但畢竟不如量體裁衣般溫柔地吻著你那聰明的腦袋,更何況隨便買來的假發在許多法律人看來,如同穿牛仔服出席一個莊重的宴會一樣無禮。英國人素以保守精神著稱,司法界更是如此,司法要求的是精確甚至刻板,強調的是穩定與平衡,而對個性化的東西兼容性較小。
許多假發匠人世家對於每一個售出的假發都有記錄,要求購買者簽名備案,幾百年下來,在這些記錄中可以找到許多名人的親筆簽名,因為許多知名政治家在成名之前大多是從事律師工作的。
假發的保管也是個細致活,一般每一套假發都配有一個通風的鐵盒子或木盒子,有些盒子甚至是另一件獨立存在的藝術品,價值遠超過於假發本身。最早時,在英國人頭上還經常長虱子的年代裡,假發在保存時會被撒上一些葯粉,用來防虱子。
最後一個與中國有關的問題是:在很長的時間內,假發所用的原材料馬鬃絕大部分來自於中國,這也是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中中方出口商品中除茶葉外的一項重要交易品,因為歐洲馬匹的鬃毛不易進行紡織而且容易折斷,而鬃毛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漂白和清洗,也只有中國馬所產的鬃毛能經歷過種種考驗。
提起英國的法官或律師,腦海里自然而然的浮現出那灰白的稍帶捲曲的假發。對於英聯邦的法制傳統之外的人,雖然假發已成為英聯邦法律人符號特徵,但這樣的裝扮並不會油然生出庄嚴肅穆的威風,相反,常常是一種怪怪的感覺,讓觀者不時的替他們捏著一把汗,擔心會不會隨著大律師頗有風度的鞠躬而滑脫下來,當庭出個洋相。美國第三任總統托瑪斯?傑斐遜就曾說,「(英國法官)像躲在棉絮下面向外窺視的老鼠」。這個儀表還嚇得一個出庭作證的孩子大哭不止,導致英國專門審理涉及青少年案件的特別法庭完全取消了假發。
假發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古埃及和古羅馬帝國的文獻就有相關記載。然而在歐洲上層社會的流行,一般認為是1620年前後,路易十三為了掩蓋自己的禿頂而戴假發,引起經常出入宮廷的貴族效仿,隨後風靡歐洲,以至於連婦女都戴著各式的假發出席社交場合。到十七世紀六十年代,這一時髦又由英王查理二世傳到英倫三島。十七世紀的英國人薩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的日記,真實的記錄了假發在英國流行的歷史。1663年11月2日,佩皮斯得知國王和公爵都將戴假發的傳聞,第二天就急不可耐的將頭發剃光,定作了假發。佩皮斯寫道:「告別自己頭發還是有些許傷感,但一切結束了,我就要戴假發了」。由此可見,假發在英國流行,榜樣起了很大的力量。
榜樣之外,假發的流行還有一個原因。據壟斷英聯邦假發行業的埃德和拉芬斯克洛夫工廠(Ede & Ravenscroft)介紹,由於十七世紀的歐洲缺乏供暖系統,人們不便洗熱水澡,為了防止寄生蟲的滋生,最好的辦法就是留短發而以長長的假發替代。
早期的假發使用人的頭發製作,如債務人用頭發抵債、甚至是死人的頭發。那時的法庭上,各種假發的氣味混合簡直令人窒息,使得法官們出庭有時不得不自帶一束鮮花來稍稍化解一下。這種狀況直到1822年漢弗萊?拉芬斯克洛夫(Humphrey Ravenscroft)發明了利用馬尾製作假發的工藝才結束。
英聯邦法律人出庭或者參加重大典禮活動都佩帶假發,完全是當時的流行使然,並沒有任何強制性的法律規定。數百年過去了,假發不再時髦,卻成了法律人遵循傳統的守舊形象。而且假發不衛生、太熱、扎人、甚至有些滑稽可笑。然而要說改變也很難。人們習慣性的將假發與地位、身份乃至正義聯系起來。事務律師獲得出庭權以後,就因為沒有戴假發的資格而向上議院提出了好幾次不成功的陳情,而不少被告人也優先選擇可以佩帶假發的出庭大律師為他們辯護,據說是否戴假發還直接關繫到對陪審團的說服能力呢!
查理二世的時代雖然早已過去,但看起來當初的時尚--至少在假發這一點上--仍然從墳墓中伸出手來牢牢的束縛著當代的英聯邦法律人。澳大利亞在70年代為了順應家事法庭(Family Court)減少形式,增進和諧的潮流,取消了假發。但到1987年,據說是由於發生了多次針對司法人員的襲擊,於是又恢復了假發。筆者以為,澳大利亞的這一做法,更多的是傳統心理作怪,或者說是傳統論者為了保住頭上的假發,拿這些襲擊說事兒而已,絕對難說是對症下葯。因為在英國,1992年取消青少年特別法庭中司法人員佩戴假發的慣例後,似乎並沒有類似澳大利亞的惡果發生。2003年,英國又進行了一次是否取消假發的調查,發現多數資深法官和事務律師希望取消假發,而下級法官和出庭大律師則堅持傳統。更有68%的公眾希望法官---特別是在刑事案件中---佩戴假發,說明假發在英國民眾代表司法正義的符號作用仍然很強。
爭論歸爭論,假發看來不會很快地在英聯邦的法庭上消失。唐納德遜勛爵(Lord Donaldson)的一句話概括了這場爭論, 「既然假發至少過時一個世紀了,那也不用急著取消。」
正義需要通過儀式體現出來,正是通過這種鮮明而具體的符號意象和強烈的心理暗示,假發喚起人們對法律的信仰和對正義的希冀。然而,建構現代司法文化乃至法律文化的沒有捷徑。以薩維尼為代表的德國歷史法學派認為人民自身在緩慢的促進法的成熟,法律除了認可這一歷史創造的成果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角色。歷史法學派不再是主流,但法律現象中少不了歷史的積淀。中國律師袍可說是已經夭折了吧?至少在地方上,今年以來著律師袍出庭的現象可說是鳳毛麟角,這或許是必然的結果。當初的決定更多的是應景成分,沒有顧及到歷史、文化的因素。筆者以為,正是使英聯邦法律人頭頂上的假發揮之不去的那種力量,讓中國的律師袍迅速地離去,消失在歷史的隧道中。
Ⅲ 燙頭是冬天的儀式感,美美的超模奚夢瑤給粉絲帶來哪些驚喜
燙頭這個詞女生朋友們應該都非常的熟悉,尤其是每到快要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想要換一個新發型,畢竟新年新氣象嗎。12月16日奚夢瑤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了一條動態,圖片中,她滿頭卷發棒,好似包租婆一樣的造型,並配文冬天來點儀式,感安排了入冬的第一次燙頭。網友們大呼可愛,這與奚夢瑤平時給大家塑造的冷艷超模形象非常不同。
奚夢瑤微博發出的燙頭自拍照片十分的俏皮搞笑,讓網友們也很期待它燙出的頭發一定會很好看。都說豪門媳婦不好當,可是就奚夢瑤和何猷君兩人的狀態來看,他們的婚姻生活是非常幸福的。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讓我們繼續祝福他們的感情能夠越來越好。
Ⅳ 推薦幾本好書給我!人生,或心裡,創業 高分
謝謝上面還給機會我回答!
樓上說的《世界是平的》也蠻好的,對於你讀電子商務來說,因為他是比爾蓋茨強烈推薦的一本書,是說世界的貿易已經趨電腦網上交易,還教你很多電子商務的東西。你說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也是蠻好的,但是要跟卡耐基的《羊皮卷》一起讀才有意思的,你上面寫錯了哦,不是羊毛是羊皮,還有再建議你一本書.卡耐基《溝通的藝術》卡耐基《溝通的藝術》如果你是一位商人,那麼你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將是如何與人打交道。不過,即使你是一位會計,或者是一位家庭主婦、建築師或工程師,情況也同樣是如此。幾年前,由卡耐基基金會贊助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事實:即使在工程技術工作方面,一個人所獲得的高額薪水中,也只有不到15%是因為他的技術知識,而其他的85%則是因為他的人際交往,也就是他的個人品質才能的發揮。
謝謝各位新年快樂(*^__^*) 嘻嘻
Ⅳ 理個發被理崩潰了,你有哪些殘酷無情的理發經歷
現在有很多的人在理發的時候都會吃到自己常去的理發店,因為這些理發店也是能夠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其實我們在現在可以發現,很多理發店的理發師根本就是聽不懂我們的要求。我們說剪短一點的頭發,但是他們卻把我們的長頭發剪成了短頭發。
而且我們說剪一個空氣劉海,但他們卻把我們的劉海剪得非常的厚重,而很多的理發師他們總是會根據自己的意願去剪頭發。其實如果一些顧客他們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和要求的話,我們是可以去幫助這些顧客完成的。但是千萬是不能夠不通過顧客的同意就直接的去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剪頭發。其實我也是遇到了這種殘酷無情的理發經歷,就比如說我們在染頭發的時候表示了不能夠去漂頭發,但是理發師還總是讓我們去漂頭發。
而且我們也是可以去到朋友推薦的理發店,這樣的話也能夠讓自己減少一些避雷。也是給大家一個警告,漂頭發肯定是會讓頭發受損非常的嚴重,千萬是不要去聽理發師的一些話。很多的人在漂完頭發之後,頭發的受損嚴重,結果就變成了像稻草一樣。
Ⅵ 奚夢瑤發文稱「燙頭是冬天的儀式感」,為何卻被網友評論高調炫富
奚夢瑤發動態,曝燙頭自拍,並配文:
燙頭是冬天的儀式感。
有網友注意到她手上戴著兩枚戒指,因此引發部分網友評論她這是高調炫富。
看來,豪門媳婦不好當,娛樂圈裡的豪門媳婦更不好當。她這個大ID往那一站,無論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很容易就會被大眾網友拿來評論,搞不好就會引發一場爭議。諸如奚夢瑤燙頭被網友評論稱是“高調炫富”,也就不意外了。
Ⅶ 電影《溫暖的抱抱》找李沁主演,她會拖低票房嗎
電影《溫暖的抱抱》找李沁主演,她不會拖低票房。
說道李沁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自出道以來就一直非常低調,安安靜靜的拍戲演戲,而且不僅顏值高,演技也是非常的精湛。這次她出演的電影《溫暖的抱抱》主要講述的是常遠飾演的因為有潔癖和強迫症的男生,在尋找愛情的過程中總是遭遇困擾的故事。這個男生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遇到了李沁飾演的個性率真但被情所傷的女孩,還有沈騰飾演的非常有趣又獨特的醫生。他們共同上演了一場治癒系的愛情喜劇故事。
而且《溫暖的抱抱》這部電影主演還有沈騰和常遠兩位喜劇大咖,沈騰作為喜劇界里的一個大咖可以算得上喜劇界引領新時代的人物,他的每一部作品,不論是小品還是喜劇電影都非常受到觀眾的喜愛。這次這部《溫暖的抱抱》是常遠首次導演的,可以請到沈騰這樣的喜劇演員加盟,還有李沁這樣演技顏值都非常高的女演員,這部電影票房肯定會很好的。
Ⅷ 李雪琴花500塊理發剪成了10塊錢的效果,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
我們經常會遇到食物與價格並不相符的物品,當我們遇到這些商品時,我們的內心就會受到沖擊,畢竟這些物品的價格並不便宜。然而我們卻無法避免這種事情不會永遠發生在自己身上,比如李雪琴花了500塊錢剪頭發卻呈現出十塊錢理發的效果,相差50倍的價格卻擁有相同的效果,這樣的差距使李雪琴無力吐槽。事實上,我也曾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我在理發店剪頭發的時候,特意花費了360元染發。當時色板上的玫瑰紅顏色特別正,我就覺得該顏色呈現出來的效果肯定不一般。結果出人所料,染出來的頭發顏色與色板上的顏色相差十萬八千里,並且頭頂向下十公分的位置偏黑。當時我就覺得花費360元染出來的頭發還不如我媽媽花費30元染出來的頭發效果好。
我們要尊重勞動人民的成果,每一個職業都有閃光點
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居民對待不同的職業具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但大部分人本著職業平等的原則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事實上,每一份職業都會出現閃光點,理發師為顧客剪了一個非常合適的發型,這也是閃光點。
總的來說,我擁有相似的經歷,但我覺得自己被坑了。
Ⅸ 英格蘭出產的羊毛簡介
英國羊毛銷售局每年大約處理3.7萬噸的羊毛,這些羊毛可以被大致分為以下四類:高地種,長毛種,短毛種,有色毛。
1、切維厄特綿羊(Cheviot):
切維厄特綿羊是純種羊,源自蘇格蘭,現在蘇格蘭北部的山地飼養的很多。切維厄特羊毛天然捲曲、色白、光澤好、染色的牢度比較好,是蘇格蘭主要品種之一。由於切維厄特羊毛可以生產出很多不同種類的產品,因此在世界上享有很好的聲譽。
2、藍臉萊斯特羊(BluefacedLeicester):
藍臉萊斯特綿羊,它可以產出英國最細的羊毛,這種羊毛光澤好,手感特別柔軟。萊斯特羊是非常有商業價值的種羊之一。萊斯特公羊和高山母羊雜交,可以生產出Mule羊。
3、雜交羊(Mule):
在全英國,Mule羊是被普遍飼養的商業雜交羊種,萊斯特羊毛的光澤、細軟和高山羊毛的蓬鬆、彈性雜交出多種用途的羊毛,這些羊毛帶有一些捲曲和光澤。
這三種不同種的羊毛,他們生產出的羊毛的品質也不一樣,除此之外,英國還有很多其他品種的羊毛,但他們的主要特性大致是一樣的。跟南半球生產的羊毛相比,英國羊毛更蓬鬆、有彈性、更耐穿。
(9)成果羊毛卷擴展閱讀:
英格蘭薩福克羊:
薩福克羊是19 世紀初在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由南丘羊和有角諾福克羊雜交育成。1888 年引入加拿大,1920 年以後迅速得到發展,現在成為了加拿大最主要的綿羊品種。
由於薩福克羊雙羔率高,增重速度高於其他品種,適合於舍飼而且利潤較高,因此工業化生產可獲得較高的回報,佔加拿大羔羊胴體肉市場主導地位。薩福克公羊廣泛用作終端雜交父本,以充分利用其肉用性能,例如較快的增重速度、較好的胴體品質和較高的瘦肉率來改善後代的肉品質。
但是,薩福克羊的採食量很高,有必要將其體重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避免體重過大,這方面的工作目前有了一定的成果。中等體格的薩福克羊飼料轉化率高,而其壽命略短於白面羊,適合飼養於管理較嚴格的小型牧場。
Ⅹ 為什麼成果可以憑借愛情公寓圈粉無數
在廣大網友的“千呼萬喚”中,《愛情公寓5》終於跟大家見面了。除了一些老成員之外,《愛情公寓5》還增加了一些新鮮血液,其中,成果就是新加入《愛情公寓》的成員。在《愛情公寓5》裡面,憑借著諸葛大力這一角色,成果成功吸粉無數,不少網友都特別好奇為什麼成果出演諸葛大力之後那麼圈粉,下面小編就給大傢具體分析一下吧~
其實,成果的成功,是大勢所趨。在李現、肖戰等現象級男星火爆之後,青年男性群體這個巨大的空白市場自然備受關注,即便沒有諸葛大力的出現,也會有其他角色的出現。對於成果來說,能夠趕上這個機遇,是一個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