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好事跡

成果好事跡

發布時間:2021-09-22 03:26:59

Ⅰ 近幾年來,我國取得的偉大成就的事例有哪些

1、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於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介紹,如果說地面量子通信構建了一張連接每個城市、每個信息傳輸點的「網」,那麼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就像一桿將這張網射向太空的「標槍」。

當這張縱橫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網」織就,海量信息將在其中來去如影,並且「無條件」安全。

2017年1月18日,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了4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正式交付用戶單位使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等單位相關領導在交付使用證書上簽字。

2、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

「慧眼」衛星是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是研究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前沿領域的自主創新重大空間科學項目。

衛星在軌運行期間,圓滿完成衛星平台、有效載荷、地面應用系統等測試任務。首席科學家張雙南表示,測試結果表明,衛星各項功能、性能符合工程研製總要求,具備投入使用條件。

「慧眼」衛星已多次參加了國際空間和地面的聯測,獲得了銀道面掃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陽耀發等的大量觀測數據,發布了30多個伽馬射線暴的觀測結果,直接測量到了目前最強的中子星磁場迴旋吸收線,完成了國內最高精度的脈沖星導航試驗。

2017年10月,雙中子星並合產生引力波聯合觀測成果全球發布。這是人類首次同時探測到引力波及其電磁對應體,中國「慧眼」參與觀測並發揮重要作用,確定了伽馬射線的流量上限。

5、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鋼拱橋

滬通大橋跨長江而通南北,連接張家港和南通,上層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四線高速鐵路,是我國沿海鐵路大通道中滬通鐵路段的跨江控制性工程,規劃中的通蘇嘉城際也從這里過江。

大橋全長11072米,南側跨越長江主航道,為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斜拉橋。

天生港航道橋位於滬通大橋北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鋼拱橋。橋體採用主跨336米的剛性梁柔性拱橋結構,主梁和主拱的重量總計3.24萬噸。

2017年1月,天生港航道橋已經實現了主梁合龍。2017年10月22日合龍的,則是它的主拱部分。

Ⅱ 科學家珍惜時間收獲成果的故事

1魯迅的故事
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魯迅成功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珍惜時間。魯迅的整個一生都是在拼時間。他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有志者,勤奮者,善於去掙,去擠,它就有;親人,懶漢,不去掙,不去擠,它就沒有.魯迅正是善於擠時間,支配時間的勤奮者.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後,有時連飯也顧不得吃,又開始工作,一直到吃晚飯時才走出自己的工作室,實在困了,就和衣躺到床上打個盹,醒後泡一碗濃茶,抽一支煙,又繼續寫作,魯迅習慣以各種形式鞭策自己珍惜時間.在魯迅的卧室里牆上掛著勉勵自己珍惜時間的對聯及最崇敬的人.魯迅曾說:"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
2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餘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助手的臉紅了。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3歷數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樹者,無一不惜時如金。
古書《淮南子》有雲:"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漢樂府《長歌行》有這樣的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晉朝陶淵明也有惜時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唐末王貞白《白鹿洞》詩中更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妙喻。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把時間比作資本。德國詩人歌德把時間看成是自己的財產。法拉第中年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嚴格控制自己,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會客室里從來不放坐椅。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4美國和日本人的故事
當代青少年多數都很羨慕美國、日本富裕的生活及其轎車、電器,然而,你知道他們是多麼珍惜時間嗎?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還沒獨立的時候,美國啟蒙運動的開創者、科學家、實業家和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富蘭克林就在他編撰的《致富之路》一書中收入了兩句在美國流傳甚廣、擲地有聲的格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遼寧青年參觀團在日本出席一個會議,出國前團長准備了厚厚一疊發言稿,可是屆時日方官員遞上的會序表卻寫著:"中方發言時間:10點17分20秒至18分20秒。"發言時間僅為一分鍾。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而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的。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們考核崗位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准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單位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

列寧珍惜時間的故事:
有一篇回憶錄,回憶一位同志向列寧匯報工作,列寧批准了他的計劃,並問道: 「那麼你們什麼時候開始呢?」「明天開始」那位同志說。列寧卻批評他說:「為什麼不今天開始呢:就是現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列寧是非常珍惜時間的。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小時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這里說一個他成年的故事,剛滿二十歲那年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Ⅲ 名人成功的事跡

這里提供了20位中外名人的事跡。

1 羅伯特·阿德勒(Robert Adler,1913年12月4日 - 2007年2月15日),奧地利-美國物理學家、發明家。阿德勒的主要發明是電視機用無線遙控器。

2 魯道夫·克里斯琴·卡爾·狄塞爾(Rudolf Christian Karl Diesel,1858年3月18日-1913年9月30日),德國工程師、發明家,柴油發動機的發明者。

3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是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他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

4 理查·喬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1818年9月12日-1903年2月26日),美國發明家,於1862年發明加特林機槍。

加特林生於北卡羅來納州梅內斯納克的一個農場主家庭,從小愛好發明一些小機械。但成年後,他染上天花險些喪命,這使他轉向研究醫學,並於1850年畢業於俄亥俄醫學院。

南北戰爭爆發後,雙方軍隊十分重視對輕武器的改進,加特林也於此時開始研究連發槍械的製造。1862年,他研製出了一款加特林排槍,並取得了專利,雖然直到南北戰爭結束,他的發明成果也沒有獲得實際應用,但是在多次改進之後,他的加特林排槍逐漸發展成為王牌武器加特林機槍。

5 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Robert Hutchings Goddard,1882年10月5日-1945年8月10日)是美國教授、工程師和發明家,液體火箭的發明者。他於1926年3月16日發射了世界的第一枚液體火箭。戈達德共獲得了214項專利,其中83項專利在他生前獲得。設立於1959年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戈達德環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6 張衡 (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中國東漢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詩人、漢朝官員,河南南陽的學者。他在洛陽和長安受教育,起初在南陽做小官,後來成為了主要的天文學家並在朝廷做官。他對待一些歷史和歷法的問題毫不妥協使得他在當時存在爭議,使他無法成為官方的歷史學家。他在漢順帝時期與宦官在政治上對抗,使他決定退出朝廷去河北。他回到南陽老家後不久就於138年被召回朝廷,然後於139年去世。

7 馬鈞 少年游樂,因家貧,煩於三餐,不思進取,後為博士,生活貧閑,於是改善綾機。三國魏時擔任給事中,散騎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認為天下沒有指南車,馬鈞認為有,魏明帝要馬鈞製造,不久果然成功。

馬鈞是中國歷史上的機械工程師、發明家。有天下之名巧的美譽。善於發明機械、武器。曾奉命監督崇華殿的建造。改進了當時的織綾機,將織機一律改為十二躡。 龍骨水車,轉輪式發,石機 ,百戲 ,指南車。

8 畢升(又作畢晟,約970年—1051年),中國發明家,發明活字版印刷術。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人,一說為浙江杭州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升的活字印刷術。

9 蔡倫(63年—121年),字敬仲。東漢桂陽郡耒陽人。他改進了東漢時的造紙技術,被傳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人。

蔡倫於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漢章帝建初年間,擔任小黃門。漢和帝即位之後,升任中常侍,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的謀劃。蔡倫有真才實學,為官盡忠職守,多次不惜觸犯皇帝的威嚴,進諫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蔡倫捲入宮廷斗爭,由於掌權的竇太後的授意,參與誣陷漢安帝的祖母。後又成為竇太後媳婦鄧太後的得力助手。鄧太後駕崩,漢安帝親政後,要他到廷尉那裡去自首。蔡倫為了避免受辱,於是洗浴全身,換上整潔的衣冠,服毒自盡。蔡倫去世後,葬於自己的封地龍亭。

10 沈括(約1031年~1095年),中國北宋科學家,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杭州錢塘縣人。沈括在物理學、數學、天文學、地學、生物醫學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貢獻,在化學、工程技術等方面也有相當的成就。此外,沈括在文學、音樂、藝術、史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而他突出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夢溪筆談》中。

沈括又在著作夢溪筆談中寫道:「鄜、延境內有石油……頗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余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沈括發現了石油,又推斷出「此物後必大行於世」,現今石油的中文名稱就是用了沈括所冠之名。

11 格奧爾格·西蒙·歐姆(Georg Simon Ohm,1789年3月16日埃爾朗根-1854年7月6日慕尼黑),德國物理學家。歐姆發現了電阻中電流與電壓的正比關系,即著名的歐姆定律;他還證明了導體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與其橫截面積和傳導系數成反比;以及在穩定電流的情況下,電荷不僅在導體的表面上,而且在導體的整個截面上運動。電阻的國際單位制「歐姆」以他的名字命名。

12 魯道夫·朱利葉斯·埃曼努埃爾·克勞修斯(Rudolf Julius Emanuel Clausius,1822年1月2日-1888年8月24日),德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熱力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重新陳述了薩迪·卡諾的定律(又被稱為卡諾循環),把熱理論推至一個更真實更健全的基礎。他最重要的論文於1850年發表,該論文是關於熱的力學理論的,其中首次明確指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他還於1855年引進了熵的概念。

13 朱光亞(1924年12月25日-),湖北武漢人,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曾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第九、十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

1941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物理系,1942年夏轉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5年畢業。獲美國密歇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後於1950年春回國。1957年後從事核反應堆的研究工作,與鄧稼先等負責並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1994年被增補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同年中國工程院成立,朱光亞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長。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14 楊振寧(英文名: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與李政道提出的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李政道和楊振寧是首兩位獲諾貝爾獎的中國籍人士

15 史蒂芬·威廉·霍金,CH,CBE,FRS,FRSA(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在公眾評價中,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點開始,時間由此刻開始,黑洞最終會蒸發,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的他,近乎全身癱瘓,不能發音,但1988年仍出版《時間簡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萬冊,成為全球最暢銷的科普著作之一。

16 約翰·馮·諾伊曼(匈牙利語:Neumann János;英語:John von Neumann,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是出生於匈牙利的美國籍猶太人數學家,現代計算機創始人之一。他在計算機科學、經濟、物理學中的量子力學及幾乎所有數學領域都作過重大貢獻。

17 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國猶太人物理學家,曼哈頓計劃的主要領導者之一。

18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蘭語: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常被稱為瑪麗·居里(法語: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法語:Madame Curie),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移葬先賢祠。她還是「居里學院」的創始人。

19 墨子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詳,大概是在前479年—前381年以內。中國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孟子.滕文公》篇雲:「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可知春秋戰國之世,楊朱之學與墨學齊驅,並屬顯學。

20 艾薩克·牛頓爵士,FRS(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語發音[ˈaɪzək ˈnjuːtṇ])[ 儒略歷:1642年12月25日-1727年3月20日]是一位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煉金術士。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Ⅳ 五位科學家的事跡與成果

【牛頓】
事跡:牛頓1661年入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65年獲文學士學位。隨後兩年在家鄉躲避瘟疫。這兩年裡,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數重要科學創造的藍圖。1667年回劍橋後當選為三一學院院委,次年獲碩士學位。1669年任盧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幣廠監督,並移居倫敦。1703年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潛心於自然哲學與神學。

成果:牛頓在科學上最卓越的貢獻是微積分和經典力學的創建。
------------------------------------------
【愛因斯坦】
事跡: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並入瑞士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成果: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
------------------------------------------
【居里夫人】
事跡:出生於波蘭,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成果: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
------------------------------------------
【愛迪生】
事跡: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他一生只在學校里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於思考,並發明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一千多種成果,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發明大王」。

成果:一生約有兩千種發明成果

在網上一個一個查的,然後自己提取了一些精煉部分。。希望可以對您有幫助~

Ⅳ 物業個人成果及事跡

去網路文庫上搜索一下,上面很多類似的文章,你參考一下。

Ⅵ 勤出成果的例子

1、貝多芬不也是如此,作為一個音樂家,他的耳朵竟然聾了,可是他付出了比別人多十倍、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萬倍的精力!跌倒了,再爬起來;失敗了,再重新來過。他就是這么的勤奮,這么的堅持不懈,所以,他成功了——他終於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偉大的音樂家!這成功的奧秘是什麼?對,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勤奮!

2、我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曾說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其實他說的一點不假,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長著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料,不肯收留他。

然而,天資欠缺不但沒有使梅蘭芳灰心、氣餒,反而促使他變得更加勤奮了。他喂鴿子,每天仰望著天空,雙眼緊跟著飛翔的鴿子,窮追不舍;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緊跟著遨遊的金魚,尋蹤覓影。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梅蘭芳的眼睛終於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含情。

3、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復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

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復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4、李嘉誠是推銷員出身,曾經有記者詢問過李嘉誠的推銷訣竅。李嘉誠不予正面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故事。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在69歲時的一次演講會上,當有人問他推銷成功的秘訣時,他當場脫掉鞋襪,將提問者請上台,說:「請您摸摸我的腳板。」

提問者摸了摸,十分驚訝地說:「您腳底的老繭好厚哇!」原一平接過話頭說:「因為我走的路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勤,所以腳繭特別厚。」

提問者略一沉思,頓時徹悟。李嘉誠講完故事後,微笑著自謙地對記者說:「我沒有資格讓你來摸我的腳底,但我可以告訴你,我腳底的老繭也很厚。」當年,李嘉誠每天都要背一個裝有樣品的大包馬不停蹄地走街穿巷,從西營盤到上環到中環,然後坐輪渡到九龍半島的尖沙咀、油麻地。

李嘉誠說:「別人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最初別無他法,只能將勤補拙。」李嘉誠早先在茶樓當跑堂,拎著大茶壺,一天10多個小時來回跑。後來當推銷員,依然是背著大包一天走10多個小時的路。天上從來不掉餡餅,有人說,如果掉的話那餅肯定有毒。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者,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辛酸。

5、達芬奇是義大利的一位著名畫家,他在小的時候,有一天,教師拿出一個雞蛋說:「請你畫出兩個一模一樣的雞蛋,能做到嗎?」說完就走了。達芬奇想:雞蛋有什麼好畫的,這又有何難呢?達芬奇從這邊看,那邊看,雞蛋還是雞蛋,但他怎麼也畫不出兩個一模一樣的雞蛋。

於是,他去問老師,首先,老師表揚了他認真觀察,並告訴他別小看這一個雞蛋,其實他是千萬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雞蛋。達芬奇記住了這句話,不僅用手去畫,而且用心靈去畫,幾十年之後,他終於成為了一個大畫家。

Ⅶ 有沒有努力與好成果的小故事五十字的

眾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內上大顯身手。容卻因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Ⅷ 在逆境中取得輝煌成就的事跡

1、楊威
中國體操運動員,多餘的話我便不說了,因為他的事跡大家都知道,當年他在賽場上幾經失手而且在受到整個中國的責難的時候還頂住難以想像的壓力摘得金牌,甩掉了千年老二的名頭。那個場面真是令人震撼。
他說: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

2、女歌手羅琦
中國搖滾第一女歌手,13歲便已經出名,曾經指南針樂隊主唱手,深度吸毒者,青少年時期便經常尋畔滋事被歹徒打瞎了左眼,所有壞事都在這個年輕的女孩兒身上匯集了,全中國一夜之間都知道了,頂著巨大的壓力,去德國深造經歷戒毒及生活上萬千磨難,戒毒的痛苦是每一個人都知道,何況一個深度吸毒者,鳳凰涅磐,終於活出了自己,並美滿的生活著。現在的她漂亮,優雅,根本看不出左眼是假的。
她說:我不願意做「戒毒大使」形象代言人,我只想平靜的生活。

3、劉璇
幾次重大國際比賽失利,被國家和人民忘記,未滿20歲時黯然退役,給十來歲的小孩子在國家隊陪練,一個月中體重增加10斤。兩個月後,20歲重新出山的她,完成了國家隊教練給的超強魔鬼般訓練(整個國家隊只有她一個人完成,在20歲高齡下)。這時與2000年悉尼奧運會只有不到幾個月時間了。最終,這位20歲的老運動員在悉尼奧動會上一舉奪得平衡森冠軍並再次光榮退役,實現了中國隊在奧運中平衡木金牌0的突破。
她說:如果你不能戰勝自己,那麼你永遠也戰勝不了別人。

還有諸如大楊揚、王軍霞、王楠……其實在各行各業上逆境中走向輝煌的人比比皆是,還有我們身邊的親戚、同學、朋友、同事……可是我更喜歡這些可愛的體育明星,他們掙著比別人少的錢,卻做著比別人苦N倍的生活,只為了中國的強大,別人不敢欺負。至於影視界也有可是我不太想舉他們的例子,因為與那些訓練甚至終生殘疾的體育明星們來說,他們始終是渺小的。娛樂精神的體育精神相比,後者凝聚的力量始終是前者無法比擬的!是一部分人與一個國家的對比!

至於文藝界的明星,我則推薦劉德華和周潤發!別的沒了。

閱讀全文

與成果好事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