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就
一是在全國范圍推進建檔立卡工作,基本摸清了貧困人口分布、致貧原因、幫扶回需求等信息,實現答貧困信息精準到戶到人,建立了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
二是大力推進駐村幫扶工作,進一步加大駐村幹部選派力度。全國累計選派駐村幹部277.8萬人,實現駐村工作隊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
三是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完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推進扶貧資金項目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縣,開展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全面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違紀違規問題明顯減少。
四是建立貧困退出機制,明確規定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退出的標准、程序和後續政策,嚴格規范貧困退出,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質量。
五是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為脫貧攻堅重點區域,確定重點脫貧對象。強化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從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金安排和項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B. 精準扶貧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精準扶貧」重要理念五年來,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精神指引下,五年來,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在剛剛閉幕的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來自11個國際組織和50多個國家的代表,就此進行了交流並給予高度評價。
2012年到2017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近7000萬,相當於每分鍾至少有26人擺脫了貧困;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貧困縣數量實現了首次減少,減少了153個。創造了中國扶貧史上的最好成績。
(2)扶貧後成果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
重點縣捨不得「脫貧摘帽」,數字弄虛作假,擠占浪費國家扶貧資源;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以扶貧搬遷工程為例,居住在邊遠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等地的貧困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是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
移民搬遷是較好的出路,但是,因為補助資金少,所以,享受扶貧資金補助搬出來的多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戶,貧困的特別是最窮的農戶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等項目,受益多的主要還是貧困社區中的中高收入農戶,只有較少比例貧困農戶從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對較少。
C. 貧困地區脫貧取得哪些成果
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3046萬人,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專生率屬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計下降7.1個百分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舉世矚目,但這不是終點。
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到「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緊要關頭,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幹部到被幫扶的困難群眾,更加需要堅定信念、明確方向、同力協契,為實現全面小康全力沖刺。來源:人民網
D. 脫貧奔小康社會階段性成果是什麼
我品備小康社會階段性成果是什麼?就是大家都脫貧呀,然後實現全面健康,建成小康社會
E.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後面是什麼
後面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成為世界上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有以下9點進步:
1、經濟實力大幅躍升。
2、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3、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4、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
5、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
6、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
7、科技整體實力顯著增強。
8、重點領域創新取得新突破。
9、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增強。
(5)扶貧後成果擴展閱讀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習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
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繼續乘風破浪、堅毅前行。實踐再次證明,有習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斗,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一定能夠在新時代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有力地推向前進。
F. 如何鞏固脫貧成果
國務院扶貧辦來主任劉永富在兩會期間自表示,脫貧不容易,防止返貧也不容易。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第一,要脫真貧,真脫貧,他有收入的渠道,通過自己的勞動,而不是別人替他干出來的,不是送錢送出來的,這個很重要。
第四,要有一些繼續關注貧困的措施。比如,培育貧困村的創業致富帶頭人、領路人繼續帶領已經脫貧的和沒有脫貧的群眾繼續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G. 1)近年來,我國在扶貧事業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012年到2017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近7000萬,相當於每分鍾至少有26人擺脫了貧困;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貧困縣數量實現了首次減少,減少了153個。創造了中國扶貧史上的最好成績。
2014年,中央對貧困人口全面摸底,建檔立卡,找准貧根兒。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7年,黨的十九大把脫貧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以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為重點,作出全面部署。
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已經全面展開,到2020年,中國現有的貧困人口,將和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
(7)扶貧後成果擴展閱讀:
扶貧工作四大措施:
一是加強宏觀調控,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進一步促進農民減貧增收。
二是推進農村扶貧開發,提高貧困農民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
三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四是實施城鎮居民就業工程,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執行最低生活保障線政策,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標准,推進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
H. 如何看待中國的扶貧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能夠如此重視扶貧工作的,放眼全世界,好像還沒有。
I.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就 .打贏脫貧攻堅戰有何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的成績是巨大的。2018年是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去年共減少貧困人口1386萬人,貧困發生率也比2017年下降了1.43個百分點,連續6年超額完成千萬以上減貧任務。
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貧困地區人民群眾擺脫貧困,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快步前進,這也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
(9)扶貧後成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處理好快速脫貧與持續發展的關系。脫貧攻堅戰開始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攻堅克難,針對貧困群眾的各項優惠政策接連出台,各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駐村工作隊親自上陣,財力物力人力全面傾斜,在這種態勢下貧困群眾脫貧指標很快完成。
要堅持大扶貧格局,處理好消除局部貧困與鄉村振興的關系,把脫貧攻堅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抓,納入鄉村振興的大局下通盤謀劃,不能搞單打一。各地區貧困群眾的基礎和條件不同,致貧原因千差萬別,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制定脫貧規劃時,必須因地制宜,既要著眼貧困群眾的脫貧實際,又要照顧到邊緣及其他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