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幼小銜接成果

幼小銜接成果

發布時間:2021-09-19 13:48:13

㈠ 您認為做好幼小銜接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何意義

幼小銜接是整個教育階段中最重要的第一個環節,銜接得成果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將來的發展進程。所以,這一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所關心和重視的。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進入小學前家長、學校、幼兒所參與的活動,可看做是為了幫助小孩銜接幼兒園和小學前後學習環境所做的准備工作。小學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是一個整體系統,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連續性是要求小學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銜接,幼兒園教育為小學教育做准備,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一個重要轉折點,是兒童對新的學習環境,師生環境重新適應的重要時期。 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對幼兒的學習環境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它是兒童交往、學習、生活的基礎和保障,幼小銜接如果進行得不順利,孩子身上往往會出現身體疲勞、睡眠不足、食慾不振等現象;心理方面也會表現出精神負擔重、情緒低落、自卑等;甚至有可能會導致社會人際交往能力差、厭學,以至於影響學習成績。 當今社會中,獨生子女佔了大比例,而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於從小受到大人們的寵愛和偏愛,使他們形成了以我為主,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產生人人為我的自私的心理要求,這種心理傾向和要求與社會交往中所需要的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等原則形成巨大反差,長久發展下來,他們會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和能力,他們的身上會表現出些許的不合群,自私自利等不符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現象。 因此,幼小銜接的意義很重要,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家長也要更加註重幼小鏈接,讓孩子健康成長。 文章摘自金色雨林《幼小鏈接的意義》 原文http://www.jinseyulin.cn/ecation/816.html 裡面會講的更詳細更多些

㈡ 幼小銜接課程包括哪些內容

鏈接:

提取碼:ak5b

第一環節考查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環節考查孩子的觀察、記憶力.

第三個環節是了解學生的創造能力.

㈢ 幼兒園和小學的差別體現在哪些地方孩子上幼小銜接的必要性體現在哪

一、小學和幼兒園的差異性
1、課程內容的差異
小學的課程教育學習之上會更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因此就會有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種不同學科的學習,讓孩子獲得更全面而專注的培養。幼兒園則更多是以綜合性、日常性的內容為主,比如孩子生活中的獨立自理能力,日常的行為習慣培養,以及基礎的科普內容教育為主。
2、授課模式的差異
小學主要是以教學為主,會有課前預習、上課以及課後復習、寫作業等的環節,對課本每個單元、每一課的知識點有有一個系統及鞏固性的學習。而幼兒園在授課上更多的是以游戲和玩樂為主,寓教於樂,讓孩子在游戲之中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內容。
3、小孩個人能力培養的差異
與幼兒園的自由成長,專注於小孩個人生活能力培養的方向不同,小學對於孩子個人的培養和教育更多是在知識內容層面的培養。要求孩子能夠有對於各個學科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對課本的知識點能夠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而這些都是孩子上學中個人能力發展的關鍵。
4、對小孩子學期檢測的差異
小學對於孩子個人學期表現上的評價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考試」,通過考試的方式來檢查孩子在學校中的學習成果,在學習中是否存在缺點和退步的地方。所以,小學相對於幼兒園來說,孩子的考試和成績都是很重要的客觀因素,而幼兒園對孩子的評估更多是個人的意見。
二、如何做好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度
1、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專注力:小學上課的時候是需要小孩子們維持一節課的時間認真聽講,並不像幼兒園那樣能夠在上課的時候到處玩耍。因此,家長們就需要培養孩子們在行為習慣上的專注力,以免孩子上課走神。
2、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中的學習生活,並且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成績。家長們在日常中需要注意好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閱讀、自主學習、做筆記等。
3、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在小學上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需要遵守校規以及課堂紀律,並且還需要有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的要求。家長們就要提前幫助孩子建立起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讓孩子更懂得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
4、對給孩子做課前課後的輔導:孩子在接觸小學課程內容的時候,可能會存在一些知識點或者是內容上的理解能力有限而跟不上學習的問題。所以,家長就需要給孩子做一下課前課後的輔導,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學習上的問題。
其實小學和幼兒園的差異就在於課程內容更有劃分力和專業性,授課模式以教學學習為主,專注於孩子學習能力的發展,還需要通過考試來檢驗孩子的學期成效。家長們在幼小銜接階段,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好的學習習慣,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多給孩子做學習輔導。
希望能給與您幫助,望採納!祝您生活愉快。

㈣ 怎樣做好幼小銜接教育工作

進行幼兒園與小學教育雙方面的改革如:我國有許多教育工作者對幼小銜接問題進行探索發現,幼小銜接問題絕不是單靠哪一方面能完全解決的,必須加強園、校間的溝通與合作,這一點往往是我們現在很難做到的一點,現在很多幼兒園在與小學溝通方面並沒做到,對於有的幼兒園來說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我們作為教育者還應該積極的去探索這方面的事。

提高教師的素質是幼小銜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證,加強對幼兒過渡期特點的理解,自覺的研究過渡期每個幼兒不同的發展特點及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銜接工作。

.根據自己地區的特點及幼兒的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幼小銜接工作,因為各地區的差異,及幼兒發展水平的不同,我們要結合實際進行教育,不一定要照搬別人的經驗或成果,在教育中要因人施教,面向全體幼兒也應照顧個體差異最大限度的改善每個幼兒在入學准備上的不足狀態。

.加強家、園、學校、社區的相互配合,幼小銜接工作單靠幼兒園或小學的力量是不夠的,大家應該相互配合,共同影響幼兒,例如:現在,幼兒很多家長在幼兒入學准備上,存在各種不正確的認識,如,感覺幼兒園以游戲作為基本活動是不對的,學不到東西,把入學准備理解為認字,做題,背詩等,所以,家長的不配合會讓幼兒園的銜接工作能進行下去,因此,做好家長工作,轉變 家長的觀念是搞好銜接工作的重點。

在家長方面,有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讓家長先了解幼兒園的各項工作,吸收家長共同參與到幼小銜接的工作當中,並有針對性的進行宣傳,教育。配合教師為幼兒養成入學前的學習好習慣。比如:無論幼兒在老師那裡學習了多少新的知識,他們都會欣賞,崇拜自己的老師,在得到表揚鼓勵後會更喜歡學習。但有時孩子會談一些對老師的不滿,這時家長不能隨孩子的態度一起批評老師,這樣孩子對學習會更不感興趣。在孩子學習方面家長也要引導孩子懂得欣賞老師,願意支持老師才能愛上老師,愛上學習,從而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其次,家長在幼兒學習方面影響也很大,比如,自己是否愛學習,看書,自己是否有好的習慣,只有自己不斷的學習才能帶動孩子的學習,言傳身教。另外,家長要配合好老師做好,兩方面的准備,如:物質的准備,圖書、本子、筆等,還要有心理上的准備如適應性、人際交往等

㈤ 幼兒園學前班怎樣做好幼小銜接又不傾向小學化

堅決取消各種形式的小學入學考試。小學入學考試,加劇了幼小銜接教育的「小學化」傾向,應堅決制止。其實,通過這種方式對兒童將來學習成績進行預測並不靠譜。孩子在入學摸底考試時取得的成績,只能反映其是否先學了小學知識,根本無法反映其將來的學業水平,更無法預測其將來的發展潛力。事實證明,先學小學課程的孩子在入學考試中可能會取得好成績,但這種優勢會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而逐漸消失,並且因為學過了,他們在課堂上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其他同學。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加強管理,堅決取消小學有害無益的入學考試。 加強對民辦園、學前班和幼小銜接班的監管。政府應加強社會力量辦學管理,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范圍,防止因各部門相互推諉而使民辦園、學前班和幼小銜接班陷入無人監管的盲區。教育行政部門應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師資准入制度、課程准入制度、廣告宣傳審定製度和質量監管制度等,並嚴格執行,禁止任何幼教機構以幼小銜接之名進行「小學化」教育。此外,媒體和專家學者也應積極宣傳,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教育理念,科學理性地對待幼小銜接教育。 為教師提供相應的教育、管理和培訓支持。在一些西方國家的師范教育中,學前與小學低年級屬同一層次,獲得這一層次證書的教師可任教於小學或幼兒園。我國的師范教育課程也應作相應調整,至少讓幼兒教師和小學教師在職前階段就能系統了解相鄰階段的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特點。教育行政部門應為幼兒園和小學牽線搭橋,為幼兒教師和小學教師進行業務交流搭建制度化平台。幼兒園大班教師和小學一年級教師可以組建固定的教研團隊,相互學習,共同研究幼小銜接的教育課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機構、教育專業組織等也應積極關注幼小銜接教育,舉辦專門的幼小銜接教育學術講座和研討會,大力支持一線教師開展幼小銜接教育研究,廣泛宣傳優秀的幼小銜接教育成果。 加強幼小銜接研究,尤其是小學教育如何與幼兒園教育相銜接的研究。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一直都非常重視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但對於小學一年級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小學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理論工作者卻鮮有問津。在幼小銜接教育中,幼兒園和小學應承擔對等責任,小學教育理論工作者也應加強幼小銜接教育研究,積極引導和大力支持小學深入探索幼小銜接機制。筆者認為,幼小銜接應是幼兒園和小學在學習環境、課程系統、教學方式、作息制度等方面的全面對接,而其中最主要、最具有難度的是兩階段課程與教學之間的對接。20世紀30年代,陳鶴琴先生曾說:「幼稚園與一年級的孩子在年齡、體格、智力上都相差不遠,不宜作顯著的課程分隔。」幼小兩階段的理論與實踐工作者、相關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等都應積極參與,共同探索兩階段教育尤其是課程與教學的銜接機制。 確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幼小銜接教育旨在通過增強幼兒園和小學兩階段教育的連續性,降低幼小兩階段教育異質性給兒童身心發展所造成的沖擊。作為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園大班與小學一年級教育之間,應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與分離。「小學化」的幼小銜接教育是超前教育,不僅未緩解過渡期兒童身心發展與教育之間的沖突,反而擴大了兩者之間的鴻溝。因此,「小學化」的幼小銜接教育的本質是反銜接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幼小銜接階段教師、家長等都應認清幼小銜接教育的反銜接本質,不被兒童能識多少字、會做多少道算術題等短時、顯性的成績所迷惑,應自覺遵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將幼小銜接的教育重心放在培養兒童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認知能力等具有終身發展價值的基本素質上。

閱讀全文

與幼小銜接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