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現形式
專利,專著,軟著 評職稱專著掛名專利申請核心論文 2018-09-04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的課題立項申請書中規定課題成果的主要形式:公開發表的專著或研究論文。請根據申請的課題類別的成果要求填寫。A.專著 B.譯著 C.研究論文 D.研究報告 E.工具書 F.電腦軟體 G. 其他
全劃辦要求課題研究成果基本指論文、專著和研究報告。課題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總報告和成果公報;成果附件是指專著和已發表的研究論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學規劃辦對課題成果的界定也都源於此,大同小異。
課題研究成果形式多樣化
對高校而言全規劃辦對課題研究成果的規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高校也一般就認可專著和論文。但對於中小學老師,寫一本專著、發一篇文章不是那麼容易的,大部分老師都無法達到這個要求,所以對中小學教師而言,課題研究成果除了專著、論文之外,有多樣化的呈現形式。
此外,針對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對課題成果的要求也適當降低。比如,研究論文不一定要正式發表才認可,因為現在的論文發表非常混亂,假期刊、垃圾期刊滿天飛,期刊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很多老師在發表論文時上當受騙屢見不鮮。
而且,課題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為專著和論文。課題主要成果形式有:論文、專著、研究報告、譯著、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學改革實踐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中小學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學軟體、教學工具、其他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和課題研究實踐效果的區別
開展課題研究、課題實驗的實踐過程中,肯定還會有一些具體的實踐效果,這些雖然不是課題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寫在結題報告的實踐成效分析里。
課題研究過程性材料和課題研究成果的區別
很多老師將過程性材料當做課題研究成果提交,這是將課題成果范圍過於擴大和成果泛化。課題研究成果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資料,更不是一般的資料匯編,否則降低課題研究的質量,導致課題研究不科學、不規范。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過程性、工作性資料,這些資料可能並沒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課題信息變更申請表、研究日誌、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而不能算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表現形式多樣化,且更應該傾向於實踐性成果,並強調成果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所產生的效果。
② 課題研究成果內容簡介怎麼寫
成果簡介(包括基本內容、實踐效果、理論水平、推廣價值等)
③ 周德倉的主要研究課題、成果
自1999年正式開始西藏新聞傳播史研究。
1、課題:
《西藏新聞傳播發展史研究》。西藏民族學院科研課題。2003年6月立項,2004年7月結項。
2、專著:
《西藏新聞傳播史》。西藏史前時期——公元2000年西藏自治區新聞(含報刊、廣播、電視、電影、網路等)發展歷史。獨立完成,32萬字,由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2005年9月)。這是國內外第一部系統研究西藏區域民族新聞傳播事業的專著。
3、論文:
(1)、《西藏當報業的萌芽》:周德倉,載《中國藏學》2002年第一期。
(2)、《關於西藏新聞傳史的歷史分期問題》:周德倉,載《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第四期。
(3)、《〈藏文白話報〉的在藏發現及新聞史學價值》:周德倉,載《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三期。
(4)、《西藏當代新聞傳播事業的確立》:周德倉,載《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四期
(5)、《漫話近代藏文報紙的發展》:周德倉,載《西藏日報》2002年6月13日。
(6)、《揚帆奮進踏征途——自治區新聞出版局局長旺堆次仁談西藏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周德倉,載《西藏日報》2002年10月10日。
(7)、《應正視少數民族新聞史的研究——「世界華文媒體與華夏文明傳播學術研討會」綜述》:周德倉,載《教學研究》2002年一期。
(8)、《西藏近現代新聞傳播事業考評》:周德倉,載《西藏大學學報》2003年第二期。
(9)、《民族區域新聞傳播事業的歷史性跨越和期待——關於西藏新聞傳播
事業的調查》:周德倉,載《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一期。
(10)、《關於西藏新聞傳播史研究的基本範式》:周德倉,載《西藏民族學
院學報》2004年第二期。(11)、《吐蕃時期的信息傳播媒介》:周德倉,載《西藏大學學報》2004年
第二期。
(12)、《關於西藏新聞傳播史的歷史分期問題》:周德倉,載《新聞春秋—
—世界華文媒體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編 方漢奇),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13)《西藏原始信息傳播考》:周德倉,載《新聞春秋——世界華文媒體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編 陳培愛),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14)《關於加強西藏新聞高等教育的歷史和現實分析》:周德倉,載《西藏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一期。
(15)《吐蕃時期信息傳播模式簡論》:周德倉,載《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一期。
(16)、《西藏古代信息傳播模式要略》:周德倉,載《西藏大學學報》2005年第一期。
(17)、《20世紀西藏葬於大眾傳媒的歷史形態》:周德倉,載《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四期。 1、由周德倉主持的《中國藏語報刊發展史研究》課題於2004年5月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批准號04BXY005]。結項時間為2006年12月。目前已按計劃開始項目研究,進展順利;
2、基本完成由中央民族大學白潤生教授主持的國家十五社科基金項目《少數民族語文的新聞事業研究》之西藏部分的研究和撰寫任務。 主編《寫作素質訓練教程》(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並於2001年6
月獲西藏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出版《文章寫作素質教程》(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7月);本人參與的寫作課教學改革項目1997年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995年參與西藏教委科研項目《西藏大中專學校實用寫作問題與對策研究》。發表相關論文30篇。散文等作品190餘篇。其研究成果在寫作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如在蘭州大學(2001、8)、廈門大學(2003、10)、河南大學(2004、4)、香港中文大學(2005、9)召開的「世界華文媒體與華夏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廣播學院(2004、7)舉辦的「全國新聞傳播史高級培訓班」。
④ 周茂清的研究課題及主要成果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本人先後承擔過十幾個省部級規劃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由本人作為主持人的課題有5個;曾參與過12本著作的寫作,其中由本人擔任主編的著作有3部;在《財貿經濟》、《中國工業經濟》、《金融研究》、《經濟科學》、《當代財經》等報刊上發表過200餘篇論文,因篇幅關系,以下重點列出在主要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2000年之前發表的每年略舉一、二)。
1、《試論建立以浮動利率為主的利率模式》,《財貿經濟》1985年第9期。
2、《轉軌時期我國的利率改革》,《經濟科學》1986年第4期。
3、《利率機制與經濟模式》,《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6期。
4、《人民幣匯率調整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金融研究》1986年第12期。
5、《現行利率不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金融知識》1987年第6期。
6、《我國利率改革的目標和任務》,《江蘇經濟探討》1987年第2期。
7、《投資結構與外匯平衡》,《青年學者》1988年第1期。
8、《亞洲「四小」的對外投資與我國的外資引進》,《亞太經濟》1988年第2期。
9、《利用外資與經濟發展》,《未來與發展》1989年第1期。
10、《香港面臨人才、資金外流的挑戰》,《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0年第11期。
11、《利用外資與匯率、利率機制》,《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1年第10期。
12、《海外華人資本的流動》,《亞太研究》1992年第37期。
13、《台商在東南亞與中國大陸投資環境之比較》,《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4年第6期。
14、《在引進外資工作中必須重視防範匯率風險》,《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5年第6期。
15、《亞洲「四小」利用外資概況》,《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6年第5期。
16、《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現狀及前景》,《亞太論壇》1997年第2期。
17、《國際資本流動的新趨勢及給我們的啟示》,《經貿導報》1998年第3期。
18、《東南亞金融危機與台灣當局的「南向」政策》,《台聲》1999年第2期。
19、《歐元的啟動及其影響—兼談我國的對策》,《學海》1999年第2期。
20、《入世與我國產業的合法保護》,《中國工業經濟》2000年第5期。
21、《發達國家場外交易的發展及其啟示》,《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0年第6期。
22、《淺談中韓經貿合作》,《當代亞太》2000年第11期。
23、《試論建立我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財貿經濟》2001年第2期。
24、《發展中國家工業化資金的籌集》,《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1年第3期。
25、《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兩岸經貿合作研究》,《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26、《入世後應重視技術性壁壘的運用》,《學海》2001年第6期。
27、《國際反傾銷趨勢與我國反傾銷對策》,《現代經濟探討》2001年第11期。
28、《加入WTO後我國政府管理職能的轉變》,《學海》2002年第6期。
29、《發展中國家國有經濟的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2年第5期。
30、《培育我國大企業集團的戰略思考》,《當代財經》2002年第4期。
31、《不同類型國家對外開放政策的比較》,《中國工業經濟》2003年第10期。
32、《論產權交易證券化》,《財貿經濟》2003年第11期。
33、《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成因及對策》,《學海》2003年第6期。
34、《我國股票地下交易的現狀及其治理對策》,《現代經濟探討》2003年第11期。
35、《我國非上市公司的產權交易》,《當代財經》2003年第12期。
36、《近看「草根」融資難》,《銀行家》2003年第12期。
37、《國內自發性證券交易調研》,《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11月19日。
38、《工業化過程中不同經濟發展模式的比較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3年第6期。
39、《場外交易市場宜疏不宜堵》,《中國證券報》2004年4月8日。
40、《遠近結合發展場外交易市場》,《中國證券報》2004年5月29日。
41、《交易方式創新是產權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7月6日。
42、《如何看待產權市場的定位》,《證券時報》2004年8月4日。。
43、《把脈我國高儲備率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2004年8月5日。
44、《國有銀行的產權改革勢在必行》,《經濟參考報》2004年9月8日。
45、《產權產業探析》,《產權導刊》2004年第10期。
46、《再論產權市場的定位》,《證券時報》2004年11月5日。
47、《我國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中存在的問題》,《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11月12日。
48、《關於「產權交易」的幾個理論問題的看法》,《產權導刊》2004年第12期。
⑤ 王鋒鵬的主要研究課題及成果
1. 紫杉醇及其類似物的合成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1.1~2003.12)
2. 逆轉抗癌葯多葯耐葯性葯物構效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2.1~2004.12)
3. 中葯現代化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四川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一類中葯新葯化療葯物增敏劑W198的研製 (國家科技部重點攻關項目 2001.1~2003.12)
4. 國產烏頭屬植物生物鹼的化學研究(Ⅱ) (博士點基金,2002.01~2004.12)
5. 一類新葯抗癌葯增敏劑W198的研製 (與成都康弘制葯公司合作項目,橫向,2001~2003)
6. 紫杉醇及其類似物的合成研究(III)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5.1~2007.12)
⑥ 課題成果的主要內容概述(高中物理學習困難的研究) 我研究了六個活動,怎麼寫課題結題報告啊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時間
人均年收入
家用電器
交通工具
住房條件
60年代
50元左右
僅有版供照明
用的電燈權
無(步行)
一家六口擠在兩間低矮的平房內,房內僅有生活必需的傢具(農村)
70年代
150元左右
手電筒、
收音機、電燈
無(步行)
新建40㎡平房一間(農村)
80年代
1000—3000元
新增:14英寸
黑白電視機、
單門冰箱
一輛
自行車
新建兩層樓房二間(農村)
90年代
10000—18000元
新增:雙門冰箱、 21寸彩電、
半自動洗衣機
3輛
自行車
三口之家進城,租70m2左右的樓房一套
現在
35000元左右
新增:32寸液晶電視、全自動洗衣機、
油煙機、微波爐、消毒櫃、電腦
一輛電瓶車、一輛摩托車
三口之家住進自購房:90m2左右的多層公寓,家中裝飾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