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閱讀量10萬+文章是怎樣煉成的
最近幾年微信太火了,但可以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通過打造爆款文章,迅速走紅,有人每天苦逼更新,缺粉絲寥寥無幾。網上微信公眾號推廣的文章很多,具體怎麼做五花八門,什麼思路都有,但其實有兩種方式是最有效的,一是通過打造爆款內容,內容在微信之中的權重太高了,二就是持續有效的活動運營。但由於活動帶來的粉絲活躍度低,且操作難度更大,所以還是推薦大家通過內容吸引用戶,這才是長期有效的微信運營之道。近期經過筆者一系列實踐證實,好的內容確實可以帶來大量的粉絲,一條100萬閱讀數的文章帶來15000+的粉絲。曾經我們有一篇文章有六百多萬的閱讀量,最終帶來了六萬的新粉絲。從做內容角度的來說,下面就和大家詳細分享下,我是如何打造爆款微信文章的。微信閱讀量10萬+文章如何而來?極致化生活方式+價值觀+情感=100000+在談具體怎麼操作爆款案例之前,我們先將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文章,分為三個層級:最底層的是「帥哥幫我轉一下」的,你的朋友幫轉了,但傳播鏈條也就到你的朋友為止了。朋友圈裡90%以上的文章,都是這個層級的。第二層級是標簽類的文章,轉發意味著你給自己貼上了一個標簽,而且它還能沉澱到二三線城市。而第三層級的文章,我認為是關於「極致化生活風格跟體驗」的。之前我們層級發過一篇17歲年輕人拯救海洋的故事,最後收獲了五百萬的閱讀數。另一篇,紐約的一個亞裔理發師給窮人理發的文章,最後有接近450萬閱讀數。在製作這些文章之中,猜猜我們做了哪些工作?其實沒有多復雜,只不過是把事情的脈絡整理出來了,然後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用細節貫穿主線進行了一下包裝。為流浪理發的紐約發型師接受赫芬頓郵報上的采訪前面提到了對於微信文章分級的描述,最高級的文章是打造極致化的生活體驗,實際上在這之上,還有一個層級,一旦文章到了這個層級,它就有可能成為全網爆款文章――就是「價值觀」。《紐約名流花大錢來找這個花臂的傢伙,他卻只愛給流浪漢一個驚喜》,這篇文章就達到了價值觀的層級。這篇文章其實並不是我們首發的,微信上最早講著這個事情的文章大概有兩萬的閱讀數。我們看到了這篇文章後,就迅速翻牆出去聯系了原文作者,拿到了圖片的授權。然後,我們按照講故事的邏輯重新梳理了一遍,最後呈獻給大家現在看到的,在這篇文章之中,我們在傳達的一個簡單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是美麗的」。這篇文章最終吸引了幾十個微信大號來主動請求轉載,並且這些轉載的公號都達到了100000+的閱讀數,連《人民日報》的轉發都到100000+了。微信文章的最高級是傳達價值觀,這些價值觀靠什麼表現呢?不是孤獨,是情感。微信文章的價值觀基礎需要靠情感來表現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曾經做過一個關於西湖蝸居的文章,標題叫《一個月爆改西湖邊最小蝸居,讓住在裡面的單親媽媽露出12年未曾有過的笑容》。文章講了一個母子三人的真實故事,他們蝸居在西湖邊24平米小屋之中,大兒子最後忍不了離家出走了。然後有個電視節目決定幫助他們裝修房子,於是一家人都有了各自獨立的空間。大兒子看到後,就立刻回家了,最後媽媽在電視里感動的痛哭流涕。這個故事講完後,我們在文末加上了這樣一句話:「家不需要是一個很大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有人在等你回來」。這就是人類最基礎、最樸素的情感,也是我們每篇文章都必須要有的東西。用價值觀在文章開頭作為引子,最後用情感收尾,中間加上極致化的生活風格,這是筆者製作文章的邏輯。筆者發布的所有文章,正文的頭兩句一定講的是價值觀,或贊揚或批判。緊接著我們採用多圖、少文字的方式來呈現我們的價值觀。文章末尾一定要抒發情感,孤獨的、高興的、有趣的、無趣的??都可以。為什麼我們要把「情感」放在最後一段?其實,就是為了用來直擊人心,供別人轉發的。轉發,是衡量微信公號傳播力最重要的指標。如果只有閱讀數,只能說明用戶活躍度還不錯。但是轉發到朋友圈這個動作,卻能拉來新粉絲,源源不斷地為你的公號帶來新用戶。給用戶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目前微信信息過載,大量阿貓阿狗都在做微信公眾號,這個時候想要脫穎而出做一個成功的微信公眾號並不簡單,運營人員必須給自己的內容制定一個標准。比如,一切以提升轉發量為前提,在一篇文章之中設計3-4個情緒點,讓用戶覺得值得一轉。當用戶轉發以後,你需要觀察他們是否會主動在轉發時添加評論。最底層那種請幫忙轉一下的文章,多半是沒有評論的,但是一篇100000+的爆款文章,在轉發之於還能引發用戶評論。因此,標准化的內容設計對文章的傳播是非常重要的。轉發才是社交媒體最重要的指標作為運營者,不應該把「提煉情緒點」這件事交給用戶,很多人是沒有提煉能力的。你要主動幫用戶找好這些情緒點,在文章的各個角落向用戶傳達出「這是一篇好的文章」的訊息,要讓不同的人在同一篇文章里讀到他想要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有高質量的轉發和評論。在一篇文章里,一定要設計好幾個可供他選擇的點,讓他直接能夠復制粘貼到評論並發出去,這是最佳效果。在操作標簽類、站隊類的文章時,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標題、故事等細節。竇唯坐地鐵的那個新聞,有個微信大號光靠一個標題――《竇唯如果不體面,那誰還體面》,就拿走了大概一兩百萬的閱讀數。、這個標題做的就是「貼標簽」的事:轉發的人,意味著我認同他了;不轉發的,跟我就是兩類人了。那篇文章的內容只是把事情的經過簡單敘述下,並加上一些支持竇唯的觀點,文章質量本身並不高。但就是這樣的標題,直接拋給用戶了一個選擇題,認同還是不認同?從而收獲了巨大的轉發量。很多人選擇轉發,表示支持竇唯,可見看似小眾的生活方式是可以獲得大眾認同的。抓住用戶樂於站隊的心理,可以收獲大量閱讀如果想看更多關於標題的文章,推薦閱讀騰訊內部人員通過數據分析總結的文章《騰訊資深大咖教你怎麼寫標題》。拋棄長文章,只要長圖文我個人不建議在微信上寫很長的文章,最多不要超過2000字。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主要做的是長圖文。基本原則是:用圖片作為文章主線,低於15張圖片的文章不要發,因為轉發一定不高。把文章變成閱讀一個電影片斷我們試驗出的最佳的配比是,每篇文章有30到 40張圖片。低於這個數量,情緒變化完成不了。當然視頻也同樣可以達到這個效果。相同的話題,一個短視頻就足夠了,別的什麼內容都不用放。把閱讀文章變成閱讀一個電影片斷圖文的另一個附加價值,是增進用戶的信任感。即便用戶不能讀完全文,也會對他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一,作者很用心;第二,圖文很有價值。這時,他們都就會養成先轉發,回頭慢慢看的習慣。這點非常重要,圖片多,意味著你有質量。用戶會尊重你的勞動成果,他們表示尊重的方式就是轉發、收藏和評論。這也是為什麼「一條」視頻會有那麼多人轉發,這是身份標簽的認同:他們視頻拍的不錯,態度也不錯,所以我選擇轉發。而轉發,就能帶來新用戶。
Ⅱ 什麼叫閱讀和表達
閱讀表達指讀者用自己的語言將文章或作品的內容表現或傳達出來的能力。
閱讀表達與閱讀理解、閱讀記憶、閱讀鑒賞等能力密切相關,是它們的綜合運用,並月肩巨培養運用語言交流思想的雛力。閱讀表達可分為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口頭表達指對讀物的內容進行口頭復述、解釋或評述。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分三塊:論述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文本以客觀題為主,重點考查學生對信息篩選整合能力,從而體現對文本內容整體把握和局部理解。實用類文本和文學類文本都是以主觀題為主,但實用類文本重在考查信息的提取、概念的辨析、文意的概括、價值的判斷、寫作意圖的把握等;
文學類文本重在語句的理解、結構的把握、主旨的概括、形象的欣賞、表現手法的評析等。從題型特點上看,論述類文本具有封閉性的特點,答案唯一。實用類文本和文學類文本答案相對開放發散,鼓勵學生多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就有分。因此,原作者「理解」不了自己文章的情況,一般出現在後兩類文本中。
Ⅲ 材料三:閱讀以下圖片 (1)請將漢朝和唐朝海上絲綢之路最遠到達地方用字母標注在圖片二中(A代表漢朝,
(1)漢代最遠到達印度半島南端,唐代最遠到達波斯灣。(2分)舉例:漢代:166年大秦王派使者來中國,把禮物送給漢桓帝;唐代:東羅馬的醫術、雜技傳入中國,對中國影響很大(2分) (2)現象:「西學東漸」(2分) 應對挑戰:①開明地主階級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力圖挽救統治危機,開始了經濟、國防、教育近代化的歷程。(2分)②民族資產階級引進西方先進的政治文明成果,通過維新改良、民主革命及掀起新文化運動力圖改造封建專制制度,謀求民主政治,開始了政治民主化的探索。(4分) (3)影響:加速了第四次中東戰爭的結束;引發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進入滯漲階段;增強了產油國的經濟實力。(4分。答出兩點可以得4分。) 認識:歷史上文明之間的交流是各個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的基本前提;堅持自己的優秀文化的同時,不斷吸收其他文明的精華;要有寬容心態理解和尊重人類社會不同文明等。(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但總分不得超過4分。) Ⅳ 錄音:天津城市建設成果圖片展 閱讀短文
錄音:天津城市建設成果圖片展 ; Ⅳ (11分)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材料一 近代以來,尤其是19世紀中期以後,自然科學與技術的結合,極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