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6604型獵潛艇的簡介
根據「六四協定」,原蘇聯從1954年開始向中國提供轉讓產品「6604」獵潛艇的回設計、工藝等技術答圖紙資料,並隨後供應「6604」獵潛艇的材料和成套設備。1955年1月20日,首制艇由求新造船廠正式開工建造,朱淑新任總建造師,並負責首制艇的施工,於1955年4月24日順利下水。1956年3月18日通過驗收,海軍司令員肖勁光批准交船服役。
㈡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嗎
核能不是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現在我們已經使用核裂變能源,核裂變的元素是不可再生的,熱核聚變能源可以說是近乎「可再生」的能源。
為什麼這樣說呢,核聚變元素氫3來源於太陽,目前的地球上的氫3基本上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這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大約是12.3年,由於衰變,和太陽風帶來的量處於平衡狀態。如果能夠去使用的話,幾乎對自然界中的氫3沒有顯著性的影響,所以可以稱為「可再生」 能源,它的再生就是來源於太陽風的傳送。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氚氘碰成更大的原子核要放出巨大的能量,那麼把得到的原子核打成小塊則需要吸收巨大的能量,目前人類是沒有辦法提供這么大的能量把它們打成小塊的,既然辦不到當然是非可再生資源。
核能的開發價值
核能俗稱原子能,它是原子核里的核子——中子或質子,重新分配和組合時釋放出來的能量。核能分為兩類:一類叫裂變能,一類叫聚變能。
核能有巨大威力。1公斤鈾原子核全部裂變釋放出來的能量,約等於2700噸標准煤燃燒時所放出的化學能。一座100萬千瓦的核電站,每年只需25噸至30噸低濃度鈾核燃料,運送這些核燃料只需10輛卡車;而相同功率的煤電站,每年則需要300多萬噸原煤,運輸這些煤炭,要1000列火車。核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則更巨大。據測算1公斤煤只能使一列火車開動8米;一公斤裂變原料可使一列火車開動4萬公里;而1公斤聚變原料可以使一列火車行駛40萬公里,相當於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地球上蘊藏著數量可觀的鈾、釷等裂變資源,如果把它們的裂變能充分利用,可以滿足人類上千年的能源需求。在大海里,還蘊藏著不少於20萬億噸核聚變資源——氫的同位元素氘,如果可控核聚變在21世紀前期變為現實,這些氘的聚變能將可頂幾萬億億噸煤,能滿足人類百億年的能源需求。更可貴的是核聚變反應中幾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聚變能稱得上是未來的理想能源。因此,人類已把解決資源問題的希望,寄託在核能這個能源世界未來的巨人身上了。
㈢ 近代以來中國主要學習了西方哪些內容
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器物層次。林則徐、魏源的「師版夷之長技權以制夷」,體現在洋務派運動。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表明其並不成功;
第二階段:制度層次。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戊戍六君子」血濺菜市口昭示,學習西方制度文化首先要推翻清政府。孫中山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王朝,推行民主共和制,被袁世凱竊取果實。
第三階段:文化層次。主張把「德先生」和「賽先生」請進來,開始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但西方文化具有兩面性:肯定性——現代性、工業化文明;否定性——強權、霸權和侵略性形象(經濟危機和世界大戰使人們對之又望而生畏)。
馬克思主義源自於西方,是西方現代化工業文明的思想產物,同時又揭露和批判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矛盾、危機和罪惡。正適合了中國人既想學習西方文明,又要防止西方資本主義產生的種種罪惡的矛盾心理。
㈣ 為什麼乾洗店都要轉讓,問問大家
不要接,保證你接後只有後悔二個字,洗衣店是一個燙手山芋,至少我從業十幾年沒有看到一個人接手後會順利的,都是後悔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