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哪些有成就的人是通過自學的例子
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出生於美國西北角的西雅圖市。他先後就讀於西雅圖的里奇景小學、湖濱中學。
比爾從小就精力過人,早在嬰兒時期自己就能讓搖籃晃動起來,從小就極愛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從外祖母循循善誘的啟蒙教育到父母不辭辛苦地為比爾·蓋茨尋找適合他天分發展的社團與學校,無不為他天賦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氣。
外祖母特別喜歡和聰明的小比爾一起做游戲,尤其是涉及一些智力的游戲。她教少年比爾下跳棋、玩籌碼,還有打橋牌等她所喜歡玩的東西。玩游紅時,外祖母總愛對小比爾說:「使勁想!使勁想!」她也常常為比爾下一步好棋、打一張好牌而拍手叫好,外祖母還常常讓比爾·蓋茨讀書,給他講故事,比爾·蓋茨從中受益匪淺。他在外祖母的幫助與指導下,成了興趣廣泛、廢寢忘食的讀者——讀書成了他打發精力的好方式。他十分喜歡他家附近一個圖書館舉行的夏季閱讀比賽,他總得男孩中的第一,偶爾也會勇奪總冠軍。外祖母意識到比爾·蓋茨在思維與記憶上的潛力,她總是不失時機地激活比爾這方面的潛能,有時祖孫倆到公園散步,外祖母常會與比爾·蓋茨交流下棋的技術或看某篇佳作,讓比爾尋找更新下法或表達更獨到精闢的見解。
比爾·蓋茨的父母也十分關注孩子的成長。他們在質朴的處世方式中,更多地關心孩子的成長與教育,他們在工作之餘總是盡可能地與孩子們呆在一起。一家人不斷地進行各種游戲,從棋類到拼圖比賽,幾乎所有的益智游戲。
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家庭中的環境已無法滿足比爾·蓋茨天賦的進一步發揮。小比爾有時會責備母親智力不足呢!於是,父母把目光投向社會,積極為比爾尋找屬於他的空間。在一次活動中,比爾·蓋茨給班上准備一份報告,叫《為蓋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這篇報告幾乎成了全家人的事,他的外祖母幫著弄封皮,連父親也插手幫忙,氣氛很活躍。
小學畢業後,父母在徵求比爾·蓋茨意見後,送他進了湖濱中學。在湖濱中學,比爾痴迷上令他今後傾注畢生精力的計算機。
比爾·蓋茨在湖濱中學讀書時,常按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安排學習。比爾·蓋茨在喜歡的課程上下功夫,學得非常棒,如數學和閱讀方面。每次父母看到比爾拿回來的成績單,盡管他們知道比爾在一些課程上會學得更好,但他們並沒有拉下臉來責備比爾·蓋茨。
中學畢業後,比爾·蓋茨很想到哈佛大學去讀書,這也正是父母們最大的心願。幸好,比爾·蓋茨的父母並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把孩子看做自己的私產,必須讓孩子們來完成父母喜歡的事。經過冷靜思考後,父母放棄了讓兒子當律師的想法,讓比爾·蓋茨在大學領域里自由發展。這一點幫了比爾·蓋茨的大忙。
但一年後,更大的難題擺在了比爾·蓋茨的父母面前:比爾·蓋茨要離開哈佛,放棄錦秀學業,與別人一起創辦計算機公司!
比爾與父母多次交談,平靜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了解兒子秉性和志向的父母又能說什麼呢!或許兒子的天賦與計算機事業是最佳的切合點吧!比爾·蓋茨便毅然離開了令億萬學子嚮往的哈佛大學,開始在軟體領域大展鴻圖。
很顯然,比爾·蓋茨的成功是個人天賦與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比爾的事例告訴我們:其一,我們應不斷激活孩子的天賦,注重對孩子天賦的培養與保護。其二,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十分重要。
恩格斯(1820-1895)
馬克思主義的創造人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恩格斯的父親是紡織廠主,1837年,恩格斯中學還沒有畢業,就被父親逼迫去經商。他只讀過中學,但善於利用時間,卓有成效地學習,二十一歲時發表論文,批判同時代著名的哲學家謝林。他系統地攻讀和鑽研了人類所提供的廣博淵深的知識,幾乎涉及和研究了所有的科學部門,並在許多領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甚至解決了自然科學的一些領域里的難題,成為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哲學家、經濟學家、軍事家、語言學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
齊奧爾科夫斯基(1857-1935)
俄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液體燃料火箭的創始者。十四歲開始自修文學和自然科學。1880年起在卡魯格省巴羅夫縣學校里當數學教員,一面繼續自修,研究天文學、生物學和化學,並且特別努力研究航空科學。1895年,他發表了人造衛星的圖樣,提出以人造衛星為宇宙航行的中途基地向月球和其他星球發射火箭的主張,並科學地論證了藉助火箭實現宇宙飛行的可能性。1903年,他發表的重要著作《以噴氣裝置探測宇宙空間》,解決了關於火箭在太空中不受地心引力與介質阻力的影響而運動的問題,並創立了計算火箭速度的著名公式。
米丘林(1855-1935)
蘇聯著名生物學家。十六歲時,還沒有讀完中學,就被生活所迫,到車站做職員。二十歲時從事園藝研究工作,致力於果木移接的試驗。他發現果木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可以改變品質,並產生新的品種,因此可以使熱帶果木在寒帶生長。他先後創造了三百多種優良的植物品種。他創造性地發展了達爾文主義,把生物學推向一個新的階段——米丘林生物學。
比埃爾·居里(1859-1906)
法國著名物理學家。他沒有正式進過學校,由於努力自修,十八歲時便考得了巴黎大學的碩士學位,十九歲任巴黎大學助教。1889-1891年,發明了在化學分析的應用上很寶貴的「居里天平」,1895年發現了磁性和溫度的關系,即有名的「居里定律」。在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鈾的化合物具有放射性的基礎上,居里夫婦繼續研究,終於在1898年七月發現了釙,同年十二月發現了鐳,從而他們和貝克勒爾共同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金。居里夫婦的科學成果,特別是鐳的發現,為人類帶來了幸福。由於鐳的發現,開始了鐳錠治療腫瘤,進一步又發現了鐳能夠自發地產生熱量,從而揭開了原子能的秘密。1904年,居里被任命為巴黎大學教授,次年又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
易卜生(1828-1906)
近代歐洲偉大的劇作家之一。幼年因家庭破產,做過葯房學徒,經刻苦自修,到二十歲從事創作活動。因寫劇本諷刺當時社會,遭到攻擊,1864年離開祖國,在國外流浪了二十七年至1891年才回國。易卜生寫了二十二個劇本,以《社會棟梁》、《傀儡家庭》、《群鬼》、《國民公敵》等最為著名。
愛迪生(1847-1931)
美國大發明家。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六歲時就參加田野勞動,只在小學里讀過三個月書,因成績不好退學。他自小對實驗特別喜歡。因生活所迫,十二歲時開始在火車上實報,十五歲後就在各城市裡當電報員。業余不斷研究實驗,1879年,他改進製造了碳絲白熱電燈。他在五十多年的辛勤勞動中,一共發明了大小一千五百多種東西,著名的有電報自動記錄器、擴音器、活動電影機、留聲機等,對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富蘭克林(1706-1790)
十八世紀美國傑出的科學家,避雷針的發明者。他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商人家裡,自小沒有正式讀過書。他除了在電學方面有突出貢獻之外,在熱學、光學、氣象、地質、海洋、聲學和太陽黑子方面也有研究、貢獻和發明。他的著作和發明具有一個共同的特色:確信科學應該用以改善人類生活,增進人類對環境的認識和控制。富蘭克林著作甚豐,最有名的是他的自傳。他是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會號召紀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莎士比亞(1564-1616)
誕生於英國一個內地城鎮艾馮河畔斯特拉福。他父親原是個富裕的小商人,經營玉米、肉類、皮革等買賣,後來因虧本負債,境況日下,莎士比亞在青少年時代沒有受過什麼系統的教育。他曾經在鎮上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了一點皮毛的拉丁文和希臘文。此後他到了倫敦,先在某家劇團里幹些雜活,後來參加演出,頗顯才華。最後,他自己拿起筆寫劇本。那些所謂「文學才子」們根本看不起這位從演員出身的劇作家,說他是「新抖起來的烏鴉」。而莎士比亞並不氣餒,更加發奮,大約在他二十八歲左右,就已經取得文學創作的成功了。他幾乎每年都要出一兩本傑作,目前出版的他的全集中,共有三十八個劇本。作者的這種網路全書般的知識,是怎麼得來的呢?這主要是他具有豐富的生活實踐和勤於學習馬羅等前輩戲劇大師們的技巧以及當時的客觀條件,終於使他成為人類文藝史上的一座高峰。
諾貝爾(1833-1896)
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機械師墨紐·諾貝爾家裡。諾貝爾八歲才上小學,只讀了兩年書便輟學了,在家靠一個家庭教師輔導數理化,此外就是跟著父親在工廠里做些零星活兒。到十七歲那年(1850年),諾貝爾便以工程師名義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在名聲顯赫的艾利遜工程師的工場里實習。他勤奮學習,刻苦自修,學到了許多新知識。經過種種艱難曲折,他終於在1887年製成了無煙火葯,廣泛地應用於工業、國防方面。隨後,他研究引燃炸葯的信管,又製成了一觸即發的汞雷酸鹽導火管,即常說的雷管。諾貝爾一生獻身科學,孜孜不倦,為了集中精力搞發明,他沒有結過婚,過著獨身生活。一生共取得三百五十五項發明製造的專利權。
羅丹(1840-1917)
法國現實主義大雕刻家。他生於巴黎一個小職員家中。幼時非常喜歡繪畫,曾因專心繪畫而荒廢別的功課,被普通小學開除。十七歲時投考高等美術專門學校,兩次未考中。後來他受雇於雕刻家做助手,經過長期的苦學自修,終成為一大家。他的作品以形態逼真、描摩生動著名,其代表作品有《雨果半身像》、《思想者》、《黃銅時代的人》、《夏娃》等。
B. 還能舉出哪些現代科技成就
1、視頻電話
視頻電話是利用電話線路實時傳送人的語音和圖像(用戶的半身像、照片、物品等 )的一種通信方式。 如果說普通電話是「順風耳」的話,視頻電話就既是「順風耳」,又是「千里眼」了。視頻電話分為走IP線路以及走普通電話線路兩種方式。
視頻電話設備是由電話機、攝像頭、顯示屏組成的。視頻電話的話機和普通電話機一樣是用來通話的;攝像頭的功能,是攝取本方用戶的圖像傳送給對方;顯示屏是接收對方的圖像信號並在屏上顯示對方的圖像。
2、3d列印機
3D列印機(3D Printers)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列印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宇航員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但是3D列印出來的是物體的模型,不能列印出物體的功能。
3D列印機又稱三維列印機(3DP),是一種累積製造技術,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機器,它是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特殊蠟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列印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製造三維的物體。現階段三維列印機被用來製造產品。
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列印機的原理是把數據和原料放進3D列印機中,機器會按照程序把產品一層層造出來。
3D列印機與傳統列印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使用的「墨水」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堆疊薄層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可用於列印的介質種類多樣,從繁多的塑料到金屬、陶瓷以及橡膠類物質。有些列印機還能結合不同介質,令列印出來的物體一頭堅硬而另 一頭柔軟。
3、太陽帆
太陽帆(英文名:Solar sails)是利用太陽光的光壓進行宇宙航行的一種航天器。由於這種推力很小,所以航天器不能從地面起飛,但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小小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面面積的太陽帆提供 10e-5~ 10e-3g左右的加速度。
光是由沒有靜態質量但有動量的光子構成的,當光子撞擊到光滑的平面上時,可以像從牆上反彈回來的乒乓球一樣改變運動方向,並給撞擊物體以相應的作用力。單個光子所產生的推力極其微小,在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上,光在一平方米帆面上產生的推力只有0.9達因,還不到一隻螞蟻的重量。
如果太陽帆的直徑增至300米,其面積則為70686平方米,由光壓獲得的推力為0.034噸。根據理論計算,這一推力可使重約0.5噸的航天器在二百多天內飛抵火星。若太陽帆的直徑增至2000米,它獲得的1.5噸的推力就能把重約5噸的航天器送到太陽系以外。
4、信用卡
信用卡(Credit Card),又叫貸記卡。是一種非現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簡單的信貸服務。
信用卡是由商業銀行或信用卡公司對信用合格的消費者發行的信用證明。持有信用卡的消費者可以到特約商業服務部門購物或消費,再由銀行同商戶和持卡人進行結算,持卡人可以在規定額度內透支。
最早的信用卡出現於19世紀末。19世紀80年代,英國服裝業發展出所謂的信用卡,旅遊業與商業部門也都跟隨這個潮流。但當時的卡片僅能進行短期的商業賒借行為,款項還是要隨用隨付,不能長期拖欠,也沒有授信額度。
5、掃地機器人
掃地機器人,又稱自動打掃機、智能吸塵、機器人吸塵器等,是智能家用電器的一種,能憑借一定的人工智慧,自動在房間內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採用刷掃和真空方式,將地面雜物先吸納進入自身的垃圾收納盒,從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來說,將完成清掃、吸塵、擦地工作的機器人,也統一歸為掃地機器人。
掃地機器的機身為無線機器,以圓盤型為主。使用充電電池運作,操作方式以遙控器、或是機器上的操作面板。一般能設定時間預約打掃,自行充電。
前方有設置感應器,可偵測障礙物,如碰到牆壁或其他障礙物,會自行轉彎,並依每間不同廠商設定,而走不同的路線,有規劃清掃地區。(部分較早期機型可能缺少部分功能) 因為其簡單操作的功能及便利性,現今已慢慢普及,成為上班族或是現代家庭的常用家電用品。
機身為自動化技術的可移動裝置,與有集塵盒的真空吸塵裝置,配合機身設定控制路徑,在室內反復行走,如:沿邊清掃、集中清掃、隨機清掃、直線清掃等路徑打掃,並輔以邊刷、中央主刷旋轉、抹布等方式,加強打掃效果,以完成擬人化居家清潔效果。
C. 關於孤獨造就成功的名人事例
1.魯迅。《狂人日記》、《阿Q正傳》、《葯》、《故鄉》等小說名篇一同收入小說集《吶喊》。他對封建禮教、舊傳統的批判,與復古派的論爭,一直延續到《且介亭雜文末編》對國民黨政府的法西斯專政的抗議,對中國共產黨內的「左傾」路線的反擊等集中的體現了魯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異質性。他的孤獨造就了他的偉大。
D. 成功軌跡師資怎麼樣,有多少設計老師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徐長遠|北京成功軌跡畫室教學主管
畢業院校
中央美術學院
教學范圍
清華、央美、江南等設計院校課程,造型彩頭,半身像, 創作
教學成就
在校期間多副作品被中央美術學院收藏;
畢業作品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永久收藏;
參與國內一線教學出版及視頻教學資料製作,錄制;
從事高考美術教學十二年;
帶領學生取得
2009年中央美術學院造型第五;
2010年中央美術學院造型第一;
2011年清華美院造型第一中央美術學院造型第二;
2012年央美造型前十名3人;
2014年清華設計一個班考取27人;
2016年清華設計第一;
2017年不完全統計,上海戲劇第一,央美過關人數達到59人。其中34人排在前一百七十名;
2018年清華過關率百分百之三十,央美過關率百分之八十前十名若干。
2019年央美城市學院設計第一;中國戲曲第四等。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是徐長遠老師從事教學12年以來不變的信念。獨立的教學體系,因材施教,個性教學,徐長遠老師率領同學們從黑暗中出發,在光明處登頂!
優秀的教師是學生藝術夢想的工程師,為每一位學生建造夢的領獎台。感謝成功軌跡畫室的四位教學主管老師,你們帶領著成功軌跡畫室通往成績的高峰,讓所有學生都能在藝考之路上展翅翱翔!
在藝考上奮斗前行的學子們
成功軌跡畫室將用超專業的教學團隊,強大的師資力量,豐富的教學經驗,堅韌不屈的拼搏意識為你築夢。
用實力證明自己,用成績征服你。成功的路上需要軌跡!
E. 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的榮譽成就
卡拉什尼科夫的主要發明是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系列、RPK輕機槍、PK通用機槍系列等。在1950年至1970年期間,卡拉什尼科夫相繼開發出一系列的武器,包括:AKM、AKMS、AK-74、AKS-74、AK-74U、RPK、RPRS、RPK-74、RPKS-74、PK、PKS、PKM、PKSM、PKT、PKTM、PKB、PKMB等等。以設計「AK-47突擊步槍」而聞名遐邇。
卡拉什尼科夫親手設計或親自領導研製的一系列輕武器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槍族」。型號中凡有「K」字母的就是以他的姓氏的縮寫命名的。迄今為止AK槍族是世界上最完整,作戰效能最好的槍族之一。卡拉什尼科夫的名字幾乎成為20世紀50年代-70年代蘇軍班排裝備的槍械的代名詞。卡拉什尼科夫的槍械繫統影響了多個國家的槍械設計風格。
主詞條:AK-47、 AK-200突擊步槍
2003年與法國女作家若麗舍合作寫成《我的槍中人生》。 時間 榮譽 1949年 獲得獲斯大林獎金 1958年和1976年 兩次被授予社會主義者勞動英雄稱號 1964年 獲得列寧獎金 1966年 被選為最高蘇維埃代表 1969年 晉升為上校軍銜,授予列寧獎章3次、勞動紅旗獎章和愛國戰爭一級獎章 1971年 被圖拉設計院授予技術博士學位 1980年 卡拉什尼科夫的家鄉庫里亞授予他榮譽市民稱號,並給他豎了一個青銅半身像 1987年 獲得伊熱夫斯克榮譽市民稱號 1994年 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專程前往伊熱夫斯克,同國防部長,聯邦反間諜局長和其他領導人一起參加11月10日的「慶祝世界著名武器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誕辰75周年」活動,並授予他「祖國功勛」二級勛章和少將軍銜 1999年 授予中將軍銜 2004年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授予他「軍事功勛」勛章 2009年11月11日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授予他「俄羅斯英雄」
F. 凡·代克的肖像畫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凡·代克一生從事過宗教畫,神話畫和風景畫,但他主要是作為一個肖像畫家活躍在佛蘭德斯畫壇。他一生創作十分勤奮,在其42年的歲月中,竟然創作了1500件藝術作品。他的肖像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早期的肖像畫體現出16世紀尼德蘭肖像畫的傳統,比較朴實。後期的肖像畫由於主要是描寫宮廷貴族而風格典雅華麗。
凡·代克多數肖像畫作品都是半身像,有的甚至還加上特定的環境描寫。他的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查理一世行獵像》、《紅衣主教班提沃格里歐像》、《喬·庫爾賽·尼肖爾多和他的兒子》、《查理一世和他的子女》以及《親王威廉二世及其未婚妻》等等。
《查理一世行獵像》凡·代克 佛蘭德斯
G. 學素描多久可以見成效
如果老師教學的方法正確,自己也比較努力,理解能力較好的話,大概三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幾何形體以及簡單靜物的刻畫了。
拿石膏切面象過度,半年後便可以接觸到石膏像和復雜靜物的學習。
順利的話一年後開始嘗試畫石膏半身像,開始練習人物速寫。
隨後再花一年的時間開始進行石膏像的長期素描訓練,真人肖像素描寫生。通常這時候還要加入色彩的學習了。
再以後的內容就已經超出你提出的要求了。所以基本清楚的表現素描對象的程度大概需要兩年左右。當然前提是你所說的素描對象是任意對象,如果你指的是幾何形體之類的,那三個月足夠了。
H. 達芬齊的成就
達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為文藝復興時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達芬奇出生在佛羅倫薩附近的一個小鎮——芬奇鎮。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達芬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僅是一位天才的畫家,並且是大數學家、科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是一位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他有著多方面的才能,對人類作出過多方面的貢獻。他不僅會畫畫,雕塑,建築房屋,還會發明武器,設計過世界上第一個飛行機、他又是一個醫學家、音樂家和戲劇家,而且在物理學、地理學和植物學等其它科學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他道德高尚,舉止溫雅,且體格健壯,力量過人,據說他一隻手就能輕易地折斷馬蹄鐵。他左右手都會寫字、作畫,他用左手寫的字是反向的,人們只有在鏡子里才能看懂。
「這是世界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右手;這副臉龐,只要見過一次,就永遠離不開我們的記憶。」(《蒙娜麗莎》)「這是人類繪畫的極品,這幅畫的巨大成功緻使以後的畫家沒人敢再涉足這個題材。」(《最後的晚餐》)「這是畫家62歲時的自畫像,寥寥數筆,就為後人留下了素描藝術史上的典範之作。」(《達芬奇自畫像》)
在同時代的人看來,達芬奇就像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魔術師,有萬能天才的美譽。在現代人眼中,令人驚異的是,他僅用十二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偉大的畫家的地位。
人們一般認為,藝術不是科學。但是按照達芬奇的界定,藝術,尤其繪畫,不但是一種科學,甚至是「所有科學之後」。
達芬奇既能發現事物表面迷人的美感,又不喪失物理學者與解剖學者的視角。他同時具有科學家的觀察力與藝術家的表現力,是藝術史上第一位對人體和動物的比例做過系統研究的藝術家。他研究解剖長達40年之久,還親自解剖了三十幾具各種年齡的屍體。他不但熟悉人體外部的比例,而且了解人體的內部構造,因此筆下人物的比例、結構、動態都十分准確,無懈可擊。這幅著名的人體解剖素描把完美的人體造型包含在一個圓形和正方形中,被認為是最成功的設想。
達芬奇對幾何比例與構圖十分著迷。《蒙娜麗莎》除了那永恆的神秘微笑外,還創造性地解決了半身肖像的構圖問題。三個多世紀以來,西方那些卓越的半身像無一不受這幅畫的影響。他還豐富和發展了前人的金字塔型構圖,《岩間聖母》中群像以聖母的頭部為頂點,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如金字塔般穩定而和諧。與其他作品一樣,《最後的晚餐》以幾何圖形為基礎設計畫面,體現出數學的對稱美。有人評價這幅畫是科學與藝術成了婚,而哲學又在這種完美的結合上留下了親吻。
達芬奇最大的藝術貢獻是運用明暗法使平的畫面呈現出空間感和立體感。在文藝復興初期,畫家一般都用線條來表現透視,單線平塗,色彩較單調。而達芬奇研究光影學,首創明暗漸進法,用光線和陰影的技巧來描繪人物、景緻,使之呈現逼真的立體感。一直到印象派出現的幾百年內,無人能夠逾越達芬奇建立的三度空間繪畫體系。由他首創的明暗法使這一時期的繪畫為之一變,藝術史家普遍認為它是繪畫藝術的一個轉折點。他的藝術成就直接影響了後來的米開朗其羅、拉斐爾等藝術大師。從《最後的晚餐》起,西方繪畫才真正進入了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
達芬奇畫的人物像
達芬奇還進一步歸納整理了解剖、透視、明暗和構圖等零碎的技法知識,並從科學的角度進行審視。在他的《論繪畫》手稿中,最初是想記錄下對物理世界客觀描述,但不久就轉而注意到透視、比例、幾何與光學,之後是解剖學與機械學,最後則是探索宇宙本身的機械功能問題。《論繪畫》是後人從達芬奇十八本筆記中抽取出來編撰而成的,有人稱它是整個藝術史上最珍貴的文獻。
盡管有的時候,對科學的興趣濃厚到使他不願提筆作畫,但繪畫畢竟是他最初的事業。達芬奇就像研究別的學問一樣,努力把繪畫當成一種科學,終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在同時代的人看來,達·芬奇就像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魔術師,有萬能天才的美譽。在現代人眼中,令人驚異的是,他僅用十二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偉大的畫家的地位。
人們一般認為,藝術不是科學。但是按照達芬奇的界定,藝術,尤其繪畫,不但是一種科學,甚至是「所有科學之後」。
達芬奇既能發現事物表面迷人的美感,又不喪失物理學者與解剖學者的視角。他同時具有科學家的觀察力與藝術家的表現力,是藝術史上第一位對人體和動物的比例做過系統研究的藝術家。他研究解剖長達40年之久,還親自解剖了三十幾具各種年齡的屍體。他不但熟悉人體外部的比例,而且了解人體的內部構造,因此筆下人物的比例、結構、動態都十分准確,無懈可擊。這幅著名的人體解剖素描把完美的人體造型包含在一個圓形和正方形中,被認為是最成功的設想。
達芬奇對幾何比例與構圖十分著迷。《蒙娜麗莎》除了那永恆的神秘微笑外,還創造性地解決了半身肖像的構圖問題。三個多世紀以來,西方那些卓越的半身像無一不受這幅畫的影響。他還豐富和發展了前人的金字塔型構圖,《岩間聖母》中群像以聖母的頭部為頂點,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如金字塔般穩定而和諧。與其他作品一樣,《最後的晚餐》以幾何圖形為基礎設計畫面,體現出數學的對稱美。有人評價這幅畫是科學與藝術成了婚,而哲學又在這種完美的結合上留下了親吻。
達芬奇最大的藝術貢獻是運用明暗法使平的畫面呈現出空間感和立體感。在文藝復興初期,畫家一般都用線條來表現透視,單線平塗,色彩較單調。而達·芬奇研究光影學,首創明暗漸進法,用光線和陰影的技巧來描繪人物、景緻,使之呈現逼真的立體感。一直到印象派出現的幾百年內,無人能夠逾越達·芬奇建立的三度空間繪畫體系。由他首創的明暗法使這一時期的繪畫為之一變,藝術史家普遍認為它是繪畫藝術的一個轉折點。他的藝術成就直接影響了後來的米開朗其羅、拉斐爾等藝術大師。從《最後的晚餐》起,西方繪畫才真正進入了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
達芬奇還進一步歸納整理了解剖、透視、明暗和構圖等零碎的技法知識,並從科學的角度進行審視。在他的《論繪畫》手稿中,最初是想記錄下對物理世界客觀描述,但不久就轉而注意到透視、比例、幾何與光學,之後是解剖學與機械學,最後則是探索宇宙本身的機械功能問題。《論繪畫》是後人從達芬奇十八本筆記中抽取出來編撰而成的,有人稱它是整個藝術史上最珍貴的文獻。
盡管有的時候,對科學的興趣濃厚到使他不願提筆作畫,但繪畫畢竟是他最初的事業。達芬奇就像研究別的學問一樣,努力把繪畫當成一種科學,終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
二、「寧願在探索中失敗」
《岩間聖母》
他已經畫出了一幅足以同《最後的晚餐》相媲美的巨型壁畫,但最後關頭卻因為一個低級錯誤毀於一旦。
他盼望著像鳥兒一樣扇動起飛翔的翅膀,但片刻間就摔碎了飛行的夢想。他要雕塑世界上最大的前蹄騰空的銅馬雕像,但由於澆鑄方面的困難兩年後不得不將其改成步行的姿勢。
被恩格斯稱為文藝復興時期「巨人中的巨人」的達芬奇,在人類知識的諸多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時伴隨著他的,也有鮮為人知的辛酸、磨難與失敗。但是,他寧肯在探索中失敗,也不願無所用心,安然享樂生活。他一生都在實踐著這種人生哲學。
在繪制可以與《最後的晚餐》相媲美的巨型壁畫《安加利之戰》時,他親手研製新型顏料和外層塗油。壁畫已經氣勢磅礴、栩栩如生地站在牆上,但牆上的塗料卻遲遲不幹,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試驗自己配製的外層塗油,於是讓助手抬來兩個大火盆放在壁畫下烘烤,結果油料被烤化了。他用兩個火盆把八個月的辛勞毀於一旦。
在壁畫變成五顏六色的小溪淌下來後不久,他又滿不在乎地開始了飛行試驗。51歲的達芬奇就像一個狂熱的少年,把自製的巨鳥搬到山頂。年輕的學徒抓住巨鳥的木架向山下飛去,可沒多遠就跌落下來。這個飛行器是靠手臂與雙腿的肌肉來駕駛的,不過他忽略了人體自身所無法克服的重量問題:鳥類用於飛行的肌肉要佔全身重量的二分之一,而人卻僅有五分之一。但是,如果對他飛行探索的失敗過於苛求,就等於在責備用風箏引來閃電的富蘭克林為什麼沒能發明電燈。當時,教會思想主宰著世人的一切觀念。比如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而接近赤道的海洋一定熱得像燒開的水。
他曾被任命為宮廷建築師,雕塑世界上最大的騎士青銅雕像,設計中馬的前蹄要騰空躍起。他用蠟像模型試驗了無數次,工棚地上堆起十幾厘米厚的殘肢碎片。最困難的是,必須將重達10噸的金屬溶液快速注入鑄模中,同時還要考慮到不均勻的冷卻問題。當時的技術條件顯然無法支持這種設想。兩年的期限到了,他無法使馬站立起來,最後只好改成步行的姿勢。在他死後100年,西班牙人繼續嘗試這一技法,才建立起一座馬上騎士的紀念碑。
異想天開的靈感能讓他抓住別人抓不住的東西,可他又常常半途而廢。也許是為了追逐永遠在飛的思想,他不得不時常停下手頭的工作。當時羊毛紡織業在義大利很發達,而紡織作坊里最容易磨損的是織布針。他在筆記本上畫滿了各種磨針的機器,經過反復比較,終於確定了最理想的一種。但是他隨即產生了織布機的設想,於是又沉浸在織布機和滾珠軸承機的發明設計中。遺憾的是,這些設計圖只是躺在了草稿紙上,最終沒有變成機器,而他又轉向了其它研究。
達芬奇的大多數著作和手稿都沒有發表,直到他逝世後多年才被人們發現。科學史學家丹皮爾這樣評論道:「如果他當初發表他的著作的話,科學本來一定會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後的局面的。」
曠世奇才達芬奇為後人留下了充滿智慧的財富。他那具有先知灼見的才華和永不滿足的探索精神,在幾個世紀之後看來,仍然令人嘆為觀止。
三、「阻礙我的只是時間不夠」
達芬奇畫的人物像
他懷有神靈般漫無邊際的夢想,卻只擁有凡人的生命和力量;他設想過千百個計劃,但只完成了少數幾個;他最大的抱負是發現一切、研究一切、創造一切,然而只有那些線條、色彩組成的藝術為他帶來永恆的贊譽。
達芬奇的生命是一條沒有走完的道路,路上灑滿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頁。他說:「我不曾被貪欲或懶散所阻撓,阻撓我的只是時間不夠。」他想做工程師、軍事家、音樂家、數學家、哲學家、建築師,但世人認為他只是一名畫出了永恆微笑的畫家。
達芬奇曾以軍事工程師、建築師、畫家、雕刻家和音樂師的身份為米蘭公爵工作了十七年之久。他當時是最受歡迎的宮廷司儀官,負責組織宮廷節日慶典,獨自擔當了相當於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的總導演、主持人、編劇、作曲、服裝設計師和舞美設計師等多種角色。
從留給後人的十二幅繪畫作品和七千多頁手稿、設計圖可見,達芬奇對科學的興趣要比對繪畫大得多。他在科學研究上的成就決不亞於他的藝術成就。
在天文學方面,他觀察天體,曾作出「太陽是不動的」結論,早在哥白尼之前就否定了地球中心說,並幻想過如何去利用太陽能。他認為月亮本身並不發光,只能反射太陽的光輝。
在物理學方面,他發現了液體壓力,提出了連通器設想,還發展了杠桿原理,推導出作用力與臂長的關系。他關於物體慣性的描述後來為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他還否定了製造「永動機」的可能性。
達芬奇對解剖學和生理學十分著迷。他研究解剖最初是為了讓藝術造型更加准確,後來卻發展成了一個獨立的科學研究領域。他在解剖學上的最大貢獻是創造了一套圖解,這種樣式至今仍被廣泛應用著。他最先採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是設想採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他甚至繪制過嬰兒在母體中的發育圖。達芬奇研究過心臟和血液循環系統,發現心臟有四個腔,並畫出了心臟瓣膜,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幅有關動脈硬化的解剖圖。
達芬奇的研究和發明還涉及到軍事和機械領域,他設計了飛行機械、直升機、降落傘、機槍、坦克、潛水艇、雙層船殼戰艦、起重機、紡車、機床、沖床、自行車等等。他在數學和水利工程領域等方面也作出過重大貢獻。
達芬奇還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他堅信科學,常常流露出對宗教的懷疑和厭倦。他曾寫道:真理只有一個,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他提出以自然造化為師,鼓勵人們向大自然學習。他認為認識起源於實踐,知識的獲得是依靠直接的觀察和經驗。他的實驗工作方法經伽利略從實踐上加以發展,後來由英國哲學家培根從理論上予以總結,成為近代自然科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為伽利略、開普勒、牛頓等人的發明創造開辟了道路。
藝術史家曾評論說:只有一個達芬奇走在時代之前,他是包羅萬象、精湛無比的天才,永不滿足的孤獨的探險家;他的思索的觸角遠遠超越了他的時代,有的竟然能夠和我們的時代會合。
後人對達芬奇研究想法的實踐
之所以說是對達芬奇「研究想法」的實踐,是因為在其所處的年代,達芬奇的研究只能體停留在「想法」階段,沒辦法前進到「成果」階段。但他的一些想法已被現代人成功的實現了。
一、達芬奇「設計」降落傘 英一男子成功仿製
南非報章28日報道,一名英國男子使用按照15世紀發明家達芬奇設計草圖製造的降落傘,在空中下降2120米的高度,證明這款金字塔形的降落裝置運作良好。降落傘在空中緩慢飄落,直至900米高度,他割斷與降落傘的聯系,用現代降落傘完成著陸的動作。他表示,雖然使用15世紀發明家設計的降落裝置可以安全降落,但他無法操作它來准確選擇著陸點。
達芬奇1485年設計的降落傘草圖,過去從未有人照此做出實物,因為專家懷疑它的可行性。降落傘由油布、繩索和6根1米長的木棍組成,重量達到180公斤。
二、挪威建成達芬奇設計的橋
10月31日,在北歐的寒風細雨中,挪威王後和500多名各界來賓為一座造型獨特的大橋剪綵。直升機在人們頭頂盤旋,起重機緩緩掀起了足有4.8萬平方英尺的白布,一座100米長、8米高的木橋展現在大家面前,三個淺色的木拱如同三隻被射手用力向後拉的硬弓,牢牢地支撐著橋身。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座橋的設計者竟是500年前的達芬奇。也正因如此,橋被命名為「蒙娜麗莎」。
1502年,達芬奇為土耳其橫跨兩大洲的伊斯坦布爾市繪制了一幅美妙絕倫的拱形橋設計草圖。該橋長346米,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如果能建成,它將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橋。但土耳其蘇丹卻拒絕建造此橋,他認為該工程難度太大、造價太高。於是,這座橋在圖紙上呆了500年。
1995年,挪威藝術家韋比約恩·桑德因一次偶然的機遇見到了這張設計草圖。他回憶說:「我第一次見到她,就被她精美的造型征服了。她是功能與審美的完美結合。」桑德通過種種努力,終於使挪威公路管理局相信,達芬奇設計該橋的原理完全成立,這座橋是可以被造出來的。經過一翻考察,建橋地點被確定為挪威首都奧斯陸以南30多公里的奧斯,正好毗鄰從斯德哥爾摩到奧斯陸的歐洲18號公路。
目前落成的這座步行橋,共耗資136萬美元,除扶手使用了不銹鋼之外,完全採用木料建造。其實,達芬奇當年的設計是用石頭作材料,但是挪威人覺得石頭太貴了,所以將建橋的材料改為木料。
據悉,這是達芬奇的建築設計首次被付諸實施,這個設計在美學和設計學上都是經典的範例。桑德自豪地說:「5個世紀前,人們認為這座橋不可能建起來,但我們把它建起來了。我們成功地證明了達芬奇設計該橋的原理是可行的。」桑德說他還有一個夢想,「我們要在全世界推廣這種橋,讓每個大陸都架起『蒙娜麗沙橋』」。
其實達芬奇的想法被現代人實現的遠不止以上兩個,還有很多,譬如前面提到的飛機、直升飛機、潛艇、紡車、自行車等。這些設想加在一起充分反映了達芬奇的思想超越了他所處的時代,似乎時代局限性對他的思想不起作用一樣。我覺得這一點才是達芬奇最值得人們回味的地方。
這一張是具有經典意義的畫
達芬奇認為藝術 , 不僅僅是一門手藝, 當然他的手藝在當時也是無與倫比的,
更是一門科學!以古希臘文明淵源的西方文藝復興畫家 無不博學多才多藝
達芬奇還發明了一系列的軍事玩意
現在看來還是非常的有意思 還有象飛碟一樣的飛行器
就象他自己所說 繪畫只是自己的很小一部分的才能而已
米還是一個詩人 建築師 雕塑家 兼畫家。
他親手解剖過數具屍4體 當然在當時一個基督教的權利 很牛的時期
是冒著很大的風險的 是不允許的 解剖了一定的動物
並列出其中的關系!
達是一個貴族有著一定的經濟基礎
這為當時的他開展藝術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可以不估計生計,他和貝多芬 梵谷 一樣終生未婚,這些條件都是一定的前提
並且 達思考問題很有一套 很安靜一個一個的來(參看繪畫論 一部分已經遺失)
對自己畫很在意(不能聽他說繪畫只是自己一部分的才能)蒙娜里莎畫了
4年 我們的學生四年是一個本科!
很有探索精神 嘗試做不同材料的繪畫!
I. 章鑒有什麼成就
陶瓷名家
章鑒
章鑒,字惕吾,江西撫州臨川人,生於1917年。十六歲,經「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指點,考入浮梁縣立「陶瓷職業學校」飾瓷課學習陶瓷繪畫。十八歲在珠山中路開設「章鑒畫室」,以陶瓷肖像藝術為營。1950年,他作為文化藝術界特邀代表出席了「江西省首次人民代表大會」;1952年,加入陶瓷工藝美術合作社;1954年參與中國輕工業部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的組建,後任該所美術研究室主任;1955年被景德鎮市政府授予「陶瓷美術家」稱號。他先後擔任江西省美術協會常務理事,省、市文學藝術聯合會常務理事,省、市政協委員,省、市民盟委員,省、市人民代表。
章鑒在六十多年的陶瓷藝術生涯中,師古人,講造化,學眾長,求創新,開辟了獨特的陶瓷寫真藝術風格,為陶瓷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青中年時期,以陶瓷肖像畫為主。其主要成果是:改變了彩色瓷像作色以麻色打底加彩的一貫繪制工藝,發展為以多色彩直繪的繪制方法,使人物肖像色彩豐富,富有質感,達到生動傳神的效果。他的後期作品,成功地將瓷像寫真繪畫藝術運用到陶瓷繪畫之中,創造了陶瓷藝術綜合裝飾新方法。他集油畫、水彩、國畫等技法所長,採用多次彩繪用色,多次燒烤的製作方法,使作品色彩多變,主次協調,層次豐富,質感性強,既有水彩畫的變化韻味,又有西洋油畫的渾厚質感,為陶瓷美術開辟了新的途徑。
他的藝路寬廣,題材豐富,不拘一格,有不少成名之作。1949年11月,繪制的3.6尺彩色瓷板像《斯大林》作為我國贈送蘇聯元首斯大林七十壽辰的禮品;1952年繪制的《馬、思、列、斯》瓷像,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贈送蘇聯紅軍節日禮品;1953年繪制的500件魚尾瓶《創始人》,作為我國贈送莫斯科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禮品;1978年繪制的兩幅《敬愛的領袖毛澤東主席》瓷板畫像在北京展覽會上分別獲得國家一、二等獎;1988年繪制的300件《金魚》簿胎皮燈獲中國輕工業部特等獎;他還與人合作完成了北京首都機場大廳的巨幅壁畫《森林之歌》和人民大會堂江西大廳的巨型壁畫《井岡秀色》。晚年的藝術成就更為突出,他筆下的貓、蝶、小鳥、金魚、走獸都是生氣勃勃。代表作有《八駿圖》大壁畫,《駿馬、貓蝶》雙面畫本金圖案八寸薄胎碗、 《駿馬奔騰》150件花瓶、 《金魚》簿胎皮燈等。他的作品常送日本、美國、馬新泰、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展銷,深受國際友人的喜愛而收藏。1997年在香港工商界舉辦的「紀念毛澤東誕生100周年陶瓷美術展覽會上,展出他和侄兒章文超多幅毛澤東各個時期的瓷板畫相,受到各界人士好評。
J. 成功軌跡畫室的師資力量怎麼樣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徐長遠|北京成功軌跡畫室教學主管
畢業院校
中央美術學院
教學范圍
清華、央美、江南等設計院校課程,造型彩頭,半身像, 創作
教學成就
在校期間多副作品被中央美術學院收藏;
畢業作品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永久收藏;
參與國內一線教學出版及視頻教學資料製作,錄制;
從事高考美術教學十二年;
帶領學生取得
2009年中央美術學院造型第五;
2010年中央美術學院造型第一;
2011年清華美院造型第一中央美術學院造型第二;
2012年央美造型前十名3人;
2014年清華設計一個班考取27人;
2016年清華設計第一;
2017年不完全統計,上海戲劇第一,央美過關人數達到59人。其中34人排在前一百七十名;
2018年清華過關率百分百之三十,央美過關率百分之八十前十名若干。
2019年央美城市學院設計第一;中國戲曲第四等。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是徐長遠老師從事教學12年以來不變的信念。獨立的教學體系,因材施教,個性教學,徐長遠老師率領同學們從黑暗中出發,在光明處登頂!
優秀的教師是學生藝術夢想的工程師,為每一位學生建造夢的領獎台。感謝成功軌跡畫室的四位教學主管老師,你們帶領著成功軌跡畫室通往成績的高峰,讓所有學生都能在藝考之路上展翅翱翔!
在藝考上奮斗前行的學子們
成功軌跡畫室將用超專業的教學團隊,強大的師資力量,豐富的教學經驗,堅韌不屈的拼搏意識為你築夢。
用實力證明自己,用成績征服你。成功的路上需要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