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轉讓土地 需要什麼手續
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
審批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權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辦事程序:
用地單位審報材料齊備後,由具體承辦人報部門負責人審批後由轉讓雙方簽定轉讓合同。
需報材料:
一、轉讓方提供
1.原土地證或土地證明函原、復印件;
2.原土地出讓合同復印件;
3.上交稅務局土地增值稅證明復印件;
4.提供土地評估報告;
5.規劃辦審定的航測地形圖的紅線圖原件。
二、受讓方提供
1.項目批復原、復印件;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及法人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
3.上交財政局契稅證明復印件。
三、轉讓雙方提供
1.土地轉讓申請書原件;
2.經公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原件(4份)。
(以上資料規格為B5紙,一式2份。)
收費標准:土地轉讓金總額的4%
『貳』 一般土地轉讓需要什麼手續
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需具備以下條件:
(1)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取得土地使用證;(2)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應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25%以上。房屋已經建成的,應當取得房屋所有權證;
(3)轉讓方如為國有企業的,需經企業主管部門批准同意;如為公司制企業的,需經董事會決議同意;如為共有產轉讓的,需經共有人達成一致意見;
(4)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或限制轉讓的情形,如權屬有爭議、土地使用權被查封等;(5)沒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禁止或限制轉讓的情形;
(6)政府對擬轉讓地塊無收購儲備計劃。在符合上述前提下,按規定辦理出讓土地轉讓及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土地轉讓手續:
1、交易雙方提出轉讓、受讓申請交易當事人申請辦理轉讓手續同時,還應提供轉讓協議、土地使用證、宗地界址點圖、建築物產權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委託書、身份證明等資料。
2、審查
接到申請後,辦人應對資料及宗地情況進行詳細審查了解,凡未按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抵押、查封、出租而未通知承租人知道的,權屬不清、四鄰有糾紛的等不予辦理轉讓手續,並在15日內通知轉讓當事人。如改變土地用途須有規劃部門意見。轉讓時需分割建築物的應有房產主管部門意見。
3、現場勘察
現場勘察應與有關資料對照核實。如需分割轉讓,應考慮土地利用率、出路及他項權利等因素,並制圖確定四鄰、面積,必要時需經四鄰簽章認可。
4、地價評估,並提供報告書
審核評估報告與轉讓協議,轉讓價明顯低於市價的,建議市府優先購買;價格過高的,可建議採取必要調控措施。
5、填寫轉讓審批表
認真核對原批准文件、評估報告、規劃意見等資料,用途、價額、年期等內容填寫要完整、准確、字跡工整。
6、審批
審批內容包括費用表及轉讓審批表。費用表須經所長簽字後,經辦人攜完整轉讓檔案與轉讓審批表等報中心及局領導審查批准。
7、交納有關稅費
8、登記編號
審批後,也可在審批前到產權科對補簽出讓合同及審批表編號。轉讓檔案、留產權科統一保存,按年度繳檔案室。
9、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叄』 出讓土地能否轉讓,需辦理什麼手續
答: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需具備以下條件:(1)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取得土地使用證;(2)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應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25%以上。房屋已經建成的,應當取得房屋所有權證;(3)轉讓方如為國有企業的,需經企業主管部門批准同意;如為公司制企業的,需經董事會決議同意;如為共有產轉讓的,需經共有人達成一致意見;(4)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禁止或限制轉讓的情形,如權屬有爭議、土地使用權被查封等;(5)沒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禁止或限制轉讓的情形;(6)政府對擬轉讓地塊無收購儲備計劃。在符合上述前提下,按規定辦理出讓土地轉讓及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肆』 現在棗陽市農村土地流轉存在主要問題
無非是流轉程序問題
『伍』 湖北棗陽土地每畝22700元徵收,然後以最低10萬賣出,跪求合理嗎
是否合理無法評價,應從是否合法的角度進行分析。你說的其實涉及征地與供地(賣地)兩個方面。征地是政府與農民之間的關系,而供地是政府與用地者之間的關系,這二者之間一般來說沒有必然的聯系。對農民來說,首先應該考察的是征地,是征地是否合法,即征地是否經過了省政府或國務院審批,如果未經過合法審批,那就是違法征地,農民可以依法維權。
『陸』 土地轉讓要辦什麼手續
一般的土地轉讓需要辦理的手續及流程有:
第一步、交易雙方提出轉讓、受讓申請交易當事人申請辦理轉讓手續同時,還應提供轉讓協議、土地使用證、宗地界址點圖、建築物產權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委託書、身份證明等資料。
第二步、審查。接到申請後,辦人應對資料及宗地情況進行詳細審查了解,凡未按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抵押、查封、出租而未通知承租人知道的,權屬不清、四鄰有糾紛的等不予辦理轉讓手續,並在15日內通知轉讓當事人。如改變土地用途須有規劃部門意見。轉讓時需分割建築物的應有房產主管部門意見。
第三步、現場勘察。現場勘察應與有關資料對照核實。如需分割轉讓,應考慮土地利用率、出路及他項權利等因素,並制圖確定四鄰、面積,必要時需經四鄰簽章認可。
第四步、地價評估,並提供報告書。審核評估報告與轉讓協議,轉讓價明顯低於市價的,建議市府優先購買;價格過高的,可建議採取必要調控措施。
第五步、填寫轉讓審批表。認真核對原批准文件、評估報告、規劃意見等資料,用途、價額、年期等內容填寫要完整、准確、字跡工整。
第六步、審批。審批內容包括費用表及轉讓審批表。費用表須經所長簽字後,經辦人攜完整轉讓檔案與轉讓審批表等報中心及局領導審查批准。
第七步、交納有關稅費
第八步、登記編號。審批後,也可在審批前到產權科對補簽出讓合同及審批表編號。轉讓檔案、留產權科統一保存,按年度繳檔案室。
第九步、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6)棗陽土地轉讓擴展閱讀
用地單位審報材料齊備後,由具體承辦人報部門負責人審批後由轉讓雙方簽定轉讓合同。需報材料:
(一)轉讓方提供
1、原土地證或土地證明函原、復印件;
2、原土地出讓合同復印件;
3、上交稅務局土地增值稅證明復印件;
4、提供土地評估報告;
5、規劃辦審定的航測地形圖的紅線圖原件。
(二)受讓方提供
1、項目批復原、復印件;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及法人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
3、上交財政局契稅證明復印件。
(三)轉讓雙方提供
1、土地轉讓申請書原件;
2、經公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原件(4份)。
(以上資料規格為B5紙,一式2份。)
『柒』 棗陽土地流轉面積統計情況
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全市流轉土地面積16萬多畝,占總面積3%左右。交通便利、城郊地區流轉面大約佔8-10%,土地租金偏遠農村每畝每年一般在200至300元左右;城郊、交通便利的每畝每年一般在500-600元。到2010年9月,全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總面積達39.32萬畝,其中耕地329881畝(佔全市耕地面積的2.16%), 「四荒」 63323.01畝。
『捌』 湖北省棗陽市土地流轉政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和上級黨委、政府有關文件精神,為了促進我市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土地流轉步伐,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開展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建設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為重點,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發展特色產業為方向,以「依法、自願、有償」為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鎮、村、組三級流轉服務體系為依託,通過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引導和促進農戶依法、有序地開展土地使用權流轉,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產業率,增加農民收入,大力規范和引導農村土地流轉,著力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二、主要任務
(一)組建服務網路。鎮(辦、區)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由鎮(辦、區)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村級土地流轉服務站及小組土地流轉信息員三位一體組成。鎮(辦、區)以經管站為依託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與農村「三資」委託服務中心、農村綜合招投標中心合署辦公,下設「一室二部」即:辦公室、信息部、市場部。其工作人員由經管站現有幹部職工組成;村級組建土地流轉服務站,由3-5人組成,其中村幹部1-3名,村民代表2名,由村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實行掛牌辦公,小組設置土地流轉信息員,由包組村幹部或村民小組長,或戶主會推薦的代表任信息員。鎮(辦、區)對村級服務站工作人員和小組信息員發文予以明確,並造冊備案。
(二)確定服務職責。鎮(辦、區)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建立流轉檔案;收集發布土地流轉供求信息;幫助辦理有關流轉手續,做好流轉合同鑒證;管理和監督農村土地流轉全過程,及時調處土地流轉糾紛。村級土地流轉服務站主要負責核實、上報流轉信息;引導農戶進行小規模面積流轉;確認流轉地塊四至邊界;督促指導農戶簽訂流轉合同;調解土地糾紛;建立流轉台賬;指導小組信息員依法開展活動等服務項目。小組信息員主要負責本小組流轉信息的採集和上報。
(三)劃定責任區域。為方便群眾,降低土地流轉交易成本,吸引更多業主前來投資,建立土地流轉交易「對口」協商機制,即在農戶流出土地信息收集儲備之後對土地流轉交易實行「三對口」協商。流轉土地在30畝以上的經營業主直接與鎮服務中心洽談;流轉土地在30畝以下10畝以上的,經營業主直接與村服務站洽談;流轉土地在10畝以下的,在村服務站的指導下,由供需雙方直接洽談。
(四)完善服務機制。鎮(辦、區)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要制定《土地流轉服務流程圖》、《土地流轉服務平台職能定位》、《土地流轉合同管理制度》、《備案制度》、《糾紛調處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員守則》《服務承諾制》等規章制度,有效保障三級服務機構的高效運作。
三、方法步驟
整個工作從2010年5月15日全面鋪開,7月10日結束,分為四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階段(5月15日至5月20日)
1、成立專班。鎮(辦、區)、村、兩級成立相應的服務小組,組建工作專班。
2、宣傳發動。鎮(辦、區)、村兩級分別召開黨員幹部會,村民代表大會,群眾大會,進一步學習《土地承包法》、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農業部《土地流轉管理辦法》《關於做好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通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中央、省、市2010年1號文件,介紹外地經驗,統一思想認識,增強建好土地流轉服務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印製有關表格。主要印製《土地流轉入戶調查表》、《土地流轉信息登記表》《土地流轉委託書》。
4、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
(二)組織實施階段(5月21日至6月20日)
1、建立流轉平台,成立流轉機構。
①鎮(辦、區)流轉服務中心掛牌運作,落實辦公地點,辦公人員,辦公設施,有交易場所,辦公經費。
②村級流轉服務站掛牌辦公,落實辦公地點,辦公用品,工作人員。
③對鎮(辦、區)服務中心人員、村服務站工作人員和組信息員由鎮委發文予以確認。
2、確定服務職能、明確崗位職責。
鎮(辦、區)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的基本職能是:供求登記、發布信息、項目推介、資質審查、指導鑒證、追蹤服務和調解糾紛。三級服務主體的職責分別為:
(1)鎮(辦、區)服務中心主要職責:
①協助組織村級大力宣傳土地流轉政策法規;
②為農民群眾和經營業主提供政策咨詢和信息服務;
③規劃全鎮土地流轉工作,引導土地流向優勢項目;
④收集、儲備、上報和發布土地流轉信息;
⑤初審受讓方和出讓方的准入資格;
⑥提供交易場所,為土地流轉雙方實現交易提供平台;
⑦協調土地流轉過程中有關事項,協助辦理流轉手續,提供統一合同格式,搞好合同鑒證服務;
⑧協助調處土地流轉引發的合同糾紛;
⑨對土地流轉資料進行整理歸檔。
(2)村級服務站主要職責:
①整理、核實、上報村域范圍內的土地流轉信息;
②引導有意向的農戶進行土地流轉;
③確認流轉田塊「四至」邊界;
④協助調解土地流轉產生的矛盾和糾紛;
(3)小組信息員主要職責:
①本小組內土地流轉信息採集;
②核實信息並向村服務站上報信息;
3、規范土地流轉。
(1)調查摸底。下發《農村土地流轉入戶調查表》、《委託書》、《流轉信息登記表》。全面摸清已發生土地流轉的情況和流轉信息。
(2)清理審查。對發生的土地流轉行為,進行清理審查,收集和掌握規范的土地流轉行為。
(3)整理規范。對清理中發現的非規范性土地流轉行為依法、依規進行整理規范,對沒有簽訂流轉合同的,督促流轉雙方在尊重既定歷史事實的前提下重新簽訂規范的流轉合同。
(4)建立台賬。對規范後的土地流轉行為,鎮、村實行台賬管理。
4、引導土地流轉。
(1)信息儲備。通過填寫《土地流轉信息登記表》最大限度地收集土地使用權委託流轉和受讓的信息,輸入機算機網路,建立土地流轉信息庫;
(2)發布信息。村民委員會和服務中心分別在村、鎮顯眼的位置對土地流轉信息進行掛牌公布。逐步實現網上發布信息,尋求供求對接;
(3)農戶查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農戶咨詢流轉政策和信息提供服務;
(4)雙方洽談。有流轉意向的農戶在村民委員會或服務中心的信息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洽談,填寫《土地流轉委託書》的農戶,可以委託村民委員會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代為洽談;
(5)簽訂流轉合同。雙方洽談一致後,在所在村民委員會的監督下,在服務站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土地流轉雙方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一式四份,流轉雙方、發包方、服務中心各執一份。
(6)鑒證。鎮經管站對流轉合同進行審批、鑒證並加蓋公章;
(7)資料歸檔。服務中心將流轉合同、土地流轉台帳、流轉委託書、土地流轉信息登記表等有關資料進行分類整理,統一歸檔,專人保管。
(三)規范運行階段(6月21日—7月1日)
1、制訂各項制度並公布上牆。
(1)鎮(辦、區)服務中心制訂《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服務流程圖》、《流轉服務平台職能定位》、《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窗口服務程序》、《土地流轉原則和要求》、《土地流轉主要方式和要求》、《土地流轉合同管理制度》、《土地流轉備案登記制度》、《土地流轉糾紛調處制度》、《土地流轉檔案管理制度》。
(2)村級服務站做到四上牆。《村級服務站職能和小組信息員職能》、《土地流轉服務流程圖》、《土地流轉原則和要求》、《土地流轉主要方式和型式》。
2、鎮(辦、區)服務中心和村服務站在顯眼的位置製作土地流轉信息公示牌,每月發布一次流轉信息,重要的流轉信息隨時發布。
3、土地流轉情況和流轉信息實行月報制。各村報帳員每月底將小組流轉信息收集後按時上報鎮服務中心,由鎮服務中心匯總後予以發布。
4、鎮服務中心和村服務站按職能堅守崗位正常運轉。
(四)總結驗收階段(7月2日—7月10日)
1、鎮(辦、區)村對土地流轉實施方案進行細致的檢查,查漏補缺。
2、整理資料,立卷存檔。
3、鎮(辦、區)村對土地流轉服務平台建設試點情況進行全面總結。
4、市委市政府組織工作專班,對各地土地流轉服務平台建設情況開展全面檢查驗收,整改糾偏。
四、組織領導
(一)切實加強領導。市成立農村土地流轉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副市長郭澤林同志任組長,市政府辦安華雲同志、市農辦吳金強同志為副組長,市經管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財政局、市國土局、市信訪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法院、市司法局等部門有關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經管局,李萬富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部門協調配合。國土部門加強對基本農田監管,防止以流轉名義擅自改變土地農業用途;信訪部門做好上訪群眾接待工作,消除對立情緒,服務土地流轉;勞動部門積極統籌城鄉勞動就業,認真落實農民工有關政策,促進土地流轉;農經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確保規范運行;財政部門要加強指導,保障工作經費;司法部門要對涉及農村土地承包與流轉涉及案件,依法依規及時受理、審理、辦理;主要領導要把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順利進行
『玖』 土地怎麼轉讓
土地轉讓一定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一、集體土地在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前提下,是不能轉讓的,如農村居民宅基地、承包耕地等集體土地。
二、國有土地 使用權的轉讓,必須在出讓的基礎上方可進行轉讓;如果是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要經過出讓後才能轉讓。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在具體辦理轉讓手續中,要提交如下材料和資料:雙方的轉讓協議、轉讓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建設用地批准書、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憑證、規劃部門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轉讓雙方的身份證明、向當地國土資源部門進行土地轉讓的申請等,在以上材料具備的基礎上,報當地國土資源局批准後,按照規定辦理相關該土地的轉讓手續;對方取得土地權屬變更登記證明後,即從承讓方的土地使用權變更為受讓方,受讓方取得了該塊土地的使用權後,即該塊土地轉讓手續辦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