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維克多成果

維克多成果

發布時間:2021-09-15 12:40:07

1. 維克多雨果的文學成就有哪些

會想念,是否也會在想念的時候,嘴角擁有著那一抹思念的微笑。總有一杯酒未飲人先醉,總有一句話欲語淚先流。

2. 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的主要成果

物質波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布羅意在埃菲爾鐵塔上的軍用無線電報站服役。平時愛讀科學著作,特別是龐加萊、洛倫茲和朗之萬的著作。後來對普朗克、愛因斯坦和玻爾的工作發生了興趣,轉而研究物理學。退伍後跟隨朗之萬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他的兄長莫里斯·德布羅意是一位研究X射線的專家,路易斯·維克多·德布羅意曾隨莫里斯一道研究X射線,兩人經常討論有關的理論問題。莫里斯曾在1911年第一屆索爾威會議上擔任秘書,負責整理文件。這次會議的主題是關於輻射和量子論。會議文件對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有很大啟發。莫里斯和另一位X射線專家亨利·布拉格聯系密切。亨利·布拉格曾主張過X射線的粒子性。這個觀點對莫里斯很有影響,所以他經常跟弟弟討論波和粒子的關系。這些條件促使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伊深入思考波粒二象性的問題。
法國物理學家布里淵(M.Brillouin)在1919年——1922年間發表過一系列論文,提出了一種能解釋玻爾定態軌道原子模型的理論。他設想原子核周圍的「以太」會因電子的運動激發一種波,這種波互相干涉,只有在電子軌道半徑適當時才能形成環繞原子核的駐波,因而軌道半徑是量子化的。這一見解被德布羅意吸收了,他把以太的概念去掉,把以太的波動性直接賦予電子本身,對原子理論進行深入探討。
1923年9月至10月間,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連續在《法國科學院通報》上發表了三篇有關波和量子的論文。 第一篇題目是「輻射——波與量子」,提出實物粒子也有波粒二象性,認為與運動粒子相應的還有一正弦波,兩者總保持相同的位相。後來他把這種假想的非物質波稱為相波。他考慮一個靜質量為m0的運動粒子的相對論效應,把相應的內在能量m0c2視為一種頻率為v0的簡單周期性現象。他把相波概念應用到以閉合軌道繞核運動的電子,推出了玻爾量子化條件。在第三篇題為「量子氣體運動理論以及費馬原理』的論文中,他進一步提出:「只有滿足位相波諧振,才是穩定的軌道。」在第二年的博士論文中,他更明確地寫下了:「諧振條件是l=nλ,即電子軌道的周長是位相波波長的整數倍。」
在第二篇題為「光學——光量子、衍射和干涉」的論文中,德布羅意提出如下設想:「在一定情形中,任一運動質點能夠被衍射。穿過一個相當小的開孔的電子群會表現出衍射現象。正是在這一方面,有可能尋得我們觀點的實驗驗證。」

德布羅意在這里並沒有明確提出物質波這一概念,他只是用位相波或相波的概念,認為可以假想有一種非物質波。可是究竟是一種什麼波呢?在他的博士論文結尾處,他特別聲明:「我特意將相波和周期現象說得比較含糊,就象光量子的定義一樣,可以說只是一種解釋,因此最好將這一理論看成是物理內容尚未說清楚的一種表達方式,而不能看成是最後定論的學說。」物質波是在薛定諤方程建立以後,詮釋波函數的物理意義時才由薛定諤提出的。再有,德布羅意並沒有明確提出波長λ和動量p之間的關系式:λ=h/p(h即普朗克常數),只是後來人們發覺這一關系在他的論文中已經隱含了,就把這一關系稱為德布羅意公式。
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得到了答辯委員會的高度評價,認為很有獨創精神,但是人們總認為他的想法過於玄妙,沒有認真地加以對待。例如:在答辯會上,有人提問有沒有辦法驗證這一新的觀念。德布羅意答道:「通過電子在晶體上的衍射實驗,應當有可能觀察到這種假定的波動的效應。」在他兄長的實驗室中有一位實驗物理學家道威利爾(Dauvillier)曾試圖用陰極射線管做這樣的實驗,試了一試,沒有成功,就放棄了。後來分析,可能是電子的速度不夠大,當作靶子的雲母晶體吸收了空中游離的電荷,如果實驗者認真做下去,肯定會做出結果來的。
德布羅意的論文發表後,當時並沒有多大反應。後來引起人們注意是由於愛因斯坦的支持。朗之萬曾將德布羅意的論文寄了一份給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看到後非常高興。他沒有想到,自己創立的有關光的波粒二象性觀念,在德布羅意手裡發展成如此豐富的內容,竟擴展到了運動粒子。當時愛因斯坦正在撰寫有關量子統計的論文,於是就在其中加了一段介紹德布羅意工作的內容。他寫道:「一個物質粒子或物質粒子系可以怎樣用一個波場相對應,德布羅意先生已在一篇很值得注意的論文中指出了。」這樣一來,德布羅意的工作立即獲得大家的注意。
當1926年薛定諤發表他的波動力學論文時,曾明確表示:「這些考慮的靈感,主要歸因於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先生的獨創性的論文。」1927年,美國的戴維森和革末及英國的G.P.湯姆孫通過電子衍射實驗各自證實了電子確實具有波動性。至此,德布羅意的理論作為大膽假設而成功的例子獲得了普遍的贊賞,從而使他獲得了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後來,德布羅意主要從事的仍是波動力學方面的研究,他在1951年以後著重研究了「雙重解理論」,想要在經典的時空概念的基礎上對波動力學的幾率和因果性作出解釋,但這種努力未獲得成功。德布羅意伊始終對現代物理學的哲學問題感興趣,喜歡將理論物理學、科學史和自然哲學結合起來考慮,寫過一些有關的論文。

3. 誰知道維克多雨果的資料,要詳細!!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 - 1885年5月22日)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一切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寫有大量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出小說

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8年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他回到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幾乎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誌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墮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

[編輯]
作品
[編輯]
劇本
《克倫威爾》 1827年發表的韻文劇本。劇本的「序言」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
《愛爾那尼》(愛格尼) 1830年,它的首演是法國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徹底勝利的標志。
[編輯]
小說
《巴黎聖母院》 1831年,是雨果著名的小說,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小說中的兩個人物,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克羅德是一對比,前者外貌醜陋,但心地純潔善良。後者道貌岸然。女主人公愛絲美拉達則是美的化身。
《笑面人》發表於1869年 小說有著和巴黎聖母院一樣的美醜對比。主人公格溫普蘭出生貴族,但因宮廷內的勾心鬥角,小時候被毀容。後來被民間藝人"熊"(或音譯"烏蘇斯")收養。所以說,格溫普蘭是人民的兒子。後來小說峰迴路轉,格溫普蘭命運大起大落,可是因為愛人"女神"(音譯"蒂")的病逝,徹底絕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創作標志著作者向現實主義邁出了一大步。
《海上勞工》
《悲慘世界》歷時三十餘年,從1828年起構思,到1845年動筆創作,直至1861年雨果才終於寫完全書。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學手法,思想觀念的文學巨著。在小說中,雨果描述了下層人民的深重苦難。並且通過主人公冉阿讓的遭遇,表達了雨果悲天憫人的思想。
《九三年》 是雨果最後一部小說。小說的兩個對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納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惡對比。郭文在捕獲郎特納克侯爵之後,因念郎特納克侯爵救了三個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斷頭台,而放走了敵人頭子。這種安排,最能體現雨果對慈悲為懷,對純潔良心的信仰。

4. 維克多·雨果成就最高的作品是長篇小說(

個人在《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之間徘徊了很久,因為雨果是一個浪漫主義作家,前者是雨果的第一部浪漫主義傑作,反映出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但後來在看《悲慘世界》時,引言上有一句話:悲慘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藝術風格.
所以,他的成就最高的作品應該是《悲慘世界》.

5. 維克多·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萊上尉的信

維克多·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萊上尉的信

《圓明園的毀滅》--閱讀資料

先生,你徵求我對遠征中國的看法。你認為這次遠征行動幹得體面而漂亮。你如此重視我的想法,真是太客氣了。在你看來,這次在維多利亞女王和拿破崙皇帝旗號下進行的遠征中國的行動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你希望知道我認為可在多大程度上對英、法的這一勝利表示贊同。

既然你想知道,那麼下面就是我的看法:

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跡,它的名字叫圓明園。藝術有兩個原則:理念和夢幻。理念產生了西方藝術,夢幻產生了東方藝術。如同巴黛農是理念藝術的代表一樣,圓明園是夢幻藝術的代表。它聚集了一個民族幾乎是超人類的想像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與巴黛農不同的是,圓明園不但是一個絕無僅有、舉世無雙的傑作,而且堪稱夢幻藝術之崇高典範——如果夢幻可以有典範的話。你可以去想像一個你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仙境般的建築,那就是圓明園。這夢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成的,雪松木作梁,以寶石點綴,以絲綢覆蓋;祭台,閨房分布其中,諸神眾鬼就位列於內彩釉灼灼、金碧生輝。在頗具詩人氣質的能工巧匠創造出天方夜譚般的仙境之後,再加上花園,水池及水霧彌漫的噴泉、悠閑信步的天鵝、白䴉和孔雀。一言以蔽之:這是一個以宮殿、廟宇形式表現出的充滿人類神奇幻想的、奪目耀眼的寶洞。這就是圓明園。它是靠兩代人的長期辛勞才問世的。這座宛如城市、跨世紀的建築是為誰而建?是為世界人民。因為歷史的結晶是屬於全人類的。世界上的藝術家、詩人、哲學家都知道有個圓明園,伏爾泰現在還提起它。人們常說,希臘有巴黛農,埃及有金宇塔,羅馬有競技場,巴黎有巴黎聖母院,東方有圓明園。盡管有人不曾見過它,但都夢想著它.這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傑作,就像在黃昏中,從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看到的遙遠的亞洲文明的倩影。

這個奇跡現已不復存在。

一天,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一個搶掠,一個放火。可以說,勝利是偷盜者的勝利,兩個勝利者一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人們彷彿又看到了因將巴黛農拆運回英國而臭名遠揚的埃爾金的名字。

當初在巴黛農所發生的事情又在圓明園重演了,而且這次幹得更凶、更徹底,以至於片瓦不留。我們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來也抵不上這座神奇無比、光彩奪目的東方博物館。那裡不僅有藝術珍品,而且還有數不勝數的金銀財寶。多麼偉大的功績!多麼豐碩的意外橫財!這兩個勝利者一個裝滿了口袋,另一個裝滿了錢櫃,然後勾肩搭臂,眉開眼笑地回到了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們歐洲人自認為是文明人,而在我們跟里,中國人是野蠻人,可這就是文明人對野蠻人的所作所為。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別叫作法蘭西和英格蘭.但我要抗議,而且我感謝你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統治者犯的罪並不是被統治者的錯,政府有時會成為強盜,但人民永遠也不會。

法蘭西帝國將一半戰利品裝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現在還儼然以主人自居,炫耀從圓明園搶來的精美絕倫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蘭西能夠脫胎換骨,洗心革面,將這不義之財歸還給被搶掠的中國。

在此之前,我謹作證:發生了一場偷盜,作案者是兩個強盜。

先生,這就是我對遠征中國的贊美之辭。

6. 歐爾班·維克托的主要成就

經過歐爾班政府的多方努力,2013年的經濟狀況呈現扭轉勢頭,匈牙利經濟研究所預計2013年的GDP可能增長0.3%,匈牙利政府最新的預計則可望超過1%。與此同時,2010年上任的歐爾班政府已創造了20萬個新就業崗位,新就業人數還有望增加。
匈牙利經濟2013年出現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汽車工業的發展,特別是賓士和奧迪工廠在匈牙利的良好表現。歐爾班表示,匈牙利作出了正確的選擇,這就是在經濟結構中重點突出了汽車工業,這也將是長期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

7. (維克多·雨果)-兩個強盜全篇...

巴特勒上校:

您問我對於遠征中國的看法。先生您覺得這次遠征又體面又高尚;您相當善意地看重我對此的感情。您認為在維多利亞女皇和拿破崙皇帝的雙重旗幟下對中國進行的這次遠征是英法兩國共享的光榮;您想知道我對這次英法取得的勝利能給予多大程度的贊同。

既然您願意知道我的看法,那我就發表如下:

從前在世界的一方有個奇跡:這個世界奇跡叫圓明園。藝術有兩種原則:一種是構思,它產生了歐洲藝術,另一種是想像,它產生了東方藝術。圓明園是屬於想像的藝術,巴特農則是構思的藝術。一個近乎超凡的民族利用其想像力能夠造出的全部東西都集中在那裡。它不象巴特農那樣是舉世無雙的稀有作品,而是想像造出的一個巨大模型,如果想像可以有模型的話。請您想像一種大家不知道是怎樣的、而又無法形容的建築物,就像月宮里的一座建築物,那就是圓明園......建造這座圓明園足足用了兩代人的勞動;它像一座城市那麼大,由歲月造成。造給誰?造給人民。因為由歲月建築的東西都屬於人民。凡藝術家、詩人、哲學家都熟悉圓明園,伏爾泰是這么說的。大家都在說:希臘的巴特農,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圓形大劇場,巴黎的聖母院,東方的圓明園。如果人們見不到它,就會夢見它。這是一件令人咋舌的、從未見過的傑作,從神秘的暮色中遠遠望去就像是聳立在歐洲文明地平線上的一個東方文明的朦朧輪廓。

這個奇跡現在消失了。

一天,兩個強盜闖入圓明園,一個掠奪,一個縱火。似乎獲得勝利就可以當強盜了;兩個勝利者把大肆掠奪圓明園的所得對半分贓。在這一切的所作所為中,隱隱約約見到了埃爾金的名字,這必然使人們回想起巴特農:以前有人對巴特農所乾的,現在對圓明園又幹了起來,而且幹得更徹底、更好,一掃而光。把我們所有大教堂里收藏的寶貝堆在一起,也抵不上這座光輝燦爛的東方博物館,那裡不僅有藝術精品,還有大堆大堆的金銀製品。偉大的功勛,喜人的收獲。一個勝利者裝滿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另一個見了,也把一個個保險箱裝滿。於是,他們手挽手笑著回到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裡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乾的勾當。

在歷史面前,一個強盜叫法蘭西,另一個強盜叫英國。但是我抗議。我感謝您給我這個機會讓我申明:統治者所犯的罪行並不是被統治者的錯誤;政府有時是強盜,但人民永遠不會作強盜。

法蘭西帝國侵佔了這次勝利的一半成果;今天,他以一種所有者的天真,炫耀著圓明園里的燦爛古董。我希望,鏟除污垢後解放了的法蘭西把這些贓物歸還給被掠奪過的中國的那一天將會到來。

而現在我看到的,是一次偷盜行為和兩個小偷。

先生,這就是我對遠征中國的行為所給予的贊同程度。

8. 維克多·雨果成就最高的作品是長篇小說( )

浪漫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是《巴黎聖母院》。
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是《悲慘世界》。

9. 法爾布的研究成果

我有法布爾的《昆蟲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如果想真正了解他建議你看看。

以下內容轉自http://ke..com/view/20474.htm
我只復制了一小部分

法布爾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他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鑒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爾贊不絕口。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法布爾雖然獲得了許多科學頭銜,但他仍然朴實如初,為人靦腆謙遜,過著清貧的生活。他的才華受到當時文人學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德國作家榮格爾、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詩人馬拉美、普羅旺斯文學家魯瑪尼耶等。由於《昆蟲記》中精確地記錄了法布爾進行的試驗,揭開了昆蟲生命與生活習慣中的許多秘密,達爾文稱法布爾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當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時,不少學者、文學家們紛紛前去拜訪他。法布爾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國哲學家米爾等學者,但與他們的通信並不頻繁。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將法布爾舉薦給拿破崙三世,後者授予他榮譽勛位勛章。法國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萊途經塞利尼昂,特意繞道荒石園向他致意。 擁有多重身份的法布爾的作品種類繁多:作為博物學家,他留下了許多動植物學術論著,其中包括《茜草:專利與論文》、《阿維尼翁的動物》、《塊菰》、《橄欖樹上的傘菌》、《葡萄根瘤蚜》等;作為教師,他曾編寫過多冊化學物理課本;作為詩人,他用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語寫下了許多詩歌,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 「牛虻詩人」。此外,他還將某些普羅旺斯詩人的作品翻譯成法語;閑暇之餘,他還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譜下一些小曲。然而,法布爾作品中篇幅最長、地位最重要、最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蟲記》。這部作品不但展現了他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學才華,還向讀者傳達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生命的無比熱愛。

10. 奧意戰爭取得了怎樣的政治成果

奧意戰爭是義大利為從奧地利統治下獲得解放和建立民族國家而進行的戰爭。1859年奧意法戰爭和1859~1860年義大利革命的結果,義大利基本上已實現了統一。1861年3月建立了義大利王國,撒丁國王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繼承了王位。只有羅馬和威尼斯省仍歸奧地利管轄。1861年4月,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與普魯士結成反奧聯盟。普魯士向義大利提供了1.2億馬克的援助,並答應幫助解決威尼斯歸並義大利王國的問題。6月17日戰爭爆發。6月20日,義大利參戰,名義上由國王統率,實際上歸參謀長拉.馬爾摩拉將軍指揮的意軍主力部隊,在明喬河一線展開,於6月23日轉入進攻,在曼圖亞留有強大的預備隊。

與此同時,查耳迪尼將軍統率的一個軍從波倫亞、弗拉拉地域向前開進,准備對奧軍的翼側和後方實施突擊。為了在兩條戰線同時作戰,奧地利不得不在義大利境內組建了一支南線軍隊,由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指揮,於6月24日從維羅納東南地域發起進攻,並在庫斯托查附近的遭遇交戰中擊敗意軍。馬爾摩拉損失1萬多人後,撤退到克雷莫納。查耳迪尼將軍得知意軍在庫斯托查附近戰敗,立即回師後撤。

然而,奧軍未能發展這一顯著戰果。因為奧地利與普魯士作戰失利,尤其是7月3日在薩多瓦附近戰敗,必須火速調兵保衛維也納,這就使意軍得以在威尼斯和蒂羅爾轉入進攻。在這期間,加里波第的部隊作戰非常出色,解放了蒂羅爾南部全境。但是,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命令他們撤退,於是蒂羅爾再度為奧軍佔領。

至7月26日,威尼斯省實際上已經全部解放。7月20日,義大利海軍在利斯島附近戰敗。但這並沒有改變已被奧普戰爭所決定了的這場奧意戰爭的結局。8月10日戰事停止。義大利和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1866年10月3日於維也納簽訂和約。和約規定,奧地利把威尼斯省割讓給拿破崙第三,再由拿破崙第三將它交給義大利王國。由於人民群眾的積極行動和革命熱情,義大利基本上實現了民族解放與統一。這是武裝斗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閱讀全文

與維克多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