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慶璧山縣以前叫什麼名字 璧山名字的來歷!求答案
在五千年前,璧山就已有先民勞動生息。春秋戰國時,縣境為巴國地。周慎覲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江州縣,今縣域為江州縣屬地。據清同治4年《璧山縣志》載:璧山「禹貢梁州之域,周為巴子國地,秦滅巴置巴郡為巴郡地,漢為巴郡地屬益州,三國屬蜀漢,晉為巴郡地屬梁州,宋齊俱為巴郡地屬益州,隋為巴江津二縣地屬渝州」。兩漢時期,璧山境內經濟發展已呈較高水平,來鳳就設有驛站,成為成都至重慶的交通要道。東漢時期,璧山境內就已流行雕刻精美的畫像石棺作為墓葬方式。
璧山建縣於東漢到蜀漢之間,名為常安縣,隸屬巴郡。《太平寰宇記》載:「蜀漢時,巴郡領縣六 :江州、枳、臨江、平都、樂城、常安。」這里說的枳,是涪陵;平都,是豐都;樂城,在南川、 遵義一帶;臨江,在現在的合川、北碚一帶;常安,是璧山、永川、榮昌、銅梁、大足一帶了,縣府應該在王來驛(現在的來鳳驛)。璧山這個地方當時是蜀將張嶷負責修復的驛道的地方,是蜀國去吳國的必經之地,也是緊鄰巴郡(重慶)的屏障之一,常安縣很寬廣,因為東漢末年和蜀漢時期,這里兵禍連年,地廣人稀。故在蜀後主劉禪降晉前廢之,並入江州縣,臨江也廢而並入江州,這時是江州縣的轄區最大的時候,才應該是《詞源》和《重慶府志》記述的那樣寬廣。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據唐《元和郡縣圖志》(公元806年)記載:「壁山縣,本江津、萬壽、巴三縣地,……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二面險峻,東南面稍平,土人號為重壁山(今茅萊山),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置縣,因山為名。」唐置縣時,隸屬渝州,其時縣域包括今縣境全部及今永川區全境、銅梁東南部、北碚南面小部,沙坪壩和九龍坡中梁山以西部分、江津長江北岸, 縣府駐地在壁山鎮(今璧城街道)。
㈡ 璧山人的革命事跡
2019年10月31日近日,璧山區「講紅色故事、講革命精神」活動啟動儀式在璧泉街道會議廳舉行。活動邀請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黃林,為轄區200餘位黨員幹部、
㈢ 曾出雙狀元、六翰林的璧山區,到底有什麼樣的文化底蘊
璧山的位置在重慶市的西部,璧山的歷史也是非常的久了,曾經在歷史當中還出現過“雙狀元”、“群翰林”。在14年的時候璧山就撤掉縣而設立區,從而翻開了新的篇章。這時就會有人問了璧山有什麼樣子的文化底蘊可以出現雙狀元和六翰林,在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文化?
1.重要的文化遺產:
璧山文化在物質文化方面:曾挖掘出了水深恐龍璧山上龍,距離現今已有一億兩千萬年了,在此之後發現的全部恐龍都是以璧山去命名的。經發現在二十萬年前就有了大熊貓化石,這就說明璧山在以前也是很適合咱們的國寶大熊貓生存的。也有許多時東漢時期遺留下來的石棺(帶有畫像的),在06年的時候石棺被運往印度進行文化的交流並展覽。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在宋代時期這里曾出現了兩個狀元。在明國的時候,書法家柯堯放;抗美援朝時候的一級爆破英雄,黃家富;璧山神仙趙岩之,成為地方保護神。
璧山文藝創作主要從兩方面來講:一是璧山在文藝創作的這方面來講具有深厚的傳統,古代有馮時行的《縉雲文集》四卷進入了四庫全書,南宋狀元蒲國寶的《京唐南山全名》也是代代相傳;詩人黃在中;家族詩人連奎、連江、連趙琛;兄弟詩人向振源、向裴元;在書法篆刻方面有很大成績的書法篆刻家陳定波;近現代的舞蹈理論家付谷剛;軍旅劇作家楊履方—《布穀鳥又叫了》;書法家、詩人柯堯放;花鳥畫家耐生如;鄉土作家蕭蔓若等。二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文藝創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比如陳安若的木刻版畫《打曬壩》收入1981年中國版畫年鑒,1985年收入中國版畫家新作選;版畫創作《邊登寶》收入1983年中國版畫年鑒。胡正好部長在2007年、2009年兩次獲得重慶市藝術成果政府獎。
㈣ 重慶璧山的璧南河歷史
璧南河全長73公里,流域面積441平方公里,從北向南貫穿全境,涉及璧山7個鎮街,是璧山縣最大的一條次級河流。近10多年來,隨著璧山縣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沿河兩岸工業企業迅速發展,規模養殖場的增多,加上流域內場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河內,清清的河水開始變黑,在一些河段,豬糞鴨糞覆蓋在河面上,河水變成了劣Ⅴ類,散發陣陣惡臭。不僅河水污染,河岸兩邊也受到污染,生態受到損害。璧南河的污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日常生活。河水不僅臭氣熏天,連最基本的灌溉農田的要求都達不到,住在河邊的居民連窗戶都不敢開。璧南河成為了"又臟又臭"的代名詞,成為了璧山之痛。老百姓開玩笑道:璧南河堪比書法家的洗墨池。2007年,璧山縣政協根據老百姓的反映,曾對璧南河的污染狀況進行過一次專題調查。調查中拍攝的反映璧南河污染狀況的專題片,讓縣領導們為之一驚。"不治理好璧南河,我們將愧對璧山60萬父老鄉親!"面對嚴峻的事實,璧山縣委書記范明文和縣長吳道藩承諾:用兩年的時間,對璧南河全流域污染進行治理,兩年後,實行常態化管理。轉變始於去年底。從2009年12月開始,璧山縣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璧南河整治工程,依靠科學治理方法和依法治理模式,實施"鐵腕整治"。僅僅數月的時間,曾經絕跡的魚蝦又回到了河中,兩旁楊柳依依,公園遍布,璧南河已經成為了璧城一道靚麗的新景觀。數據顯示,璧南河整體水質由劣Ⅴ類變成了目前的Ⅳ類,流域內68個主支河段中已有19個河段COD值小於等於30 毫克/升,即達到國家Ⅳ類水域水質標准要求。未來3年內,水質還將變為Ⅲ類,甚至Ⅱ類。璧南河,真的變清了!"看!又是一條大魚!"仲秋時節,璧南河邊,余有國老人正戴著草帽悠閑地釣著魚,與釣友們來河邊釣魚已經成為他退休生活最愜意的事情。如今,清清的璧南河汩汩流淌,萬人垂釣、魚兒暢游的場景,與昔日的臟、亂、臭形成了鮮明對比。"從前別說釣魚,把魚放進河裡就是給魚判了'死刑'。"余有國說。而在今年8月至9月,璧山縣有關部門先後3次,把1.5萬公斤的大規格魚苗,投放進經過治理的璧南河裡。幾個月來,魚兒開始長大,璧南河的兩岸,又見到了不少釣魚愛好者。在河水變清的同時,兩岸的生態也開始得到修復。在璧山縣城內的璧南河岸邊,新建起南河公園、星島公園和濕地公園。昔日水土流失的河岸,栽上了樹木和花草。在璧南河的上游和支流,種植了水昌蒲、睡蓮、水燈芯等挺水型植物,用以凈化水質,穩固泥土。"明年的春天,我們還將在兩岸栽種綠竹。"縣環保局負責人說。治理前,老百姓對璧南河兩岸的污染源也是怨聲載道。因而,在治理中,璧山縣從堵源入手,對兩岸的污染源進行了清除。目前,除30多家重點污染企業被關閉,200多家規模養殖場被拆除外,大部分河段里的淤泥也被清走。在璧南河治理前,璧城街道辦事處大塘村的村民,因河邊的一座規模養殖場所造成的污染影響,連吃飯也得關門,不能下河洗手洗腳,河裡的水連用來灌溉農地都不行。現在,村民不但可以用河水灌溉蔬菜地,還可以在河裡洗衣服了。原縣政協副主席張效和的家在城內璧南河邊,深受璧南河污染之害。為了璧南河的治理,他曾帶著政協委員對璧南河的污染狀況進行多次調研,向政府提出治理建議。如今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效果,他感到很欣慰,常到河邊觀賞水質的變化,積極向市民宣傳治理璧南河的效果,激發大家共同為治理污染出力。"璧南河治理雖然只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效果,但已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璧山縣環保局負責人說,縣里最近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顯示,群眾對璧南河的滿意度已提升到90%以上。對政府鐵腕治理璧南河,群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璧南河河水變清,污染源清除,階段性的治理成果得到認可的同時,也激發了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地保護璧南河。璧山紅旗缸蓋製造公司是一家機械製造企業,在治理璧南河的激勵下,也主動參與到污染治理中來。該公司首先在璧山縣內的媒體上向全縣人民承諾:保證公司的生產廢水實現達標排放,不污染璧南河。隨後,又投資120萬元,建起了污水處理設施,對生產廢水進行處理。"目前,璧山的工業企業都在璧南河的治理效果鼓舞下,自覺地搞好污染治理。"璧山縣環保局負責人說,流域內以前環保不達標的70餘家工業企業,都按環保要求,投資建好了污水處理等環保設施,使生產廢水實現了達標排放。"通過璧南河治理,提升了全縣人民的環保意識。"縣環保局負責人說,由於看到縣委、縣政府在治理璧南河上的決心,在璧北河的治理中,流域內的污染企業和規模養殖場,都自覺地進行關閉和拆除。璧南河,璧山的母親河。"水黑如墨,臭不可聞"曾經是其真實寫照,河水無法作為生活水源,治理難度艱巨,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生活。2009年12月,璧南河污染治理全面啟動,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一年取得明顯成效,兩年基本達標"的治理目標,依靠科學治理方法和依法治理模式,短短的半年時間,璧南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璧南河,不僅河水清亮,兩岸綠樹茵茵,更為全市次級河流治理提供了借鑒。</p></p></p>
㈤ 入選2019百強區的重慶璧山,有哪些支柱產業
重慶璧山縣有著三項主力,分別是智能裝備、信息技術、生命健康。這同時也是我國Gdp佔比相對來說較高的三大主導產業,而這三大產業都在璧山落戶,成為了璧山縣Gdp的一個重要來源。許多人們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各種配件都極有可能是出自於璧山縣,例如平時大家用的數據線甚至是各種保時捷寶馬車的電子配件都是從這個人工智慧產業園中製造出來的。根據目前的情況,璧山縣的龍頭企業已經找准了新的方向,他們將對新能源汽車、網聯汽車以及智能機器人等方向繼續發展。為了確保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在璧山還建立起來了數家專業的研究院,他們將通過研究院進行創新產業,走創新的路將璧山變成智慧城市。如今智能裝備、信息技術、生命健康這三大主導產業的GDP已經佔到了85%,而這一比例還有向上增長的趨勢。按照計劃,璧山還將設立起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即將建設航天產業研究院等專業性更強的研究院,這將給璧山的經濟帶來新的支柱。
㈥ 璧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觀音塘濕地公園還有176條相關問答,更多璧山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㈦ 重慶第二國際機場剛剛傳來最新消息,璧山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嗎你怎麼看
當前,重慶第二國際機場前期工作已啟動,選址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大家都希望機場能夠落戶在自己的縣市區,從而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從目前的情況看,新機場落戶璧山區的可能性比較大。
不管落戶哪裡,重慶的第二國際機場的建成,將是繼北京、上海、成都之後,第四個一城擁有兩座國際機場的城市,必將給重慶的經濟騰飛插上翅膀。
㈧ 璧山區的城市榮譽
2006年6月,璧山供銷社獲得「全國縣級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稱號,是重慶市2個獲此殊榮的單位之一。
2010年11月,在由中國果菜專家委員會、國家農業部等單位組成的評審專家組在全國范圍內評選「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活動中,璧山被評為「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成為重慶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區縣。
2011年5月,在重慶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2010年度考核中,璧山領導班子獲得市先進領導集體稱號,縣委書記范明文、縣長吳道藩被評為優秀等次。
2011年8月,璧山榮獲「2010年度重慶工業進步獎區縣」稱號,也是重慶市所有區縣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區縣。
2014年1月,璧山區順利通過2013年全國縣(市)科技進步考核,榮獲「2013年度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稱號。
㈨ 請問重慶璧山的特產是啥
璧山傳統的土特產品有「璧山土布」、「璧山干酒」、「玉麟錦緞」、「青杠板栗」、「大路黃花」、「天池銀絲粉」,現代的璧山微雕、皮革皮鞋、「璧玉一號」優質梨、璧山財兔、風味源板兔、來鳳魚、「白雲湖」板鴨等比較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