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於1937年發表《對繼電器和開關電路中的符號分析》內容求大
1911年:6月15日,美國華爾街金融投資家弗林特(C.Flent)投資霍列瑞斯的製表機公司,成立了全新的CTR公司,但公司創立之初並沒有涉足任何電子領域,反而生產諸如碎紙機或者土豆削皮機之類的產品。 1912年:美國青年發明家德福雷斯特(L.De Forest)在帕洛阿托小鎮首次發現了電子管的放大作用,為電子工業奠定了基礎,而今日的帕洛阿托小鎮也已成為矽谷的中心地帶。 191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萬布希(V.Bush)領導製造了模擬計算機「微分分析儀」。機器採用一系列電機驅動,利用齒輪轉動的角度來模擬計算結果。 1924年:矽谷之父特曼擔任斯坦福大學教授,對創建HP、成立斯坦福工業園區起到決定性作用 2月,由霍列瑞斯創辦的製表機公司幾經演變,最終更名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即我們今天看到的IBM。 1935年:IBM製造了IBM601穿孔卡片式計算機,該計算機能夠在一秒鍾內計算出乘法運算。 1936年:阿蘭.圖靈發表論文《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中的應用》,首次闡明了現代電腦原理,從理論上證明了現代通用計算機存在的可能性,圖靈把人在計算時所做的工作分解成簡單的動作,與人的計算類似,機器需要:(1)存儲器,用於貯存計算結果;(2)一種語言,表示運算和數字;(3)掃描;(4)計算意向,即在計算過程中下一步打算做什麼;(5)執行下一步計算。具體到一步計算,則分成:(1)改變數字可符號;(2)掃描區改變,如往左進位和往右添位等;(3)改變計算意向等。整個計算過程採用了二進位制,這就是後來人們所稱的「圖靈機」。 20多歲的德國工程師楚澤(K.Zuse)研製出了機械可編程計算機Z1,並採用了二進制形式,其理論基礎即來源於布爾代數 1937年:11月,美國AT&T貝爾實驗室研究人員斯蒂比茲(G. Stibitz)製造了電磁式數字計算機「Model-K」。 1938年: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發表了著名論文《繼電器和開關電路的符號分析》,首次用布爾代數對開關電路進行了相關的分析,並證明了可以通過繼電器電路來實現布爾代數的邏輯運算,同時明確地給出了實現加,減,乘,除等運算的電子電路的設計方法。這篇論文成為開關電路理論的開端。 1939年:元旦,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生比爾休利特(B.Hewllet)和戴維帕卡德(D.Packard)正式簽署企業合夥協議,創辦了Hewllet-Packard(HP)公司,即國內通稱的惠普公司。 9月,貝爾實驗室研製出M-1型計算機。 10月,約翰.阿塔納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1903-1995))製造了後來舉世聞名的ABC計算機的第一台樣機,並提出了計算機的三條原則,(1)以二進制的邏輯基礎來實現數字運算,以保證精度; (2)利用電子技術來實現控制,邏輯運算和算術運算,以保證計算速度; (3)採用把計算功能和二進制數更新存貯的功能相分離的結構。這就是著名的計算機三原則。 1940年:9月,貝爾實驗室在美國達特默思大學演示M—1型機。他們用電報線把安置在校園內的M—1型機和相連,當場把一個數學問題列印出來並傳輸到紐約,M—1型機在達特默思大學的成功表演,首次實現了人類對計算機進行的遠距離控制的夢想。 控制論之父維納提出了計算機五原則,(1)不是模擬式,而是數字式;(2)由電子元件構成,盡量減少機械部件;(3)採用二進制,而不是十進制;(4)內部存放計算表;(5)在計算機內部存貯數據。 1941年:楚澤完成了Z3計算機的研製工作,這是第一台可編程的電子計算機。可處理7位指數、14位小數。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每秒種能作3到4次加法運算,一次乘法需要3到5秒。 1942年:時任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數學物理教授的阿塔納索夫(John V. Atanasoff)與研究生貝瑞(Clifford Berry)組裝了著名的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計算機,共使用了300多個電子管,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現代計算機雛形的計算機。但是由於美國政府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致使該計算機並沒有真正投入運行。 1943年:貝爾實驗室把U型繼電器裝入計算機設備中,製成了M—2型機,這是最早的編程計算機之一。此後的兩年中,貝爾實驗室相繼研製成功了M-3和M-4型計算機,但都與M-2型類似,只是存儲器容量更大了一些。 10月,綽號為「巨人」的用來破譯德軍密碼的計算機在英國布雷契萊庄園製造成功,此後又製造多台,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1944年:8月7日,由IBM出資,美國人霍德華艾肯(H.Aiken)負責研製的馬克1號計算機在哈佛大學正式運行,它裝備了15萬個元件和長達800公里的電線, 每分鍾能夠進行200次以上運算。女數學家格雷斯霍波(G.Hopper)為它編制了計算程序,並聲明該計算機可以進行微分方程的求解。馬克1號計算機的問世不但實現了巴貝奇的夙願,而且也代表著自帕斯卡計算機問世以來機械計算機和電動計算機的最高水平。 1946年:2月14日,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摩爾學院教授莫契利(J. Mauchiy)和埃克特(J.Eckert)共同研製成功了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計算機。這台計算機總共安裝了17468隻電子管,7200個二極體,70000多電阻器,10000多 只電容器和6000隻繼電器,電路的焊接點多達50萬個,機器被安裝在一排2.75米高的金屬櫃里,佔地面積為170平方米左右,總重量達 到30噸,其運算速度達到每秒鍾5000次加法,可以在3/1000秒時間內做完兩個10位數乘法。
❷ COBOL語言有哪些版本
1959年5月,五角大樓委託格雷斯·霍波(G.Hopper)博士領導一個委員會並由Rear Admiral Grace Hopper公司主持開發,並於1961年由美國數據系統語言協會公布。正式發布於1960年4月,稱為Cobol-60。 1968年美國國家標准委員會ANSI又通過了新的標准ANSI COBOL X.3.23-1968。 1972年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將其作為ISO COBOL-72。1974年ANSI對COBOL-68作出了修訂擴充,形成了ANSI COBOL X3.23-1974,隨後1978年ISO採用其形成ISO COBOL-78,後來又提出了ANSI X3.23-85,增加了很多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內容,ISO標准ISO1989:1985也採用了該標准。COBOL標准還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最新的標准COBOL 2002主體已經於2002年12月出版,其他部分還在不斷地完善之中。現在最新的版本是Cobol-2002。 1963年,美國國家標准研究所(ANSI)進行了標准化,但是ANSI標准很少被遵循;因此,COBOL程序只是部分可移植的。
❸ 格蕾絲·霍波的格蕾絲·霍波珍惜生命
她希望能夠活到94歲,即新世紀來臨的那一天。然而,1992年1月1日,女將軍在睡夢中再也沒有醒來,離她的願望還差8年。在阿靈頓美國國家公墓,霍波的身邊放滿了勛章和鮮花,她是世界婦女的楷模,也是計算機界崇拜的軟體大師。
這一切成就的起點,卻是在她少年時代一連拆散七台鍾的那一刻。
❹ 格蕾絲·霍波的在為Mark系列計算機工作期間
霍波也表現出她獨有的機智,有一件小事很能說明這一點。那一次,正當她在機器前工作時,突然闖進來一群檢查工作的將軍。MarkⅠ計算機早不壞晚不壞,偏偏在這時又有「臭蟲」作怪,帶領將軍們參觀的艾肯博士,急的頓時變了臉色。只見霍波不慌不忙,斜靠在機器上,用手按著電鈕不放,以便讓機器能夠繼續運行。這些將軍們離開時一致認為,他們是這台機器沒有任何故障的目擊者。
❺ 格蕾絲·霍波的霍波的父親是個很開明的人
他沒有男孩,只有三個可愛的女兒,但他希望女兒們也像男孩那樣獲得受教育的機會,要求她們擺脫傳統觀念束縛,樹立遠大的志向,不要依賴父母。不久,他就把大女兒霍波送進了一所私立女子中學。雖然學校要求女學生保持文靜的「淑女」形象,可霍波仍堅持體育運動,不僅打籃球,還學會了曲棍球和水球。
就在上中學期間,霍波的家庭發生了變故:她父親患了動脈硬化症,雙腿被切除,家庭的經濟驟然緊張起來。母親勇敢地承擔起養家的責任,憑著出色的幾何學才能,謀到了一份工作。霍波則一邊學習,一邊照顧父親,盡量減輕家庭負擔。16歲那年,霍波中學畢業,拉丁文考試沒有及格,不能進入大學。父母都沒有責備她,他們認為女兒年齡還小,多讀一年書沒有壞處。於是,她被送進新澤西州一所寄宿學校補習功課,直到第二年秋天才如願以償考進韋莎(Vassar)學院就讀。
❻ cobol 視頻教程下載地址,是視頻地址可不是.doc 或PDF文件, 我在Vercd和迅雷里都找了,可沒有謝謝!
COBOL的歷史
1959年5月,五角大樓委託格雷斯·霍波(G.Hopper)博士領導一個委員會並由Rear Admiral Grace Hopper公司主持開發,並於1961年由美國數據系統語言協會公布。正式發布於1960年4月,稱為Cobol-60,現在最新的版本是Cobol-2002。
1963年,美國國家標准研究所(ANSI)進行了標准化,但是ANSI標准很少被遵循;因此,COBOL程序只是部分可移植的。
現在用的一半都是88年 那版的、、、
你想找 視頻。。。。請問 一個這么古老的語言..它都快要被社會淘汰了。還有誰去做它的視頻、
而且 cobol 很簡單。。看Word 基本就明白了 不像Java 那樣高深。。當然cobol中也有一些很高深的東西 但是初學者 看看PDF 打好基礎 要是以後還想學的話。。就可以考慮報個班.
我也找了 真的沒有。。。
❼ 格蕾絲·霍波的格蕾絲·霍波
格蕾絲·霍波出生於一個中產家庭,父親瓦特·莫利(W .Murray)是保險經紀人,祖父是紐約一位資深的工程師。母親瑪麗(H. Mary)雖然是家庭婦女,卻很喜歡數學,這一點在當時是受社會輿論支持的,因為人們認為婦女喜歡數學,有利於管理家庭財務。母親的數學愛好,自然給霍波的成長帶來相當大的影響;但她最喜歡的人,卻是慈祥的曾祖父亞力山大——美國海軍的退休將軍,小格蕾絲常常坐在他的腿上,撫摸軍服上的各種裝飾,瞪大眼睛,聽老人講驚險的戰斗故事。這些,可能就是她選擇海軍作為自己終身職業的原因。
❽ 電腦軟體是誰發明的
格雷斯??霍波是傑出的女數學家和計算機語言領域的帶頭人
1949年,霍波離開哈內佛,加盟由第一台電子容計算機eniac發明人埃克特和莫齊利開辦的電腦公司,為第一台儲存程序的商業電子計算機univac編寫軟體。這期間,她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將高級符號語言轉變為機器語言的編譯器a—0(1952年),第一個處理數學計算的編譯器a—2(1953年),第一個自動翻譯英語的數據處理語言的編譯器b—0(也叫flow-matic.1957年)。這是第一個用於商業數據處理的類似英語的語言。後來以flow-matic為基礎開發cobol語言,於1959年問世,它是第一批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之一,廣泛用於大型機和小型機電腦的高級商業程序設計。cobol文本誕生後,霍波又率先實現了cobol的第一個編譯器,因此,有人把霍波叫做「cobol之母」。據20世紀80年代初的統計,全美國在運行中的程序有80%是用cobol語言編寫的,由此可見這個語言對計算機應用發展所起的作用。在電腦軟體的進展中,格雷斯?霍波女士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她的努力使電腦在商用化和產業化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