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沒有關於伊斯蘭教的齋月的知識書
穆斯林每年都有一個齋月,名叫「萊麥丹」。「萊麥丹」是阿拉伯語,它的詞根意為「乾渴」、「太陽炙烤的大地」。所有穆斯林都在同一個月里,履行齋戒的義務。
穆斯林民族根據《古蘭經》、《聖訓》的規定按伊斯蘭歷法尋月、入齋和開齋。當月亮、太陽、地球在一條直線上為之合塑,合塑後一般在12小時之後,人們可以見到如娥眉狀的「新月」,這就是月首的初一。因此,齋月是以朔望月。所以,公歷的任何一月、任何一天都有可能成為齋月或齋戒的第一天。
齋戒的時間不同,人們所體驗到的精神愉悅也不一樣。這種時間上的變化,讓齋戒變得艱難,也讓每一位穆斯林對每一次齋戒都有不同體會。
齋戒是每一位穆斯林每一年的人生總結。每一位穆斯林每年度過一個齋月,回顧和總結過去的一年,懺悔人生,展望生命的價值,提高道德,升華人性,使信仰年年進步,人性年年提高。和中國古人所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吾日三省吾身」,同出一理,都是為了培養人性和道德。
齋戒的目的不是單純的忍飢挨餓。《古蘭經》說:「信道的人們啊!齋戒已成為你們的定製,猶如它曾為前人的定製一樣,以便你們敬畏。」(2:183)。造物主把一年一度的齋戒,作為定製而成為一項重要的功修,目的是「以便你們敬畏」。齋戒是一種表達崇拜的方式。通過齋戒,人們可以學習到什麼是恩惠的價值。齋戒的人有機會了解窮人的飢苦,遠離私慾,擺脫世俗的束縛,最終升華人性。
先知穆聖說:「凡是在萊麥丹月里以虔誠和信仰堅守齋戒的人,只要有祈求真主賞賜的願望,必將得到對他過去罪過的赦免。」《布哈里聖訓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每年有一個齋月來盤點和懺悔人生的原因所在。
齋戒禁止人們吃、喝和在白天發生性行為,是保護靈魂遠離獸性的慾望。和禁止吃、喝一樣,人們在齋戒時要遠離背談、撒謊等這樣的惡行,也要遠離低劣的慾望。先知穆聖(祈主賜他平安)說: 「在齋戒的人中,許多人的齋戒只意味著餓著。在夜間禮拜的人中,許多人的禮拜只意味著疲憊。」先知(祈主賜他平安)這樣警告說: 「無論是誰,如果他沒有棄絕錯誤的言談和惡行,安拉不需要他放棄吃喝(即:安拉不接受他的齋戒)」(布哈里:《齋戒之書》,第3卷,第31篇,127;鐵爾密濟:《齋戒》;阿布·達吾德:《齋戒》,236 )。《古蘭經》是在萊麥丹月降示給我們的,為的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執行《古蘭經》的命令和禁令。生活教門化,教門生活化。通過齋戒,穆斯林體驗飢餓、乾渴,對世上每日缺吃少喝的人們產生同情心。齋戒引領人們施捨。通過施捨,增加穆斯林的慷慨和同情心。人性是需要不斷鼓勵、敦促和強化教育而提高的,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人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其人性的美,都將在人生的不同時期,展現人性特有的光輝。齋月是懺悔人生,提高道德,升華人性之月。
當今社會,我們看看周圍許多不幸的人,他們因為沒有信仰而自甘墮落。他們一切都是為了金錢,沒錢的人不擇手段想方設法賺錢,甚至把造物主賦予自己的相貌、酮體,當做資源出賣賺錢;有錢的人驕傲自滿、玩世不恭、作風腐化、心靈灰暗,對家庭和社會極不負責任。把珍貴的生命當成一次賭博。多少人因此而墮落,多少人因此而失足,又有多少人因此犯罪而身敗名裂。社會也因此而日益混亂和腐朽,道德風氣江河日下。《古蘭經》指責這些劣行說:「你們不要像那些忘卻真主故真主使他們忘卻自身的人們一樣;這等人,確是悖逆的。」(59:19)穆斯林在齋月中盤點人生就是遠離這些罪孽。《古蘭經》警示說:「如果你們順從不信道的人,他們將使你們背叛,以致你們變成虧折的人。」(3:149)
齋戒讓我們自製,讓我們完善道德,堅持言善、行善。按照伊斯蘭的道德規范來完善自己的行為。齋戒使我們遠離背談、遠離說閑話,杜絕傷害人心,專心致志紀念安拉,敬畏安拉,否則就會失去齋戒的意義。所以,在每年的齋月,穆斯林認真總結自己過去的一年,盤點和懺悔人生,改善人際關系,使自己的行為道德更為高尚,從而提高人性的質量,取得新的進步。《古蘭經》說:「他們信道,他們的心境因記憶真主而安靜,真的,一切心境因記憶真主而安靜。」( 13:28)
萊麥丹月一年一次,無論對個人或者對社會,都是一次心靈的的懺悔,是加深信仰,加強記憶,其功效不僅有利於改善個人沾染的社會上的壞習慣,而且有利於改善社會環境。個人精神和品性進步了,社會的文明和道德也進步了,因為通過萊麥丹月,個人更加接近真主,社會充滿更多的正義和公平。
穆斯林的齋月之所以每年一月盤點和懺悔人生,提高道德,就是要弘揚人性之美,用言語行動去詮釋、去展現人性之美。伊斯蘭要求每一個穆斯林,不論是從事什麼職業,都有責任去踐行道德;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都有責任去踐行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不論生活的條件是貧窮還是富裕,都有責任去踐行這些美德。萊麥丹月的齋戒,一年只有這么一個月的時間,占生活的十二份之一,而其效益是全年的安寧和幸福,如同一盞燈的光,能把整個房間照亮。而產生的精神力量,使人進步,人性提高,成為與眾不同的優秀人品。
人是萬物之靈,是有理智的。任何動物都不具備這樣的本性,所以造物主對它們也沒有這個要求。萊麥丹月的重要性,是提醒每一位穆斯林,他們是人類中的優秀民族,是造物主在大地的代治者,穆斯林每年都盤點自己的人生,使每個人道德年年提高,人性年年升華。
中國穆斯林和各民族兄弟姐妹有幸擁有這個時代和這片熱土。促進社會和諧,傳承傳統美德。提高道德素質,營造講道德的良好社會氛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只要每一個人都把「最美」的一面展示出來,一定能夠讓我們的時代成為有道德的時代、成為更加和諧和睦的時代。
『貳』 什麼是齋戒
1、齋戒——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
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所謂「五功」乃伊斯蘭教五項最基本的宗教功課,即信仰表白:「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禮拜、齋戒、繳納天課、朝覲。「五功」既是伊斯蘭教的宗教功課,同時也是伊斯蘭教為人類制定的一套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和靈魂凈化課程。它利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形式,從不同的思想角度和精神領域,對穆斯林的身、心進行綜合性、全方位的熏陶和啟迪,從而使人們靈魂深處潛藏的真善美得到全面的啟迪和升華。齋戒在五功中享有獨特的地位。真主在「古杜斯」的聖訓中說:「人類的所有工作都是為他自己的,惟齋戒例外,它是專為我的,我將欽賜齋戒者。」齋戒之所以能獲得真主欽賜的殊榮,主要是因為其它功課都有一定的外表形式,惟齋戒沒有任何外表形式,也沒有任何人監督,不會有任何沽名釣譽的嫌疑。所以先知穆罕默德說:「誰在萊賣丹月出於信仰和虔誠而齋戒,他已往所犯的罪過已被恕饒。」
因此,穆斯林特別重視齋戒,他們不管是生活在伊斯蘭國家,或是非伊斯蘭國家,也不管是在政通人和、信仰自由的環境,或是在高壓政策、歧視宗教的環境,都堅持齋戒。倘若不能公開齋戒,他們就秘密齋戒,其虔誠之心,令人敬佩。伊斯蘭教規定,凡成年而理智健全的穆斯林男女,必須在伊斯蘭教歷每年的萊麥丹月履行齋戒功課。《古蘭經》說:「信士們啊!齋戒已成為你們的定製,猶如它曾為前人的定製一樣,以便你們敬畏。」齋戒的方法是,在萊麥丹月的每天黎明破曉之前進用封齋飯,誠心立意,並從拂曉至黃昏,禁止飲食、房事、輸液、吸煙,同時杜絕一切非禮的意念和不宜的行為,直到日落後方能開齋。但是長途旅行者、孕婦、產婦及哺乳期、月經期的婦女和老弱病殘等可以不必齋戒,只需根據情況,以還補或施捨的方式加以彌補。這也足見伊斯蘭教是易行的,並不強人所難。《古蘭經》說:「你們中生病或旅行者,當依所缺的日數補齋。難以齋戒者,當交納罰贖,即款待窮人。自願行善者,必獲得更多的善報。齋戒對於你們是更好的,如果你們知道。」
2、為什麼規定在萊麥丹月齋戒?
伊斯蘭教歷(或希吉來歷、回歷)一年有十二個月,萊麥丹(Ramadan)月是九月。那麼為什麼規定在萊麥丹月齋戒呢?關於這個問題,《古蘭經》明文指出:「萊麥丹月中,開始降示古蘭經,指導世人,昭示明證,以便遵行正道,分別真偽,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凡生病或旅行者,所缺的齋,應在他日如數還補。真主要給你們容易,不要給你們困難,以便你們補足所缺的日數,以便你們贊頌真主引導你們的恩德,以便你們感謝他。」(2:185)這節經文清楚地說明,之所以規定在萊麥丹月齋戒,主要是因為伊斯蘭教的基本經典——神聖的《古蘭經》是在該月開始降示的。眾所周知,《古蘭經》不僅是伊斯蘭教的信仰綱領和法律源泉,也是穆斯林的道德准則、行為綱領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為了紀念和尊重這部包羅萬象的偉大經典降臨人間,安拉命令穆斯林在每年的萊麥丹月齋戒一個月,清心寡慾,抑惡揚善,靜心學習,以示對真主的虔誠敬畏和感恩戴德。因此齋月也被稱為《古蘭經》月,齋月之貴,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古蘭經》之貴。所以穆斯林在齋月除了封齋、禮拜之外,還特別重視誦讀和學習《古蘭經》。在伊斯蘭國家,穆斯林每天晚上都要到清真寺禮台拉威哈拜,聆聽《古蘭經》。教長們大都能背誦全部《古蘭經》,他們在齋月晚上領「台拉威哈拜」時,一般是每天誦讀一卷,正好一個齋月誦讀完《古蘭經》全部的30卷。與此同時,各家廣播台、電視台都專門增設《古蘭經》誦讀節目,請著名的《古蘭經》誦讀家誦讀《古蘭經》,或播放他們的錄音、錄像。另外,每年伊斯蘭國家的大型《古蘭經》誦讀比賽,以及以《古蘭經》為主題的講座和各種學術研討會也大都在萊麥丹月舉行。除《古蘭經》外,世界上任何一部經典或書籍都沒有得到人們如此的重視和尊敬,足見《古蘭經》影響之大。
值得一提的是,希吉來歷是純太陰歷。該歷法以先知穆罕默德從麥加遷移至麥地那之年(即公元622年7月16日)為紀元,故名希吉來,意為遷移。該歷法主要是通過觀察新月的出沒和計算兩種方式運算,沒有潤月,易於使用,不管是游牧人、農民、文盲還是城市人、有文化的人都方便使用。
希吉來歷的主要特點就是滾動性。由於太陰歷平均每年只有354天8時48分,比太陽歷每年約少10日21時1分。所以萊麥丹月就可以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循環滾動,約每32,6年循環一圈。這樣的話,居住在地球各個地區的人都可以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氣候封齋,不管是氣候宜人的春秋季,或是艱苦難熬的嚴寒酷暑,都要經歷一番,使齋戒者的意志得到充分的磨練。
3、伊斯蘭國家的穆斯林怎樣過齋月?
在由亞、非、歐三大洲五十多個國家組成的伊斯蘭世界,齋月受到各國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伊斯蘭國家元首在進入齋月的當天晚上,要向全國人民發表齋月賀詞。親朋好友、兄弟單位也都以握手、擁抱、電話、賀卡、電子郵件等不同方式和途徑相互祝賀。各大廣播電視台、報紙每天都准時預報全國各地的封、開齋時間。此外,在五更起來吃封齋飯時,以及封、開齋時間一到,各個城市都會以鳴笛,或放禮炮的形式提醒市民,愈加增添了齋月的隆重氣氛。齋月期間,全世界伊斯蘭國家,特別是阿拉伯海灣國家的所有機關、單位、企業及學校的作息時間都要隨著齋戒而改動,穆斯林的作息習慣、生活方式都隨之而發生一場巨大的變革。所有飯店、餐廳及咖啡館在白天都關門,只在晚上和夜裡營業。任何人都必須尊重當地群眾的宗教感情和風俗習慣,不得在齋月的大白天明目張膽地吃喝或吸煙,就連來伊斯蘭國家進行正式訪問的外國首腦也不例外。在齋月,各家廣播台、電視台及報刊雜志也都增加特別節目和宗教內容,社會上各種形式的學習班、講座、學術研討會以及知識競賽和慈善活動也都格外頻繁。來清真寺參加禮拜的人數在齋月也會倍增,虔誠的穆斯林不僅在齋月的晚上禮「台拉威哈」拜。特別是在齋月的後十日,不少人自願到清真寺里「坐靜」,徹夜禮拜,誦讀《古蘭經》。至於聖地麥加的場面更是神聖、壯觀。每逢齋月,從世界各地前來麥加做「副朝」(Omrah)的穆斯林多達數百萬,幾百萬虔誠的穆斯林在「禁寺」一起封齋、禮拜達一月之久,阿拉伯各大電視台都對此盛況進行現場直播,通過衛星傳播到世界各地。在齋月里,穆斯林習慣請親朋好友來自己家吃開齋飯,俗稱請開齋,條件好的家幾乎每天宴請。有的是把開齋飯直接送到清真寺,以便讓更多的齋戒者享用。所以科威特等其他阿拉伯海灣國家的清真寺,在齋月里都免費招待齋戒者。他們做這種善行是為了響應先知的教導:「誰請一個齋戒者開齋,他已獲得齋戒者同樣的報酬,而絲毫也不減少齋戒者的報酬。」
在齋月濃厚的宗教氣氛熏陶下,就連平時宗教修養不太好的人也會有所反思,每年都有不少人虔誠懺悔,痛改前非,浪子回頭。整個穆斯林社會正氣上升,邪氣下降。齋月成了名副其實的文明月。到了開齋節,全國放假數日,普天同慶。穆斯林國家元首除了向全國人民致開齋節賀詞外,還要與穆斯林群眾一塊參加節日拜,共同祈禱,一起歡度一年一度的開齋節。節日拜結束後,參加節日拜的成千上萬的穆斯林,即使素不相識、膚色不同、國籍不同,他們也都會相互握手、擁抱、祝福,場面相當感人。
4、在伊斯蘭國家旅居的非穆斯林齋月里應注意什麼?
至於在伊斯蘭國家旅居、工作或訪問的非穆斯林朋友,應該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穆斯林的宗教感情和風俗習慣,同時還要了解齋戒的有關規定及有關方面的法律規定。在齋月到來的伊始和開齋節,非穆斯林可以向穆斯林朋友們祝賀,以示友誼,也可以參加或觀看穆斯林開齋及過開齋節的盛況。同時,還應該弄清楚當地的封、開齋時間,以及齋月的特殊作息時間。在從拂曉至日落這段齋戒的時間里,千萬不要在任何公共場所,或大庭廣眾之下明目張膽地吃喝東西或吸煙,這被視為極不禮貌的行為,會引起當地群眾的討厭。如果與穆斯林朋友在一起,也不要在他面前吃喝或吸煙,以示尊重。根據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一些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有關法律規定,對在齋月明目張膽地違禁,且不聽勸阻的人,法律部門會給以一定的處罰,一般是拘留一個月,直到開齋節才釋放。所以齋戒制度不僅是個神聖的宗教功課,也是伊斯蘭國家的法律規定,希望在伊斯蘭國家旅居、工作或旅遊的非穆斯林人士,特別是一些駐外機構和公司及單位,應該對齋月給以足夠的重視。
『叄』 伊斯蘭教的齋月是怎麼回事
一、由來
公元610年到622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時期,齋戒尚未成為伊斯蘭教的定製。由於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影響,在當時的阿拉伯社會里,早已存在有齋戒的習俗,某些宗教虔修者甚至終年夜間做禮拜,白日封齋。
穆罕默德本人雖然有時也在某些傳統紀念日封齋,但並未向穆斯林明確提出齋戒的要求。622年,他率領穆斯林遷移至麥地那後,為團結、爭取當地的猶太人,始仿效他們的教習,定古代先知穆薩得救的阿舒拉日,即阿拉伯太陰歷1月10日為齋戒日,以示重視。
這便是伊斯蘭教最初提出的齋戒,但當時尚未法定為穆斯林必須履行的宗教義務。
二、關於齋戒的正式規定
伊斯蘭教關於齋戒的正式規定,始於公元623年。其經典明文依據主要集中在《古蘭經》第2章第183至185和187各節。《古蘭經》雲:信教的人們啊!齋戒已成為你們的定製,猶如它曾為前人的定製一樣,以便你們敬畏。
又說:萊麥丹月中,開始降示《古蘭經》,指導世人,昭示明證,以便遵循正道,分別真偽,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
穆罕默德依據《古蘭經》上述明文的規定,正式宣布伊斯蘭教歷每年萊麥丹月(即9月)為齋月,凡成年男女穆斯林每逢此月均應封齋。聖訓作為《古蘭經》明文的重要詮釋和補充,進一步闡述了萊麥丹齋月的尊貴,指明了封齋者將在後世得到的好處,以此鼓勵和號召穆斯林恪守齋功。
自萊麥丹月齋戒被規定為天命之後,穆罕默德原倡導過的阿舒拉日的齋戒便成為自願性的了。據伊本歐麥爾等人傳述:萊麥丹月成為法定的齋月後,穆聖(穆罕默德)說道:阿舒拉日的齋戒,願封者封,不願封者亦可不封。
有關聖訓還提及穆罕默德時代的穆斯林遵行齋戒天命的情況,反映了萊麥丹月齋戒由自願到必行的過程。
據穆罕默德弟子賽萊邁說:「在穆聖時代,當古蘭經文難以齋戒者,當納罰贖,即以一餐飯,施給一個貧民頒降時,我們在萊麥丹月願封齋者便封,願開齋者便施給一個貧民一餐飯,作為罰贖。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另一段古蘭經文『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降示之後。」
這就是說,《古蘭經》關於齋戒的規定是循序漸進的。在初定齋戒為天命時,因有「難以齋戒者,當納罰贖」和「齋戒對於你們是更好的,如果你們知道」等靈活性詞句,故穆斯林尚可以選擇封齋或納罰。
而當明令在萊麥丹月必須封齋之後,穆斯林則不再有選擇是否封齋的可能。從此,在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封齋一個月,遂正式成為穆斯林必須遵守的五功之一。
三、齋月要注意事項
1、封齋的時候身無大凈(很多人都在問:封齋的時候沒有大凈,齋戒成嗎?今天鄭重地告訴大家:沒有大凈不影響齋戒)。
2、擁抱和親吻妻子(齋戒期間擁抱和親吻自己的妻子是允許的,因為使者生前這樣做過,但是要把握住分寸)。
3、沖涼或洗大凈(齋戒期間沖涼或者洗大凈都是允許的,但是注意不要讓水通過口或鼻子進入體內)。
4、不要過分的漱口和嗆鼻(齋戒期間漱口和嗆鼻時不要過分,以免水進入了體內。一旦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們的齋戒就陷入了嫌疑,因為學者們對此有爭議:有說(艾布·哈尼法和馬立克認為)齋戒就壞了,有說不壞)。
5、有必要時的品嘗食物,但不要咽下肚子(言下之意是能不品嘗時則盡量不品嘗,最為可佳)。
6、打針(除了營養針外,齋戒期間其它針劑都是允許的)。
7、聞到了香氣(比如你身上或別人的身上噴了香水,香水的味道散發了出來,被你聞到了,則不壞齋)。
8、刷牙(刷牙時注意不要將水咽進肚子)。
9、遺忘的吃喝和夫妻同房。
10、非故意的嘔吐。
『肆』 講穆斯林國家在齋月期間的注意事項的有哪些書籍
講穆斯林國家在齋月期間的注意事項的書有可蘭經
『伍』 求 一份 回族開齋節的企劃書(在學校內辦)
大姐你們是哪裡啊,這么好,我們過節都沒人理,據說南昌回族過節學校都給了3000塊錢
『陸』 伊斯蘭教徒齋月禁食的一個月內,真的不能夠吃東西嗎
伊斯蘭教徒齋月禁食的一個月內,不是不吃東西,而是換一個時間段來吃東西。
齋月月結束,就是開齋節,伊斯蘭教徒為了慶祝圓滿完成齋月,穆斯林家庭會合家團賀,准備豐盛的美食,載歌載舞,享受這良宵美辰,好不快活。
『柒』 穆斯林的三大節日是什麼
三大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
1、開齋節
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譯,音譯「爾德·費圖爾」。亦稱「肉孜節」或「小節」。
時間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
穆斯林在萊麥丹(第9月)全月齋戒,齋月最後一日尋看新月,見月次日開齋,即為開齋節;如未見新月,則繼續封齋,節期順延,一般不超過3天。
2、古爾邦節
古爾邦宰牲規定每年希吉拉歷(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即朝覲最後一天開始,共三日,逾期無效。
所宰駱駝、牛或羊,必須體態健美。
宰牲前,面向西(麥加天房)肅立,高聲贊辭申告,表示莊重。
規定羊一人一隻,駱駝和牛可以合宰,不能超過七人。
所宰牲的肉、油脂原則分三份:自食、饋贈親友和濟貧,牲皮捐贈清真寺。
3、聖紀
「聖紀」舉行日期並不統一,安排在不同的日子,便於借佳節走村串寨,探親訪友。
聖紀主要活動是贊主,贊聖,宣講先知穆罕默德光輝生平,清真寺里裝飾一新,人如潮湧,氣氛熱烈。最後會餐,濟濟一堂,增進彼此情誼,爭作奉獻。
(7)齋月保證書擴展閱讀:
一:開齋節的習俗
1、打掃家庭衛生,沐浴凈身,穿戴打扮整齊
2、八點以後,無論天氣如何,回族群眾都會腋下夾一個小毯氈,一起聚集到清真寺。當阿訇宣布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和拜毛,脫下鞋子,立即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
3、禮拜後,回族群眾齊向阿訇道安,接著全體互說「色倆目」問候。
4、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訇帶領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然後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5、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同時,還宰雞、兔、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有的回族青年男女還特地選定這個佳節辦婚事。
二:古爾邦節的習俗
1、行會禮,穆斯林們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場所,舉行盛大的儀式和慶祝活動;
2、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節日之前准備好到時要宰殺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須健康,分駱駝、牛、羊三種,根據家庭的經濟情況來決定。宰殺後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別留作自用、贈送親友以及施捨給窮人。
三:聖紀的習俗
1、節日里,清真寺張燈結綵,掛起橫幅,橫幅上一般都用阿拉伯文書寫紀念穆罕默德的字樣,有的還寫聖紀大會標語。
2、回族群眾聚集在清真寺誦經、贊聖、禮拜,並由阿匐宣講穆罕默德的生平簡歷,功績品德,以及在傳教中所受種種磨難和許多智勇、善辯、善戰的生動歷史故事,教育回族群眾不忘至聖的教誨,做一個真正的穆斯林。
3、做討白(意即仟悔)。回族人民認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做討白的要痛改前非,求主饒恕,有過就改,誓不再犯,決心立功,矢志不移。
『捌』 成為道教居士的條件居士要做什麼還有居士的戒律與禮儀.
成為居士的條件:
一:遵紀守法的合法公民;
二:虔誠信仰道教教義,尊敬歷代祖師,了解道教常識;
三:認真學習,主動維護本教利益;
四:保證皈依後不觸犯法律;
五:尊師重教,團結教內。
居士要做什麼:
居士是指居家依照經典修行的人士。由於社會、家庭或個人的原因,不能或不具備條件出家,而自己又願意人道的人士。經道門同意,正式擇師拜師,授以道名,傳以法派,並且對道經師三寶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五戒(全真)或九戒(正一) 的正式道教信徒。
一般人確立信仰後,到道觀或道壇進行拜師和皈依,就可以成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之後可以稱為三寶弟子或三清弟子。當代以持道教皈依證作依據。
所以居士主要就是認真學習,主動維護本教利益,虔誠信仰道教教義,保證皈依後不觸犯法律即可
還有居士的戒律與禮儀:
在家居士有五戒、八戒、十善戒、菩薩戒。五戒是盡形壽(終身從受戒至命終)受持,八戒是隨自己發心一日一夜的受持,
受了《優婆塞戒經》菩薩戒的每月的六齋日(每月的初八、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後兩天)必須受持八戒、
受了《梵網經》菩薩戒的每月六齋日(每月的初八、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後兩天),每年三長齋月(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必須要受持八戒。
其他時候隨自己發心也可以受持八戒。
十善戒是盡形壽受持、菩薩戒是盡未來際身(即從今身至佛身:從受戒時直至成佛,)受持,即使命終之後再受生亦不失戒!
(8)齋月保證書擴展閱讀:
加入道教主要有三種形式:
一種是出家,成為正式的出家道士;而另外一種是不用出家,也可以成為正式的道士;還有一種是加入道教,成為道教居士。
第一點,凡道法的授受,都是由師傳弟子。拜師是道教信徒歸依道教中常見的方式,師徒授受是道門常見的一項基本制度。只有經過拜師儀式才算成為正式的道教居士。
它所確定的是入道者與直接授予他道法的道士之間的關系。修道者都要投拜名師,以為學道進業的前提。
第二點,拜師是入道的開始,成為道教居士還必須持有居士證。居士證是道教宮觀核發的身份證明,是居士的教職身份憑證。
第三點,居士無需拋棄家庭出家,直接在家修行道法,遵循居住管理章程即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居士
『玖』 穆斯林的齋月的起始有什麼依據
確定齋月的三種途徑:
1.看見新月。
2.補足舍阿巴奈(八月)三十天。
3.酌量新月。
齋月是伊斯蘭教歷的第九個月。
齋月開始和結束是以新月的出現為標志,全球穆斯林根據當地新月出現的時間先後進入齋月,因此齋月的起訖日期每年都不一致。
今年全世界伊斯蘭國家從7月20日起先後進入齋月。
齋月又是穆斯林齋戒的聖月,全球穆斯林逢此月必齋戒一個月。齋戒是伊斯蘭教念、拜、課、齋和朝五項基本功課之一。
中國舊譯為「齋功」,俗稱「封齋」、「閉齋」。波斯語為「肉孜」,中國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的各族穆斯林亦稱齋戒為「肉孜」。
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時,齋戒尚未成為定製。622年,穆罕默德遷徙麥地那後,為與猶太教徒友好相處,曾仿效他們的教習,定穆薩得救的阿舒拉日(伊斯蘭教歷1月10日)為齋戒日,直至安拉降示。
《古蘭經》雲:「萊麥丹月中,開始降示《古蘭經》,指導世人,昭示明證,以便遵循正道,分別真偽,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害病或旅行的人,當依所缺的日數補齋。
真主要你們便利,不要你們困難」。先知穆罕默德依據這一啟示,於伊斯蘭教歷二年宣布定製萊麥丹月(9月)為齋月,即穆斯林每年應封齋一個月。
根據聖訓的規定,齋月始於該月新月的出現,結束於下月(伊斯蘭教歷10月)見新月時為止。由於國家、地區等諸方面原因,宣布齋戒開始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有的根據教法官或被委以這種權利的其他人的指示,有的鳴炮,有的在宣禮塔上升旗。
現代伊斯蘭國家通過電台、電視台宣布,世界伊斯蘭教組織則公布其精確推算出的每年伊斯蘭教歷萊麥丹月封、開齋的日期,供世界穆斯林參考。齋月期滿,翌日即為開齋節。
根據伊斯蘭教教義,齋月期間,凡成年男女(男11歲,女9歲)穆斯林,從每天的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內禁止一切飲食、吸煙和房事等活動。
齋戒者必須保持身心潔凈,誠心立意,於黎明前進用封齋飯,稱為「賽哈爾」;日落後進用開齋飯,稱為「非圖爾」;宵禮後禮20拜「泰拉威哈拜」;有條件者要到清真寺內坐靜。
若違反禁項即謂破齋,破齋必須罰贖;若非故意而進飲食,發覺後立即停止,則不屬破齋。
穆斯林在患病、旅行、月經、懷孕、哺乳期間可延緩補齋或以施捨補贖,老人、兒童、體弱、慢性病和日以繼夜工作的人以及戰時軍人可以不封齋。
不僅如此,齋戒還包括肢體齋戒和心靈齋戒,禁絕一切不良行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說:「封齋是一面盾牌,封齋的人非禮勿動,非禮勿行。」
齋月又是穆斯林認為集中行善的月份。齋月期間,一些清真寺或有錢人出資在各地搭起齋棚,設置「慈善餐桌」,為窮人施齋舍飯。齋月結束後,全球穆斯林都要舉行活動以示慶祝,這就是著名的開齋節。
『拾』 穆斯林的齋戒是怎麼回事
1、齋戒——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
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所謂「五功」乃伊斯蘭教五項最基本的宗教功課,即信仰表白:「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禮拜、齋戒、繳納天課、朝覲。「五功」既是伊斯蘭教的宗教功課,同時也是伊斯蘭教為人類制定的一套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和靈魂凈化課程。它利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形式,從不同的思想角度和精神領域,對穆斯林的身、心進行綜合性、全方位的熏陶和啟迪,從而使人們靈魂深處潛藏的真善美得到全面的啟迪和升華。齋戒在五功中享有獨特的地位。真主在「古杜斯」的聖訓中說:「人類的所有工作都是為他自己的,惟齋戒例外,它是專為我的,我將欽賜齋戒者。」齋戒之所以能獲得真主欽賜的殊榮,主要是因為其它功課都有一定的外表形式,惟齋戒沒有任何外表形式,也沒有任何人監督,不會有任何沽名釣譽的嫌疑。所以先知穆罕默德說:「誰在萊賣丹月出於信仰和虔誠而齋戒,他已往所犯的罪過已被恕饒。」
因此,穆斯林特別重視齋戒,他們不管是生活在伊斯蘭國家,或是非伊斯蘭國家,也不管是在政通人和、信仰自由的環境,或是在高壓政策、歧視宗教的環境,都堅持齋戒。倘若不能公開齋戒,他們就秘密齋戒,其虔誠之心,令人敬佩。伊斯蘭教規定,凡成年而理智健全的穆斯林男女,必須在伊斯蘭教歷每年的萊麥丹月履行齋戒功課。《古蘭經》說:「信士們啊!齋戒已成為你們的定製,猶如它曾為前人的定製一樣,以便你們敬畏。」齋戒的方法是,在萊麥丹月的每天黎明破曉之前進用封齋飯,誠心立意,並從拂曉至黃昏,禁止飲食、房事、輸液、吸煙,同時杜絕一切非禮的意念和不宜的行為,直到日落後方能開齋。但是長途旅行者、孕婦、產婦及哺乳期、月經期的婦女和老弱病殘等可以不必齋戒,只需根據情況,以還補或施捨的方式加以彌補。這也足見伊斯蘭教是易行的,並不強人所難。《古蘭經》說:「你們中生病或旅行者,當依所缺的日數補齋。難以齋戒者,當交納罰贖,即款待窮人。自願行善者,必獲得更多的善報。齋戒對於你們是更好的,如果你們知道。」
2、為什麼規定在萊麥丹月齋戒?
伊斯蘭教歷(或希吉來歷、回歷)一年有十二個月,萊麥丹(Ramadan)月是九月。那麼為什麼規定在萊麥丹月齋戒呢?關於這個問題,《古蘭經》明文指出:「萊麥丹月中,開始降示古蘭經,指導世人,昭示明證,以便遵行正道,分別真偽,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凡生病或旅行者,所缺的齋,應在他日如數還補。真主要給你們容易,不要給你們困難,以便你們補足所缺的日數,以便你們贊頌真主引導你們的恩德,以便你們感謝他。」(2:185)這節經文清楚地說明,之所以規定在萊麥丹月齋戒,主要是因為伊斯蘭教的基本經典——神聖的《古蘭經》是在該月開始降示的。眾所周知,《古蘭經》不僅是伊斯蘭教的信仰綱領和法律源泉,也是穆斯林的道德准則、行為綱領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為了紀念和尊重這部包羅萬象的偉大經典降臨人間,安拉命令穆斯林在每年的萊麥丹月齋戒一個月,清心寡慾,抑惡揚善,靜心學習,以示對真主的虔誠敬畏和感恩戴德。因此齋月也被稱為《古蘭經》月,齋月之貴,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古蘭經》之貴。所以穆斯林在齋月除了封齋、禮拜之外,還特別重視誦讀和學習《古蘭經》。在伊斯蘭國家,穆斯林每天晚上都要到清真寺禮台拉威哈拜,聆聽《古蘭經》。教長們大都能背誦全部《古蘭經》,他們在齋月晚上領「台拉威哈拜」時,一般是每天誦讀一卷,正好一個齋月誦讀完《古蘭經》全部的30卷。與此同時,各家廣播台、電視台都專門增設《古蘭經》誦讀節目,請著名的《古蘭經》誦讀家誦讀《古蘭經》,或播放他們的錄音、錄像。另外,每年伊斯蘭國家的大型《古蘭經》誦讀比賽,以及以《古蘭經》為主題的講座和各種學術研討會也大都在萊麥丹月舉行。除《古蘭經》外,世界上任何一部經典或書籍都沒有得到人們如此的重視和尊敬,足見《古蘭經》影響之大。
值得一提的是,希吉來歷是純太陰歷。該歷法以先知穆罕默德從麥加遷移至麥地那之年(即公元622年7月16日)為紀元,故名希吉來,意為遷移。該歷法主要是通過觀察新月的出沒和計算兩種方式運算,沒有潤月,易於使用,不管是游牧人、農民、文盲還是城市人、有文化的人都方便使用。
希吉來歷的主要特點就是滾動性。由於太陰歷平均每年只有354天8時48分,比太陽歷每年約少10日21時1分。所以萊麥丹月就可以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循環滾動,約每32,6年循環一圈。這樣的話,居住在地球各個地區的人都可以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氣候封齋,不管是氣候宜人的春秋季,或是艱苦難熬的嚴寒酷暑,都要經歷一番,使齋戒者的意志得到充分的磨練。
3、伊斯蘭國家的穆斯林怎樣過齋月?
在由亞、非、歐三大洲五十多個國家組成的伊斯蘭世界,齋月受到各國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伊斯蘭國家元首在進入齋月的當天晚上,要向全國人民發表齋月賀詞。親朋好友、兄弟單位也都以握手、擁抱、電話、賀卡、電子郵件等不同方式和途徑相互祝賀。各大廣播電視台、報紙每天都准時預報全國各地的封、開齋時間。此外,在五更起來吃封齋飯時,以及封、開齋時間一到,各個城市都會以鳴笛,或放禮炮的形式提醒市民,愈加增添了齋月的隆重氣氛。齋月期間,全世界伊斯蘭國家,特別是阿拉伯海灣國家的所有機關、單位、企業及學校的作息時間都要隨著齋戒而改動,穆斯林的作息習慣、生活方式都隨之而發生一場巨大的變革。所有飯店、餐廳及咖啡館在白天都關門,只在晚上和夜裡營業。任何人都必須尊重當地群眾的宗教感情和風俗習慣,不得在齋月的大白天明目張膽地吃喝或吸煙,就連來伊斯蘭國家進行正式訪問的外國首腦也不例外。在齋月,各家廣播台、電視台及報刊雜志也都增加特別節目和宗教內容,社會上各種形式的學習班、講座、學術研討會以及知識競賽和慈善活動也都格外頻繁。來清真寺參加禮拜的人數在齋月也會倍增,虔誠的穆斯林不僅在齋月的晚上禮「台拉威哈」拜。特別是在齋月的後十日,不少人自願到清真寺里「坐靜」,徹夜禮拜,誦讀《古蘭經》。至於聖地麥加的場面更是神聖、壯觀。每逢齋月,從世界各地前來麥加做「副朝」(Omrah)的穆斯林多達數百萬,幾百萬虔誠的穆斯林在「禁寺」一起封齋、禮拜達一月之久,阿拉伯各大電視台都對此盛況進行現場直播,通過衛星傳播到世界各地。在齋月里,穆斯林習慣請親朋好友來自己家吃開齋飯,俗稱請開齋,條件好的家幾乎每天宴請。有的是把開齋飯直接送到清真寺,以便讓更多的齋戒者享用。所以科威特等其他阿拉伯海灣國家的清真寺,在齋月里都免費招待齋戒者。他們做這種善行是為了響應先知的教導:「誰請一個齋戒者開齋,他已獲得齋戒者同樣的報酬,而絲毫也不減少齋戒者的報酬。」
在齋月濃厚的宗教氣氛熏陶下,就連平時宗教修養不太好的人也會有所反思,每年都有不少人虔誠懺悔,痛改前非,浪子回頭。整個穆斯林社會正氣上升,邪氣下降。齋月成了名副其實的文明月。到了開齋節,全國放假數日,普天同慶。穆斯林國家元首除了向全國人民致開齋節賀詞外,還要與穆斯林群眾一塊參加節日拜,共同祈禱,一起歡度一年一度的開齋節。節日拜結束後,參加節日拜的成千上萬的穆斯林,即使素不相識、膚色不同、國籍不同,他們也都會相互握手、擁抱、祝福,場面相當感人。
4、在伊斯蘭國家旅居的非穆斯林齋月里應注意什麼?
至於在伊斯蘭國家旅居、工作或訪問的非穆斯林朋友,應該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穆斯林的宗教感情和風俗習慣,同時還要了解齋戒的有關規定及有關方面的法律規定。在齋月到來的伊始和開齋節,非穆斯林可以向穆斯林朋友們祝賀,以示友誼,也可以參加或觀看穆斯林開齋及過開齋節的盛況。同時,還應該弄清楚當地的封、開齋時間,以及齋月的特殊作息時間。在從拂曉至日落這段齋戒的時間里,千萬不要在任何公共場所,或大庭廣眾之下明目張膽地吃喝東西或吸煙,這被視為極不禮貌的行為,會引起當地群眾的討厭。如果與穆斯林朋友在一起,也不要在他面前吃喝或吸煙,以示尊重。根據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一些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有關法律規定,對在齋月明目張膽地違禁,且不聽勸阻的人,法律部門會給以一定的處罰,一般是拘留一個月,直到開齋節才釋放。所以齋戒制度不僅是個神聖的宗教功課,也是伊斯蘭國家的法律規定,希望在伊斯蘭國家旅居、工作或旅遊的非穆斯林人士,特別是一些駐外機構和公司及單位,應該對齋月給以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