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煙草公司業務部工作的課題有哪些可以做qc的那種
很多課題。一,規范經營類。包括,如何落地銷售?如何避免集中客戶投放?如何遏止捆綁銷售?…
二,內部監督類,如何有效減少卷煙異常預警?規范經營與卷煙銷售?如何讓內部監管落到實處?…
三品牌培育類,如何做好地產煙銷售?如何培育好新品牌?重點品牌?…
四,專銷結合類…
五,客戶服務類………
2. 雲南中煙工業公司 有哪些部門
公司所屬卷煙企業有紅塔集團、紅雲紅河集團,另有興雲公司、雲南中煙物資集團、雲南煙草研究院和培訓中心等直屬單位,至2009年初全系統共有職工3萬餘人。雲南中煙工業公司是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實行工商分設管理體制改革後,於
2004
年正式掛牌成立。公司下屬有紅塔集團、紅雲集團、紅河集團、物資集團、國際公司等單位。雲南中煙工業公司受中國煙草總公司委託,對雲南煙草工業系統國有資產行使出資人權利,經營管理國有資產,承擔保值增值責任。
3. 卷煙配送中心有哪些qc項目
分揀差錯率
4. 淮陰卷煙廠的成就經驗
淮陰卷煙廠之所以於1989-1992年跌入了歷史的最低谷,關鍵原因就是「八五」初期,由於對市場判斷失誤,未能及時加大技改投入,以「大運河」為代表的主產品幾十年一副「灰面孔」,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痛定思痛,1992年,淮陰卷煙廠從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素質入手,以技術進步作為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實施科教興廠。
1992-1998年,淮陰卷煙廠累計投入技改資金5.6億元,使企業的裝備水平和生產能力跨上了新的台階。先後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卷接設備9台套、翻蓋煙包裝機6台套、全包煙包裝機3台套,使年卷煙生產能力由26萬箱上升到40萬箱,翻蓋煙生產能力達到24萬箱。企業還投資2000多萬元,對「七五」期間引進的制絲線進行了改造,使卷煙制絲工藝水平大幅度提高,穩定了產品質量。
淮陰卷煙廠對職工素質教育一貫比較重視,1983年,專門成立了教育科,每年都由教育科牽頭有計劃地對新聘用的中層幹部、新招聘的大學生、轉業幹部、在職轉崗的職工進行培訓。自1992年,培訓的密度進一步加大,全廠提出實施「人本工程」,對全體職工進行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地以崗位培訓為重點的技術業務培訓。
科教工作對淮陰卷煙廠的巨大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先進設備和技術的引進促進了淮陰卷煙廠產品結構的調整,使企業經濟效益快速增長,全員素質的提高,保證了先進設備效能的有效發揮,解決了好設備與低素質的矛盾。
1992-1995年,根據市場需要,淮陰卷煙廠產品結構調整的重點是增加濾嘴煙的比例。卷接包機組的成功改造,使濾嘴煙的比例由1992年的54%上升到1995年的100%,1995年實現利稅4.07億元。產品單箱銷售收入則由1993年的1763元增加到1995年的3221元。
1996-1998年,產品結構調整的重點是增加翻蓋煙的比例,由於形成了9台套進口高速生產線,翻蓋煙的生產比例由1995年的12%上升到1998年的60%,1998年,淮陰卷煙廠實現利稅7.12億元,比1995年翻了近1倍,單箱收入則上升到5594元。 1992年以來,淮陰卷煙廠呈現的最大變化,就是全員觀念的更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淮陰卷煙廠認識到,不堅持市場導向,不堅持以銷定產,勢必將在新一輪發展中被淘汰,因此,企業一直把建立適應市場的經營機制,作為大事抓好。
1、卸掉計劃束縛,確立以「追求市場最大化」作為經營根本指導思想。追求效益最大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的根本目的。在這個思想指導下,淮陰卷煙廠實施了市場南移戰略。實施這個戰略可以說是淮陰卷煙廠50年歷史上的重大戰略決策。長期以來,特別是跌入低谷以來,淮產煙市場主要局限在江蘇蘇北地區。蘇北地區人口雖較多,但消費水平相對較低,而蘇南地區消費水平在全國都是較高的,淮煙提出實施市場南移戰略,不僅可以進一步擴大市場,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和覆蓋面,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蘇南市場的開發,拉動和提高產品結構,從而保證企業效益的快速增長。市場南移戰略實施後,由於措施得當、方法有效,蘇南地區淮產煙銷售從1995年的不足1000箱,猛增到1999年的近9萬箱。
2、按照市場適銷原則,制定產品經營策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淮陰卷煙廠按照適銷對路的原則,制定了「停滯、限平、擴暢」的經營策略。即停掉市場滯銷的,限制市場平銷的,擴大市場暢銷的產品。在這個方針指導下,淮陰卷煙廠停止生產市場滯銷的產品。對「大運河」,雖然市場處於平銷,但由於仍有一部分忠實的消費者,便立足於改造。1993年,新改造的「大運河」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銷量有所增長。對於市場暢銷的「羅曼蒂克」、「一品梅」等產品則適度地擴大生產。1992-1996年,「羅曼蒂克」銷量增長迅速,1995年銷量達8萬大箱,成為江蘇地產煙中銷量最大的品牌。
3、將幹部職工的思想轉變作為第一位的工作,為新機制的建立打好基礎。觀念的更新是最大的更新,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的束縛,要徹底更新全員觀念將是一個漫長過程。沒有全員的思想轉變作為基礎,企業按照市場導向確立的經營方針將很難有效實施。因此,淮陰卷煙廠一直重視狠抓全員的思想轉變,持續不斷地抓好乾部職工的市場經濟知識培訓和形勢任務教育,並通過逐步改革內部管理機制,促使全廠幹部職工真正確立了市場經濟觀念。 淮陰卷煙廠通過幾十年的實踐,總結出一條經驗:「決勝在市場,成敗在內部」。1991年8月,在淮陰卷煙廠陷入歷史最低谷、舉步維限之際,新調整的領導班子針對內部管理的混亂狀況,提出以市場為導向大刀闊斧地對「用工、人事、分配」三大制度進行改革,使淮陰卷煙廠換來了新天地。
1996年以來,淮陰卷煙廠自加壓力,勇於創新,追求高標准,在全廠開始推行ISO9002、ISO10012和現代企業標准三大體系,並相繼於1997年、1998年、1999年通過了權威認證機構的確認。淮陰卷煙廠成為全省同行中第一家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全省工業企業中第一家全部通過三大體系認證的企業,在全國同行中也居於先進水平。三大體系的建立,標志著淮陰卷煙廠內部管理開始進入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程序化的軌道,並且帶動了企業其它管理上水平提高,如三大體系建立不久,淮陰卷煙廠的檔案管理、設備管理分別達到了國家二級標准。三大體系的建立成為淮陰卷煙廠50年發展史上最輝煌的管理成果。
在淮陰卷煙廠50年發展史上,「華新」、「玫瑰」、「羅曼蒂克」、「大運河」、「一品梅」是規模最大的五個牌號。其中最為成功的兩個牌號是「大運河」、「一品梅」。這兩個產品可以說是淮陰卷煙廠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名牌。比如「一品梅」自1991年底正式投放市場,到1999年,不到9年時間,已累計生產45萬箱,為淮陰卷煙廠歷史上年均產量最高的牌號。1999年它的銷量將達17萬箱,是江蘇地產煙中銷量最大、效益最好、發展最迅速的產品,於1998年度評為「全國卷煙優等品」第二名,並被國家煙草專賣局評為「全國名優卷煙」,暢銷於包括江蘇在內的沿海地區市場,在全國有一定的知名度,代表了淮陰卷煙廠50年的最高成就。
5. 煙草在卷煙營銷方面的課題有哪些
在基層營銷工作中,「三大課題」對我們的影響無處不在。我們應結合當前形勢,深入分析制約和影響科學發展的關鍵點,認真研究對策措施,積極推進營銷轉型升級。
釋放改革紅利,應當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堅持把品牌培育作為第一要務,改革完善品牌培育模式,實現市場配置和計劃配置的有機、高效結合。當前,我們在遵循「按客戶訂單組織貨源」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做到了嚴格規范經營、尊重市場需求、樹立市場導向,不斷引導零售客戶的營銷模式和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今年,我們的工作重心是妥善處理好重點、知名品牌培育與滿足市場需求之間的關系,努力提高市場引導和促進消費的能力,規劃卷煙市場取向的改革路徑,以正能量將改革的紅利充分、有效釋放。
挖掘發展潛力,應當積極優化卷煙結構,完善網路終端建設,提高消費引導能力,培育適應市場需求、消費者認可的知名品牌,帶動結構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長。「三大課題」提出以後,我們把尊重市場規律與充分發揮商業企業的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起來,保持了卷煙市場供求稍緊平衡,在不斷滿足市場需求的過程中實現卷煙結構升級。今年惠民縣局(營銷部)在保持銷量穩定的基礎上,實現對「泰山」卷煙品牌培育質的突破,為卷煙市場潛力的挖掘提供了堅實基礎。
明確追趕目標,應當加大對行業內優秀單位和行業外知名企業的研究,在公司運營、管理模式、營銷模式、服務模式、品牌運作、成本費用等方面進行全面對標,縮短差距。我們營銷人員赴外地學習了幾個優秀縣級單位的現代化營銷方式,學習了當地知名企業的新型化管理模式,並根據自身實際進行再改革、再創新,完善了以貨源調控、終端建設為主的「輸血」模式,開啟了以隊伍培訓、文化營銷為主的「造血」模式,不斷增強隊伍凝聚力,保障卷煙經濟運行的長遠發展。
6. 電子工廠QC工作總結該怎麼寫
一、基本情況
二、主要特點
(一)領導高度重視,思想認識統一到位
(二)強化培訓教育,活動水平不斷提高
(三)社會效益明顯,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三、不足之處
四、今後工作設想
(一)強化培訓,不斷提高整體素質,以滿足QC小組活動的需求。
(二)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工作,進一步推廣普及QC小組活動
(三)建立和完善獎懲制度,促進活動的深入開展。對優秀質量工作個人進行精神和物質獎勵,對不積極開展活動的單位進行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