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朱詠北的代表成果及獲獎情況
課題:教育部課題《面向二十一世紀高師音樂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國家「十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子課題)《新編音樂教育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十五」規劃課題(第二負責人)《高師音樂專業現代職業教育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核心組成員)《音樂教師培養國際比較研究》;
著作:《21世紀高師音樂教育研究》、《步入音樂的聖殿》、《中學音樂學科教育比較研究》;
獲2002年湖南省十佳德藝雙馨音樂家稱號。
1977年,以優異的成績被湖南師范學院藝術系錄取,1982年大學畢業留校任教,主要從事音樂教育學、鋼琴以及音樂心理學等課程的教學科研工作。
期間,在學校及校領導的重視和培養下,他成為湖南師范大學第一批獲得雙學位的教師;隨後於1985年到上海音樂學院進修鋼琴教育;1988年赴德國柏林大學進修音樂教育,1997年至1999年,先後赴加拿大、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考察學習。
在學術上,朱教授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並於2005年繼續深造,攻讀音樂高等教育的博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理論修養。
「十五期間」,主持完成教育部教科規劃課題《面向21世紀高師音樂教育研究》,主持國家級、省級課題8項,參與國家級課題、省級課題5項。2004年,組織對湖南部分地區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調查,並撰寫了4篇調查報告,完成國家重點課題「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與高師音樂教育教學改革」的子課題,課題成果獲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此課題在許多研究領域作了許多開創性研究,為國家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完成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合格考試研究」,被載入成果集《高師教育論》。
出版專著《21世紀高師音樂教育研究》、《步入音樂的聖殿》、《新編音樂教育學》等七部,主編教材《鋼琴必修教材》、《音樂教師用書》等二十餘冊,發表論文《台灣高師音樂教育的辦學特色》、《教育民主與學生個性培養》、《從教師資格制度看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化和社會化》等三十餘篇,翻譯教材《音樂欣賞》二冊,獲省級以上獎多項。
② 王征宇的校長王征宇
2.校長王征宇。任楊林中學校長期間,推行校務公開的經驗在全縣得以推介;率先實行教師聘任制,結構工資分配製,取得良好效果,整體搬遷楊林中學,在全縣影響起了強列的反響。
2001年被岳陽縣人事局、教育局評為「岳陽縣優秀教師」
2003年8月調入岳陽縣四中任德育辦主任,任教高中語文。2004年獲華中師范大學、《語文教學與研
究》雜志社舉辦的第五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大賽 「優秀指導教師」獎,2005年參與的《高中作文與作人同位訓練》榮獲岳陽市教研教改成果一等獎,2006年獲「湖南省第二屆中小學校園文學大賽」「優秀輔導教師獎」。2007年論文《品讀〈荷花澱〉,感悟「和諧」美》獲 「湖南省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優秀成果」一等獎。2007年被岳陽縣人事局、教育局、教師獎勵基金、教育工會授予「岳陽縣優秀教師」光榮稱號。
③ 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獎與優秀教學成果獎的區別。
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獎與優秀教學成果獎的區別不大,包括教學設計、課件製作、論文、說課和課題研究等。
教師所承擔的教改實驗成果獎指的是課題研究。
④ 我想問一下,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湖南信息學院和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哪個比較好,是二本。。
湖南信息學院相對好。下面從多角度進行三者的比對:
一、師資力量
1、湖南信息學院:截至2014年,學校校舍總建築面積2.4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1.68萬平方米,多媒體教室134間,多媒體教室座位數9968個,百名學生多媒體教室座位數99.52個,所有多媒體教室均有網路終端,實現了實時通話、刷卡控制等信息化手段管理。
2、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截至2018年12月,學院有在職教職工1278人,其中專任教師有932人。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有146人,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有335人,具有研究生學位的專任教師有820人。學院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人,省級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青年骨幹教師24人,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
3、湖南交通工程學院:據2017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教師760人,其中專任教師54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專業技術職務以上的教師165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16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3人,省級專業帶頭人2人,校級學科帶頭人6人;擁有國家行業「雙師型」教學團隊1個。
二、院系專業
1、湖南信息學院: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設4個二級學院,10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
2、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設有10個二級學院,開設49個本科專業,14個高職專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8個學科門類。
3、湖南交通工程學院:據2017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6個二級學院和2個教學部,開設了13個本科專業和37個專科專業。
三、科研成果
1、湖南信息學院:獲湖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論文三等獎2項、優秀獎1項,獲湖南省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獲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湖南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優秀論文一等獎2項、三等獎5項,長沙市「兩型」教育優秀論文一、二等獎各1項。
2、湖南涉外經濟學院:2019年5月,學院評審公布了學院2018年度科研成果獎勵,其中有學術論文436篇,科研課題64項,學術專著14部,專利65項。
3、湖南交通工程學院:據2017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立項省級以上科研課題183項,教師發表論文896篇,其中核心期刊92篇,被EI收錄的論文12篇,專利78項。2014年度科研立項共獲得6.4萬元的科研經費。
湖南信息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學校成立於1996年的湖南信息專修學院;2005年升格為高職院校湖南信息科學職業學院;2014年5月16日,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湖南信息學院。
截至2013年9月30日,學院總資產7.19億元。截至2014年,共有專任教師488人,本專科在校生10016人。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1000多畝,圖書館各類藏書400多萬冊。
⑤ 陳瑩花的近幾年獲獎情況
2009年4月,主要參研排名第三,《應用因材施教法與綜合教學法,培養醫學學生防範醫療糾紛處理的能力》科研項目獲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2007.10論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體現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省教育科學規劃與研究聯合會,首屆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與管理研究優秀論文評選二等獎。
2008.9論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中「知」、「行」統一的研究》, 湘南學院2008教學改革成果三等獎。
2007.5論文《論郴州市人口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社會構建》郴州市第六屆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三等獎。
2009.5《大學生和諧發展導航》郴州市社會科學聯合會,郴州市第七屆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一等獎。 2004.6、省高校工委表彰的「全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6.9、郴州市「十佳政工師」郴州市委、市政府記二等功
2007.省高校工委表彰的「全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7.1「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和廉潔自律工作獎」省教育廳、省高校工委表彰
2008.12「教育糾風工作獎「,省教育省高校工委表彰
2008.3主管工作被評為「全省紀檢監察工作先進單位」省紀委、省監察廳表彰
2006年被湖南省高校工委評為優秀黨員。
2007年被郴州市市委、市政府表彰的「郴州市十佳政工師」,並記二等功一次。
2009年5月專著《大學生和諧發展導航》獲郴州市第七屆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主要參與科研的《應用因材施教法與綜合教學法,培養醫學防範醫療糾紛及處理的能力》項目,獲省級教育教學改革成果三等獎。
2008年她的學院紀檢監察工作被評為「全省先進單位」,受到省紀委和省監察廳的表彰。
2006年9月獲郴州市「十佳政工師」,郴州市委、市政府記二等功一次。
2006年6月被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全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7年2月被湖南省教育廳、省委教育紀工委授予「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潔自律工作獎」。
2008年2月被湖南省教育廳、省委教育紀工委授予「教育糾風工作獎」。
2006年2月被郴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優秀領導幹部」。
2009年5月專著《大學生和諧發展導航》獲郴州市第七屆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2010年5月獲省委黨校「讀書活動積極分子」稱號。
1993年以來,郴州市委、市政府記三等功四次,記二等功三次。
⑥ 舒遠招的教學科研獎勵
著作:《西方進化倫理學——進化論運用於倫理學的嘗試》,獲第九屆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
1.專著《理性與激情——黑格爾歷史理性研究》1995年12月獲湖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省級優秀著作獎。
2.教學改革課題《地方師范大學非哲學專業大學生哲學素質培養研究》(主持)2001年3月獲湖南省教育廳頒發的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此教學改革成果同時獲湖南師范大學校級優秀成果二等獎。
3.論文《哲學何為》2002年2月獲湖南省社會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四等獎。
4.教學改革論文《大學生的哲學素質培養模式》一文1997年9月獲湖南省教育委員會頒發的全省優秀高教科研論文一等獎。此問同時獲湖南師范大學1996年度張德綉教育科學研究優秀論文獎。
5.論文《自學考試與素質教育》1999年4月獲1998年度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科研論文優秀科研論文二等獎,頒獎單位: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
6.《進化認識論》等系列論文1995年12月獲湖南師范大學優秀論文特等獎。
7.《衡量社會進步的標准究竟是什麼?》1996年10月獲湖南省哲學學會頒發的優秀論文一等獎。
8.1998年12月論文《變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中國的歷史命運》獲1998年度湖南省哲學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9.論文《主體性研究中的三大偏向》1998年8月被湖南省哲學學會評為優秀成果二等獎。
9.《康德文化哲學初探》等系列論文1991年獲武漢大學哲學系紀念李達哲學甲等獎。
10.主編的《大學生哲學素質培養》論文專輯獲湖南師范大學1997年度張德綉教育科學研究獎。
11.1994年9月獲1993~1994年度湖南師范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
12. 1998年6月湖南師范大學第四屆學術活動節,所講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被1998屆畢業生評為「大學四年給我印象最好的課程」。
13. 1997年參加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獲「教學優秀獎」。
14. 2001年3月獲湖南師范大學1999~2000學年度教學優秀獎。
15.2001年3月獲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1999~2000年度教學「十佳」獎。
16.獲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2001年上學期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十佳」獎。
17.2003年12月獲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頒發的2002~2003學年度教學「十佳」獎。
18.獲湖南師范大學2002~2003學年度教學優秀獎。
⑦ 李國華的獲獎情況
1、1994年3月5日獲湘潭大學「教學優秀獎」。批准部門:湘潭大學。
2、1994年3月5日獲「湘潭大學重點課程A級課程獎」。批准部門:湘潭大學。
3、1996年12月獲「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優秀教師」獎。批准部門:湖南省教育委員會。
4、1999年10月,《社會發展論》(李佑新、李國華、張建民三人合著)一書獲「一九九八年度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一等獎」。批准部門: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
5、1999年10月20日,《論人的現代化是當今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關鍵》(《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哲學思考》(論文集),中南工大出版社,2000.5,獨著)一文獲「湖南省哲學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批准部門:湖南省哲學學會。
6、2000年11月,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評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兩課』先進教師」(全省僅評5人)。批准部門:中共湖南省委員會、湖南省人民政府。
7、2002年2月6日,《社會發展論》(李佑新 李國華張建民三人合著)一書獲「湖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批准部門: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
8、2002年9月10日被授予「湘潭大學優秀教師榮譽稱號」。批准部門:湘潭大學。
9、2002年12月18日,《經濟全球化、網路化、數字化時代人的發展問題研究》被湖南省高校工委、湖南省教育廳評為「優秀課題」。
10、2004年12月28日,「兩課教學內容的整合與教學模式改革研究」獲「湘潭大學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批准部門:湘潭大學。
11. 2006年12月27日,《湘潭大學「兩課」復合教學模式及具體實施方案》榮獲「湘潭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批准部門湘潭大學。
12、2007年12月,《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一書,被評為第十屆全國優秀黨建讀物。
⑧ 2014年湖南省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優秀成果論文獲獎通報
國濤上一早就更新了
⑨ 陳赤平的獲獎情況
科研獲獎情況
[1]個人專著《公司治理的契約分析》(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2007年獲湘潭市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湖南省第九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2]合著《聯合產權論》(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2006年獲第八屆湖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
[3]合著《中國民營高科技企業發展研究報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2004年獲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4]參與的研究報告《湘潭鋼鐵集團主輔分離改制方案》於2002年獲湖南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湘潭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5]編著《經濟管理類學生專業論文導寫》(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獲2002年全國高等學校出版社優秀暢銷圖書一等獎(排名第二)。
[6]碩士論文《知識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2001年獲湖南省首屆百篇優秀碩士論文獎。
[7]論文《論知識經濟中收入分配方式的創新》,2000年在湖南省教委、湖南省科委、湖南省政府信息研究中心等八家單位聯合舉辦的「創新與發展」跨世紀湖南青年論壇中獲優秀論文一等獎。
教學成果獎
參與的教學成果《地方綜合性大學經濟學基礎理論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研究》2006年獲湖南省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四),湘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⑩ 湖南省教育廳關於創新論壇優秀論文獎金有多少錢
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准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教育是我們中華民族發展的基礎,教育的邏輯起點自然是人類社會的產生。從猿列入的轉變是由於生產勞動,猿在勞動中逐漸形成以大腦和手為核心的主體機制。大腦可以思維,手可以操作,這就使人區別於一般動物而變成「高級動物。
1、漢語「教育」一詞的溯源
始見於《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說文解字》的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成為常用詞,則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事情。19世紀末20世紀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有識之士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勢力的干擾,成功創辦新式學校;隨後清政府迫於形勢壓力,對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1905年末頒布新學制,廢除科舉制,並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新式學堂,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
現代漢語中「教育」一詞的通行,與中國教育的現代化聯系在一起,
反映了中國教育話語由「以學為本」向「以教為本」的現代性轉變。
2、西方「教育」一詞的溯源
在西方,教育一詞源於拉丁文ecate。本義為「引出」或「導出」,意思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潛在於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從詞源上說,西方「教育」一詞是內發之意。強調教育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活動,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自內而外引發出來,以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