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與植物共成長:記錄無土栽培的成果。怎麼寫急例如黃豆
觀察計劃
栽培對象:大蒜(七枚)
准備材料:玻璃皿一個,一坨大蒜(七枚),少許清水。
栽培辦法:將大蒜放入盛有少許清水的玻璃皿中,置於陽光下。
觀察記錄
10-01-31第一天:無明顯變化。
10-02-01第二天:同上。
10-02-02第三天:同上。
10-02-03第四天:大蒜底部根須伸長,約為0.5CM。
10-02-04第五天:根須略有長長。
10-02-05第六天:大蒜中有兩瓣生芽,均約為2Cm『01、02號』。
10-02-06第七天:『01幼芽』2.4CM,『02幼芽』2.2CM,新生的『03幼芽』1CM。
10-02-07第八天:『01幼芽』2.7CM,『02幼芽』2.4CM,『03幼芽』1.5CM,新生的『04幼芽』 0.8CM。大蒜根須長長,約為1.5CM。此時大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三枚,一部分四枚。
10-02-08第九天:其餘三枚大蒜皆已長出幼芽,但還未完全長出,沖破外皮。其餘各部無明顯變化。
10-02-09第十天:『01幼芽』3CM,『02幼芽』2.5CM,『03幼芽』1.7CM『04幼芽』1CM,新生的『05幼芽』0.6CM。
10-02-10第十一天:『01幼芽』5CM,『02幼芽』4.6CM,『03幼芽』4CM,『04幼芽』3.2CM,『05幼芽』2.3CM,新生的『06幼芽』2.5CM。『05幼芽』芽尖分裂。
10-02-11第十二天:『01幼芽』5.2CM,『02幼芽』5CM,『03幼芽』4CM,『04幼芽』3.8CM,『05幼芽』3CM,『06幼芽』2.8CM。新生『07幼芽』2.6CM。根須長到2.4CM。
10-02-12第十三天:『01幼芽』5.2CM,『02幼芽』5CM,『03幼芽』4.2CM,『04幼芽』4CM,『05幼芽』3CM,『06幼芽』3CM,『07幼芽』3.3CM。
附:10-02-26第二十七天大蒜長勢圖像
Ⅱ 一篇黃豆連續觀察日記
觀察黃豆(1)
今天,我的老師叫我們在一個月的時間里觀察一樣東西.,我一回到家,就向奶奶要了幾粒黃豆,奶奶一拿就給我拿了19粒黃豆,我一拿回家就在我家的泥地上挖了一個小坑,把19粒黃豆放了進去。然後把坑填滿,再在上面澆了一些水。
觀察黃豆(2)
今天,我去看 黃豆有沒有發芽,我一看,結果黃豆沒有發芽。還是靜靜地躺在土底下睡覺,不肯出來。我以為他永遠不會生長了呢,後來我去差這個差那個,才知道黃豆要一個星期後才能發芽。我的心總算平靜了下來。
觀察黃豆(3)
今天,我又去看黃豆了,只見種黃豆地方的土微微向上隆起,我心想:放學回家後,我去看黃豆,黃豆發出了一個小小的芽。我開心級了,喊到:我的黃豆發芽了。
觀察黃豆(4)
今天早上,我又去看黃豆了。結果黃豆又長高了一些,看樣子它馬上就要張開小葉子了。我想:「放學回家後,小葉子應該張開了。等放學回來,小葉子果然張開了。我高興的跳了起來。
觀察黃豆(5)
今天是我不讀書的一天,我今天可以整天觀察黃豆了,我高興極了!迫不及待地去觀察黃豆。我一看,黃豆居然又長高了一點。我跑出家門,在外面找了一根棒子,插在黃豆的邊上,這樣可以讓黃都攀著繩子往上爬,讓它長得更健康。
觀察黃豆 (6)
今天早上,我又去觀察黃豆了。我想黃豆可能繞著棒子長上去了。我一看,高興極了!你們猜怎麼了呢?結果黃豆的芽已經長出了五片小葉子了,黃豆的芽還繞著棒子長了一點,我想再過幾個星期黃豆就可以豐收了吧。
觀察黃豆(7)
今天上午,我去看黃豆,發現它的莖又往上伸展了許多,沿著棒子一圈一圈繞上去。葉子也長有八片了。我激動地連忙向爸爸媽媽匯報這一成果。我今天真開心。
觀察黃豆(8)
今天是雙休日的第二天,明天我又要回到學校里去學習了。不過今天我特興奮,因為我種的黃豆已經長出了十片葉子,我的想法果然對了。現在已經是黃豆生長了二十幾天的時候了。
觀察黃豆(9)
今天是星期二,我早早的起了床,穿好衣,褲,鞋,往泥地里走去。我一看非常驚訝,黃豆長了差不多有20厘米了。而且還長了13片葉子。我連忙跑上樓,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聽了,也非常開心,今天真是個好日子!
觀察黃豆(10)
今天是星期三,我又早早的起了床,穿好了所有要的衣褲鞋。洗完臉,刷完牙齒,向泥地里跑去。我一看啊,黃豆又多張了一片葉子,也長高了差不多1厘米。我的心正在說:「你快快長啊,等你長成熟了,我還要吃你結的豆呢,快長吧。」我不但喜歡吃黃豆,更喜歡觀察黃豆。
Ⅲ 黃豆一般煮多久才能熟
高壓鍋煮浸泡過的黃豆,煮開了以後蓋上帽子,再煮8—10分鍾就熟了。
普通鍋煮浸泡好的黃豆,燒開了以後,再煮20分鍾就差不多要熟了。
(3)黃豆的生長成果擴展閱讀:
黃豆的營養價值:
黃大豆磷脂中含有85%-90%磷脂醯膽鹼以及鱗脂醯乙醇胺、磷脂糖甙等。磷脂是一種天然營養活性劑,是建築聰明大腦的重要物質。由於人的大腦20~30%由磷脂構成,所以多食富含磷脂的食物比如大豆可使腦中乙醯膽喊的釋放增加,從而提高人的記憶和接受能力。
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體的各組織器官中含有大量麟脂,黃大豆磷脂可增加組織機能,降低膽固酵,改善脂質代謝,預防和治療腦動脈、冠狀動脈硬化,它還有助於肝贓健康,對肝炎、脂肪肝都有一定的療效。
另外,大豆磷脂還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防止體質及各組織器官酸化。大豆皂苷通過增加SOD的含量,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和降低過氧化脂質的作用。大豆皂苷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直接對毒細胞作用,免疫調節人體機能。
還可以破壞仲瘤細胞膜的結構或抑制DNA的合成。大豆皂苷可控制血小板減少和凝血酶引起的血栓纖維蛋白形成,具有抗血栓作用。大豆皂苷的多種生理功能如降血脂、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和免疫調節等,決定了它在葯物方面應用的廣泛前景。
Ⅳ 以第一人稱來講菜豆種子生長過程的作文
我先准備好透明的塑料杯、泥土,還有紙巾和黃豆種子。然後在杯子周圍鋪好紙巾,並把泥土放一大半在杯子里,接著,我在杯子和紙巾的中間放幾顆種子。最後,我把剩下的一小部分的泥捏碎放入杯子內(種子離表面大約一厘米深),澆了一些水,使紙巾完全濕透。這樣種子就種好了。
過了幾天。我來到窗檯前觀察種子。我發現,種子的顏色有些變化。本來種子的顏色是大黃色的,但過了這些天,種子的外表有些淡了,且感覺有些透明,種子顯得特別飽滿,種皮也有點裂開。
又過了兩天。我又來到窗檯前觀察種子。我向杯子里一望。驚奇地發現,種子竟然發芽了。種子外表的殼裂開了。從裡面鑽出了嫩芽,嫩芽的顏色是淡黃色的,稍微帶點青色。芽的頂端尖尖的,看上去嫩嫩的,這就是芽頭。芽頭正在向下生長。我腦中出現了一個疑問:種子的芽為什麼會向下長呢?這樣不是不能鑽出土了嗎?我邊想,邊給它澆水。
再過了一天,我再次來到窗前台觀察種子。通過我觀察。種子現在和發芽時有很大的變化。發芽時,種子的殼只是破裂了,但現在大部分已經脫落了。我真想幫它把它的殼全部剝掉。種子里真正的小葉子芽離開了本來的位置,離外面近了,有兩棵已經鑽出了泥土,本來是合攏的,現在已經展開了,中間還有一個小芽。我還發現每根芽的葉子都有兩片,看著毛茸茸的,像一個愛心的形狀。
幾天後,當我再次來到窗檯時,杯子中有好多棵嫩綠的小豆苗了。我還發現它的葉子都是兩片兩片對生的。
現在知道這種子剛長出來的芽為什麼向下生長了。那是因為剛長出來的不是芽,而是根,所以它要向下生長。
當我又一次來到窗檯觀察時,黃豆已經從一個種子變成一個豆芽,再由一個豆苗慢慢長大......有一株黃豆苗現在開始纏繞著防盜窗,輔助自己成長,這一株黃豆苗也是長得最快的一株,
種黃豆雖然很小,但它是我體驗植物生長的一個很好的開始。
在學習《種子發芽了》這一課的時候,老師為了培養我們動手和思考的能力,把我們班分成了幾個小組,每個小組4個人,讓我們種植物。我們組播種了一顆黃豆,發芽後經過我們的精心照顧,豆苗現在已經長得很高了,我們都很高興,因為在它長高之前,我們可是花費了很多力氣的。
想讓種子發芽很不容易,開始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應該澆多少水,就拿著噴壺往盆里到了一大些,結果因為水澆多了,導致種子幾個星期都沒有發芽。看到別的組的植物發芽了,我們既羨慕又著急。我們只能等水幹了之後,再作處理了。終於奇跡發生了,在兩個星期之後,我們種的黃豆長出了兩片綠葉,「太棒了!終於發芽了。」我在心裡想。此後,我們便將這棵豆苗來回放在窗檯上曬曬太陽,希望它茁壯成長。
讓豆苗繼續長高是考驗我們的一大難題。我們通過查閱書籍,知道了要想讓植物長高長壯,就得科學鬆土。鬆土使土壤結構松軟,可以使空氣更容易流通,促進植物根系呼吸,便於根系延伸和吸收到更多的養料,根系長好了,植物的上部也就跟著長好了。每次鬆土後,我們還給植物定量上肥。
通過我們的科學努力,現在我們組的黃豆苗已經長得夠高了夠粗了夠綠了,我們還會繼續努力,繼續請教老師和家長,爭取在秋季收獲飽滿的豆莢,那可是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啊!
Ⅳ 調查大豆生產做的食物過程是怎樣
3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
3·1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問題的起因
1998年8月,英國的pusztai用轉雪花蓮凝集素
(gna)基因的馬鈴薯飼養大鼠,發現大鼠出現了器
官生長異常、體重減輕等症狀,免疫系統也遭到破壞。
對於人類而言,類似結果會導致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
大幅上升。這一實驗結果引起世界范圍對轉基因食
品安全性的質疑[7]。1999年,美國康乃爾大學los-
ey等人報道[8],用拌有轉bt基因抗蟲玉米花粉的馬
利筋草喂養大斑蝶幼蟲,以喂正常花粉或不加花粉的
作為對照組,4 d後喂bt花粉的幼蟲死亡率達44%。
從而引發了「轉基因植物對生態環境是否安全」的爭
議;2000年,美國aventis crop scienc公司生產的「里
聯」轉基因玉米因可能導致部分人皮疹、腹瀉或呼吸
系統的過敏反應,只准予作動物飼料,但檢測發現該
轉基因玉米被混入加工食品中從而引起全球300多
種含玉米產品的回收潮[9]。此後,美國政府於2001
年1月出台了轉基因食品管理草案;2005年5月英
國《獨立報》報道,mon sant公司的研究表明食用了
轉基因玉米的老鼠腎臟變小血液的構成發生變
化[10]。由於轉基因大豆在我國國內油料市場佔有舉
足輕重的地位,由此引發了中國消費者對食用轉基因
大豆油安全性的擔憂。
2006年12月23日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
(fda)宣布:人們可以放心地食用克隆家畜的肉奶
產品,商家不用在轉基因食品上加貼特別的標簽。消
息一經傳出,再次引起人們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關
注[11]。
3·2轉基因食品潛在的安全性問題
3·2·1毒性問題
關於轉基因食品的毒性問題,目前只有一些相關
的實驗報道,尚無人體的研究報告。但一些研究學者
認為,對於基因的人工提煉和添加,可能在達到某些
人們想達到的效果同時,也增加和積聚了食物中原有
的微量毒素。蘇格蘭rowen研究院的putsai博士曾
聲稱培育出了帶凝集素(lectin)基因的改良馬鈴薯,
但是這種馬鈴薯能夠破壞老鼠的肝臟和免疫系
統[12]。雖然他的實驗結果有待進一步證實,但仍提
示轉基因食品有可能會損害人類的健康。
3·2·2過敏反應問題
在自然條件下存在許多過敏原。在基因工程中
如果將控制過敏原形成的基因轉入新的植物中,則會
對過敏人群造成不利的影響。2000年10月,一種名
為「星聯」的轉基因玉米可能導致部分人發生皮疹且
只被批准做動物飼料,因此引發全球的回收潮,涉及
300多種含有玉米的產品[13]。
3·2·3營養問題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外來基因會以一種人們目前
尚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降低食品
的營養價值,引起營養失衡[14]。美國倫理和毒性中
心的實驗報告指出,與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劑的轉
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異黃酮大大地減少。
3·2·4對抗生素的抵抗作用
抗生素抗性基因是目前轉基因植物食品中常用
的標記基因。但抗生素標記基因對人體的健康是否
會造成不利的影響,例如是否會水平轉移到腸道微生
物或上皮細胞,從而降低抗生素在臨床治療中的有效
性,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雖然目前人們傾向於認為
這可能性比較小,但在評估潛在健康問題時,仍應考
慮人體和動物抗生素的使用以及腸道微生物對抗生
素的抗性[15]。
3·2·5基因漂移問題
擔心外源基因會通過轉基因產品進入人的遺傳
體系。英國自然雜志和美國科學雜志等相繼報道,轉
基因食品即遺傳改造的食品,其dna片斷(轉基因)
能進入人體腸道細菌體內。在人類腸道耐受抗生素
的超級細菌中,已經找到轉基因食品的標記基因,諸
如轉入作物中起特殊作用的抗蟲害基因等,這便意味
著過去擔心的基因漂移已成事實[16]。盡管轉基因只
漂移到人體腸道細菌還沒有直接成為人體基因的一
部分,但很快就有可能融人人體。
3·3各國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
3·3·1以美國為代表的支持派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轉基因食品生產和出口國,
每年都從轉基因食品賺回巨額的外匯。20多年來,
美國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1 996年美
國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為50萬km2,到1999年已達
1 500萬km2,佔美國大豆總種植面積的50%。轉基
因玉米播種面積從1996年的16萬km2增加到2000
年的1 030萬km2,佔全球轉基因玉米種植面積的
93%。美國勢必要這樣大面積的種植轉基因作物尋
找銷售市場特別是國際市場。
3·3·2以歐盟為代表的反對派
在歐盟等地區,環境保護主義者和消費團體等組
織是轉基因食品的堅決反對者。他們認為某些轉基
因作物雖然個頭大,顏色艷,但缺少了原汁原味。更
有甚者,他們擔心轉基因食品有可能含有毒素而不利
於人體健康,長期使用會誘發癌症等致命的疾病。他
們還組織大規模反對轉基因的抗議和遊行,採取各種
措施阻止轉基因食品的研究和開發,例如破壞轉基因
作物的實驗室和試驗田;號召消費者不要購買轉基因
食品。政府更是謹慎有加,主張對轉基因產品採取"
預防原則"的管理辦法。歐洲消費群也依然執著於天
然綠色食品,調查顯示,70%的歐洲人不想吃轉基因
食品。
3·3·3發展中國家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
發展中國家也是轉基因作物的主要種植國(除中
國外還有阿根廷、巴西、埃及和印度)。對發展中國家
來說,轉基因食品不是奢侈品,而是一個生存問題,認
為利用轉基因技術發展農業將成為解決吃飯問題的
重要出路之一。中國公眾對轉基因產品的認識比較
模糊,多數人不知道轉基因食品為何物。廣州市統計
局2001年做的一次調查表明:大部分被訪問者對轉
基因食品認識不多,有3成的人認為轉基因食品可能
有副作用,超過7成的被訪問者認為應該對轉基因技
術和轉基因食品立法做出相應規范。根據被調查市
民的反應,從一個側面反應了中國老百姓對轉基因食
品的不了解,同時也希望政府部門加強對轉基因知識
的宣傳和教育,並通過立法對該種技術和食品做出說
明和標注。17]
3·3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
通過基因工程方法,按照人的意圖和目的而設計
作物的性狀,打破了生物種之間的界限,對出現的新
組合和性狀在不同遺傳背景下的表達、對環境和人類
的影響還缺乏認識。1993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提出了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的原則———
「實質等同性」(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則[18]。
即:如果對轉基因食品各種主要營養成分、主要抗營
養物質、毒性物質及過敏性成分等物質的種類與含量
進行分析測定,與同類傳統食品無差異,則認為兩者
具有實質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問題;如果無實質等
同性,需逐條進行安全性評價。實質等同性的確定說
明了這種新食品與非轉基因品種在有益健康方面可
能是相似的。許多國家像美國、加拿大等用它來評估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4轉基因食品的現狀及展望
4·1轉基因食品的現狀
1983年第一例轉基因植物構建成功,1985年轉
基因魚問世,從此揭開了轉基因食品生產的序幕,並
在短短的十幾年取得了重大進展,各國已試種的轉基
因植物超過4 500種,已批准商業化種植的近90種。
目前常見的轉基因食品有玉米、大豆、西紅柿、油菜
等。除轉基因植物性食品外,還有轉基因動物性食
品,如乳製品、肉製品、海產品以及基因工程菌株等。
據國際有關組織統計,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的種植面積
大幅度增長,1996年僅為170萬km2,2000年估計可
達4 420萬km2。2000年共有l3個國家種植轉基因
作物,分布於六大洲,其中美國佔68%,阿根廷占
23%,加拿大佔7%,中國佔1%。發展中國家轉基因
作物主要種植國除阿根廷、中國外,還有巴西、埃及、
印度和南非等國家。2000年轉基因大豆佔全球轉基
因作物種植面積的58%,其次是轉基因玉米,轉基因
棉花居第3位。
目前,國外大量的轉基因農產品已被直接或間接
地製成人類食品。在美國和加拿大,軟飲料、啤酒、早
餐麥片都有含有轉基因成分。美國甚至有60%的零
售食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涉及到蔬菜、谷類和飲料。
英國的報告顯示,該國超過7 000種的嬰兒食品、面
包、人造奶油、香腸、肉類產品和代肉食品等,可能含
有經過基因改造的大豆副產品。我國從1980年代末
開始轉基因食品的研究開發,近年來已取得突破性進
展,如中國農業大學的耐貯轉基因蕃茄;中國水稻研
究所的轉基因水稻;北京大學的抗病蟲害蕃茄,甜椒
等。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有蕃茄、甜椒、抗蟲棉等6
個品種獲准投入商業化生產。1999年我國轉基因作
物種植面積為30萬km2,品種以蔬菜和棉花為主,其
種植面積僅次於美國、加拿大和阿根廷,居世界第四
位。此外,我國還有l5種食用農產品的近百個品種
正處於實驗階段[6]。
4·2轉基因食品的展望
現在轉基因產品已經形成商品進入人們的日常
生活,可以說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現在全球人口已
達63億,發達國家的人口總共才10億左右,佔全球
人口14%的發達國家得到了世界貿易收入的75%,
而佔世界人口40%的最貧窮國家,只能得到世界貿
易收入的3%;全球現有10億人居住在條件惡劣的
貧民窟。從全球來講,糧食分布不均是一個嚴峻而且
突出的問題。世界上仍有5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
8%以上)受到飢餓威脅,36個國家面臨嚴重糧食短
缺,每年幾百萬人死於飢荒。現在的工業大國例如美
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盟都有餘糧,但是更廣大的
地區像非洲大陸、西亞的部分地區很多人都處在飢餓
之中。未來世界依靠傳統糧食作物將無法解決日益
嚴重的「僧多粥少」的局面,雖然食用優質營養的食品
是全人類的願望,但是擺脫飢餓和貧困仍舊是當前許
多人希望達到的最基本的生活要求。生產轉基因食
品無疑為解決貧困國家人民飢餓的難題提供了一條
重要途徑。由於人們對轉基因生物可能帶來的生態
風險、食品安全和健康風險,甚至有人提出的「生物倫
理學」引發的社會倫理道德風險表示種種擔憂,提出
檢測、標識等種種要求,加上貿易上的一些因素,近2
年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有所下降,特別是在美國,
因為1999年轉基因農產品遭到歐盟的抵制,2000年
美國的轉基因棉花和大豆的種植面積減少了1/2,玉
米和油菜的種植面積分別減少了1/3以上。但是,20
多年的科學實驗和人們食用的結果,並不能提供轉基
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和人類遺傳有害的直接證據。以
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時間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
能的驗證,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會有一個全面
的正確的認識,到那時人類對轉基因食品是接受還是
拒絕將會態度明朗。
綜上所述,轉基因食品對人和環境的影響具有不
確定性。目前的科學水平還不能確切地回答它對人
類健康和環境生態產生怎樣的不良影響,只是存在安
全隱患,並且出現風險的概率極低,至今尚未出現轉
基因食品有害人體的直接案例。因此,為了確保轉基
因食品的安全性,一定要做好安全性評價和風險性評
估。既不能以個別不利的研究結果來否定整個轉基
因食品,也不能對轉基因食品存在的安全隱患視而不
見。目前,雖然國際上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還未形
成統一的意見,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相信轉基因的安
全性在不同的國家會找到一個共識的平衡,我國應加
大對轉基因食品的研究,特別是轉基因食品的檢測技
術和風險性評估,客觀、公正地評價轉基因食品的安
全性,讓轉基因食品在安全的軌道上健康發展,更好
地造福於人類。
參考文獻
1周鑫,陳穎嵐,殷曉沨等.從轉基因大豆油看中國轉基因
食品市場的問題與對策[j].世界農業,2005,320(12):35~
36
2劉洋,文治瑞.轉基因生物的安全[j].黔南民族師范學
院學報,2005(3):55~59
3楊麗琛.轉基因食品中標記基因的生物安全性研究進展及
對策[j].衛生研究, 2003,32(3):239~245
4楊萍,高偉.轉基因食品及其安全[j].農業與技術,
2005,25(2):139~141
5殷麗君,孔瑾,李再貴.轉基因食品[m].北京:化學工業
出版社,2002
Ⅵ 小學五年黃豆觀察日記,5篇(400字)急--------------
【設計意圖】
全程觀察是讓學生體驗綠色開花植物生命歷程的一種有效途徑。大慶地處北方,當學生學習到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時,已進入寒冷的冬季,對綠色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的觀察都無法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對於從小生長在城市中的學生,很少有機會觀察了解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農作物的生長周期。針對這些情況,我選取了生活中最常見的大豆(也可以選綠豆)作為觀察對象,讓學生通過此觀察了解大豆的一生,理解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從開學初,我就有意布置學生種植、觀察,在第三單元學習過程中,由於學生自己有了真實的觀察體驗,能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所以有助於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突破。
【預期目標】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觀察大豆的一生是一個長期的觀察實驗,它要求學生有計劃、耐心細致地觀察與記錄。這是訓練學生觀察能力的良好途徑。
學生通過積極主動觀察大豆的生長過程,要能認識植物體的各種器官,說明果實和種子的關系;說出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能描述出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
【准備工作】
1.材料與工具:10粒飽滿的大豆種子,一個花盆(盆口直徑在15厘米以上),一把小鐵鍬,一把小耙,一個噴壺,觀察記錄本,筆,溫度計,尺子。
2.制定觀察計劃與觀察記錄表。提示:觀察記錄表要根據不同生長周期,如種子萌發、幼苗生長、花芽發育與開放及果實發育,分期制定。舉例見表1、表2
3.播種與觀察:
(1) 播種。在一隻花盆內裝入適量的土(離盆上沿約2厘米),將大豆種子埋入土內(距土壤表面1~2厘米),用噴壺均勻噴水,至土壤濕透。
提示:若直徑在15厘米左右的花盆,可種5粒種子,出苗後選擇健壯的保留3株。
(2)生長培養環境。放在室內陽光充足、溫暖處。
(3)觀察記錄。根據不同生長周期分別記錄,如種子萌發、幼苗生長,同時對自己發現或感興趣的問題及想法進行記錄。有條件的學生用照相機或攝像機記錄下每一個生長周期。
(4)分析整理觀察記錄。根據對不同生長周期的記錄,統計出種子萌發、幼苗生長、開花、結果的時間,並總結生育期總時數。
(5)豐收擂台——展示與交流。請學生把自己在這次觀察實驗中做得最好的成果,可以是觀察記錄、分析整理出的觀察報告、拍攝的照片或收獲的果實等,拿到學校生物實驗室進行展出,相互分享。
【反思體會】
為了解決教學內容與自然規律脫節的困難,我設計了這個觀察實驗。在實施過程中,發現這個實驗的開放性特別大,學生隨時隨地有問題提出。因此,我鼓勵有興趣的學生根據發現的問題,做一些小探究實驗。例如,種下去的種子有的萌發,有的不萌發,結合這個現象,探究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出苗後,有的粗壯,有的細長,有的葉片發黃,可以探究植物對無機鹽的需求;開花後,蝶形花冠引人注目,可探究常見植物花冠類型;結出果實後,同一莢果中的種子有的大,有的小,可進行統計分析,探究原因;等等。
Ⅶ 黃豆的生長過程
系列觀察日記
——種子的萌發
4月1日 星期四 天氣 晴
今天的自然課上,我們學習《種子萌發》這一課。課堂上老師給我們出示了五個可以選擇研究的問題,我選擇研究了「種子萌發是否需要空氣」這個實驗。在匯報的時候我把我的想法講了,老師誇我很有創意,說:「會用前邊學過的知識來研究新問題」,我高興極了。放學回到家後,第一項任務我就去找實驗需要的材料,有一個大盤子,一個大杯子,六粒飽滿的黃豆,一小節蠟燭。一切准備就續後,開始實驗了。先把六粒黃豆分成兩堆,分別放在盤子的兩邊,再往盤子里倒一些水,沒過豆子,最後把蠟燭固定在其中一堆黃豆的旁邊。我把蠟燭點燃,然後小心地用杯子把蠟燭和旁邊的黃豆罩住。不一會兒,蠟燭就熄滅了,杯子里的水升高了一些,這就表示杯子里的氧氣被蠟燭燃燒盡了,因為我們前邊的自然課上學過。
我小心翼翼地把我的「發明」捧到陽台上,得意地欣賞著我的「作品」,心想:如果種子萌發不需要氧氣,那麼杯子里的和杯子外的豆子就都能萌發;如果需要氧氣,那麼杯子里的豆子就不能萌發。
4月3日 星期六 天氣 晴
兩天過去了,我的豆子發芽了嗎?早晨起來迫不及待地到陽台去看我的豆子,它們都脹開了,個子都差不多,可是還沒有發芽,真是急死我了。怎麼還不發芽呢?媽媽看見了問我:「你這個實驗怎麼做的」?我把實驗過程說了一遍,媽媽說:「你這個實驗決不可能成功的」。我疑惑不解地問:「為什麼呢」?媽媽說:「水的化學分子式是HO,水中原本含有氧」。我還是不信,一查字典,媽媽說的沒錯,可是,水要被電解才能分解出氧氣的。我想:只要我有科學的根據,實驗一定會成功的,因為我相信科學!但畢竟是第一次做,還是有些擔心,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心理還是有些壓力。
我盼望著我的小豆子快點發芽長大,這兩天盤子里的水蒸發掉了一些,杯子外邊的豆子都露出來了,於是我又往盤子里加了一點水。媽媽看見了,嘆了口氣說:「你真犟,跟你說不會成功,你還不信」。我嘴上沒說什麼,但心理卻在想:一定會成功的,因為我有科學的根據。
4月5日 星期一 天氣 晴
今天早晨我起床後,沒顧得穿好衣服就去看我的豆子。啊!杯子外邊的已經長出一點小芽了,我用尺子一量有4毫米長了,而里邊的還沒變樣,我趕緊拉過正在做飯的媽媽說:「您看,外邊的長小芽了,里邊的卻還沒變化」。媽媽說:「水裡是含有氧氣的,怎麼里邊的沒發芽呢」?我說:「那天您說完之後,我查了詞典,水裡是含有氧,但必須要被電解氧氣才能釋放出來」。媽媽又說:「有可能杯子里的發育慢,還沒長出來」。我心想:「我有科學的根據,杯子里邊水中含有的氧氣釋放不出來!」
4月7日 星期三 天氣 晴
兩天過去了,我的小豆子又長大了嗎?我好掛念你們,早晨起來我又快步地來到陽台上。哇!杯子外邊的豆芽又長大了,用尺子一量有1.1厘米長了,還長出了四、五根小小的須根,不認真看還看不出來呢!杯子里邊的還沒發芽,我心理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了。因為7天已經過去了,杯子外邊的種子萌發了,杯子罩住的豆子里的小生命沒有發育,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成功了!通過這個實驗我知道了種子萌發需要氧氣,沒有氧氣種子里的小生命就不能發育長大。我又跑著把媽媽拉過來,讓媽媽和我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媽媽拍著我的頭,誇我說:「我的兒子真棒!」
下午,我把我的「傑作」帶到了學校,讓老師看了我的「科研」成果,老師也很高興,欣慰地笑了,還誇我說:「老師教了很多年了,以前從來沒有同學想到這種實驗方法,你這奇特想法真是與眾不同!」
Ⅷ 豆芽生長記一一作文
每當我吃到味道鮮美的豆芽時,心中就會產生一個想法:能不能自己泡豆芽?今天,老師教了我們泡豆芽的方法,於是我決定試一試。
中午,我的泡豆芽行動正式開始了。我精選了二十顆飽滿的豆子,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可愛的「小胖胖」捧在手上。它們圓圓的「肚子」上有一道黑色的弧線,像娃娃的嘴唇。爸爸告訴我,這是胚芽,將來豆芽就要從這里長出來。我找來一個杯子,把它們放在裡面,加滿了水。
半個小時後,我去看我的「寶貝」,發現剛才還眉清目秀的它們已經變成了七、八十歲的「老太婆」——臉上長滿了皺紋。我好奇地問爸爸,爸爸告訴我這是因為豆子吸收了水分,表皮鼓大的緣故。
晚上,我又去看望它們,發現這次的變化非常大,豆子變成了橢圓形,直徑由5毫米變成了7毫米,皺紋消退了許多,「嘴唇」變大了一些,顏色也變深了。我很驚訝,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今天早上一醒來,我便立刻跳下床,連衣服還沒有來得及穿,就飛奔到我的豆子前。我非常驚訝,因為豆子已經「女大十八變」了!
豆子變成了一個個「小姑娘」,很飽滿,很光滑,也很可愛。長度由7毫米變成了1厘米左右,形狀變成了長方形,顏色也慢慢變淡、變白了,胚芽長得更大更飽滿了,好像要隨時把豆子撐破一樣!我正准備把豆子放下去看電視,外婆說:「你怎麼不淘豆芽呢?」我問為什麼,外婆神秘地說「你自己想一想啊。」我捧起豆子仔細觀察,想:淘豆芽大概是因為要激活豆子體內沉睡的細胞吧!正想著,一不留神,一顆豆子掉到地上立刻摔成了兩半,我拿起其中一半,發現表皮已經完全脫落了。我忽然想到:淘豆芽可能是讓豆子的「外衣」脫落,讓胚芽快快生長吧!昨天還堅不可摧的豆子,今天怎麼變得這么弱不禁風?
我按照外婆的辦法把豆子淘了兩遍。望著這些可愛的傢伙,我默默的說:小豆芽,快快長大吧!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這幾天,我一直在外旅遊,心裡老是惦記著我的小豆芽長大沒有,這次試驗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好不容易國慶假期快結束了,回到家一放下旅行包,我就沖向我的小豆芽,發現它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黃豆由長方形變成了扁平狀,並從中間裂開了一道口子,把它們一分為二;顏色變成了淡黃色、淡綠色:豆芽從豆子裡面鑽出來了,小的有3厘米,中等的有5厘米,大的甚至有8-9厘米左右!它們脆脆的、柔柔的,用手摸著滑滑的,好像用手輕輕一捏就要從裡面滲出水一樣。芽子彎彎曲曲的,遠遠看去,就像一隻只乖巧可愛的小蝌蚪。一陣微風吹來,豆香味直入我的心底。
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我想給爸爸媽媽做一道豆芽菜,讓他們也品嘗品嘗豆芽的鮮美。
Ⅸ 植物種子生長發育的過程
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種子萌發時,首先是吸水。種子浸水後使種皮膨脹、軟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過種皮進入種子內部。
同時二氧化碳透過種皮排出,裡面的物理狀態發生變化;其次是空氣,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只有種子不斷地進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最後是溫度,溫度過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種子內部營養物質的分解和其它一系列生理活動,都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的。
(9)黃豆的生長成果擴展閱讀:
休眠的種子含水量一般只佔乾重的10%左右。種子必須吸收足夠的水分才能啟動一系列酶的活動,開始萌發。不同種子萌發時吸水量不同。
含蛋白質較多的種子如豆科的大豆、花生等吸水較多;而禾穀類種子如小麥、水稻等以含澱粉為主,吸水較少。
一般種子吸水有一個臨界值,在此以下不能萌發。一般種子要吸收其本身重量的25%~50%或更多的水分才能萌發。
例如水稻為40%,小麥為50%、棉花為52%,大豆為120%,豌豆為186%。種子萌發時吸水量的差異,是由種子所含成分不同而引起的。
為滿足種子萌發時對水分的需要,農業生產中要適時播種,精耕細作,為種子萌發創造良好的吸水條件。
Ⅹ 觀察黃豆的作文生長過程150
9月29日 星期一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讓我們觀察黃豆的生長過程。回家後,我抓了一把黃豆,把它放進碗里,加了一些水,用手捏一捏,黃豆硬硬的。兩個小時後,我發現大部分黃豆的皮起了皺折,好像老奶奶臉上的皺紋。我今天就觀察到這里吧!
9月30日 星期二
今天,我再次觀察我的黃豆,發現這些黃豆變大了,與昨天相比豆子大了有兩倍左右,老奶奶臉上的皺紋消失了,豆子的表面圓圓的,就像小朋友光滑的臉蛋。 我想:小豆子明天應該會長出新芽了吧!
10月1日 星期三
果然,今天我發現一些小豆子長出新芽了,像小蝌蚪剛長出尾巴一樣好看。媽媽說:「不能再放在碗里了,上面的豆子會把下面的豆子壓得不回發芽,應該把他們平攤在盤子里。」我急忙找了一個盤子,小心翼翼地把豆子平擺在盤子里,加了一點點水,用布蓋起來。小豆子明天應該會長出更多、更長的新芽了吧!
10月2日 星期四
今天我再次觀察小豆子,所有的小豆子都長出了新芽,有些豆子的新芽已經長出有2厘米長,看上去盤子里好像小刺蝟長滿了白刺。太好了,明天我可以吃上自己親手泡的豆芽了!
10月3日 星期五
今天晚上從公園回家,我便急急忙忙跑進廚房,揭開了蓋在盤子上面的布。哇!黃豆芽長滿了一盤子,毛茸茸的,像一個白色的大絨球。晚餐時,吃著媽媽炒的豆芽菜,心裡真高興,因為它是我辛勤勞動換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