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合夥企業對外投資的股權轉讓後怎麼繳稅
合夥企業股權轉讓由合夥人分別繳納個人所得稅。
截止2019年2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切實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通知》規定:
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從事股權(票)、期貨、基金、債券、外匯、貴重金屬、資源開采權及其他投資品 交易取得的所得,應全部納入生產經營所得,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規定: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按照上述文件的規定可以判定,合夥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屬於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依據合夥企業生產經營所得採取"先分後稅"的原則。
對於個人投資人,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對於法人企業投資者,應當按適用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1)合夥企業股權轉讓個稅擴展閱讀
合夥企業的股息紅利所得如何納稅。
根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執行口徑的通知》規定:
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對外投資分回利息、股息、紅利的征稅問題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紅利,不並入企業的收入,而應單獨作為投資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以合夥企業名義對外投資分回利息或者股息、紅利的,應按《通知》所附規定的第五條精神確定各個投資者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分別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五款規定: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因此,自然人通過合夥企業持股時,從合夥企業投資的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適用個人所得稅率為20%.
❷ 合夥企業合夥人股權轉讓如何納稅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免稅收入包括: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版投資權收益。但是目前並無文件規定企業投資者從合夥企業取得的權益性收益的納稅操作程序,但合夥企業股權轉讓的稅費是根據合夥投資人的投資額以及股份多少而進行規定的。
❸ 股權轉讓中如何合理避稅(個人所得稅)
之前看過一個股權籌劃案例:
原股東在稅收優惠地新設立有限合夥企業,作為其專合夥人(LP/GP)。屬
在標的企業注冊地,將原有股東所持股權,平價或按凈資產價格轉讓至新設立的有限合夥企業。
受讓方收購有限合夥企業所持標的公司股權,支付股權轉讓費用至有限合夥企業賬戶。
有限合夥企業按照「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5%-35%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應部分地區可享受稅收優惠,可能是核定徵收,可能是財政補貼,如果是核定徵收可按照10%應稅所得率,繳納3.5%的個人所得稅,並且取得完稅證明
最後注銷有限合夥企業
等於將25%企業所得稅或20%個人所得稅,籌劃為3.5%個人所得稅。
有其他問題可進一步溝通
❹ 合夥企業發生股權轉讓行為,自然人合夥人取得的所得應該按照什麼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合夥企業的合夥人為其納稅人,合夥企業轉讓股權所得,應按照「先分後稅」原則,根據合夥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夥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合夥企業各合夥人的應納稅所得額,其自然人合夥人的分配所得,應按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❺ 轉讓合夥企業的股權的所得稅
一、合夥企業是否繳納企業所得稅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六條規定: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國家有關稅收規定,由合夥人分別繳納所得稅。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第二款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本法。由此可見,由於合夥企業本身不是法人企業,其本身是不繳納企業所得稅的。
二、合夥企業的納稅義務人是誰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合夥企業合夥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規定:
第二條 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合夥企業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三條
合夥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採取'先分後稅'的原則。'這與合夥企業法的規定'由合夥人分別繳納所得稅'是一致的,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
三、合夥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如何納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切實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通知》(國稅發〔2011〕50號)規定: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從事股權(票)、期貨、基金、債券、外匯、貴重金屬、資源開采權及其他投資品交易取得的所得,應全部納入生產經營所得,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91號)規定: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❻ 有限合夥企業股權轉讓其投資企業的股權如何交稅
不管是有限合夥還是普通合夥,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個人合夥人繳納個稅,企回業合夥人繳納企業所得稅,而不答是以整個合夥企業進行繳稅。
在股權轉讓中,作為轉讓方的普通合夥企業中的個人合夥人,需要繳納個稅。而作為轉讓方的普通合夥企業中得企業合夥人則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❼ 合夥企業股權轉讓如何征稅
這是個好問題
按照《公司法》、《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作法》的有關規定,目前個人
投資企業的形式主要有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等四
種。其中最大的區別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對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而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均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為了支持和鼓勵個人投資興辦企業,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財政部、國
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於印發〈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
的規定〉的通知》(財稅字[2000]91號),從2000年1月1日起,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
企業停止徵收企業所得稅,其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
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這個文件的下發,並不是指所有個人投資的企業都改徵
了個人所得稅,而只是對個人投資中的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改徵了個人所得稅,對個
人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仍應按原政策規定徵收企業所得稅。
❽ 合夥企業轉讓股權收入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合夥企業要繳個人所得稅,按個體工商生產經營所得計算出合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然後按分配比例將所得額分配到每個人,每個人按5級適用稅率計算應繳個人所得稅。每月預繳,年終匯算清繳。
❾ 合夥企業股權轉讓所得稅收政策
根據你的提問,經邦咨詢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切實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通知》(國稅發〔2011〕50號 )規定: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從事股權(票)、期貨、基金、債券、外匯、貴重金屬、資源開采權及其他投資品交易取得的所得,應全部納入生產經營所得,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91號)規定:第四條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按照上述文件的規定可以判定,合夥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屬於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依據合夥企業生產經營所得採取"先分後稅"的原則,對於個人投資人,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對於法人企業投資者,應當按適用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一些地方為了鼓勵股權投資類合夥企業,關於"合夥制股權基金中個人合夥人取得的收益",對不執行合夥事務的個人合夥人,按"財產轉讓所得"徵收20%的個人所得稅,對執行合夥事務的個人合夥人,則比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徵收5%至35%的累計所得稅。
例如:《上海市金融辦、上海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關於本市股權投資企業工商登記等事項的通知》(滬金融辦通[2008]3號)規定:執行有限合夥企業合夥事務的自然人普通合夥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不執行有限合夥企業合夥事務的自然人有限合夥人,其從有限合夥企業取得的股權投資收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依20%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也有部分地方對股權投資類合夥企業自然人合夥人統一按20%的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例如:北京市《關於促進股權投資基金業發展的意見》(京金融辦〔2009〕5號)規定:合夥制股權基金中個人合夥人取得的收益,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或者"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而隨著《國務院關於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國發〔2014〕62號)的下發,這些不規范的稅收優惠將逐步得到清理,國發〔2014〕62號要求各地全面清理已有的各類稅收等優惠政策,同時指出:"未經國務院批准,各部門起草其他法律、法規、規章、發展規劃和區域政策都不得規定具體稅收優惠政策".
以上就是經邦咨詢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邦咨詢,17年專注股改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