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第七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

第七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9-12 03:14:55

A. 詹成的主要科研立項/教學成果

1)數字化口譯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2007年9月立項 參加
2)國家級精品課程「英語口譯(課程系列)」 教育部2007年11月 主講教師
3)口譯研究方法論 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008年1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三)
4)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2008年6月 參加(排名第三)
5)立體化英語教學平台(Computerized English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latform)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與廣州藍鴿科技公司橫向科研項目 2009年3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三)
6)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0年2月 參加(排名第三)
7)國家級教學團隊「英語口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教育部、財政部2010年7月 核心成員
8)口譯規范描寫及其在口譯教學與評估中的應用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010年12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二)
9)翻譯專業雙學位/雙專業培養模式改革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級教學研究課題重點項目 2011年3月立項 主持
10)高層次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1年度國家人文社科項目 2011年6月立項 參加(排名第三)
11)政治會談口譯中的譯員角色 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學研究中心基地招標項目 2012年12月立項 主持
12)強化實踐教學體系,造就高水平翻譯人才 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2013年1月 參加(排名第二)
13)翻譯專業碩士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2013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 2013年12月立項 主持
14)強化實踐教學體系,造就高水平翻譯人才 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4年2月 參加(排名第二)

B. 張德鵬的獲獎情況

(1)2000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
(2)2012年獲廣東省2010-201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3)2011年獲全國總工會「2010年度全國工會理論研究優秀論文和調研報告評選二等獎(排名第一);
(4)2001、2003年均獲廣東工業大學教學優秀一等獎(排名第一);
(5)2010年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
(6)2011年廣東工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
(7)2014年第七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C. 錢揚義的研究成果概述

在 Asia-Pacific Ecation Researcher(SSCI)、《化學通報》、《課程·教材·教法》、《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現代教育技術》、《遠程教育雜志》等(CSSCI雜志)和《中國考試》、《化學教育》等核心期刊以及大學學報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申請國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2項;獲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4項(2項排名第一,2項第2),在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等出版社出版教材與著作10部(獨著或第一作者),著作於2004、2006年獲得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頒發的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優秀資源」獎和「推薦使用資源」獎。編寫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化學》(上、下,科學出版社)在全國15省發行150萬冊。課題「數字化手持技術理科探究實驗室建設」 已在全國10餘所大學、50餘所中小學建立實驗研究基地。自主開發的「我愛你化學網」包括10個網站。學術交流方面已與美國、新加坡和以色列有關專家建立了學術交流渠道,2008年訪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009年成功承辦了「第四屆全國化學教師教育學術研討會」並做大會報告;培養的研究生來自四川大學、華南師大、安徽師大、湖南師大、四川師大、河北師大和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招收的本科專業除了化學(教育)外,還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以及「材料科學」專業;在讀的研究生有的獲得「南粵優秀研究生」和「曾永裕獎學金」,有的出國繼續深造,就業優良。

D. 廣東省教育廳發教學成果獎要不要扣稅

看獎學金額,一般不要扣的

E. 程煥文的獲獎情況

(一)、教學獎
1. 1991年12月21日,獲「中山大學1991年度紀念馬應彪獎勵金」
1994年9月6日,被評為廣東省1994年「南粵教壇新秀」
2. 1999年11月,獲「中山大學黃桂清獎教金」
3. 2004年7月,「圖書館學專業課程體系創新」,獲中山大學第五屆教學成果一等獎(本人署名第二)。
4. 2005年3月「圖書館學專業課程體系創新」,獲第五屆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省級二等獎(本人署名第二)
5. 2005年6月,「信息資源共享」課程,被評為中山大學2005年精品課程。
6. 2005年8月,「信息資源共享」課程,被教育部圖書館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參評國家級精品課程。
(二)、科研獎
1. 1989年4月,論文《藏而致用 流通開放——中國古代私人藏書的本質和主流》獲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學術論文青年獎」(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
2. 1989年10月,論文《藏而致用 流通開放——中國古代私人藏書的本質和主流》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周年、中國圖書館學會成立10周年「圖書館學、情報學特別獎」(中國圖書館學會)
3. 1989年10月,論文《中華民國時期圖書館學術史序說》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
立40周年、中國圖書館學會成立10周年「圖書館學、情報學優秀論文獎」(中國圖書館學會)
4. 1992年6月,論文《世界書目控制:現狀、趨勢與策略》獲廣東省優秀自然
科學研究成果「優秀論文三等獎」(廣東省自然科學技術協會)
5. 1995年5月,著作《中國圖書文化導論》獲廣東省高等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出版基金「一等資助」
6. 1998年9月,著作《中國圖書文化導論》獲廣東省普通高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著作三等獎」(廣東省高等教育廳)
7. 1998年12月,著作《中國圖書文化導論》獲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著作三等獎」(教育部,)
8. 1998年9月,獲1991至1997年度「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論文)優秀工作者」獎
9. 1998年12月,獲1991至1997年度「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著作桐山獎勵證書和獎勵金」
10. 1999年9月,著作《中國圖書館學教育之父——沈祖榮評傳》獲廣東省第六次社會科學成果「著作三等獎」(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11. 2004年10月,《裘開明圖書館學論文選集》,獲中國圖書館學會第二屆圖書館學情報學學術成果獎著作二等獎。
(三)、其他獎勵
1. 2000年7月1日,獲「中山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 2004年12月,被評為「教育部200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F. 彭勝權的成果獎項

彭教授從事中醫教學、醫療、科研工作40餘年,成績斐然,桃李芬芳,於1998年獲廣東省中醫葯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尤其注重臨床,主持總結「大膽改革,回歸臨床,首創溫病學教、醫、研三位一體新體制」教研項目,獲1993年「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省級二等獎」。「中醫類專業課程優化整合的研究與實踐」 2004年獲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全國中醫葯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5年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03年在廣州抗擊「非典」戰役中貢獻卓著,先後獲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抗「非典」一等功、中共廣東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抗非典模範」、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和獎章。共培養博士15名、碩士生5名。主編、參編出版著作二十六部,包括國家新版規劃教材《溫病學》、《中醫葯高級叢書?溫病學》、《中醫生手冊》、《中醫急症實用手冊》等,在省級以上雜志發表論文60餘篇。曾多次被邀赴日本及芬蘭、港澳台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和教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獎,主編《中醫內科學》獲1996年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優秀教材二等獎;《紫地合劑開發研究》獲1998年國家教委三等獎;《血證系列研究》獲1998年廣東省中醫葯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中醫名言錄》獲1991年廣東省中醫葯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G. 朱義坤的獲獎情況

(1)2015,廣東省首屆特支計劃「教學名師」。
(2)2014年,「CEPA條件下跨境法律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獲廣東省第七屆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一等獎。
(3)2013年,《董事會結構性偏見的心理學機理及問責路徑》獲第六屆中國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三等獎。
(4)2011年,入選教育部2010年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NCET-10-0122)。
(5)2011年,《論董事問責的誠信路徑》獲廣東省2008-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6)2015年,《董事問責標準的重構》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7)2010年,獲「第五屆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8)2010年,「中國法全英教材系列」獲廣東省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9)2009年,《商法學:原理·圖解·實例》獲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教材獎一等獎。
(10)2010年,「盡快制定人口國際化條件下的外國人管理與服務地方性法規」的提案獲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獎。
(11)2006年,《簡明中國法》(英文版)獲司法部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優秀作品獎。
(12)1998年,《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經濟發展與法制轉型》獲廣東省第二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13)1996年,《海峽兩岸經貿關系與兩岸關系立法》獲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證書。

H. 陳六平的科研和成績

化學反應動力學,流體分子動力學,高壓化學,超臨界流體技術及其應用。
講授的主要課程:
本科生課程:《物理化學》,《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物理化學實驗》,《化學動力學》,《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
研究生課程:《現代物理化學專題》,《試驗研究方法》,《統計熱力學等》。 教學成果獎
(1)「『開放式、研究性'實驗與化學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榮獲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0),成果完成人:陳六平,謝天堯,劉鵬,楊洋溢,瞿俊雄。(2)「化學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榮獲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0),成果完成人:童葉翔,陳六平,毛宗萬,符若文,陳小明。(3)「高等化學資源共建共享平台」 榮獲2005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5年9月),成果完成人:程鵬,車雲霞,高佔先,張新祥,劉志廣,葉汝強,李炳瑞,馬玉龍,沈文霞,李士雨,陳六平,裴偉偉,孫宏偉,張寶申等;成果完成單位:南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蘭州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等。(4) 「化學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榮獲中山大學2004年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4年7月),成果完成人:陳小明,童葉翔,毛宗萬,陳六平,張仁俊。2004年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4年12月,廣東省教育廳)。(5)「結合科研,自主研發新型儀器裝置用於實驗教學的實踐」 榮獲中山大學2004年實驗教學研究改革成果獎二等獎(2005年5月),成果完成人:鄒世春,陳六平,謝天堯,余小嵐,童葉翔,張仁俊。(6)「科研與教學相結合,以科研成果充實更新實驗教學內容」 榮獲中山大學2004年校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4年7月),成果完成人:謝天堯,蔡沛祥,張仁俊,童葉翔,陳六平。(7)「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創新化學實驗教學體系與研究實踐獲得2002中山大學「實驗教學改革成果獎」(2002年12月),成果完成人:陳六平,毛宗萬,石建新,張仁俊,童葉翔,許遵樂。(8)「『物理化學』教學、實驗和實習三位一體化的改革與實踐」獲中山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1月),成果完成人:童葉翔、陳六平、劉冠昆、余小嵐、黃鍾奇。 榮獲第五屆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10年3月10日),廣東省教育廳榮獲2009年「芙蘭突出貢獻獎」,2009年11月,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榮獲2007年寶鋼優秀教師獎(2007年12月),寶鋼教育基金會。
榮獲中山大學第二屆校級教學名師獎(2006年4月),中山大學。
被評為廣東省 2004年南粵優秀教師(2004年9月),廣東省教育廳。
榮獲中山大學2003年度蔡冠深獎教金(2003年12月),中山大學。
榮獲化學學院「53獎教金」獎勵(2003年11月),中山大學化學學院。
被評為中山大學2002年度本科教學優秀信息員(2003年6月),中山大學教務處。
被評為中山大學2002年教育技術應用先進個人(2002年12月),中山大學。
·被評為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師德建設積極分子」(2001年11月),中山大學化學學院。 1. 陳六平,余小嵐,古喜蘭,楊薇,李瑞英,方北龍,「開設研究型實驗, 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高校化學教學成果擷英》──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六屆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選集,西北大學化學系編,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303-304
2. 陳六平,童葉翔,劉冠昆,黃鍾奇,「物理化學課堂教學與基地實習相結合的嘗試」, 《高
校化學教學成果擷英》──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六屆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選集,西北大學化學系編,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305-306
3. 鄭俊曦,胡宇芬,陳六平,童葉翔,余向陽,「『物理化學與實驗』網路多媒體教學系
統」,現代計算機,2000,(10),67-69
4. 鄭俊曦,余小嵐,陳六平,李瑞英,楊薇,余向陽,「計算機自動控制燃燒熱測定」,現
代計算機,2000,(10),88-89
5. 陳六平,劉冠昆,童葉翔,黃鍾奇,古喜蘭,余小嵐,方北龍,洪惠嬋,「理論與實踐
相結合, 培養創新型的高素質人才」,《改革與實踐》──中山大學本科教學改革論文集 (七),中山大學教務處編,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 p. 29-37
6. 陳六平,沈玉棟,林盛陳六平,沈玉棟,林盛煜,胡宇芬,「亞臨界液體萃取實驗」,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化學專刊,2001,47,153-155
7. 陳六平,童葉翔,張仁俊,「現代化學技術實驗室的創建及其特色」,《實驗教學改革與
探索(二)》,邱仲興主編;卓光炳常務副主編,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8,p. 168-171
8. 張仁俊,童葉翔,陳六平,構建「『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創新化學實驗教學體系
的探索「,《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三)》,林明河主編;邱仲興常務副主編,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6,p. 26-30
9. 余小嵐,陳六平,李瑞英,楊薇,曾蘭珍,「微機控制燃燒熱測定儀的研究」,大學化學,
2002,17(2),39-40
10. 陳六平,古喜蘭,余小嵐,方北龍,沙勵嫦,李瑞英,楊薇,等七人「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
培養創新化學人才」,《教學研究與實踐》,中山大學教務處編,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8,p.20-27

I. 徐小明的獲獎情況

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多足步行機器人運動規劃與控制的研究」(2005)排名第11
獲第二屆廣東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二等獎(2006)指導教師
獲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廢棄塑料用氣泡膜成套設備」(2009年) 排名3
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2008年) 指導教師
獲第三屆廣東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2008年)指導教師
獲第七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2010年)指導教師
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地方工科院校實驗課程化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2009年)排名3
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0年) 排名3
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0年) 排名3

J. 省級教學成果獎項有何用途

一封我的老母親的來信,
譯者:陳黎張芬齡
苦悶,苦悶是我的遺產,
這里連鍾乳的分秒也停止了滴落。
以及他們分量極微的不相似。
透是別離;哈哈

閱讀全文

與第七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