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奔小康成果

奔小康成果

發布時間:2021-09-09 00:15:37

㈠ 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成果是什麼

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成果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較富裕。

㈡ 建成小康社會現階段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祖國六十年的變化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來,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六十年裡,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六十年來,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六十年來,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以前,農村人知識很少,只知道勞作.現在,「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連許多老年人都發奮學習.農業不僅用上了力氣,同時也充分運用上了智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以前,農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過的都是苦日子.現在,農村人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臟又亂.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綠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我堅信,中國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回答人的補充 2009-07-28 16:35 2009年,我們的共和國已經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回顧過去,我們豪情滿懷;放眼未來,我們信心百倍.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從北京天安門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新中國成立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第一,表明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第二,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第三,宣告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一,建國六十年來,社會主義制度已在中國大地上紮根、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建立了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沒收了大官僚壟斷資本,通過土地改革,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作為階級的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就從根本上鏟除了階級剝削的根源,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現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
消滅了剝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最根本的優點,從此全體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與共,每個人的利益都依賴於國家、集體事業的發展.人們在生產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協作關系.盡管在人民內部還有矛盾,但這種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暫時的,只要正確處理,就不難解決.
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由於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們有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把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就是我國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它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經過全體人民的奮斗,一定能實現.對於這一點,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有著堅強的共同信念,並由此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決定了我們的生產力能夠高速度地向前發展.建國60年來,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工業的發展上,我們只用了20多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半個多世紀走過的路程.我們的農業、交通運輸、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實現「四化」創立了可以依靠的前進陣地.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社會主義制度在人類歷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它還不完善,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到挫折,出現反復,但這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有了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同時吸收世界各國的進步因素,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正在日益顯示出來,它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必將趕上和超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二,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扭轉了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左」傾路線,標志著「以階級斗爭為綱」時代的結束,開啟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從那時以來的30年,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改革開放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斗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國,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30年,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上走過了輝煌的歷程,這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國人民在建國以後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30年的改革開放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給中國帶來了持續快速的發展.文革中一度瀕臨崩潰邊緣的中國經濟,到今天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三.老百姓從溫飽不足到吃飽穿好,不少人還買房買車,到國外旅遊.從抗震救災中,從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中,從神七飛天太空行走中,我們進一步看到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經驗告訴我們,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重要論斷,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就是要讓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實現偉大復興.
三,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
胡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胡書記指出: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的黨中央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集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制定和作出了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整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在又為我們提出了振奮人心的奮斗目標,只要我們在黨的領導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

㈢ 從哪些真實事件反映小康社會的成果

中國出國旅遊人數世界第一,汽車等大型高額消費逐年提升,工資逐年上漲,人們可支配收入越來越多,節假日越來越多,假日經濟效益明顯等等,都可以說明。

㈣ 請從身邊的事例說說小康社會建設取得哪些成就

小康社會其實也米有什麼,就是大家有飯吃,有房住,有衣穿,豐衣足食

㈤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後,我國人民可以共享哪些成果

可以肯定,經濟實力雄厚了,社會發展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就會相應得到提高,社會的公共設施建設水平也會進一步提高,關系民生社稷的公共事業(教育、醫療、交通、通信以及救助等等)也會進一步發展,因此老百姓可以在國家資源分配格局中獲得(共享)一些看得見的實惠,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按勞分配的基本分配製度,還是要堅持,如果不努力勞動(工作),那也只能在進步的社會中共享公共資源,一個公平的社會是不會允許「坐享其成」成為公正規則的。 追問: 確實要杜絕坐享其成,要成根本出發,以先富帶後富,以城鎮帶農村,以實現共同富裕,並加上精神上的提高,才是全面小康,所以有坐享其成的事想就不是全面小康了,我的問題是全面小康後,人民可共享哪些成果 回答: 依我各人看,可以共享的成果有好多好多。具體說的話,列舉一下吧:首先是溫飽,這一塊主要是向低收入人群(弱勢人群、殘疾人群、低能人群)提供基本救助(解決吃飯、穿衣、居住等生存問題)。其次是社會制度(主要是法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包括建設更加合理的社會制度),這是全社會人的大事,好的制度可以為人們保障好的社會環境,保障人們享有充分的自由。再次就是較高水平的公共事業和合理的完備的基礎設施。包括教育、醫療、交通、通信、環境保護、危機處理等等。最後就是發達的科學技術成果。這就多了去了,包括引領人類的太空尖端科技和改變微環境的什麼粒子量子基因科技,當然包括身邊的事事物物,起碼覺得現在的鞋子比15年前的鞋子要舒服多了。當然,還有好多好多,你也可以展開想像呀以上是鄙人拙見,望予評論 歌羅西て 的感言: 謝謝啊,回答的挺好的。

㈥ 關於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的詩句20行

描寫「百年追夢全面小康」的詩句有:
1)全民參與奔小康,家喻戶曉達小康
2)增收致富奔小康,惠民濟民創和諧
3)一心一意謀發展,齊心協力奔小康
4)同心同德,扎實工作,為建設全面小康而奮斗
5)合力共建小康社會,全民共享小康幸福
6)呵護藍天清水綠地,共建美好小康家園
7)關注民生,共享成果,提高全面小康認可度
8)萬眾一心,奮力拚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9)全民共建小康社會,全民共享小康幸福
10)關注小康建設進程,感受小康建設成果
11)不等不靠走小康之路,創業創新建美好家園
12)認識小康,感受小康,關注小康,建設小康
13)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4)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全面小康社會
15)共創小康社會,共享美好生活
16)堅持富民優先,建設小康社會
17)共建小康社會,群眾多得實惠
18)實現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
19)人人了解小康,人人建設小康
20)認知認同小康,共建共享小康
全面小康,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核心在全面,要求經濟社會發展不能有短板,十三五期間,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放在補齊全面小康的短板上,做到一個都不能少,一項都不能缺,一步都不能慢。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後沖刺。

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面"體現在哪些方面

1、從宏觀上規定了要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


2、從總體上規定了全社會成員不僅實現溫飽,而且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3、要求在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生存性需求的基礎上,能夠充分享受健康向上、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各種文化娛樂。


4、在促使城鄉居民和個人消費水平從初步小康向比較殷實的小康邁進的同時,能夠提供足夠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5、在提高生活消費水平的前提下,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6、在人得到全面發展的同時,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7、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

(7)奔小康成果擴展閱讀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習近平說,從現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㈧ 關於「百年追夢全面小康」的20行詩句有哪些

描寫「百年追夢全面小康」的詩句有:

1)全民參與奔小康,家喻戶曉達小康

2)增收致富奔小康,惠民濟民創和諧

3)一心一意謀發展,齊心協力奔小康

4)同心同德,扎實工作,為建設全面小康而奮斗

5)合力共建小康社會,全民共享小康幸福

6)呵護藍天清水綠地,共建美好小康家園

7)關注民生,共享成果,提高全面小康認可度

8)萬眾一心,奮力拚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9)全民共建小康社會,全民共享小康幸福

10)關注小康建設進程,感受小康建設成果

11)不等不靠走小康之路,創業創新建美好家園

12)認識小康,感受小康,關注小康,建設小康

13)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4)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全面小康社會

15)共創小康社會,共享美好生活

16)堅持富民優先,建設小康社會

17)共建小康社會,群眾多得實惠

18)實現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

19)人人了解小康,人人建設小康

20)認知認同小康,共建共享小康

全面小康,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核心在全面,要求經濟社會發展不能有短板,十三五期間,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放在補齊全面小康的短板上,做到一個都不能少,一項都不能缺,一步都不能慢。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後沖刺。

㈨ 脫貧奔小康社會階段性成果是什麼

我品備小康社會階段性成果是什麼?就是大家都脫貧呀,然後實現全面健康,建成小康社會

㈩ 奔小康奮斗目標是什麼

小康社會是一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特別是經濟實力將會顯著增強的社會發展階段。進入小康社會時,我們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而人口已有12億到12億5000萬,那麼就意味著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萬到1萬2000億美元了。也就是說,在小康社會發展過程中,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800到1000美元向前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總量將一步一步地走在世界的前列。

閱讀全文

與奔小康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