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建設項目用地勘測定界成果報告書

建設項目用地勘測定界成果報告書

發布時間:2021-09-08 22:36:20

1. 哪些項目必須做用地勘測定界

分批次建設項目用地、圈內單個項目用地、圈外單獨選址建設項目

2. 公路佔地面積以施工圖為准還是以勘測定界圖為准

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印發《建設項目用地勘測定界技術規程(試行)》的通知

圖紙類型 1:500 1:1000或1:2000 薄膜圖 0.8mm 0.6mm 藍曬圖 1.2mm 0.8mm

7.4 用地管理圖上所給的用地界線與鄰近地物界線的間距差不得大於1.2mm.

7.5 界址邊丈量中誤差不得大於5cm.

7.6 圖上兩次面積量算的較差限差

——

Δ≤0.0003m√P

P是宗地面積(單位:平方米)

7.7 幾何圖形法兩次計算面積的誤差

——應小於2.04ML√P

ML是界址邊丈量的中誤差(單位:米)P是宗地面積(單位:平方米)。

7.8 平面控制網測量

7.8.1 首級控制等級應遵照下表

8.成果資料及檢查驗收

8.1 成果資料

勘測定界內業資料整理結束後,應提交勘測定界圖、外業記錄、計算手簿、控制網點圖、平差計算資料等內外業資料及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供土地管理部門審查核定。

技術報告書內容包括勘測定界技術說明、勘測定界表、勘測面積表、土地分類面積表、用地范圍略圖、界址點坐標成果表和界址點點之記,將上述內容按目錄、說明、表格、略圖等裝訂成冊(見附錄七)。

8.2 成果資料的檢查

檢查工作是勘測定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應以本規程為依據,嚴格進行內外業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細部測量、勘測定界圖和技術報告書等內外業觀測記錄、計算資料及圖件,實施單位須提供詳細的自檢報告。

8.3 驗收工作

勘測定界工作完成後,應由有權批准用地的人民的土地管理部門指派已取得「土地勘測許可證」的勘測單位,按本技術規程的要求驗收,提交驗收報告(見附錄五)。

9.提交資料

承擔將驗收合格後的勘測定界成果資料一式三份,分別提交給用地單位、呈報和審批該建設項目用地的土地管理部門。

10.重新勘測定界

依法批準的建設項目用地范圍、面積與呈報的不一致時,須根據審批結果對變化的部分重新進行勘測定界。重新勘測定界成果經驗收合格後,按上款提交資料。

附錄一 勘測定界圖(樣圖)(略)

說明:若同一塊用地由多幅圖紙拼接,面積數字應注記在較大一塊的圖幅內,其他圖幅內只注記「徵用」、「代征」等文字。定界范圍窄長或范圍太小無法注記時,可用引線(黑色)劃在空餘處注記。加蓋勘測定界專用章,應不避蓋定界圖式符號和文字數字注記。文字注記和符合按《勘測定界圖例》規定。

附錄二 鐵路線路勘測定界圖(樣圖)(略)

該圖是利用既有線確定用地范圍。如圖中5.5/226.3.分子5.5表示新征至既有線的間距,分母226.3表示里程的尾數。從K65+000樁以南,里程為65226.3米。

每個項目征地、代征、臨時用地等用地面積統計數字注記在線路起點那張圖上。每張圖紙加蓋一個勘測定界專用章。

附錄三 輸電線路定界圖(樣圖)(略)

說明:鐵塔及電桿按圖例繪紅色符號,鐵塔根據實際尺寸在圖上按比例繪制並注記相應編號。桿間用紅線畫出1cm表示連接方向,臨時用地范圍用黑線表示。

每個項目征地,臨時用地等面積注記在線路起點圖,每張圖紙只蓋一個勘測定界專用章。

附錄四 勘測定界圖例(略)

3. 土地審批程序流程是什麼

一、農用地轉用、土地徵收建設項目用地預審

(一)、申報材料

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報告

2、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工業建設項目用地)

3、項目用地平面布置圖

(二)、辦事程序

提出申請——現場踏查——辦理項目用地預審手續——區國土資源局初審——上報省國土資源廳審批

(三)、承諾時限

對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大廳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上報吉林省國土資源廳審批

(四)、收費標准

二、單位使用國有土地建設項目用地審批

(一)、申報材料

1、建設項目用地申請(指單位用地)

2、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3、原國有土地使用證

4、房屋產權使用證

5、廢棄地鑒定書及現狀照片(指占國有廢棄地的)

6、國有土地權屬證明(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除外)

7、項目立項批准文件(指單位用地的)

8、身份證復印件(①個人申請用地提供本人身份證復印件;②單位申請用地提供單位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9、用地單位資質證明(指單位用地,包括組織代碼證和企業營業執照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部隊除外)

10、土地評估報告

1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劃撥供地除外)

12、項目平面布置圖

13、勘測定界報告書及勘測定界報告圖(指單位用地)

商業、旅遊、房地產開發等經營用地一律實行踏查——辦理用地手續——上報初審——例會審查——區政府審批——大廳核發《建設用地批准》

(二)、辦事程序

提出申請——領取審批表——現場委託——實地踏查——辦理用地手續——上報初審——例會審查——區政府審批——大廳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三)、承諾時限

對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受理之日起,單位申請項目用地30個工作日內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三、城鎮職工佔用國有非農用地建房用地審批

(一)、申報材料

1、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2、原國有土地使用證;

3、房屋產權所有證;

4、廢棄地鑒定書及現狀照片(指占國有廢棄地的);

5、國有土地權屬證明(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除外);

6、身份證復印件;

7、土地評估報告(劃撥供地除外);

8、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劃撥供地除外);

(二)、辦事程序

大廳受理申請——領取審批表——現場實地踏查——辦理用地手續——上報初審——局例會審查——區政府審批——大廳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三)、承諾時限

對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理。

(四)、收費項目、依據及標准

四、農民建房用地審批

(一)、申報材料

1、公告(指新申請宅基地)

2、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征

3、社員大會討論意見表(指新申請宅基地)

4、宅基地使用土地協議或證明(指新申請宅基地)

5、廢棄地鑒定書及現狀照片(指新申請宅基地佔集體廢棄地的)

6、原集體土地使用證(指翻建、擴建)

7、申請人戶口簿復印件

8、佔用耕地的附上耕地佔用票據

(二)、辦事程序

各鄉、鎮、街國土所對申請人是否符合用地條件進行初審——聯合踏查領取審批表——受理——上報審查——例會審批——大廳核發《宅基地批准書》

(三)、承諾時限

對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理農民建房審批手續。

五、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企業、興建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使用集體建設用地、未利用土地(2公頃以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不收費、審批

(一)、申報材料

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表

2、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報告

3、聯建協議(本集體經濟組織自行建設的除外)

4、建設項目用地申請

5、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6、計委立項批復文件

7、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批復

8、聯建協議(本集體經濟組織自行建設的除外)

9、原集體土地使用證

10、勘測定界報告書及勘測定界報告圖

11、項目用地平面布置圖(①由具有設計資質的單位繪制;②用地范圍內的建築物、構築物要標註定位點、主要設計數據;③設計說明:用地平衡、經濟技術指標、建築物統計及其它說明事項;④設計單位曬圖、蓋章確認)

12、其他相關材料

(二)、辦事程序

提出申請——受理——現場踏查——辦理項目用地審批手續|——例會審查——上報區政府審批——大廳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三)、承諾時限

對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大廳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辦理建設項目用地審批手續。

六、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探臨時使用土地審批

(一)、申報材料

1、臨時使用土地申請

2、臨時使用土地補償協議(指申請臨時使用土地的單位與被佔地單位或個人簽訂的土地補償協議)

3、臨時用地合同

4、采礦許可證

5、安全生產許可證

6、環境保護許可證

7、水保合格證

8、使用炸葯許可證

9、使用林地許可證(指臨時佔用林地的)

10、廢棄地鑒定書及現狀照片(指臨時佔用廢棄地的)

11、企業營業執照

12、臨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13、勘測定界報告書及勘測定界報告圖

(二)、辦事程序

提出申請——聯合踏查——受理——領取臨時用地審批表——現場委託——辦理臨時用地手續——上報初審——例會審查——區政府審批——大廳核發《臨時用地批准書》

(三)、承諾時限

對於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大廳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

七、土地登記和換發土地證書

(一)、登記申請者應提交的材料

1、土地登記申請書

2、土地登記法人代表身份證明書

3、土地登記委託書

4、地籍調查法人代表身份證明書

5、土地權屬來源證明文件

6、指界委託書

7、地上建築權屬來源證明書

8、企業營業執照代碼證及復印件

9、宗地圖

10、委託人或委託代理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11、地籍調查表內四鄰簽字蓋章及資料

(二)、土地登記審核標准

權屬合法、界址清楚、面積准確、四鄰簽字無爭議

(三)、土地登記的主要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實施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3、《土地登記規則》;

4、《吉林省土地登記條例》;

5、國土資源部及省有關規范性文件。

(四)、土地登記程序

本人申請——地籍調查——審核填表——上報審批

一、農用地轉用、土地徵收建設項目用地預審

(一)、申報材料

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報告

2、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工業建設項目用地)

3、項目用地平面布置圖

(二)、辦事程序

提出申請——現場踏查——辦理項目用地預審手續——區國土資源局初審——上報省國土資源廳審批

(三)、承諾時限

對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大廳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上報吉林省國土資源廳審批

(四)、收費標准

二、單位使用國有土地建設項目用地審批

(一)、申報材料

1、建設項目用地申請(指單位用地)

2、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3、原國有土地使用證

4、房屋產權使用證

5、廢棄地鑒定書及現狀照片(指占國有廢棄地的)

6、國有土地權屬證明(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除外)

7、項目立項批准文件(指單位用地的)

8、身份證復印件(①個人申請用地提供本人身份證復印件;②單位申請用地提供單位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9、用地單位資質證明(指單位用地,包括組織代碼證和企業營業執照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部隊除外)

10、土地評估報告

1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劃撥供地除外)

12、項目平面布置圖

13、勘測定界報告書及勘測定界報告圖(指單位用地)

商業、旅遊、房地產開發等經營用地一律實行踏查——辦理用地手續——上報初審——例會審查——區政府審批——大廳核發《建設用地批准》

(二)、辦事程序

提出申請——領取審批表——現場委託——實地踏查——辦理用地手續——上報初審——例會審查——區政府審批——大廳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三)、承諾時限

對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受理之日起,單位申請項目用地30個工作日內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三、城鎮職工佔用國有非農用地建房用地審批

(一)、申報材料

1、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2、原國有土地使用證;

3、房屋產權所有證;

4、廢棄地鑒定書及現狀照片(指占國有廢棄地的);

5、國有土地權屬證明(有國有土地使用證的除外);

6、身份證復印件;

7、土地評估報告(劃撥供地除外);

8、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劃撥供地除外);

(二)、辦事程序

大廳受理申請——領取審批表——現場實地踏查——辦理用地手續——上報初審——局例會審查——區政府審批——大廳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三)、承諾時限

對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理。

(四)、收費項目、依據及標准

四、農民建房用地審批

(一)、申報材料

1、公告(指新申請宅基地)

2、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征

3、社員大會討論意見表(指新申請宅基地)

4、宅基地使用土地協議或證明(指新申請宅基地)

5、廢棄地鑒定書及現狀照片(指新申請宅基地佔集體廢棄地的)

6、原集體土地使用證(指翻建、擴建)

7、申請人戶口簿復印件

8、佔用耕地的附上耕地佔用票據

(二)、辦事程序

各鄉、鎮、街國土所對申請人是否符合用地條件進行初審——聯合踏查領取審批表——受理——上報審查——例會審批——大廳核發《宅基地批准書》

(三)、承諾時限

對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理農民建房審批手續。

五、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企業、興建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使用集體建設用地、未利用土地(2公頃以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不收費、審批

(一)、申報材料

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表

2、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報告

3、聯建協議(本集體經濟組織自行建設的除外)

4、建設項目用地申請

5、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6、計委立項批復文件

7、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批復

8、聯建協議(本集體經濟組織自行建設的除外)

9、原集體土地使用證

10、勘測定界報告書及勘測定界報告圖

11、項目用地平面布置圖(①由具有設計資質的單位繪制;②用地范圍內的建築物、構築物要標註定位點、主要設計數據;③設計說明:用地平衡、經濟技術指標、建築物統計及其它說明事項;④設計單位曬圖、蓋章確認)

12、其他相關材料

(二)、辦事程序

提出申請——受理——現場踏查——辦理項目用地審批手續|——例會審查——上報區政府審批——大廳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三)、承諾時限

對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大廳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辦理建設項目用地審批手續。

六、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探臨時使用土地審批

(一)、申報材料

1、臨時使用土地申請

2、臨時使用土地補償協議(指申請臨時使用土地的單位與被佔地單位或個人簽訂的土地補償協議)

3、臨時用地合同

4、采礦許可證

5、安全生產許可證

6、環境保護許可證

7、水保合格證

8、使用炸葯許可證

9、使用林地許可證(指臨時佔用林地的)

10、廢棄地鑒定書及現狀照片(指臨時佔用廢棄地的)

11、企業營業執照

12、臨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13、勘測定界報告書及勘測定界報告圖

(二)、辦事程序

提出申請——聯合踏查——受理——領取臨時用地審批表——現場委託——辦理臨時用地手續——上報初審——例會審查——區政府審批——大廳核發《臨時用地批准書》

(三)、承諾時限

對於手續齊全、符合用地條件的,自大廳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

七、土地登記和換發土地證書

(一)、登記申請者應提交的材料

1、土地登記申請書

2、土地登記法人代表身份證明書

3、土地登記委託書

4、地籍調查法人代表身份證明書

5、土地權屬來源證明文件

6、指界委託書

7、地上建築權屬來源證明書

8、企業營業執照代碼證及復印件

9、宗地圖

10、委託人或委託代理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11、地籍調查表內四鄰簽字蓋章及資料

(二)、土地登記審核標准

權屬合法、界址清楚、面積准確、四鄰簽字無爭議

(三)、土地登記的主要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實施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3、《土地登記規則》;

4、《吉林省土地登記條例》;

5、國土資源部及省有關規范性文件。

(四)、土地登記程序

本人申請——地籍調查——審核填表——上報審批

4. 土地勘界工作如何進行

1、成立外業調查組 。(數據調查)

2、成立外業測量組 。(實地測量)

3、成立內業整理組進行內業資料的整理和匯總工作。搜集用地范圍附近原有平面控制點坐標成果、控制點點之記、控制點網圖、原控制網技術設計書、有關坐標系統的投影帶、投影面等資料,作為布設勘測定界控制網的依據。

(4)建設項目用地勘測定界成果報告書擴展閱讀:

土地勘界的主要作用:

(一)擬訂地質勘查和石油、天然氣、煤層氣、頁岩氣等礦產資源管理的法規和政策,並組織實施。

(二)組織礦產資源、海洋資源調查評價,編制地質勘查專項規劃,並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三)管理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組織實施國家重大地質勘查專項,負責中央級地質勘查項目計劃管理與成果效益評估。

(四)實施地質勘查行業管理,負責地質勘查資質審批和監督管理;指導地質勘查行業改革與發展,聯系有關行業協會。

(五)擬訂石油、天然氣和煤層氣礦產資源戰略、規劃,並組織實施。

(六)負責石油、天然氣和煤層氣礦產資源國家規劃礦區和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礦區的管理。

(七)負責石油、天然氣和煤層氣礦產資源探礦權、采礦權審批登記發證,管理探礦權、采礦權資料庫,負責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的確定,審核對外合作勘查、開采區塊。

(八)負責石油、天然氣和煤層氣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權屬管理,調處重大權屬糾紛。管理油氣督察員隊伍,負責油氣探礦權、采礦權以及對外合作區塊的監督管理,維護勘查開采秩序。

(九)負責匯總分析全國地質勘查成果、地質勘查行業和石油、天然氣、煤層氣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情況。

(十)承辦部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5. 事業單位辦土地證需要哪些材料

事業單位辦土地證需要的材料如下:
① 政府批准文件;
② 征地紅線圖;
③ 土地測量宗地圖;
④ 法人代表身份證;
⑤ 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⑥ 土地使用合同(出讓方式取得使用權);
⑦ 按批文中規定須提交的收費***復印件;
⑧ 規劃許可證

6. 建設項目用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編制費用怎麼計算

面積*0.37平方米/元+項目坐標拐點*648.5元/點。

中准價=工程勘查實物工作收費+工程勘查技術工作收費。

原則:

1、符合國家土地、房地產和城市規劃等有關法律的原則;

2、符合實事求是的原則;

3、符合地籍信息管理的原則;

4、符合充分應用地籍資料的原則;

5、符合有效檢核的原則。

材料

建設單位提出用地申請時,應當填寫《建設用地申請表》,並附具下列材料:

(一)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

(二)建設項目批准、核准或者備案文件;

(三)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批准或者審核文件。

建設項目擬佔用耕地的,還應當提出補充耕地方案;建設項目位於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還應當提供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

7. 勘測定界的技術要求都有什麼

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印發《建設項目用地勘測定界技術規程(試行)》的通知

圖紙類型 1:500 1:1000或1:2000 薄膜圖 0.8mm 0.6mm 藍曬圖 1.2mm 0.8mm

7.4 用地管理圖上所給的用地界線與鄰近地物界線的間距差不得大於1.2mm.

7.5 界址邊丈量中誤差不得大於5cm.

7.6 圖上兩次面積量算的較差限差

——

Δ≤0.0003m√P

P是宗地面積(單位:平方米)

7.7 幾何圖形法兩次計算面積的誤差

——應小於2.04ML√P

ML是界址邊丈量的中誤差(單位:米)P是宗地面積(單位:平方米)。

7.8 平面控制網測量

7.8.1 首級控制等級應遵照下表

8.成果資料及檢查驗收

8.1 成果資料

勘測定界內業資料整理結束後,應提交勘測定界圖、外業記錄、計算手簿、控制網點圖、平差計算資料等內外業資料及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供土地管理部門審查核定。

技術報告書內容包括勘測定界技術說明、勘測定界表、勘測面積表、土地分類面積表、用地范圍略圖、界址點坐標成果表和界址點點之記,將上述內容按目錄、說明、表格、略圖等裝訂成冊(見附錄七)。

8.2 成果資料的檢查

檢查工作是勘測定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應以本規程為依據,嚴格進行內外業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細部測量、勘測定界圖和技術報告書等內外業觀測記錄、計算資料及圖件,實施單位須提供詳細的自檢報告。

8.3 驗收工作

勘測定界工作完成後,應由有權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指派已取得「土地勘測許可證」的勘測單位,按本技術規程的要求驗收,提交驗收報告(見附錄五)。

9.提交資料

承擔機構將驗收合格後的勘測定界成果資料一式三份,分別提交給用地單位、呈報和審批該建設項目用地的政府土地管理部門。

10.重新勘測定界

依法批準的建設項目用地范圍、面積與呈報的不一致時,須根據審批結果對變化的部分重新進行勘測定界。重新勘測定界成果經驗收合格後,按上款提交資料。

附錄一 勘測定界圖(樣圖)(略)

說明:若同一塊用地由多幅圖紙拼接,面積數字應注記在較大一塊的圖幅內,其他圖幅內只注記「徵用」、「代征」等文字。定界范圍窄長或范圍太小無法注記時,可用引線(黑色)劃在空餘處注記。加蓋勘測定界專用章,應不避蓋定界圖式符號和文字數字注記。文字注記和符合按《勘測定界圖例》規定。

附錄二 鐵路線路勘測定界圖(樣圖)(略)

該圖是利用既有線確定用地范圍。如圖中5.5/226.3.分子5.5表示新征至既有線的間距,分母226.3表示里程的尾數。從K65+000樁以南,里程為65226.3米。

每個項目征地、代征、臨時用地等用地面積統計數字注記在線路起點那張圖上。每張圖紙加蓋一個勘測定界專用章。

附錄三 輸電線路定界圖(樣圖)(略)

說明:鐵塔及電桿按圖例繪紅色符號,鐵塔根據實際尺寸在圖上按比例繪制並注記相應編號。桿間用紅線畫出1cm表示連接方向,臨時用地范圍用黑線表示。

每個項目征地,臨時用地等面積注記在線路起點圖,每張圖紙只蓋一個勘測定界專用章。

附錄四 勘測定界圖例(略)

8. 勘測定界標書!

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印發《建設項目用地勘測定界技術規程(試行)》的通知

圖紙類型 1:500 1:1000或1:2000 薄膜圖 0.8mm 0.6mm 藍曬圖 1.2mm 0.8mm

7.4 用地管理圖上所給的用地界線與鄰近地物界線的間距差不得大於1.2mm.

7.5 界址邊丈量中誤差不得大於5cm.

7.6 圖上兩次面積量算的較差限差

——

Δ≤0.0003m√P

P是宗地面積(單位:平方米)

7.7 幾何圖形法兩次計算面積的誤差

——應小於2.04ML√P

ML是界址邊丈量的中誤差(單位:米)P是宗地面積(單位:平方米)。

7.8 平面控制網測量

7.8.1 首級控制等級應遵照下表

8.成果資料及檢查驗收

8.1 成果資料

勘測定界內業資料整理結束後,應提交勘測定界圖、外業記錄、計算手簿、控制網點圖、平差計算資料等內外業資料及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供土地管理部門審查核定。

技術報告書內容包括勘測定界技術說明、勘測定界表、勘測面積表、土地分類面積表、用地范圍略圖、界址點坐標成果表和界址點點之記,將上述內容按目錄、說明、表格、略圖等裝訂成冊(見附錄七)。

8.2 成果資料的檢查

檢查工作是勘測定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應以本規程為依據,嚴格進行內外業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細部測量、勘測定界圖和技術報告書等內外業觀測記錄、計算資料及圖件,實施單位須提供詳細的自檢報告。

8.3 驗收工作

勘測定界工作完成後,應由有權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指派已取得「土地勘測許可證」的勘測單位,按本技術規程的要求驗收,提交驗收報告(見附錄五)。

9.提交資料

承擔機構將驗收合格後的勘測定界成果資料一式三份,分別提交給用地單位、呈報和審批該建設項目用地的政府土地管理部門。

10.重新勘測定界

依法批準的建設項目用地范圍、面積與呈報的不一致時,須根據審批結果對變化的部分重新進行勘測定界。重新勘測定界成果經驗收合格後,按上款提交資料。

附錄一 勘測定界圖(樣圖)(略)

說明:若同一塊用地由多幅圖紙拼接,面積數字應注記在較大一塊的圖幅內,其他圖幅內只注記「徵用」、「代征」等文字。定界范圍窄長或范圍太小無法注記時,可用引線(黑色)劃在空餘處注記。加蓋勘測定界專用章,應不避蓋定界圖式符號和文字數字注記。文字注記和符合按《勘測定界圖例》規定。

附錄二 鐵路線路勘測定界圖(樣圖)(略)

該圖是利用既有線確定用地范圍。如圖中5.5/226.3.分子5.5表示新征至既有線的間距,分母226.3表示里程的尾數。從K65+000樁以南,里程為65226.3米。

每個項目征地、代征、臨時用地等用地面積統計數字注記在線路起點那張圖上。每張圖紙加蓋一個勘測定界專用章。

附錄三 輸電線路定界圖(樣圖)(略)

說明:鐵塔及電桿按圖例繪紅色符號,鐵塔根據實際尺寸在圖上按比例繪制並注記相應編號。桿間用紅線畫出1cm表示連接方向,臨時用地范圍用黑線表示。

每個項目征地,臨時用地等面積注記在線路起點圖,每張圖紙只蓋一個勘測定界專用章。

閱讀全文

與建設項目用地勘測定界成果報告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