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西漢文明成果

西漢文明成果

發布時間:2021-09-08 18:35:30

Ⅰ 西漢時期史學醫學文學和科技方面有哪些成就

漢朝的科學技術成就:
1)確切誕生了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可能火葯的誕生也在漢朝;
2)瓷器也在漢朝誕生,這是中國對世界的禮物;各種手工藝品在漢朝發展很快;
3)紡織技術得到改良,絲綢等廣泛使用;
4)冶煉技術得到改良,冶鐵工藝已經非常發達(這要感謝張騫出使西域);
5)水利技術得到發展,漢朝治水比較成功,很少有水災;
6)醫學得到長途發展,出現了華佗,張仲景等名醫,中醫已經比較完備,也出現了「動手術」這樣的「西醫」,血液循環原理也被發現,這比歐洲早了將近1000年;
7)包括數學在內的自然科學有一定的發展,尤其是歷法和天文。
8)很多機械原理被廣泛應用,例如軸承,曲軸連桿,轉動變直線運動的裝置等等,這比歐洲早了至少500年;
9)建築學得到完善,據說有了具體的建築規范和標准,就好象現在的國標。
教育成就
西漢的教育,最突出的是漢武帝時代始興的儒學教化,它深刻地影響從此以後的中國教育和倫理。
前140年,漢武帝對講求事功的儒學大感興趣,即重用儒者趙綰、王臧等為公卿,變寡慾政治為多欲政治,提升儒教,壓抑黃老之學。大儒董仲舒乘機脫穎而出,援引「春秋大一統」之精義,提出著名的「天人三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繼承儒家重教化的傳統,認為子孫長久安寧應歸功於禮樂教化,所以帝王必須以教化為大務。受其建議,武帝遂立大學、設庠序,罷黜秦朝所立各家博士,專立儒學之《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學術的道路從此限定只有經學一條了。武帝令丞相公孫弘等制定設立太學方案,規定五經博士教授的學生,每經10人,全國共50人。選擇18歲以上,儀狀端正者充之。期年後,可做文學掌故和郎中。這以後,太學規模不斷擴大,到成帝時,博士弟子增至三千之眾。
後來,西漢政府特許郡國縣官挑選少年入太學旁聽。同時在各地設庠序之學以「崇鄉里之化」。至西漢末,全國學校如林,庠序盈門。
尊儒興學,制度教化,將教育、考試和選官結合起來,是武帝時的大創造,此後,孔子「學而優則仕」的主張便作為正式的文官制度得以確立。道德教化為基礎的察舉、征壁與潛心攻經,成為入仕陞官的兩條途徑和中國封建社會超穩定結構的巨

Ⅱ 公元前5-前3世紀的中國創造了哪些文明成果

1、發明冶鐵方法 2、發明牛耕,提高生產力 3、發明司南,及指南針雛形 4、觀看到哈雷慧星,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記載 5、觀察到太陽黑子 6、發明杠桿原理 註:造紙術是西漢才發明的在公元前3世紀以後了

麻煩採納,謝謝!

Ⅲ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及個個時期的文明成果

送你一首中國歷代興衰四字歌:
炎黃子孫,歷史悠長。三皇五帝,傳位禪讓。

夏禹開始,建立家邦。湯滅夏桀,國號殷商。

武王伐紂。西周辟疆。幽王貪色,身死國喪。

平王遷都,東周洛陽。春秋五霸,齊桓楚庄。

秦穆晉之,還有宋襄。戰國七雄,各據一方。

秦楚齊燕,韓趙魏梁。嬴政統一,自稱始皇。

反抗暴政,陳勝吳廣。楚漢相爭,劉邦勝利。

西漢開國,長安稱帝。新莽篡位,綠林赤眉。

劉秀興兵,滅莽殺敵。再造東漢,洛陽登基。

黃巾起義,分崩離析。曹魏蜀吳,三國鼎立。

西晉代魏,司馬為帝。五胡亂華,干戈不息。

永嘉南渡,東晉是繼。南朝北朝,隔江峙立。

宋齊梁陳,南方更替。北十六國,分別割據。

續有北魏,北周北齊。楊堅創隋,南北統一。

滅隋建唐,高祖李淵。黃巢造反,天下又亂。

五代十國,分裂再現。匡胤篡周,北宋是建。

遼夏女真,窺視中原。金襲汴梁,靖康國難。

南宋高宗,遷都臨安。蒙古崛起,成吉思汗。

忽必烈時,滅宋建元。政治腐敗,百姓積怨。

洪武起兵,興明滅元。成祖永樂,改都順天。

明帝崇禎,自縊煤山。闖王稱帝,四十二天。

三桂請兵,清帝入關。道光以後,列強侵犯。

武昌起義,領袖中山。建立共和,宣統交權。

老袁竊國,軍閥混戰。工農革命,搗毀封建。

各族人民,同掌政權。中華文明,史稱五千。
文明成果范圍太廣 可查相關歷史書籍

祝你愉快:D

Ⅳ 秦漢時期有哪些科技,文化成就領先於世界

1、造紙業已經發明並得到了顯著改善。

2、長城的建設反映了當時中國建築技術的發展。

3、張衡發明了風土儀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

在秦漢時期,隨著封建制度的鞏固,各種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已經成熟。

中國科技史源遠流長,中國的科學技術,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都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浩若煙海的科學技術成就,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成就最大的是農學、天文學、數學和中醫學,誕生了諸如「四大發明」等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眾多科技成果。

(4)西漢文明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科學技術的萌芽時期包括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中國是世界早期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發明弓箭和陶器、出現農牧業、觀察天文、開創醫葯的地區之一。而且也開始利用蠶絲。

夏商周時期奠定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雛形。這時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青銅器的鑄造冶煉技術非常高超。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瓷器。

尤其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體系基本上是在這個時期奠定的。這時中國廣泛使用鐵器,同時還出現了煉鋼技術和鑄鐵柔化技術。

這時已經有了許多大規模的水利工程的興建,著名的有都江堰、鄭國渠等。數學上確立了十進位制;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測定了比較精確的回歸年長度;中醫學理論初步建立。

兩宋使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其中傑出的代表人物是沈括。這時中國的四大發明相繼問世,對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元朝的科學技術達到或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學、數學,甚至醫學居於當時世界先進地位。當時領先於世界的阿拉伯與波斯科學技術傳入中國。

網路-候風地動儀

網路-中國科技史 (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

Ⅳ 中國古代古科技文化成就(按朝代順序)七年級

中國歷史科技文化主要成就
(一)夏商周
炎黃子孫創奇跡,五千年中華文明史。
奴隸社會夏商周,始有文化與科技。
夏朝已經有歷法,人們開始用銅器。
商朝發明甲骨文,記載日食與月食。
商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造型奇。
工藝高超花紋秀,青銅鑄造興盛期。
西周織機能提花,前776(年)月食記。
(二)春秋
春秋文化發達始,《詩經》最早詩歌集,
全書三百零五篇,多為西周春秋詩。
道家老聃《道德經》,儒家學派孔子始;
大軍事家名孫武,《孫子兵法》早著世;
九九乘法口訣表;慧星早歐兩千餘;
發明創造數魯班,攻城器械木雲梯,
木人木鳥木車馬,後世木工尊祖師。
(三)戰國
戰國時期數七雄,屈原《離騷》負盛名,
《孫臏兵法》名著作,司南指向已發明。
神醫扁鵲反迷信,望、聞、問、切診疾病,
丸、散、膏、丹湯葯液,華夏中醫祖師稱。
《黃帝內經》經典書,病理病侯三百種。
馳名中外都江堰,設計主持秦李冰。
三十七次日食測,魯國三十三次證。
魏人石申楚甘德,《甘石星經》定恆星,
八百恆星書中載,一百三十位測定。
天文歷法利農業,春夏秋冬季分清。
思想學派各主張,墨、儒、道、法百家爭。
古代文化瑰寶最,宴樂銅壺銅編鍾。
(四)秦朝
前221(年)秦統一,築接燕趙城萬里,
統一字幣度量衡,秦兵馬俑世奇跡。
(五)漢朝
前202(年)西漢立,兩漢長達四百餘,
文化科技成就多,各族經濟有聯系。
《史記》巨著司馬遷,敘史黃帝--漢武帝。
《九章算術》專書著,二百四十六個題。
蔡倫改進造紙術,原料易找價便宜。
天文歷法張衡精,渾天儀和地動儀,比歐洲早一千七。
"醫聖" 尊稱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醫理。
華佗最早麻醉術,創造體操"五禽戲".
王充唯物著《論衡》,自然現象日、月食。
劉邦建漢王莽敗,班固《漢書》斷代史。
(六)三國
東漢結束三國續,魏蜀吳國三鼎立,
科技文化促交流,發展生產與經濟。
馬鈞翻車指南車,攻城輸轉發石機。
鍾繇精心研書法,隸書轉化楷字體。
劉徽計算圓周率,一四一六近似值。
(七)晉朝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魏晉各家集精華,
創立獨特書風格,行草若雲驚天下。
顧愷之,擅繪畫,線條優美形神佳,
《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體物精微"妙技恰。
(八)南北朝
民族融合南北朝,各族人民都勤勞,
科學文化得發展,社會生產有提高。
南朝數學祖沖之,前輩成果多吸取,
天文歷法機械學,發明創造出奇跡;
一四一五九二六,一四一五九二七,
精確推算圓周率,比歐洲早一千一(百年);
《綴術》數學專書著,作為教材傳朝日。
北魏農學賈思勰,研究農諺和農業,
最早耕作栽培法,《齊民要術》全總結。
唯物思想數范縝,發表著名《神滅論》,
繼承荀況王充等,思想遺產多寶貴。
北魏雕刻高水平,雲崗石窟規模雄,
藝術寶庫圖精巧,洛陽龍門也著名。
(九)隋朝
雄偉壯觀趙州橋,隋朝王匠李春造,
拱肩加拱減壓力,殃存(世界)最好最古老。
歷經一千三百年,中外橋史位重要。
隋朝發明雕版術,印《金剛經》質量好。
605(年)鑿大運河,南北交通立功勞,
三次派人到流求,五層樓在戰艦造。
(十)唐朝
唐朝分科辦醫校,政府編寫《唐本草》
比歐洲早八百年,著名"葯王"孫思邈,
醫學著作《千金方》,五千處方八百葯。
唐朝已經制火葯,唐末軍事始用早。
燒制著名"唐三彩",工藝技術顯著高。
天文學家僧一行,子午線長最早定。
隨唐南北又統一,繁榮經濟廣疆域,
封建文化達高峰,成就最大數唐詩;
傳世詩人二千二,留詩四萬八千餘,
內容藝術都完美,李白、杜甫、白居易……
散文韓愈柳宗元,"泰山北斗"名聲譽。
顏真卿,柳公權,"顏筋柳骨"書法奇。
著名畫家閻立本,"畫聖"尊稱吳道子,
隋唐敦煌莫高窟,藝術寶庫世珍異。
(十一)宋朝
宋史學家司馬光,《資治通鑒》世流芳;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汴京繁華全都裝;
北宋遍用指南針,各國大船敢遠航。
《夢溪筆談》沈括著,十二氣歷史首創,
早於英國八百年,自然科學最輝煌;
北宋畢升印刷術,亞歐非洲傳播廣,
比歐洲早四百年,世界文化貢獻長。
宋朝散文進步大,思想現實確表達;
文壇領袖歐陽修,反對空虛辭藻華,
蘇洵、蘇軾和蘇轍,王安石、曾鞏文章佳,
唐代韓愈柳宗元,合稱唐宋八大家。
(十二)元朝
元朝戲劇最發達,涌現大批劇作家,
關漢卿寫《竇娥冤》,思想藝術閃光華。
元科學家郭守敬,創新編制《授時歷》,
精密推算與今同,比公歷早三百年。
元紡織家黃道婆,學習新技實踐中,
創造發明軋棉機,革新工藝適棉農,
傳授黎族紡織術,"烏泥涇被"遠近名。
(十三)明清
明成祖時國力強,鄭和七次下西洋,
1405-1443年,遠洋航行世首創。
《本草綱目》李時珍,葯物研究再創新,
行醫走訪集驗方,詳述各種色彩味。
明末清初宋應星,《天工升物》農工經,
工藝網路全書譽,巨著暢銷日、法、英。
近代科學徐光啟,知識廣博學外技,
《農政全書》農學論,有注有圖有道理。
明清小說最繁盛,眾多作品都著名;
施耐庵寫《水滸傳》,《三國演義》羅貫中,
吳承恩作《西遊記》,曹雪芹著《紅樓夢》
《儒林外史》吳敬梓,《聊齋志異》蒲松齡。
黃宗羲,顧炎武,潛心學術向進步,
封建腐朽敢抨擊,學問踏實名書著;
王夫之,講唯物,重視實踐事學術;
明末清初思想家,一代宗師尊"三儒".

Ⅵ 中國古代文明五項成就和影響

1、唐朝:著名數學家王孝通撰寫的《緝古算經》,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決工程建設中上下寬狹不一的計算問題,是對古代數學理論的卓越貢獻,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歐洲早六百多年。
2、西漢:發明造紙術,經過東漢蔡倫改良。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的革命.
3、北宋畢升:活字印刷術。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改變了歐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讀書的狀況.
指南針的發明,相傳是皇帝發明,運用航海是南宋。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條件,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4、火葯,唐朝時發明了火葯。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5、明代:數學家程大位編著《演算法統宗》,奠定了後世珠演算法基礎。
6、清代:蒙古族數學家明安圖推出「割圓九術」,將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圓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幾何方法把三角函數和圓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7、戰國:扁鵲是當時的名醫,後代醫家奉之為「脈學之宗」。他發明的「四診法」成為中國中醫傳統的診病法。醫學分科。有著名的醫學著作《內經》。
8、西漢: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奠定了祖國醫學的理論基礎。西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醫方經》記載了幾百個葯方。
9、東漢:《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後人稱張仲景為「醫聖」。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譽為「神醫」。他發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10、隋唐:①我國的一些外科手術,如拔牙、血管結扎等,是世界上最先進的。②隋朝太醫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是古代醫學史上探討病因、病理內容最豐富的一部著作。③唐朝傑出醫學家孫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學成果,有許多創見,在我國醫葯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④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⑤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布的葯典。
11、北宋:①醫學以小兒科、產科和針灸科最著名。②《小兒葯證直訣》為我國古代重要的兒科著作。③《十產論》是著名的產科著作。④針灸學家設計了便於醫術學習的針灸銅人模型。⑤《洗冤錄》是南宋法醫學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書籍。⑥王安石變法時設太醫局,局內辦有醫學校。
12、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葯物一千八百多種,方劑一萬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

Ⅶ 請按照中國歷史的發展順序,說說各個時期文明成果(到宋朝)高分啊!越快越詳細的最好!

夏商周 青銅冶煉技術,春秋戰國 冶鐵的發展, 秦 文字的規范 漢 鐵犁牛耕 魏晉南北朝 隸書的發展 隋唐 火葯的發現 宋 造紙術 印刷術

Ⅷ 中國古代文明成果認識和評價

中國古代科技曾經走在世界前列,一度被稱為「發明和發現的國度」。

培根在評述中國古代文明的三項成果時說:「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東西曾經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狀態」。

除四大發明之外,還有眾多世界之最,例如東漢的《九章算術》,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這本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

再如,中國古代天象觀測記錄,是世界公認最悠久最系統的。縱觀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比較重視總結實踐經驗,而輕視理論概括和抽象。因此,中國文化具有強調實用技術,忽視抽象科學的傾向。

中國傳統學術中的實用之學如農學、醫學、地學、天文歷算之學等有比較突出的成就,就反映了這一特點。

西方的亞里斯多德就以科學調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創建了嚴密的邏輯論證系統。同時,這些科技成就與農業及其人與自然的和諧密切關聯,發達的應用數學、天文測量及其系統的農學都與農業文明息息相關,而發達的中醫學及其中葯學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正與儒家的「天行有常」「天人合一」契合。

中國文明的影響,還在於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了蒙古高原(中亞)的游牧民族。歐亞大陸文明大格局的所產生劇烈變動,往往是由於中國在東方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拓展資料:

公元1456年,德國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聖經》,這是歐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國的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

活字印刷術經過德國而聲速傳到其他的十多個國家,促使文藝復興運動的到來。

十六世紀,活字印刷術傳到非洲、美洲、俄國的莫斯科,十九世紀傳入澳洲。

從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傳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稱畢升是印刷史上的偉大革命家。

Ⅸ 這些是古代中國文明成果嗎

石制器不是,因為在人類社會初期,生產力水平低,世界各地的人類都使用石制和骨制的器具,所以不是中國的文明成果。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出現的在牆上用石器雕刻的壁畫是中國的文明成果。 陶器出現於新石器時代,雖然世界都有,但是中國成就最大,燒制出了黑陶,白陶... 瓷器是中國特有的文明成果,早在東漢末年就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南北朝時出現白瓷,隋唐時期,制瓷業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宋景德鎮成為文明中外的瓷都,元燒制出青花和釉里紅進入彩瓷時代,明出現鬥彩和五花瓷,清出現 粉彩和琺琅彩。 青銅也 是 ,從二里頭文化時期到春秋末期是我國青銅器時代,商周時最為鼎盛,出現司母戊鼎等青銅器。 我國在西漢時就獲得絲國的稱號,唐代出現緙絲技藝,發明彩絲。 剩下的幾個都是。

Ⅹ 西漢文化成就

1、史學上,中國第一本紀傳體通史《史記》、第一本紀傳體斷代史《漢書》
2、漢賦樂府,漢政府設立樂府,搜集民間詩歌——即為樂府詩,《樂府詩集》《古詩十九首》《玉台新詠》即為漢代樂府詩經典,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即成於漢代末年.另外,枚乘的《七發》,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張衡的《二京賦》等均為千古傳頌的文學名篇.
3、科學技術,創造了造紙術(西漢已開始使用絲絮和麻造紙,東漢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研製了天文學儀器(東漢張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預報地震的候風地動儀),醫學得到蓬勃發展(醫聖張仲景完成《傷寒雜病論》、華佗則創立了世界上最早採用的全身麻醉術、出現《神農本草經》這部偉大的葯物學巨著),數學奇花輩出(如西漢《周髀算經》及東漢初年的《九章算術》則是數學領域的傑作,形成了一個以籌算為中心、與古希臘數學完全不同的中華古代數學體系).
4、思想,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玄學產生;鬼神之辯.
5、農業技術大幅度提高(東漢早期出現了水排灌溉工具)、煮鹽技術不斷提高、釀酒水平臻於完美(出現了蒸餾酒)
6、手工業,冶煉技術有長足發展(鑄錢技術成熟)、彩繪與漆器工藝獨特(如馬王堆所出土的帛書彩繪)、各種生活用品齊全(如出現有魔鏡之稱的銅鏡)
7、漢代還發明了水力磨坊、用於冶金的往復式活塞風箱、獨輪車、水車和吊橋等器械,造船技術方面已採用防水隔艙、羅盤.
8、醫學,血液循環在此時已發現;醫學得到長途發展,出現了華佗,張仲景等名醫,中醫已經比較完備,也出現了「動手術」這樣的「西醫」,血液循環原理也被發現,這比歐洲早了將近1000年;
9、落下閎等人制定的《太初歷》第一次將二十四節氣納入歷法.
10、漢代是中國最早發明瓷器燒造的時代.

閱讀全文

與西漢文明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