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三板董事會公告是不是應該開完董事會再發公告
是的。按照董事會召開的信息披露,根據公司法和股轉公司關於信息披露的規則來執行。董事會決議應該在董事會召開後兩個轉讓日內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公告平台上進行披露;若非重大事項公司未披露董事會決議,券商督導與股轉公司監管員未發現,公司過了披露日自查發現,做一個情況說明,好像也能通過。如果是審議重大事項而董事會決議未披露,則需要補充披露。另外,董事會會議通知不需要披露
B. 股東公開轉讓股權詳細流程有哪些法律知識大全
股東公開轉讓股權詳細流程
一、經可行性研究,按照企業內部決策程序進行審議,並形成股權轉讓書面決議(董事會決議或總經理辦公會議紀要)。涉及職工合法權益的,應當聽取轉讓標的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的意見,對職工安置等事項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二、企業轉讓方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並徵求其他股東意見(如有其他股東);
三、經區國資辦審核並報區管委會批准(致使國有股東不再擁有控制地位)或區國資委核准,相應提供如下資料:(其中,涉及政府社會公共管理審批事項的,需預先報經政府有關部門另行審批)
(一)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有關決議文件;
(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方案,應包括:
1、轉讓標的企業國有產權的基本情況(包括受讓方的資質、商業信譽、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管理能力、資產規模等);
2、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行為的有關論證情況;
3、轉讓標的企業涉及的經企業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的職工安置方案;
4、轉讓標的企業涉及的債權、債務包括拖欠職工債務的處理方案;
5、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收益處置方案;
6、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公告的主要內容。
其中轉讓企業國有產權導致轉讓方不再擁有控股地位的,應當附送債權金融機構書面同意的相關債權債務協議、職工代表大會審議職工安置方案的決議等。
(三)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
(四)受讓方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
(五)批准機構要求的其他文件。
四、轉讓方應當組織轉讓標的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開展清產核資,根據清產核資結果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資產移交清冊;
五、轉讓方按規定委託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全面審計(包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轉讓標的企業法定代表人的離任審計)。資產損失的認定和核銷,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六、在清產核資和審計的基礎上,轉讓方應當按規定委託具有相關資質的資產評估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評估報告經國資監管部門核准或者備案後,作為確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價格的參考依據。
在產權交易過程中,當交易價格低於評估結果的90%時,應當暫停交易,在獲得相關產權轉讓批准機構同意後方可繼續進行。
七、辦理產權交易委託手續。向產權交易機構提交下列材料:
(一)轉讓方轉讓產權的委託書;
(二)表明轉讓方身份的有效證件(照);
(三)產權權屬的證明文件;
(四)權益人准予產權轉讓的有關文件;
(五)標的情況說明;
(六)需提供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核准或備案的評估報告、審計報告;
(七)其他需要的材料。
八、信息公開掛牌。轉讓方將產權轉讓公告委託產權交易機構刊登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經濟或者金融類報刊和產權交易機構的網站上,公開披露有關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廣泛徵集受讓方。產權轉讓公告期為20個工作日。轉讓方披露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轉讓標的的基本情況;
(二)轉讓標的企業的產權構成情況;
(三)產權轉讓行為的內部決策及批准情況;
(四)轉讓標的企業近期經審計的主要財務指標數據;
(五)轉讓標的企業資產評估核准或者備案情況;
(六)受讓方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
(七)其他需披露的事項。
九、接受咨詢,組織交易。經公開徵集產生兩個以上受讓方時,轉讓方應當與產權交易機構協商,根據轉讓標的的具體情況採取競價、拍賣或者招投標方式組織實施產權交易(只產生一個受讓方或者按照有關規定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可以採取協議轉讓的方式);
十、由產權交易機構主持,簽定產權轉讓合同;
十一、辦理產權交易鑒證及結算交割;轉讓的全部價款,受讓方應當按照產權轉讓合同的約定支付,原則上應當一次付清。
十二、變更登記。轉讓和受讓雙方應當憑產權交易機構出具的產權交易憑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辦理產權登記、工商登記以及稅務、土地、房產等變更手續。
C. 有限公司股東缺席股東大會無法簽字的情況下第一大股東是執行董事轉讓第一大股東股權怎樣公告合法
第一大股東,相當於控股人,有限制責任公司的話,存在內部股東優先受讓權,就是說個人股份轉讓首先要優先考慮內部股東,在內部股東同意放棄優先受讓權的情況下,才可對外轉讓。這邊涉及到一個期限時間,30日內股東對轉讓沒有異議,方可視為主動放棄受讓權同意轉出
D. 董事會是否有權對公司股權轉讓作出決議
沒有權利。
董事會抄是股東會的執行機構。
公司股權轉讓,是股東自己的事情,當然,有限公司股東轉讓的時候,需要考慮有限公司的人和性,得其他股東過半同意才可以。
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的事情,與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均沒有關系,所以不用上述三會開會審議。
在有限公司股東往外轉讓股權的時候,需要經過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而且需要考慮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
但是,並不需要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審議。
E. 公司股東之間轉讓股權是否應通知其他股東
可以不用通知股東 但是最好還是通知一下其它股東好一點。
依照新《公司法》第72條第l款之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轉讓股權是不受限制的。因此,發生交易的股東沒有法定通知義務。交易雙方只需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無需將該事實通知其他股東,也不會因為沒有通知其他股東而影響到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但是股權轉讓辦理變更登記時是需要原股東會決議和新股東會決議,否則不便辦理股權轉讓工商備案登記手續,因此有必要再合適的時間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如果不是董事長或執行董事,還要提議或申請召開臨時股東會議,並形成書面股東會決議,不管股東是否同意、是否簽字,一定要提前15天通知召開股東會。其實如果不涉及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等事項的變更,不需要召開股東會議,但是絕大部分工商局要求新股東會決議、原股東會決議、章程修正案必須有其他股東全部簽字才予以辦理,有的甚至要求全部股東到場核對身份、簽字確認才予以辦理。
所以股東之間轉讓股權雖然沒有法律規定要通知其它股東,但是還是通知一下好一些。
F.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在什麼情況下不得轉讓股份
1、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2、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3、股東在法定的「停止過戶期」的時限內不得轉讓股份。
4、國有企業買賣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我國《證券法》第83條規定:「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控股的企業買賣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G. 股權轉讓需要董事會同意嗎
與董事會無關,向股東之外的人轉讓股權的,需要徵求其他股東的意見,股東之間轉讓的不需要。
如果是中外合資的公司,則屬於董事會決議。
H.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董事及高管轉讓股份的限制
公司法規定:
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回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答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I. "股東內部轉讓股權,其轉讓審批權歸董事會"的限制合法不
如果是公司章程中有「股東內部轉讓股權,其轉讓審批權歸董事會」的限制性規定,則要服從於公司章程的規定。是合法的。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