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辦理宅基證在什麼地方,什麼部門辦理
先由村委會審批之後去國土資源局審核,審核通過之後相關的部分發放宅基地《集體土地使用證》。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新劃宅基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
辦理宅基證明流程:
1、向村委會出書面的申請材料。
村委會要依照村民大會討論的意見,經村委會審查同意後,張榜公布,張榜七日無異議後,上報審批宅基地名單。
2、填寫申請表:
村委會同意後,由村負責填寫《宅基用地呈批書》簽署意見,村長簽字,蓋村委會公章。
3、鄉鎮政府審核:
鄉鎮政府根據上報資料到現場進行勘測,經審查合格後,由國土資源所長簽字、主管鄉(鎮)長簽署意見並蓋鄉(鎮)政府章,然後上報縣國土資源局。
4、縣國土資源局接件後,進行資料審核並到現場進行勘測。
5、審核、勘測合格後,報縣政府進行審批。
6、審批後張榜公示7日無異議的,國土資源所到現場定點放線,准予開工建設。
7、建設完工後,報國土資源所驗收。經驗收合格後,由農房科組織相關材料發放《集體土地使用證》。
(1)宅基地證書去哪裡辦擴展閱讀:
2016年10月,中辦國辦出台《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開啟了農村新一輪土地改革大幕。通過改革將農地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農民的承包權和土地使用者的經營權,形成農地上集體組織的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並存的新土地制度。
經營權分離是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的必然選擇,也為工商資本下鄉提供製度保障。如何全面落實意見精神。《意見》分別從以下幾方面作出規定:
一是保障經營權主體的權益。《意見》明確經營權主體改良使用土地後取得補償的權利,優先續租的權利。加強對經營權的保護,鼓勵經營權抵押融資。
二是保障農戶承包權。土地流轉後,經營者再流轉和抵押的須經承包農戶同意才能依法依規設定抵押,並向農民集體書面備案。保障農民和村集體對土地權利處置的把控。
三是保障集體土地所有權。村集體有權因自然災害嚴重毀損等特殊情形依法調整承包地;有權對承包農戶和經營主體使用承包地進行監督,並採取措施防止和糾正長期拋荒、毀損土地、非法改變土地用途等行為。
承包農戶轉讓土地承包權的,應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進行,並經農民集體同意;流轉土地經營權的,須向農民集體書面備案。
經營權分置還存在物權和債權定性等現實問題需要解決。但是,經營權分置已是現有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進步。只要保障好各方權益才能真正調動各主體的積極性,促進三農事業大發展。
農村宅的基地證明就是農村宅基地地上的房屋等建築物的確權證明。宅基證上是誰名不是說誰就擁有這塊土地,而是擁有了這塊地使用權。農村的宅基地一般按照規定是一戶一宅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實用貼 申請宅基地原來要這些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宅基地證
❷ 宅基地使用權證在哪裡辦理
第一步,當建房者准備建房並選好地點時,提出書面建房申請,申請必須內註明建房者的個容人信息、建房原因、地點、四至等相關情況。所選的建房地點要符合土地法的相關要求。申請必須經過建房者所屬村組社長和村委會的同意蓋章。
❸ 農村宅基地證在哪辦 都需要什麼材料
_農村辦理宅來基地的手續及流程自以及地點:
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
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
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等進行初審;
4、公布期滿無異議後,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定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審批(佔用農用地的按規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5、宅基地批准後,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並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一書兩證」)。
6、村民住宅建成後,國土資源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准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
7、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❹ 農村宅基地證怎樣辦理
一、宅基地證怎麼辦理
1、首先要登記申請書,申請者身份證明,土地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築用地使用權證明,申請登記房屋必須要根據城鄉規劃證明,房屋測繪報告或者是村民房屋平面圖和其他必要資料。
2、如果是申請村民住房所有權備注,應該提交申請人在農村房屋所在地集體組織成員證明。所以,想要辦理農村房屋房產證,首先就要准備好材料,如果對材料不是很清楚,建議去當地房屋管理部門進行咨詢。
二、農村宅基地證辦理流程是什麼
1、首先要讓申請人先書面進行提出申請,然後在上交以所需要材料,提交材料完以後,相關工作人員會受理,然後會發布公告和審核,最後再上繳相關收費,並且再記載於登記簿中,就能發放證書。總的來說,農村宅基地能辦理房產證,只要准備好申請材料到當地房管局進行辦理就可以。
❺ 農村宅基地證怎樣辦理
《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也就是說,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政府審核批准。
根據2019年12月12日 ,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印發的《關於規范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通知》規定,宅基地申請審查程序如下:
PS:沒有分設村民小組或宅基地和建房申請等事項已統一由村級組織辦理的,農戶直接向村級組織提出申請,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並在本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公示後,由村級組織簽署意見,報送鄉鎮政府。
❻ 宅基地產權證到哪裡辦理
宅基地屬於集體土地,沒有產權證,只有集體土地使用證,可以到所在鄉鎮的土管所辦理。
❼ 農村辦理宅基地證都需要哪些手續在哪辦理呀
農村村民在集體土地上因建房需要,向集體組織申請建房用地,經集體報送縣(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並由縣(市)人民政府頒發《集體土地使用證》。
農村辦理宅基地證流程如下:
工作程序
審查證件→情況調查→測量尺寸→填寫報表→上報審批→發證
變更基本條件
1、申請人戶口必須在本村
2、申請人戶口必須是農業戶口
3、申請人及家屬必須沒有宅基地使用證
需提交資料
1、戶口簿原件、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一份(A4紙)
2、當地公安局派出所的證明
3、申請書一份、委託書一份
4、宅基地使用權登記表
5、原土地登記卡二件,原宅基地使用證原件
6、更正後填寫的土地登記卡三張
(7)宅基地證書去哪裡辦擴展閱讀
宅基地允許建房,但建房之前還需要提出申請,經批准以後,才能憑宅基地證和准建證去申請辦理房產證。
宅基地地上的房屋等建築物的確權問題,雖然《物權法》已有相關規定,可以辦理房產證,但是,由於宅基地本身的使用限制和建築物無法與土地分割的實施,造成宅基地相對應的房產證沒有實際用途--無法像國有土地上的房產一樣,可以抵押、出售以獲得其實際收益。
宅基地證,即「集體土地使用證」,但集體土地使用證具有更為廣泛的定義,既包括宅基地使用權,還包括其他集體或集體內部成員所使用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如:村辦學校、辦公室、村辦企業等等。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是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相對應的,區別在於使用權的許可權:集體土地未經批准不得轉讓、出售,使用權人只能是本集體組織內部成員;而國有建設用地就沒有上述相關的規定。相對而言,宅基地的使用有更為嚴格的要求:一戶一宅、年滿18周歲、沒有住宅......
參考資料:網路-宅基地證
❽ 宅基地使用權證如何辦理在哪辦
農村村民在集體土地上因建房需要,向集體組織申請建房用地,經集體報送縣(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並由縣(市)人民政府頒發《集體土地使用證》。
農村辦理宅基地證流程如下:
工作程序
審查證件→情況調查→測量尺寸→填寫報表→上報審批→發證
變更基本條件
1、申請人戶口必須在本村。
2、申請人戶口必須是農業戶口。
3、申請人及家屬必須沒有宅基地使用證。
需提交資料
1、戶口簿原件、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一份(A4紙)。
2、當地公安局派出所的證明。
3、申請書一份、委託書一份。
4、宅基地使用權登記表。
5、原土地登記卡二件,原宅基地使用證原件。
6、更正後填寫的土地登記卡三張。
(8)宅基地證書去哪裡辦擴展閱讀
宅基地過戶
《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宅基地屬於集體所有,農民只有使用權,故農民個人之間不能私下轉讓或過戶。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房屋過戶給您後,宅基地使用權也相應轉讓。您在申請房屋過戶手續時可同時辦理相應的宅基地過戶手續。
因此宅基地其實是可以過戶的。當然過戶也是有一定條件限制的,各地的宅基地管理辦法也有一定的差別,辦理宅基地過戶的條件和手續也有所不同。根據國家宅基地管理的相關規定,宅基地辦理過戶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1、雙方應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即都是本村的村民;
2、雙方都應年滿18周歲;
3、受讓人名下無宅基地。
辦理程序如下:
1、准備好相關過戶所需的申請材料;
2、原宅基地和現宅基地使用者共同向村民委員會申請;
3、村委會向國土資源所申請;
4、國土資源所地籍調查,或國土局地籍調查,公示十五日;
5、由所報國土資源局進行辦理。
辦理所需材料:
1、個人申請
2、村委會證明及村委對現土地使用者的資格審查意見
3、雙方身份證、戶口本的復印件
4、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
5、權屬變更表
6、地籍調查表
另:宅基地登記根據不同的審批時間分類處理,不同的審批時間需要提供不同的登記材料,上述其他相關材料將根據宅基地使用權者當時審批的時間來確定,具體業務還需到所在地國土分局(所)進行咨詢、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