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查自糾時間已過,現在舉報自己二級建造師掛靠會有什麼後果
凡取得建築業企業資質證書的單位和相關人員均應參照相關法律法規,對是否存在注冊建造師「掛證」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自查;自查存在相關問題的人員、單位,應及時辦理注銷等手續;在自查自糾期間(期限至2019年3月31日),能及時整改到位的,可視情況不再追究其相關責任,逾期未整改到位的將依法從嚴查處。
⑵ 怎麼投訴掛靠中介
如果是合同上規定抄的三個月內注冊完畢,那麼超過的時間需要補一定費用
注冊單位是不是上市公司影響不大,主要是單位老是是否誠信,費用是否按時支付等
合同規定報銷考B證費用,那得按照合同履行
考B證有兩個用途,一時掛項目,二是辦理安全許可證,既然你簽的合同要考B證,那還是去考吧,不一定是掛項目的
這樣中介就有點不厚道了,最好軟硬兼施,實在不行走法律途徑,主要是掛靠是非法的,鬧起來對各方都不好,另外你證書轉出、注銷都需要掛靠單位同意才可以,因為你的注冊信息在掛靠單位的企業鎖里
希望對你有用,滿意請採納!
⑶ 建造師自己向建委舉報自己掛靠的後果是什麼
建造師掛靠資格證會對違規的專業技術人員撤銷其注冊許可,自撤銷注冊之版日起3年內不權得再次申請注冊,記入不良行為記錄並列入建築市場主體「黑名單」,向社會公布。
對違規使用「掛證」人員的單位予以通報,記入不良行為記錄,並列入建築市場主體「黑名單」,向社會公布,對違規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依法從嚴查處,限期責令整改,情節嚴重的,依法從嚴給予行政處罰,直至吊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3)舉報掛證證書擴展閱讀:
「掛靠」就建築業而言,允許一個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自己企業名義對外承接工程的行為。允許他人使用自己名義的企業為被掛靠企業。
相應的使用被掛靠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或自然人為掛靠人。最高人民法院在制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時並沒有直接將該行為定義為「掛靠」,而是表述為「借用」。
⑷ 單位舉報自己離職員工在外有掛靠證書行為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工作流程:申請->受理->審核->調轉登記->歸檔 工作要求:申請。 轉出:提供調入單位證明原件、身份證原件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原件復印件(轄區內); 轉入:提供調入單位證明原件、身份證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原件及轉出地財政部門調轉登記表3份。受理(即時)。責任人:業務承辦人 轉出申請人領取《××地區會計從業資格調轉登記表》三份,填表;省外轉入申請人領取《××地區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申請表》2份,信息卡1份,按辦證程序辦理新證;省內轉入申請人依據調轉登記表辦理調入手續。審核(即時)。責任人:業務承辦人、本處負責人 業務承辦人在轉出登記表經辦人處簽字、編號、留電話號碼,加蓋審核費用章,在全省會計信息管理系統中列印調轉信息。省內轉入業務承辦人在調轉登記表經辦人簽字、編號、留電話號碼,加蓋審核專用章;省外轉入業務承辦在申請表上編檔案序號,經辦人簽字並加蓋審核專用章,在外省調轉登記表上先電話咨詢調出地財政部門,表上是否有調出地省級財政從業資格證管理部門公章,業務承辦人在調入地一欄簽字蓋公章,寫本處電話號碼。收外省會計從業資格證原件,在證書上貼對應檔案序號。調轉登記。責任人:業務承辦人 ①省內轉出,將調轉登記表2份和列印單歸還申請人(免費)到調入地辦理調轉手續,不需換證。 ②轉出省外,申請人需將調轉登記表送省廳會計處蓋章後到調入地財政部門辦理換證手續。 ③省內轉入,業務承辦人在會計從業資格證上作調轉登記(免費)。 ④省外轉入,手續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核發,發新證。歸檔。責任人:業務承辦人 由業務承辦人將登記表和申請表、外省會計從業資格證整理歸檔。向TA提問官方電話
⑸ 建造師掛靠舉報途徑
這個舉證很困難,建設部對於掛靠問題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必須提出相應證據才行,否則你舉報,人家派來掛靠建造師本人待兩天照樣沒有任何問題,你總不能一直耗著吧。
⑹ 單位舉報自己員工在外有建造師掛靠行為,需要提供什麼證據
不知你的問題是哪個方面的?是中介違約不給錢或少給錢?還是沒有按你的要求來操作?如果掛靠成功,可以投訴到建造師的主管部門住建廳或建委。如果是與中介之間的矛盾,可以找當地的消費者協會,有的地區是熱線電話是12315,但各地不完全一樣。最好上網查詢一下。
⑺ 有公司違法掛靠證書應該向哪投訴
向工商局投訴,也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
⑻ 掛靠證違法嗎
違法的。
證書掛靠,是指個人將自己的資質證書掛靠到企業名下的行為;若掛靠版人為企業員工,則企業名正言權順地運用證書;若不是,掛靠人一般都會要求企業支付一定的費用。
有很多行業是不需要資質的,但也有很多行業比如建築,若沒有取得資質證書,就算擁有再多的注冊資金,也不能承接施工。企業需要承接更大的工程,就需要升級企業資質,就催生了證書掛靠這個行業。其實此類行為,政府是不提倡的;換句話說,證書掛靠是不合法的,所簽的協議不受法律保護,但協議並不是全沒有作用的,有此掛靠行為的朋友還是要簽協議或合同較妥。
2018年9月,國務院第六督查組對建築工程企業、注冊人員、中介機構等明察暗訪發現,在建築工程領域包括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等在內的多種執業資格注冊人員長期普遍存在"掛證"現象,對工程質量安全帶來嚴重隱患。
督查組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對全國范圍的違法"掛證"亂象進行徹查,對違法中介機構進行清理整頓;切實加大監管處罰力度,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斬斷掛證背後的利益鏈條,形成"個人違法行業禁入,企業違法危及生存"的震懾效應;加快推進信息化監管手段的應用,提升監管質量和效率;完善相關制度規定,從根本上消除違法行為的政策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