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省級科技進步獎的一、二、三等獎各有幾個獲獎者
省級科技進步獎的一、二、三等獎,以江西為例,獲獎者科學技術進步獎共73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項)、三等獎(41項)。根據《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可獲得相應的獎勵,相關法律法規為:
第四條 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按其所獎項目的科學技術水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對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3個等級,授予獎狀、證書,並發給獎金。獎金數額分別為10000元、5000元、2500元。
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可以會同省財政廳,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提高獎金數額。
第五條 對我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特殊貢獻的科學技術進步項目,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授予特等獎,頒發獎杯、證書、獎金,其獎金數額至少高於一等獎的2倍,對項目主要完成者給予重獎。
(1)湖北省科技成果查詢擴展閱讀:
《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
第三條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應用於我省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包括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設計、生物新品種等),屬於國內或省內首創,本行業先進,經過實踐證明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二)在推廣、應用已有的科學技術成果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三)在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設備研製和企業技術改造中,採用新技術,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四)在引進、消化、吸收、開發、應用國外先進技術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五)在標准、計量、科學技術情報、科學技術檔案等為社會公益服務的技術基礎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明顯效果的。
(六)在為各級各類決策科學化與管理現代化而進行的軟科學研究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經過實踐證明取得顯著綜合社會經濟效益的。
(七)闡明自然的現象、特徵或規律的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在科學技術發展中具有較大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的。
申報上述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規定鑒定(評審),並經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登記。
『貳』 湖北省科技廳科技成果登記證書算省級科研成果嗎
都是省科技廳的成果登記證書怎麼可能不算省級科研成果,應該說這是標準的省級科研成果,各地省級科技廳是正中的地方省級政府管理科研項目立項評審、成果登記的單位。
『叄』 如何查詢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
上湖北省科學技術廳官網。
『肆』 黃立文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主要從事了航運安全與海洋環境相互作用數值模擬、水域通航環境安全評估、航海模擬與計算機軟體系統開發等研究工作,在水上交通安全與環境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學術成果。先後主持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東部海域中尺度海-氣耦合模式研究」、國家社會公益研究專項資金項目「我國南方致洪暴雨預測預警系統研究」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和軍工項目10多項;主持了「長洲水利樞紐工程通航安全技術論證研究」、「天津港4#錨地通航環境和錨泊安全評估研究」、「萬向石油儲運舟山嶴山油庫碼頭水域通航環境安全評估研究」、「鑫亞東浪咀20萬噸級修船基地工程通航環境安全評估研究」、「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大型頂推船隊下水安全過橋實船試驗及通航條件評估研究」「長江水上交通安全指標體系研究」、「長江三峽過閘船舶安全管理對策研究」、「中石化巴陵分公司煤代油配套原料碼頭改造工程通航環境安全評估」、「中山市橋梁工程通航環境安全評估」、「舟山轄區溢油監測綜合信息系統研究」和「橋鞏水電站工程通航安全技術論證」等30項橫向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成功研製了「船用防避台風決策系統」、「溢油模擬信息系統」、「環境動力預報系統」、「中國南方致洪暴雨預測預警系統」、「中國海海-氣-浪耦合模式系統」以及「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等,多項成果在企事業單位推廣應用,取得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先後獲交通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浙江省氣象局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青島海洋大學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二等獎(甲)、舟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50多篇,三大檢索收錄10篇。指導並培養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方向的博士、碩士生30多人。指導論文在2003-2005年連續三年被評為湖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獲湖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並獲得「華為獎」。
『伍』 宋叢文的主要研究領域及成果
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林業部重點課題1項,國家九五攻關課題1項,國家948計劃科研項目1項及多項省級重點科研項目。
其中:
林業部九五重點課題子課題「湖北省馬尾松、杉木種子產量預測方法研究」 1999年獲湖北省林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九五攻關專題(95-014-03-01)的子專題 「重要針闊葉樹種種質資源庫建立與保存技術研究」 1999年獲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湖北省馬尾松地理種源試驗成果推廣應用」 2000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推廣二等獎;
國家948項目「日本優良果梅品種的引進」於2002年通過了國家林業局組織的驗收,且列入了國家林業局2003年重點科技成果推廣指南;
湖北省科委科技攻關課題「瀕危樹種禿杉種質資源保存及利用」 2004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全國自然科學類核心期刊《林業科學》、《華中農業大學學報》、《湖北林業科技》等公開發表各類科技論文30篇。代表作有《垂枝杉種質資源RAPD鑒定及遺傳多樣性研究》、《天然珙桐群體的RAPD標記遺傳多樣性研究》、《湖北省林木遺傳資源保存策略的研究》、《利用PCR—RAPD法和同工酶分析法對日本柳杉無性系識別方法的研究》、《禿杉種質資源保存及區域性試驗研究》等10餘篇。撰寫各類可行性報告、總體規劃、調查報告等近20卷50餘萬字。
『陸』 湖北省科技廳 成果處
他好像不經常在。
『柒』 尋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名單
第二十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一等獎
葛 賽(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克氏原螯蝦對三種沉水植物的選擇性取食研究
鍾笑天、商錦賽、陳 詩(武漢市第二中學)
拯救野生武昌魚的種質資源-初探團頭魴種群遺傳多樣性
陳雪韻、萬瑾琳(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基於導電塗料的裂縫檢測技術的研究
劉 鬯、蘆 幸(華中師大一附中)
仿生機器魚
二等獎
鄧斯舜(華中農業大學附屬小學)
雞蛋蛋殼顏色與蛋質量關系的研究
姚嘉琪、陳文適(武漢市江漢區紅領巾學校)
2004年武漢市空氣質量與天氣狀況、風向關系的統計與分析
張萬禕(武漢市武珞路中學)
利用復合微生物處理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的實驗
劉詩羽(武漢市外國語學校)
傳統風俗習慣對和諧社會法治建設的影響之研究
鄧 暢(宜昌市夷陵中學)
田徑徑賽多功能智能控制裝置
周 睿、丁雪梅、劉思源(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中國特有物種掛榜山小鯢的保護生物學研究
三等獎
唐 玉(武漢市江岸區鄱陽街小學)
新型計算器
周 迪(枝江市實驗中學)
「半船式」推耕迭頭犁
蘭 海(宜昌市第一中學)
公交車信息化顯控系統
魏 藝(宜昌市夷陵中學)
聲音波形演示與分析軟體
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青少年21世紀科學基金)
鍾笑天、商錦賽、陳 詩(武漢市第二中學)
英特爾英才獎(INTEL(中國)有限公司)
鍾笑天、商錦賽、陳 詩(武漢市第二中學)
劉 鬯、蘆 幸(華中師大一附中)
第二十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專項獎
科學幻想繪畫:
一等獎
2008北京-科技之城
汪琪荃
鄂州市實驗中學
二等獎
到月亮上去踢「世界盃」足球賽
陳逸馳
武漢市漢南區城關小學
二等獎
未來耕作機
李釵
武漢市三層樓小學
二等獎
機器人導游
答美涵
荊州市沙市區青蓮巷小學
三等獎
未來空氣凈化機
陳亞雯
武漢市武昌區明倫街小學
三等獎
新型能源轉化器
李澤文
荊門市實驗幼兒園
三等獎
到太空去旅行
付茜子
荊門市實驗幼兒園
三等獎
飛越未來
張楊娟子
武漢市吳家山第一小學
三等獎
宇宙中的綠色之城
沈慧康子
武漢市七一中學
三等獎
神秘島
凌曉珺
武漢市吳家山第一小學
三等獎
新型UFO飛碟
陳政
武漢市傅家坡小學
三等獎
太空機器人
楊林青
荊州市沙市區青蓮巷小學
三等獎
海底村莊
甄穎
武漢市一冶七小
優秀科技實踐活動:
一等獎
「體驗綠色教育」環保系列活動
監利縣黃歇口鎮中心小學
二等獎
像菊花那樣健康快樂的成長
武漢市江漢區華苑小學
二等獎
探索橋的秘密
公安縣斗湖堤小學
三等獎
空氣動力發射器研究與製作
宜昌市第一中學
三等獎
愛水就是愛生命
武漢市第二十四中學
優秀組織獎:
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普及部
宜昌市科學技術協會
恩施市科學技術協會
沙市青少年科技輔導站
監利縣科學技術協會
星光創新思維獎(北京市星光青少年素質教育培訓中心)
鍾笑天、商錦賽、陳詩(武漢市第二中學)
先導科技創新獎(順德市先導智能機器有限公司)
鄧暢(宜昌市夷陵中學)
樂高科學獎(西覓亞科技有限公司)
劉鬯、蘆幸(華中師大一附中)
博物專項獎(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雜志、中國科協)
葛賽(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新苗獎(中國科技館基金會)
劉鬯、蘆幸(華中師大一附中)
高士其科技發明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展基金會——高士其基金)
陳雪韻、萬瑾琳(華中師大一附中)
新苗鼓勵獎(中國科技館基金會)
陳雪韻、萬瑾琳(華中師大一附中}
『捌』 吳沖龍的主要成果
先後主持並完成了包括國家973計劃、863計劃、重大支撐計劃和重大科技專項的子課題,以及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和大型企業科技攻關項目共40餘項,在盆地構造演化、盆地地熱場、煤的成因、盆地模擬、油氣成藏動力學模擬和地質信息科技領域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取得了較為系統的創新性成果。提出並初步建立了地質信息科學理論、方法論和技術體系框架,主持開發了國內第一套真三維的可視化地學信息系統QuantyView(原名GeoView)和十幾套地礦勘查開發信息化軟體,並且在產業部門和大型工程中推廣應用。先後公開出版《地質礦產點源信息系統設計原理及應用》等專著5部,主編並出版《地質信息技術導論》等國家級重點教材3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有20餘篇進入國際著名的SCI、EI和ISTP檢索系統。「基於便攜機的輔助地質調查系統」等2項發明專利獲得國家授權,還有12項發明專利在公示中;「GeoView」等10項成果獲得國家版權局的軟體著作權登記。曾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國家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2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地礦部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湖北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地礦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地礦部科技進步三等獎7,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1次,湖北省優秀科技論文特等獎1次。還曾先後獲得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等榮譽。
『玖』 許明標的學術成果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鑽完井液和水泥漿領域。在近三十年的研究中,他始終保持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充分發揮交叉學科的創新性,以確保研究的新穎性、重要性和實踐性。至2015年11月,他在國內石油行業具有較大影響的科研成果達十二項,部分研究在國際上也是首次提出。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國油氣勘探開發研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部分科研成果展示:
1)2004年開發出國內最先進的水平井高效開發關鍵流體技術;
2)2005年開發出國內領先的儲層鑽完井液及配套破膠完井技術;
3)2006年開發出國內領先的加重型固井沖洗液技術;
4)2007年開發應用了國內最先進的超低處理劑加量的油基鑽井液技術;
5)2008年提出國際領先的無磺超高溫水基鑽井液技術;
6)2010年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水基恆流變鑽井液技術;
7)2011年提出國內首套完整的頁岩氣開發關鍵流體技術
8)2011年提出國內首套頁岩氣鑽井液及配套固井技術;
9)2011年開發了國內第一個防水合物災害水泥漿技術;
10)2011年開發了國內第一個防淺層流災害水泥漿技術;
11)2012年開發國內第一個過飽和鹽水水泥漿技術;
12)2012年在國內首次提出開發了可液化的清潔鑽開液技術;
13)2013年開發應用國內第一個全油油基鑽井液技術。 主持各類項目近六十項,其中國家863項目一項,國家重大專項兩項,省部級項目三項。
1)2008-2010,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多枝導流井固井工藝研究,負責人。
2)2009.07-2011.12,國家863計劃-低溫固井實驗儀器研製及體系實驗評價研究,負責人。
3)2011.01 -2015.06,重大科技重大專項-深水鑽井特殊環境水泥漿體系研究,負責人。
4)2010.05 -2010.12,重大科技專項-深水固井關鍵外加劑化驗及淺層危害快速處理水泥體系性能測試分析,負責人。
5)2010.05 -2010.12,深水鑽完井液關鍵外加劑特徵測試化驗分析,項目骨幹。
6)2007.07-2009.12,高密度水泥漿體系研究,負責人。
7)2010.11- 2011.12,海上低滲油氣田固井水泥漿技術研究,負責人。
8)2007.06-2009.06,抗高壓鹽水、膏鹽和H2S/CO2水泥漿體系研究,負責人。
9)2007.10-2009.06,東海地區低孔低滲油氣層固井工藝技術研究,負責人。
10)2008.06-2008.12,番禺30-1氣田大位移井油基鑽完井液研究,負責人。
11)2008.11-2009.01,LWI油井棄置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及評估,項目骨幹。
12)2008.11-2009.06,番禺5-8-1風險探索井高溫泥漿體系分析、評估及優化,負責人。
13)2009.02-2009.12,LF13-1油田水泥漿體系配方審核及優化服務,負責人。
14)2010.03-2010.12,油基鑽井液性能優化,負責人。
15)2010.08-2011.06,深水表層固井水泥漿研究中試試驗,負責人。
16)2010.06 -2010.09,南海次深水低溫恆流變水基鑽井液優化研究,負責人。
17)2010.12-2011.03,南海次深水低溫低密度水泥固井技術研究,負責人。
18)2011.04-2011.09,西江油田防砂篩管與油基泥漿配伍性研究,負責人。
19)2011.07-2011.10,流花19-5氣田鑽完井液體系及配伍性研究,負責人。
20)2011.07-2011.10,流花19-5氣田鑽完井液項目固井工藝技術研究,負責人。
21)2011.07-2011.10,流花19-5氣田地層水結垢實驗,負責人。
22)2011.08-2011.12,水平井鑽井液攜岩效率評價方法研究,負責人。
23)2012.11-2013.11,單通道井固井質量檢測技術及水泥漿,負責人。
24)2012.07-2013.06,鑽井液儲層敏感性及配伍性研究,負責人。
25)2012.12—2013.06,惠州19-1/2區塊鑽完井液及儲層保護與陸豐13-1區塊深部地層鑽完井液及儲層保護,負責人。 2004年至今,申請專利十七項,其中十二項發明專利;通過湖北省科技成果鑒定兩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
部分專利展示:
1)一種過飽和氯化鈉固井水泥漿體系研究,長江大學
2)海洋深水水基恆流變鑽井液,長江大學
3)高低溫增壓養護釜,長江大學
4)高低溫增壓稠化儀,長江大學
5)固井壁面封隔驗竄儀,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長江大學
6)一種室內模擬現場射孔的裝置,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長江大學
迄今為止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共發表論文六十餘篇,其中SCI論文五篇。
1)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Performance of a Flat-Rheology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通訊作者,SPEJ,2013
2)Design of a Novel HPHT Lubricity Tester and Its Preliminary Application,通訊作者,AMM,2012
3)Theoretical Analyses of the Host-Guest Interaction within Chlorine Hydrate,第三作者,Int. J. Quantum Chem.,2013
4)Lab Investigations Into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Rheology of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第三作者,AMM,2013
5)聚合物在油氣田開采中的應用,第一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0
6)新型鑽井液用多元醇醚潤滑劑的研究,第一作者,油田化學,2002
7)有效降解PRD鑽井液的低溫破膠劑JPC室內研究,通訊作者,油田化學,2005
8)海洋深水用雙充填低溫低密度水泥漿體系研究,第一作者,油田化學,2006
9)聚合物膠乳水泥漿的流體阻隔性能研究,第一作者,油田化學,2009
10)弱凝膠無固相聚胺鑽井液性能室內研究,第一作者,油田化學,2009
11)抗高溫無固相弱凝膠鑽井液體系研究,第一作者,油田化學,2012
12)聚α-烯烴合成基深水鑽井液體系性能研究,第一作者,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4
13)高溫高密度油基鑽井液處理劑性能研究,第一作者,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3
14)海洋深水水泥漿體系性能室內研究,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05
15)適用於生物酶破膠的新型水平井鑽開液體系,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06
16)適於海洋深水固井的零稠化轉化時間低溫水泥漿體系研究,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07
17)纖維長度對聚合物水泥漿性能的影響,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08
18) 一種高效油基鑽井液乳化劑的加量極限,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08
19)一種簡化現場作業的高性能油基鑽井液,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08
20)生物酶破膠對PRF鑽開液的油氣層保護效果研究,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09
21)一種獲得具有穩定流變及濾失效果的高溫水基鑽井液的新方法,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09
22)深水固井水泥漿的水化放熱研究,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10
23)無鑽井船作業技術在海洋棄井作業中的應用,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10
24)適合海上低滲氣田水平井固井的柔性水泥漿體系研究,第一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12
25)一種新型高性能聚胺聚合物鑽井液的研製,第一作者,天然氣工業,2008
26)固井界面膠結性能影響因素,第一作者,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7
27)微膨脹纖維增強水泥漿的性能試驗研究,第一作者,石油地質與工程,2007
28)一種柔性水泥漿體系的室內研究,通訊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10
29)無稠化反轉聚合物水泥漿的室內研究,通訊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10
30)分枝導流井分支口密封膠體系室內研究,通訊作者,石油天然氣學報,2010
31)海洋深水表層固井壁面剪切及膠結強度室內試驗研究,通訊作者,石油鑽探技術,2007
32)高壓深層井段地層岩性對固井質量影響研究,通訊作者,石油鑽探技術,2007
33)一種固井前置沖洗液沖洗效率的評價方法,通訊作者,鑽井液與完井液,2009
34)深水表層固井硅酸鹽水泥漿體系研究,通訊作者,石油鑽探技術,2010
35)超高溫水基鑽井液的室內研究,通訊作者,鑽井液與完井液,2012
36)一種PRD鑽井液性能評價,通訊作者,天然氣勘探與開發,2006
37)低乳化劑加量氣質油基鑽井液體系優化評價,通訊作者,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8
38)一種可用於寒冷地區固井作業的抗凍膠乳水泥漿性能研究,第一作者,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9
39)鑽井液水力學軟體的編制與應用,通訊作者,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9
40)聚合物低密度水泥漿體系的優化評價,通訊作者,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9
41)深水鑽井中水合物的預防和危害處理方法,第一作者,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10
42)一種油基膨脹封堵劑的合成及其性能評價,通訊作者,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10 《聚合物在油氣田開采中的應用》.許明標,劉衛紅編著,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0.